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蔡司公司(Carl Zeiss AG)是一家制造
光学系统、工业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的
德国企业。由卡尔·蔡司、
恩斯特·卡尔·阿贝和
奥托·肖特于1846年在
耶拿建立。公司的名称来源于创始人之一的德国光学家卡尔·蔡司。
历史
早期
1846年,时年30岁的卡尔·蔡司在耶拿建立了一个精密光学仪器加工厂,并于1847年生产出了他的第一台
显微镜。1866年起,在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的协助下,蔡司的工厂逐渐在显微镜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生产
光学玻璃。
1888年,蔡司开始涉足摄影业。同年,在恩斯特·阿贝的主持下蔡司基金会成立。1891年蔡司基金会成为蔡司工厂的唯一所有人。
战争时期
蔡司在战争时期一直为德军生产军用光学产品,包括陆军和海军的望远镜、测距仪以及
射击瞄准具,还有空军使用的轰炸瞄准具。blc是蔡司在二战时期使用的产品代码,以防止被敌方探明生产厂家的位置。
1935年蔡司改良英国
哈咯得·丹尼斯·泰勒的抗反光涂膜配方,发明了举世闻名的T镀膜。德军的军用瞄准镜、测距仪因为采用T镀膜,镜片不会因为反光而暴露位置,T镀膜成为二战时期德军的重要科技机密。
尽管遭到过猛烈的轰炸,蔡司在德累斯顿、斯图加特和耶拿的工厂一直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坏。
分裂时期
美国虽然早和
苏联在
雅尔塔协定中谈好分割德国的条件,耶拿位于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应该由苏军占领。但是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将军的第三军团,还是越界侵入了东德:
耶拿和蔡司公司的工厂所在地
德累斯顿(Dresden)。在巴顿将军胁迫下,以“协助”为名,把一些技术人员和设备,并且在最快的速度下,连夜彻走,移转到自己属地——西德。于是原属东德
耶拿的126名科学家与工程师,被掠夺至奥伯科亨(Oberkochen,位于德国西南部)和Braunschweig等德西美国占领区。同时也把卡尔·蔡司基金会移到德西美国占领区的
斯图加特(Stuttgart),成立Carl Zeiss AG。此蔡司即为我们所熟知的蓝色标签Carl Zeiss AG。
当苏联军队接收耶拿时,只剩空荡荡的厂房和一些美军带不走的一流
光学玻璃和生产机具。苏联就以战争赔偿为理由,把这些剩下的资源掠夺运回
苏联、
乌克兰、
基辅。苏联抵达耶拿后,立刻查封蔡司厂所有机器以为战争补偿物资,并将一部分留下来的科学家用飞机运回俄国为俄国光学工业效命数年之久。
虽然被美、苏两国掠夺一空,但是耶拿和德累斯顿毕竟身为光学器材生产重镇已长达近一世纪,很快地,当地留下的技术人员重新在东德耶拿恢复了蔡司公司工厂,称为卡尔·蔡司·耶拿人民企业(VEBCarl Zeiss Jena),以和西德的Carl Zeiss AG区别。
在分裂的早期,两家蔡司公司依然进行着密切的合作,共同研发产品。直到1953年,东德政府宣布禁止两家公司再进行任何合作,蔡司·耶拿甚至失去了出口权,改由德意志国内外贸易部(DIA, Deutscher Innen und Außenhandel)代理,两德蔡司彻底分裂。
西德的蔡司AG在彻底分裂后旋即重新注册了Carl Zeiss的
商标,以防止东德的公司使用。双方的商标纠纷一直持续到1971年。当年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了双方的商标。蔡司·耶拿将使用过去的经典蔡司商标,而蔡司AG则使用放置在蓝色方框中的带棱角ZEISS商标。
在产品上,西德的蔡司AG产能较小。东德的蔡司·耶拿比较专注于
望远镜和
相机,产量和规模一直较蔡司AG大。1965年,蔡司·耶拿成为企业集团。
重新合并至现今
1989年两德合并。原本东德最大的企业之一蔡司·耶拿因共产制度而陷入困境。1991年,蔡司·耶拿集团旗下部分企业合并入西德蔡司AG。而原来东德蔡司的技术大多被继承和保留,品牌则被废弃或出售。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Carl Zeiss AG在德累斯顿及周边地区的公司尽力发展一些新的技术。
由于
冷战的关系,这家公司一度被分裂为两家公司——卡尔·蔡司股份公司(Carl Zeiss AG)和卡尔·蔡司·耶拿人民企业(VEBCarl Zeiss Jena),直到1990年
两德统一后重新合并。
卡尔·蔡司是蔡司集团(Zeiss Gruppe)的第一组成公司和卡尔·蔡司基金会(Carl-Zeiss-Stiftung)的两个最大的组成部分之一。蔡司是现存最古老的光学产品制造商之一。
产品
望远镜
蔡司在19世纪时期就一直生产性能优秀的望远镜。两次大战期间蔡司一直为德国军方提供
军用望远镜和测距仪。战后,西德蔡司生产的望远镜多用在民用上。东德生产的望远镜多用作军用,并且授权给
苏联和
中国的厂家生产。
1897年蔡司生产出了第一支天文望远镜。1920年代,蔡司加入了当时的
反射望远镜风潮中,开始生产大型天文望远镜。较有名的有德国
汉堡天文台的1米口径望远镜。
德国分裂后,东德的蔡司·耶拿一直生产中型的
折射望远镜。西德的蔡司AG则在1960年代才在政府支持下重新开始生产大型天文望远镜。1971年蔡司生产出第一台数字化天文望远镜,口径1.23米。
意大利国家光学天文台和
欧洲南方天文台也使用蔡司生产的望远镜。
相机
康泰时
蔡司于1932年开始生产
康泰时(Contax)品牌的连动测距式相机。两德分离后,西德的蔡司AG继续生产康泰时品牌的连动测距式相机,而东德的蔡司·耶拿则将此品牌使用在
单反相机上。
西德的康泰时相机停产于1961年,东德后来把这个品牌改名为潘太康(Pentacon)。
1971年,西德的蔡司AG将
康泰时品牌授权给日本的
京瓷(Kyocera)的八洲光学 (Yashica)。京瓷基于自身既有的技术,更发展出Contax 645 / Contax / Yashica Mount(C/Y接环) / N Mount(N接环) / G Mount(G接环)等各种不同的接环系统,之后更推出全世界第一台135底片的全片幅数位单反Contax N Digital。
2004年,京瓷集团宣布缩减数码相机业务,并与2005年9月再度终止康泰时的业务。
潘太康
潘太康(Pentacon)是属于东德蔡司·耶拿VEB Carl Zeis Jena的单反相机品牌。
东德的蔡司·耶拿在1946年发明出使用
五棱镜取景的康泰时单反相机Contax S,并在1949年莱比锡春季展览会上发布,确定出现代
单反相机的基本结构。然而,东德造的康泰时相机在
西德和
西柏林的销售遇到了麻烦,因为西德的蔡司AG已经在西德注册了Contax的商标,而1950年蔡司·耶拿旗下的VEB Zeiss Ikon在西德注册Zeiss·Ikon和Contax商标都以失败告终,因此蔡司·耶拿不得不发展新的品牌来应付对西方的销售。
1952年5月25日,蔡司·耶拿申请注册了Pentax(PENtaprism conTAX
宾得)商标,又在同年10月16日申请注册了Pentacon(PENTAprismCON有五棱镜的康泰时相机
单反和康泰时连动测距式相机相区别。潘太康相机于1953年开始在西德贩卖。而使用过去康泰时商标的同款相机则继续在东德和苏联销售。
东德为潘太康相机生产的镜头,皆标示著Carl Zeiss Jena(有些还加标DDR),相当容易分辨。并自成一套M42接环系统的相机,与另一套Pentacon Six(P6)的中片幅系统。
Pentax商标在1957年就被卖给日本的旭日光学。而潘太康的相机工厂在蔡司合并的过程中被破产清算。并于1991年6月30日停止生产。品牌则被卖给施奈德集团。现在的潘太康相机和镜头都是由
韩国代工。
蔡司·伊康
1926年,蔡司合并了四家德国的相机制造厂,成立了蔡司·伊康股份公司(Zeiss Ikon AG)。蔡司伊康早期生产康泰时相机。德国分裂后成为Carl Zeiss AG的子公司。1969年又和
福伦达合并。
2004年,蔡司宣布以蔡司·伊康为品牌推出胶片连动测距式相机,使用
徕卡M接环。并随后推出了一系列对应的镜头。这款相机由日本的代工厂生产。
伊康(Ikon)是Ica和Contessa-Nettel两个单词的合写。
镜头
蔡司公司曾经主导过一系列镜头设计,包括有名的Planar、
Tessar和Sonnar。东德的蔡司·耶拿(VEB Carl Zeiss Jena)在交换镜头时代专注于生产为了潘太康相机使用的
M42接环镜头。西德的蔡司AG(Carl Zeiss AG)曾经在50年代发展过自己的叉刀式接环系统,但随着康泰时相机的停产而消失。现在的蔡司接环由合作的日本Cosina所主导,故没有一套完整的接环(mount)与机身(body)。以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为名的产品,电子技术皆由日本方面研发。西德的Carl Zeiss AG部分最多只有做到
测光,连
自动对焦的技术,皆由日本的京瓷集团以及旗下的八洲光学以及索尼公司发展。Carl Zeiss AG并没有掌握到这些技术。
由于和日本厂商的合作,Carl Zeiss AG的工厂仅生产一部分
徕卡和
哈苏接环的镜头和新机样机。其他几乎都由日本的COSINA设计制造。
对外合作
蔡司将技术授权给第三方公司制造,值得注意的名称包括
哈苏(Hasselblad),
禄莱(Rollei),八洲光学(Yashica),
索尼(Sony),
罗技(Logitech)和
阿尔帕(Alpa)。其中最有名的
康泰时(Contax)35毫米相机,直到2005年停产前,都是由八洲光学(Yashica)和
京瓷(Kyocera)生产。
蔡司本身也很少生产消费级相机镜头,多是向
日本的代工商提供光学和机械的设计在当地生产,并安装上日本设计的电子模块和相机接环。
2005年4月27日,蔡司公司宣布与
诺基亚(Nokia)公司在相机移动电话市场,给予商标的使用权。第一款出现了这种合作的产品是
诺基亚N90。
成就
太空计划
1962年10月3日,美国太空人
瓦尔特·施艾拉在第一次水星计划-大力神8号任务中首次携带了一台带有蔡司Planar 80mm镜头的改装款哈苏500c相机进入太空。
蔡司一直为美国早期的月球探测计划和
阿波罗计划提供光学元件,包括为月球环绕任务设计的大光圈镜头,和登月时使用的哈苏接环镜头。一共有12颗阿波罗计划使用的
蔡司镜头被留在月球上。
直到1980年代被更便宜好用的日本相机
尼康取代之前,
哈苏相机+蔡司镜头的组合一直是NASA拍摄太空任务的专用相机。蔡司也为NASA专门生产过一款太空用相机Contax 137 MD 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