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称为印度第一次民族独立战争、1857年独立战争、1857年起义,英国称之为
印度兵变、1857年叛乱、印度土兵叛乱),是指1857-1859年由印度封建主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发生在北部和中部
印度,引发大起义的导火索是密鲁特起义。印度殖民地的其他地区纷纷响应,起义集中在中印度、北印度一带,产生三大中心,分别是德里、坎普尔、勒克瑙。
起义背景
经济
英国占领印度后,通过
赋税、借贷等手段,迫使农民为市场而生产。殖民者能够从赋税征收和廉价农产品中获得利润。殖民者不仅搜刮地主和农民,也掠夺土邦王公。殖民者介入邦国内务,接受王公贡献金。后来,殖民者通过附属联盟条款,大肆敛财,逼迫联盟王公缴纳巨额的联盟金(保护费)。
殖民者根据印度具体情况和殖民掠夺的需要,在印度殖民地实行不同的税收体制,孟加拉实行“永久整理”措施,南方实行了“莱特制”,在北印度,则普遍流行柴明达尔或村庄估税制。仅在1757-1815年这一时期,英国在印度所掠夺的财富已达十亿英镑。殖民统治下,印度人民不再供养一个皇帝,而是供养另一国人民。
随着英国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实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印度城市的传统手工业工人不仅丧失了国外市场,国内市场也受到英国兰开夏郡纺织厂主的激烈竞争。从1822年到1857年输入印度的棉织品增加了十五倍。20年代棉布占英国输入印度商品1/5,到50年代已占2/3。从1818年到1836年自英国输入印度的细棉纱增加5200百倍;1824年英国输入印度的棉布还不到100万码;而在1837年却已超过6400万码;到1850年,输往印度的棉织品,占英国棉织品产量1/4。
英国的纺织机器几乎消灭了印度的全部城市纺织工人。纺织中心达卡,到19世纪40年代,人口由15万锐减至2万,另一纺织中心贝拿勒斯到50年代至少有15万人成了无固定职业的赤贫工人,失去生计的手工业者大批死亡。通过契约劳工的形式,大量印度人被送往国外,被殖民者奴役。
大量纺织品的输入不仅摧毁了印度城市手工业,也对农村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村社中传统的手工业工人在英国大机器工业的竞争面前日益失去自己的主顾与此同时,农民失去土地的现象也日益加剧。
英国的工业革命摧毁了印度村社的传统手工业,瓦解了村社的自然经济结构。村社内部的实物交换制度瓦解后,无论是村社中的农村种姓还是手工业种姓,都不得不转向商品经济和市场。地税改革后商人对土地的投资变得有利可图,再加上有利的市场条件,商人高利贷资本开始大量投资于土地。商人高利贷者大量兼并土地,千百万人丧失土地,农民普遍陷入债务网络。
英国的残酷掠夺,使印度经济破产,饥荒不断发生。1770年的大饥荒夺去了孟加拉1/3居民的生命。从1781年至1824年马德拉斯发生了5次大饥荒。1812一1813年和1824一1825年,孟买发生了严重饥荒,1803一1837年,西北省发生了7次大饥荒。1855一1856年在比哈尔和孟加拉爆发了三万桑塔尔农民武装起义。
社会
英国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利用封建土邦,承认其存在,来减少征服的压力。可随着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对于封建土邦的政策,英国逐步从承认转向了兼并。
19世纪上半期,殖民者通过“无嗣失权”、“治理不善”等借口,剥夺了大量土邦王公统治权及特权。达尔豪济担任总督后,以丧失权利和治理不善为由,大刀阔斧兼并了一批土邦,其中重要的有奥德、詹西、那格普尔、撒塔拉等。
1848-1856年兼并的结果,全印土邦的面积减少1/3,未被兼并的土邦也全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控制之下。在每个土邦被兼并后,一个被称为专员的英国人就替换了原来的统治者,他的三、四个随员替换了几十个土邦官员,几百个士兵替换了原来土王豢养的数千名军队。
此外,还取消了一批封建王公的年金、封号,甚至有名无实的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也被告知,在他死后,其继承人不能称皇帝,皇室成员也要从红堡迁居至郊区,皇室的赡养金则从每月10万卢比缩减到1.5万卢比。达尔豪济在奥德、孟买管区还以清查免税土地持有者的合法资格为名,没收了一批地主的土地,导致地主人心惶惶。
除此之外,政府的军事改革,引发印籍士兵群体反抗。随着印度殖民地版图逐步扩大,殖民政府需要派遣大量军队到新征服地区。
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雇佣士兵改变了政策。不仅士兵不能摧升军官,还要减少士兵薪炯;不尊重士兵宗教的风俗习惯;1856年又颁布新募兵法,规定应募士兵绝对服从长官命令,以新兵代替旧兵;还把士兵派出国外侵略阿富汗、波斯、缅甸、中国等,进一步激起了士兵的强烈反对。
1856年7月25日,东印度公司颁布《普遍兵役法案》,孟加拉管区印籍老兵无需海外服役,法案要求,在孟加拉管区更大范围内招募新兵,新兵必须接受海外服役条款。但印籍老兵们大多来自阿瓦德高种姓家族,一旦大范围征兵,会侵害这些人的利益,会让这些人及其亲属丧失当兵的机会。
印度知识分子虽然人数很少,但其中很有些人走上了争取印度独立的道路,1852年在加尔各答成立了英印协会。其中部分人想利用西方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来进行改革,目的在于驱逐英国人,发扬自己民族的文化,使之适应于印度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学者纷纷到印度各地进行反英宣传。民间艺人也利用变戏法、说书、卖唱、玩木偶等等文艺形式,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贪婪残暴,唤醒印度人民起来“为祖国而战”。
大起义时期,英国正在印度周边打着三场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伊朗战争、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大大分散了英国在印度的兵力,以至于印度很多战略地区由印籍士兵把守。
宗教
英国殖民政府介入印度社会,改革社会制度和改变传统习俗,所颁布的社会宗教政策,伤害了正统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感情。英国人通过社会立法破坏他们的宗教和文化时,保守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也在日益增加对英国人统治的怀疑。
1850年,英国政府再次通过立法肯定了改宗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可以获得继承权。而且还通过监狱法,该法认可了印度囚犯和基督教囚犯可以混用餐具的做法等。
这些立法让印度各阶层都认为英国人在干预他们的宗教。英国废除萨提和禁止寡妇再嫁等社会立法也被认为是公开对印度人民宗教信仰的干预。
同时英国传教士在印度的活动更加剧了这种担心。传教士无限制地进入印度各地,在印度偏僻的地方都建立了教育机构,他们公开批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义。
起义经过
主要地区
1857年4月24日,孟加拉第3轻骑兵团指指挥官、陆军中校乔治·卡迈克尔·史密阅兵时,命令90名印籍士兵表演新步枪射击,85名士兵拒绝使用新弹匣,这些士兵在同伴的注视下脱下军装,戴上枷锁,走向监狱。5月9日,这85名士兵接受军事法庭审判,很多人被判处10年监禁并苦役,11名相对年轻的士兵被判处5年监禁。
5月10日,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队第11轻骑兵团和20轻骑兵团发动叛乱,释放第3骑兵团士兵,并进攻欧洲人和印度的基督教徒,起义军枪杀英国军官,冲进监狱,释放囚犯。起义军纵火焚烧官府。愤怒的印度群众在市场上攻击休假的英国兵。50名印度人因保护和藏匿英国军官而被起义军杀害。第11步兵团,在参加起义之前,先护送值得信赖的英国军官和平民到安全地方,再参加起义大军。
卷入起义的地区占全印面积的1/6,人口占1/10。起义在印度殖民地并不是统一的、均衡的进行。起义有三大中心,分别是德里、坎普尔、勒克瑙。
1857年5月11日早晨,起义军的骑兵部队(第3骑兵队的第一队)先行到达德里。在皇宫窗外,起义军请求莫卧儿皇帝恢复帝国权威,承认并领导他们,驱逐殖民者。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把起义军视为普通的上访者。
虽然皇帝没有马上表态支持起义,但是皇宫的很多人很快就加入了起义军。起义军及愤怒的民众杀害了印度基督徒、德里城内的一些店主和欧洲官员及其家属。
德里及其郊外没有驻扎英军,而是驻扎着3个营的孟加拉管区印籍步兵团。一些很快参加起义,而另一些人则主动撤退,拒绝镇压义军。当天下午,发生武器仓库爆炸案。
起义军从军火库中抢救出了一些武器,并且在德里城外两英里的一家杂志社,缴获3000桶的火药,提高了起义军的装备水平、战斗力和号召力。
以上事件最终促使驻扎在德里周围的印籍士兵放弃对殖民者的效忠,公开参加起义,壮大了起义队伍。起义军控制德里,有助于皇帝转变态度,支持起义。皇子米尔扎· 莫卧儿自5月11日至7月1日担任起义军的总司令。
起义军到达德里的第2天,即1857年5月12日,皇帝召开御前会议,起义军代表出席了会议。皇帝支持起义。皇帝在表态支持起义后,竟在皇宫藏匿英国人,保护殖民者。在起义军逼迫下,皇帝交出藏匿在宫廷里的英国人。
1857年5月16日,在宫殿庭院里的一棵菩提树下,起义军杀害50名被皇帝保护在宫殿里或被发现藏在城市里的英国人。
德里起义的消息迅速传播,许多地区纷纷响应。殖民者匆忙携带家属和仆人逃到安全的地方。德里陷落后,出现卡尔纳尔逃亡事件。
起义初期,各地起义军作战勇敢,在小区域获得胜利后,向德里进发,援助首都起义军。一些敢死队来到德里城助战,伊斯兰教瓦哈比派加济武士奔赴德里,牺牲在德里城下。巴赫德· 汗于6月下旬率1万5千名起义者和大量的财富到德里会师,并接任德里起义军的总司令。
6月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帕麦斯顿内阁决定先派遣四个团到南非开普敦,以适应炎热气候之后,再开赴印度镇压起义,为了节省行程,增援英军坐火车横穿法国大陆,然后从法国南部马赛港,再乘船去印度,同时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英军穿过伊朗到达印度,侵略中国的军队也调到印度。
这3路军队都需要大量时间。给了起义军一个很好的机遇进行扩大战果。但是当殖民军队在印度集结并整顿后,起义形势急转直下。
殖民军队从密鲁特和西姆拉派出两列纵队向德里进发,并在途中与起义军交战,屠杀起义军及沿路印度群众。
1857年7月,两军在卡尔纳尔附近相遇,并组建联合部队,2个善战的郭尔喀军团加入其中。7月份,英军赶到德里,占领城北高地。9月份,驻扎在旁遮普地区的英军来到德里城下,起义军处境困难,形势越来越不利于起义军。五路英军猛攻德里,9月21日德里最终沦陷。
殖民者开始掠夺德里,杀害大量印度平民,摧毁许多贵族家园。英国人很快就逮捕了皇帝,并枪杀了他的儿子米尔扎·莫哈尔、米尔扎·哈兹尔·苏丹和外孙米尔扎·阿布·巴克尔,锡克族士兵则把他们的尸体带到了奥朗泽布皇帝曾经处决第九代师尊特格#巴哈杜尔的地方,并把它们展示在殉难地所建的锡克教庙前面。
在德里沦陷后不久,英军又攻陷了坎普尔。
1857年6月,在坎普尔,王公纳纳·萨希卜领导了该地区的起义。起义士兵包围了殖民堡垒。英国人休·惠勒爵士,组织殖民者,建设防御工事,储备物资和弹药,企图负隅顽抗。
1857年6月9日,起义军猛攻殖民堡垒,殖民军队招架不住,被迫求和。
1857年6月25日,殖民者食物所剩不多,谈判后,殖民者恳请撤离,纳纳萨希卜同意殖民者撤离。起义军允许殖民者保留他们的小型武器,于27日早晨进行撤离。
1857年6月27日清晨,殖民者撤离堡垒,来到了河边,纳纳·萨希卜提供的船只正等着把他们送到阿拉哈巴德。一些忠于殖民者的印籍士兵被起义军带走,并被杀害。几名受伤的英国军官也被愤怒的起义军砍死。在河边,起义军与殖民者交火。只有4个殖民者逃走许多英国妇女、儿童作为人质被起义军拘押。
1857年7月15日,殖民地军队在阿拉哈巴德打败了起义军。纳纳·萨希卜预感坎普尔可能会沦陷,故决定杀死人质。起义军拒绝执行这一命令。但随后所有人质在比比噶监狱被杀死。
1857年11月,坎普尔沦陷。当英国人重新夺回坎普尔后,殖民者把起义军俘虏带到比比噶监狱(坎普尔大屠杀发生的地方),强迫起义军俘虏舔掉墙上和地板上的血迹。然后,殖民者把俘虏吊死或炮刑。
1857年5月30日,勒克瑙起义爆发。英国驻勒克瑙(阿瓦德首府)特派员亨利·劳伦斯爵士的部队有大约1700名士兵,其中包括一些对殖民者忠诚的印籍士兵。起义军攻击殖民军,在密集的炮火和步枪射击下,劳伦斯被打死。
经过90天的激战,殖民者人数减少到350名英国士兵,以及550名非战斗人员。
1857年9月25日,一支殖民军队增援勒克瑙殖民者。10月,另一支更大的殖民军队增援,在援军接应下,11月18日,殖民者撤离勒克瑙。年底,从英国本土派出的军队,陆续到达印度。
1858年3月,英印军队总司令科林·康培尔亲自督战,在郭尔喀军队协助下,殖民军攻克勒克瑙。在防守勒克瑙无望后,起义军撤离,分散到阿瓦德各地,继续反抗殖民统治。英军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镇压分散各地的起义军。
其他地区
起义的范围很广,除了三大中心外,还有很多小地区响应,尤其是在北印度、中印度一带。
殖民时代的旁遮普是一个非常大的地区,以拉合尔为中心。它不仅包括现在的印度旁遮普地区和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还包括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在旁遮普地区,锡克教占据主导地位。
该地区曾隶属锡克王国,由国王兰吉特·辛格统治。1839年,兰吉特·辛格去世。锡克王国各派为争权夺利而混战。殖民者抓住机遇,在两场英国—锡克战争之后,于1849年3月29日,旁遮普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兼并。印度最后一个能与英国抗衡的王国消失了,英国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
在大起义中,印度教徒、穆斯林都希望恢复旧秩序,旁遮普人反对旧秩序,因为在旧秩序中,锡克教徒没有任何地位,锡克族没有参加起义或群起反抗。
英军中一些较低级的军官得知4个兵团有起义倾向。在1857年5月22日,在炮兵部队支持下,2个英国步兵团解除了白沙瓦地区武装。首领和民众支持英国。殖民者迅速组建机动武装力量,以便镇压起义。
1857年7月9日,锡亚尔科特的印度人起义,并计划奔赴德里。他们在试图穿越拉维河时遭到了殖民军队的拦截。经过几个小时战斗,起义军被困在了一个岛上。3天后,起义被镇压。
在旁遮普地区,仍然有反抗殖民压迫的部落。1858年9月,克茹部落起义并占领了戈格拉地区的丛林,并在该地区战胜殖民军。殖民军派出旁遮普骑兵中队围攻起义军。首领艾哈迈德·汗被杀。起义军坚持抗战3个月,最终失败。
章西王公拉奥在1853年去世,没有嫡系继承人,土邦被殖民政府兼并。大起义爆发后,章西土邦迅速响应。当地殖民官员和他们的家人在章西堡垒避难,经过谈判,章西王妃同意他们撤离堡垒。然而,当他们离开要塞的时候,被愤怒的起义军杀害了。
在起义军打击下,到1857年6月底,殖民政府丧失对本德尔坎德和东部拉贾斯坦邦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这一地区的印籍军队和土邦王公纷纷起义。起义军参加了德里和坎普尔的战斗。
这些起义土邦,却纠结于世仇及对领居财富的羡慕,土邦之间互相攻伐。例如,1857年的9月和10月,章西土邦成功防御达迪亚土邦和奥尔恰土邦(章西邻邦)的入侵。
1858年3月,殖民军队进攻章西起义军。起义军进行英勇抵抗,城外据点沦陷后,进行城市防御战;城防被攻破后,进行巷战;巷战失败后,章西王妃背着养子率领残部撤出城市,继续抗战。
1858年4月5日,殖民军队占领了章西城。6月1日,章西起义军和卡皮起义军联合作战,联军夺取了瓜廖尔。当殖民者得知瓜廖尔被起义军占领,迅速向瓜廖尔逼近。
1858年6月18日,瓜廖尔在英军强攻下失守,章西王妃身先士卒,奋勇搏杀,壮烈牺牲。
在古吉拉特地区,殖民者通过建立比尔军团对付起义军。比尔人部落及其领袖被殖民者贿赂和利用,该军团被殖民者当枪使,用于攻击起义军和反抗殖民统治的印度人。
英国人牢固控制荷尔卡尔和巴罗达土邦王庭。更南部的海德拉巴土邦,殖民者干涉其内政。殖民者反对并排挤穆斯林旧贵族和独立性强的印度教首领,支持迪万及亲英的印度教官员和北方人(海德拉巴王庭中的出身北印度的官员)。在这一背景下,海德拉巴的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发生、发展。
1857年,海德拉巴“圣战”爆发,6月17日,在穆斯林首领的带领下,印籍士兵和市民攻击了殖民者官邸。海德拉巴起义很快遭到殖民军的镇压。在关键时刻,起义首领退出起义。
1858年4月后,起义军从城市撤出,分散在农村开展游击战。1859年,由于大多数封建主被英国收买后叛变投敌,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
失败原因
起义发生后,很多起义军响应德里号召,开赴德里战场,导致本区域内起义力量薄弱,不利于起义的巩固和扩大。在一个区域内,首发地和响应地往往各自为政、各自为战,人们的村社归属感十分强烈,很多起义士兵,在区域中心的城镇或城市战斗结束后,选择各回各村,回村防守,巩固战果,导致起义力量被分散。起义军不能联合御敌,这就给了殖民者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
1857年5月23日,英国军官罗伯特森率军进入科瑞区,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他认为起义地区分散,互相隔离,这种隔离既有自然隔离(村落之间的灌木丛等),更多的是人为隔离。
全国封建王公和地主的绝大多数是站在英国殖民者一边,竭力阻止自己地区爆发起义并从兵力、财力上支持英国统治者,使起义在范围上受到限制,使英国殖民者有可能在一个地区被赶走而在另一个地区稳稳安身,并把未起义地区变成镇压起义的基地;另方面,也因为领导起义的封建主本身有很大阶级局限性,无力担当领导起义的重任。
首先,他们只考虑恢复封建旧秩序,而丝毫不考虑下层人民的要求就使群众感到失望。他们的政治主张从莫卧儿皇帝诏书、那那·萨希布给法国皇帝的信和奥德幼王的宣言这三份重要文件中便可看出。
首先,他们只考虑恢复封建旧秩序,而丝毫不考虑下层人民的要求就使群众感到失望,无论是莫卧儿皇帝或土邦王公,他们起义都是为了恢复印度的封建秩序,重建封建主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的统治地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参加起义的大小封建主在一切起义的地方都是忙于抓政权,夺回被兼并的土地,对起义的下层人民则只知利用,从不考虑如何改善他们的经济、政治地位。
许多土邦王公宣誓效忠英国人, 为其提供物质支持, 甚至直接出兵帮助英国人镇压起义者,例如, 旁遮普最大的土邦巴地阿拉、金德以及纳巴的王公就都亲率军队帮助英国人镇压起义者。
其次,这些封建主虽说口头上大都接受莫卧儿旗号,但内心里还是各有各的主意,各打各的算盘,都想在起义后扩大自己的势力。加之,起义的王公和封建立各有部属,自成系统,平素既少接触,战时就很难相互为谋。这一切在起义的组织领导上就表现为各自以我为中心,消极防御,孤城自守,从来没有形成统一指挥,没有统一的战略配合,不能利用起义头几个月的有利形势,主动发起战略出击,扩大起义范围和影响。这就给英国人以充分的机会,重整旗鼓,全面发动反扑。
领导起义的封建主中有一些是很坚定的,如坦地亚·托比、章西女王等,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表现了爱国者的崇高气节,成为民族英雄,受到后人景仰。但多数参加起义的封建主瞻前顾后,三心二意,唯恐起义不成,危及现有利益。有些人例如王妃姬娜德·玛哈尔以及她周围的一些权臣一直与敌人暗中勾结,形势越困难,他们的活动越猖撅。英国殖民者是了解多数封建主这种心理的,于是发动政治攻势。
1858年11月维多利亚女王宣言的发表最终使封建主放下了武器。少数坚持斗争的领导人无法挽狂澜于既倒,其中不少人最终也死于叛徒告密之下。
历史意义
大起义提高了广大印度人民的
爱国主义觉悟。赶走外国侵略者,恢复印度的独立的思想第一次提出并传播到民间。大量反英斗争的英雄事迹流传下来,在群众中埋下了革命种子,成为日后推动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发展和走向胜利的强大的精神鼓舞源泉。
大起义延缓了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亚洲的速度;它和中国的
太平天国革命、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日本明治维新一起构成了
亚洲革命风暴,显示了亚洲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
社会影响
印度
1858年2月18日英国通过《印度政府法案》,英国王室取代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直接统治。双重政府制度被取消,印度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直辖殖民地。
起义前,东印度公司的军队中欧洲人不到19%,大部分炮兵由印度人控制。起义后,英国人在印度军队中的比例增加,军官及炮兵部队由欧洲人控制。
大起义后英国缩编孟加拉人在军队中的比例。英国开始从少数所谓的“尚武民族”,旁遮普锡克人、尼泊尔廓尔喀人、西北边境的帕坦人中大量招募军队,起义临近结束时锡克族士兵增长达10万人。同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种姓、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组成新的军团。此外,英国殖民当局还严禁印度人私藏武器。
在这次大起义中,绝大多数土邦王公不仅对起义持超然态度,而且有的还直接出兵帮助英国人镇压起义。英国对印度土邦的政策由兼并转为扶植,针对土邦的“无嗣失权”政策被废。
1857年民族大起义中支持过英国人的许多封建主被授予“罗阁”、“纳瓦布”的封号,被赏赐给土地和年金,成为新的土邦王公。除外交等要害部门外,土邦王公们得到英国人的允许,拥有许多的特权,可以有自己的税收和封建法律制度以及军队。
在外交礼节中,王公们甚至可以按照英国政府的规定,享受不同等级的、相当于独立主权国家领导人的国宾礼遇。
英国福音派狂热的传教活动在南亚次大陆被严格限制,印度殖民政府公办学校禁止把《圣经》作为教科书使用,也不再强迫印度人改信基督教。早前大力取缔的印度陋俗,如寡妇殉葬、溺杀女婴等某种程度上又被默许。
英国转而像为殖民地提供一些实利—不仅有过去的那种公路、铁路、运河、桥梁和灌溉工程,还有像煤矿、黄麻纺织、炼铁和棉织这样的新兴工业。
英国
英国人征服孟加拉后一百年里,印度人的反抗虽然始终存在,但真正称得上民族起义,并对英国整个殖民统治构成严重威胁的,这是仅有的一次。大起义在英国社会各阶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英国政府先后通过1858年政府法案、1861年印度参事会法案、1869年政府法案和1876年参事会法案等,实现通过印度事务大臣和总督对印度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和控制。
英国废除东印度公司统治权,设立印度事务大臣和印度参事会,并开始加强总督和印度事务大臣的权力,同时改革立法机构,吸收印度人参与管理,建立市政机构,让地方人士负责管理公益事业,改革文官制度,吸收印度人担任文官。
1858年法案规定英王接管政权,取消议会监督局和公司董事会的设置,代之以内阁中的印度事务大臣,并设置一个15人组成的印度事务委员会加以辅佐。尽管印度殖民政权的体系没有变化,仍然由总督-总督参事会-总督立法会议组成,但参事会与立法会议的内部构成都有所变化。
1861年的《印度参事会法》规定在参事会中实行内部分工,成立内政、外交和财政等现代政府部门,而不再由以前的秘书处来统筹管理。还进一步扩大了立法会议的组成,并开始吸收印度人参加,其中主要是印度封建王公。
评价
在东印度公司管辖时期,英国官吏和印度人随便交往,他们之间尚有一种真正的好感,并且常常有友谊之情。大起义的黑暗恐怖,在英国人心中产生了对印度人的反感。对于大不列颠来说,大起义留给英国人太多历史性的悲惨回忆,它真正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的帝国信念构成了一次严重危机,就像出现了一场地震。
印度兵变引起了两个民族间的深仇宿恨,这种变乱所挑起的恶感,要过许多年以后才能消除;也许将永远不能恢复信任;要是这样,我们在印度维持统治将付出很痛苦的代价,想起来是很可怕的。(《泰晤士报》驻印度记者拉塞尔)
从军事意义上说,印度失败了;但是从政治意义上说,印度通过维护精神自由的权利赢得了自己的目标,这种精神自由最终导致印度的政治独立。(培伦:《印度通史》)
纪念
活动
1947年印度独立后,人们在普尔巴克树立一座纪念碑,纪念占西王妃拉克希米·拜伊。
2007年5月1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纪念印度民族大起义150周年的仪式上,印度演员表演节目。
2018年5月10日,印度海得拉巴,印度民众展开世界上最大的印度国旗,以此庆祝第一次印度独立战争。
艺术形象
1957年,印度发行纪念纪念印度民族起义100周年章西女王拉克希米·拜依的邮票。
1987年,印度发行纪念为锡克族起义领袖纳拉扬· 辛格的邮票。
1988年,印度发行纪念印度民族起义领袖阿万蒂·拜依王妃及主要领导者:拉克希米·拜依、哈兹拉特·玛哈尔、坦地亚·托比、巴哈杜尔沙二世、莽卡·班迪、那那·萨希布的邮票。
2001年,印度发行纪念印度民族起义领袖阿万蒂·拜依王,妃及起义女英雄贾哈卡里的邮票。
2007年,印度发行纪念印度民族起义150周年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