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Karl Friedrich Schinkel,亦作Carl,1781年3月13日-1841年10月9日)
普鲁士建筑师,
城市规划师,画家,家具及舞台设计师,德国
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多呈现古典主义或
哥特复兴风格,极大的影响了
柏林中区(Berlin-Mitte)今日的城市风貌。申克尔长期担任普鲁士王国首席建筑指导(德文:Oberlandesbaudirektor)及国王御用建筑师,领导最高建筑委员会(德文:Oberbaudeputation)并成立机构,从经济、功能、审美等方面审核国家建筑委托。建筑作品遍布全境,设计理念影响深远,其弟子与再传弟子等一批在柏林工作的建筑师被称为申克尔学派。
简介
德国建筑师和画家,有相关艺术领域中的古典浪漫主义创作,成为当时德国的美学鉴赏权威。1798~1800年随建筑师吉利(Friedrich Gilly)学习,1800~1802年在柏林建筑学院求学。随后去意大利多年,1805年经巴黎返回柏林,成为一名画家。1809年为皇后路易丝设计家具,他用浅色梨木创造了一种朴实淡雅的家具形式,与周围的古典气氛相得益彰。1815年任普鲁士国家建筑师,他以各种历史上的建筑风格为依据,为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及其他王族设计了大量作品,如希腊复兴式的柏林皇家剧院(1818)和柏林古代博物馆(1822~1830)、哥德复兴式的皇后陵墓(1810)和柏林韦尔德(Werdersche)教堂(1821~1830)。
1830年申克尔被任命为普鲁士公共建筑总监。曾为王储威廉和奥古斯特亲王装饰寝宫。作为城市规划师,他设计了柏林的林荫道和广场。他还以舞台设计和铁件设计为人称道。他为歌德的戏剧所作的布景使整个舞台沐浴在如画般的幻境之中。
生平
申克尔1781年生于
勃兰登堡新鲁平,是家中次子。父亲约翰供职于教会和地区学校,是一名颇有声望的神学家。申克尔6岁丧父,1794年举家迁往
柏林,在灰色修道院文理学校(德文:Berlinisches Gymnasium zum Grauen Kloster)完成教育。随后求学于建筑师大卫·基利(David Gilly)及其子弗里德里希(Friedrich Gilly),并同后者成为密友。
波茨坦的水果女神庙是他首座建成的设计。
1803年的首次
意大利之行无庸置疑的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草图、日记、信件纪录了无时不在的视觉冲击。申克尔在沿途的重要城市写生:
德雷斯顿、
布拉格、
维也纳、
威尼斯、
帕多瓦、
费拉拉市、
博洛尼亚、
佛罗伦萨、
锡耶纳直到
罗马。在
罗马他结识了
威廉·冯·洪堡。1804年继续旅行到
那不勒斯和
维苏威火山,而在
西西里的3个月则是旅行的高潮,当地的风景和建筑给他无穷的灵感。申克尔回程取道比萨、
里窝那、
热那亚、
米兰、
里昂,最终到达
巴黎。1805年经
斯特拉斯堡、
法兰克福、
魏玛返回
柏林。
耶拿战役的失败使普鲁士无力负担大型建设项目,完成
意大利游学后,申克尔一度以绘画和装饰设计谋生。1807年他在法军占领下的
柏林展出了一批全景画,有想象中的
君士坦丁堡和
耶路撒冷。1808年的
巴勒莫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得到
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委托创作一批新的全景画。而当他在
柏林艺展上看到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
油画《云海上的旅客》后(德文:Wanderer über dem Nebelmeer),深感折服并从此转向建筑设计。
拿破仑战败后,他管理普鲁士最高建筑委员会,负责
柏林总体设计。
成就及影响
申克尔是最常被提起的近代建筑师。在古典主义、哥特复兴主义、折衷主义等浪潮中,其作品以形式构成驾驭古代建筑语言,因纯粹而独树一帜。他受老师弗里德里希·基利所影响,后者从法国大革命时期建筑师转为古典主义。申克尔在其创作盛期多取法古希腊样式,得以与受古
罗马影响的法兰西帝国风格拉开距离,因此被视为希腊复兴的旗手。代表作多在
柏林及其四周:新岗哨,剧院,
柏林老博物馆等。创作晚期脱离古典传统开始哥特复兴设计。在代表作
柏林建筑学院中消除了历史上各种形式语言的冲突,而强调线条与构成,是现代建筑形式语言的先驱。
纸上建筑影响同样巨大。大量的理念设计和未建成设计持续影响着普鲁士,被大量文人和建筑师当作规范和参考。此外,大量的建筑幻想图在城市发展和文物修复等方面树立了美学上的新标杆。
为了将
柏林变成王国首都乃至帝国首都,申克尔开创了大柏林规划的先河。总体设计影响尤甚于单体建筑设计。后世的数次规划均以此为蓝本。
1810年为普鲁士时期最高建筑委员会,是当时最高的建筑专业检验与指导官方机关。他这个时候的努力,至1830年擢升为首席建筑指导,当时最高的营建类官方职位。任内除了努力为旧建筑保存作推广,并将历史建筑列册,描述当时的存留状况,到现在从事德国文物保护专业人士仍将他当时的列册做为参考。这些是先旧建筑与纪念物列册与指导的官方机构设置,比法国早先几年,成为欧洲纪念物保存史中重要的里程碑之一。1816年他为
歌剧魔笛中的角色夜后降临而设计的群星天穹影响巨大,至今仍常被引用。
为普鲁士王国设计
铁十字勋章,简洁粗犷的设计风格一直影响到日后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诞生。该设计德国沿用。
建筑代表作
建筑小品
1810年,路易王后纪念碑(Luisen-Denkmal),格兰希(Gransee)
1816年,反法同盟战争纪念碑(Denkmal an die Gefallenen der Befreiungskriege),
柏林1817年,库尔姆协议纪念碑(Denkmal der Schlacht bei Kulm),
捷克波希米亚1821年,反法同盟战争国家胜利纪念碑(Nationaldenkmal für die Siege in den Befreiungskriegen),
柏林1832年,约瑟十字(Josephskreuz),
哈茨山1837年,古斯塔夫·阿道夫纪念碑华盖(Baldachin für den Gedenkstein des Gustav-Adolf-Denkmals),吕岑
绘画及手稿
老国家画廊(德文:Alte Nationalgalerie)辟有专室(3.05厅)收藏油画和手稿。
柏林国立博物馆(德文: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收藏有大量设计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