如果你听闻过一种很普通的生活用具,且又是著名的艺术欣赏品——紫砂茶壶,那你定然知道宜兴;如果你来到宜兴,那必定要去丁蜀看一看;而当你来到丁蜀,那肯定会踏访那条依山临河的南街,因为那里是近代紫砂品制作的发端之地,许多紫砂大师的艺术作品从那里走向世界。
蜀山南街南临蠡河,北依
蜀山,东首是东坡书院。不足一华里的石板老街却蕴聚着厚重的紫砂文化底蕴。曾经,这里是忙碌喧闹的“紫砂一条街”,街上住户大都从事紫砂生产和经营。住所即是生产交易场所,前店后作坊,整个一条街足有二三十余家
紫砂陶器店。紫砂业的兴旺,带动了小街上其他商业的繁荣,茶壶陶器间隙,茶肆酒楼、百货书店、药店诊所、戏园票社,林林总总。民国初期,这里创办了培养紫砂人才的第一所学校“利用陶工传习所”,并建造了一座龙窑,成立省立陶器工厂、紫砂行业公所等,一时间形成了现代紫砂业的培训研制、生产交易、行业管理的集聚场所。
如今踏步南街,昔日的风貌和骨架依稀仍在,“只是朱颜改”,过往的兴盛繁华已沉淀在流逝的岁月之中,只过滤下一街的寥落和冷清。脚下的石板道在上世纪那个年代被水泥覆盖,改革开放后兴起追思寻根,又撬开了水泥层,石板边缘残留下时代变迁的印痕;蜀山坡底的龙窑遗址长满了灌木杂草,几乎无法辨识,在街上老人的指点下,才能够感受到向山坡蜿蜒的“龙”的身形。
两年多来,宜兴市投入近2亿元资金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维修,城市文化遗产得到全面系统的挖掘、整理和保护。让“蜀山南街——紫砂一条街”
活态传承,这只是宜兴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一个剪影。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2011年宜兴由国务院正式批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