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学名: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是楝科印楝属植物,一般树高12-20米,少有25米,个别35-40米。通常分枝少,分枝角度大,树冠宽大,圆形,冠幅一般15-20米。1回奇数羽状复叶,复叶长度20-30厘米,有的长达40厘米;小叶对数,少的两对。圆锥花序,长20-25厘米,有2-3次分枝;每个花序有花蕾100-200个。果为核果,表面光滑;嫩果似橄榄形,成熟果近短椭圆形至近长圆形。
形态特征
印楝一般树高12-20米,少有25米,个别35-40米。通常分枝少,分枝角度大,树冠宽大,圆形,冠幅一般15-20米。主干短,最高的也仅为7.5米,胸径0.6-1.2米。
树皮厚,表面深棕色、黑褐色或灰黑色,多纵裂。主根粗大而深,侧根发达,向外延伸可达十几米。1回奇数
羽状复叶,复叶长度20-30厘米,有的长达40厘米;小叶对数,少的两对,多的十几对;小叶向内弯曲如镰刀状,接近对生或对生,长3-8厘米;叶柄短,主脉两侧不对称,基部偏斜;小叶顶端渐尖似矛状,边缘有锐齿。
圆锥花序,长20-25厘米,有2-3次分枝;每个花序有花蕾100-200个;花辐射状,白色,芳香,长约5毫米,宽约10毫米;花柄短,花萼外被绒毛;5枚分离的花瓣排列均匀,花瓣舌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雌、雄同株,雄蕊10枚,
花丝合生成喇叭筒状,称雄蕊筒,基部直径约1毫米,顶部约2毫米。果为核果,表面光滑;嫩果似橄榄形,成熟果近短椭圆形至近长圆形,长约1.5-2.5厘米,宽约1-1.5厘米。
生长环境
印楝是典型的热带树种,适生区在海拔1500米以下,年均温度21-23℃,年降水量400-1500毫米。极度耐旱,能忍耐长达7-8月的连续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瘠薄,土壤pH为5.9-10,不耐霜冻、盐碱和水淹。中国云南省的红河河谷、金沙江河谷、怒江河谷、南定河河谷和瑞丽江河谷,四川的金沙江河谷和攀西地区,海南省和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均为印楝的适生地区。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热带地区,印楝的原产地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原产缅甸伊洛瓦底江中游干旱地区,也有人认为印楝原产印度北部北方邦的斯瓦里克丘陵和南部卡拉卡塔邦及邻近地区的德干丘陵地。记载印楝和开发印楝最早的是印度,说印楝原产印度和缅甸的人较多,有的文献称印楝原产南亚和东南亚,究竟那种说法合理有待考证。
现存世界各地的印楝树,绝大部分为人工种植,就是在印度和缅甸也是如此。据记载,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很多国家有印楝,集中在热带和靠近热带及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地区。
印楝在中国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已在海南省、四川省和云南省大面积引种并获得成功。1983年首先由中国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实验室杀虫植物标本园从国外引入印楝并试种成功;1998年赵善欢等人于1986年从非洲多哥获得种子,在广东省的徐闻县和海南省的万宁县引种成功。
繁殖方法
印楝的育苗可采用有性繁殖(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嫁接、扦插、组培等)。印楝种子在一般情况下贮藏期越长发芽率越低,为了保证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生产上最好能现采现播。种子繁殖时间应选在春秋两季,最好是在8-9月播种,最晚不超过10月份。
播种
撒播:采种后直接把装有新鲜种子的麻袋完全浸入河沟、水池等地方,浸泡时间24-36小时,最多不能超过48小时。把浸泡过的种子捞出晾干后均匀地撒在整理好的沙床上,以每平方米控制的发芽数为800-1500株,播完种后用细筛筛一层细土覆盖种子,覆土厚度不超过种子直径的1/2倍,覆土后在床面上盖一层遮光密度为60-80%的遮光网。保持每天淋足水,7天后种子发芽,拆除遮光网改为拱棚遮光,待苗高2-5厘米时,即可移入规格为10厘米×14厘的育苗袋中培育,育苗袋的营养土应选择质地较好、肥力较高的表土。移植后的幼苗应精心管护到第2年雨季出圃造林。
点播:由于印楝种子发芽率较高,可经过催芽露白后直接在育苗袋中播种,营养土选择质地较好的壤土拌入5-10%腐熟的农家肥,育苗袋规格为16厘米×22厘米,营养土装满稍高出袋口,点播完浇透水后土回落到袋口。
扦插
在健壮母株上选取芽眼饱满的枝条,将枝条剪下,选取半木质化部分,从枝条半木质化部分中剪取长10-15厘米作为插穗。扦插前两天用400倍高锰酸钾溶液淋透苗床基质(椰糠:黄心土=1:5)进行消毒。晴天的上午9点左右剪回插穗放入60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插穗在基部1-2厘米处蘸上生根粉,或浸泡在生根剂溶液约5-10分钟,常用的生根剂有萘乙酸(NAA)、吲哚乙酸(
IAA)、吲哚丁酸(
IBA)、ABT系列生根粉,浓度一般为500-1000ppm。浸泡后取出插条插在苗床基质上,扦插深度2-3厘米,扦插完后雾状喷水,搭上小拱棚,用塑料薄膜盖上。小弓棚两端要通风,同时每隔7天用800倍50%可湿性百菌清或70%代森锰锌溶液喷雾1次,防治插条感病腐烂。
栽培技术
种植
印楝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不耐水淹或盐碱,造林地可选择房前屋后、路旁地角,也可选择农地、荒山大面积发展,但所选地块应终年无霜。造林地在雨季来临前几个月进行开荒、整地、备肥、挖穴。株行距3米×4米,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50厘米。于雨季来临时定植,定植按825株/公顷,种植时每个穴施入腐熟的农家肥5千克+0.5千克钙镁磷肥,基肥与表土拌匀后填入穴中,边回土边踩实。定植时除去育苗袋,保留土块,回土压实,做到栽正、舒根、踩紧。定植时若遇天旱,则需要淋足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
抚育
幼林抚育:雨季前或雨季后,在幼树四周1-1.5米的范围内除草、松土、施肥。每株施0.2-0.4千克复合肥,土壤肥力较差的林地可适当追多些,在滴水线处挖环状沟施肥后盖土。由于引种等某些原因加上印楝本身的遗传变异较大,在林地内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弱树、枯梢树或畸形树,应尽早拔除、重栽或通过嫁接更换树冠。印楝萌发力强,幼树分枝多,在植株停止或基本停止生长的冬春时节,以培养主干为目的,剪除细弱或多余的枝条。
成林管理:生态林成林后一般无须进行其他的管理措施,任其自然生长。但原料林进入成年树后,对于旱季枯梢严重、结果少、开花结果过早或过晚、种子印楝素含量低的树,应选用适生和经济形状优良的穗条,通过嫁接更换树冠。
病虫防治
病害
印楝苗期主要感染猝倒病、
叶枯病、
白粉病等。有些种子萌动尚未发芽或刚发芽就感染猝倒病,导致不能成苗,或者出土后很快就倒下。
猝倒病主要是土传播,在移苗前用福尔马林溶液消毒土壤。而防治叶枯、白粉病等主要是通过杜绝病原和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化学防治是用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800-1000倍溶液喷洒,每隔7天1次可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虫害
印楝的害虫相对较少,对印楝危害较重的是
螨类、
蚧壳虫。螨类害虫主要是在叶的背面取食,造成轻微的、近圆形的小斑点,可用0.5%螨速克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蚧壳虫固定在叶或枝条上吸食树液,造成落叶或枯枝,可用40%
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雾。
主要价值
经济
木材:印楝木材坚硬,不易腐烂,味芳香,抗白蚁和其他蛀虫。边材浅灰白色,心材红色至红棕色。质地与桃花心木、柚木相似,但光泽稍差。可直接作木材使用,也可用于制胶合板。
化工:印楝油可用于制蜡、肥皂、化妆品、牙膏和药品。其精油可供照明和制作燃料油、车轮润滑剂,叶可作防腐剂,果肉也可供工业发酵用。
农药:研究结果表明,已从印楝植物体内分离出280多种有机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一类为类柠檬素化合物,大部分对昆虫具活性,以印楝素最为有效。据测定,印楝种子、树皮、树叶中印楝素含量高达0.66-3.3%。印楝提取物对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鳞翅目等8目20余种农业、卫生和仓储害虫具有抑制生长发育、拒食、驱避、毒杀等作用。
药用
种子和叶具有杀菌、抗皮炎、牙周炎、牙龈炎和其他炎症以及强心、利尿和抗结核病等作用,也可用于制造避孕、治癌、驱虫药物等;根和皮可治疗疟疾、糖尿病、胃病、溃疡等病;花可健胃驱虫,治疗眼病、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症;印楝的衍生物还具有抗疟疾、抗结核、抗过滤性病原体、抗真菌、抗炎症、抗酵素等药物,能够治疗狂犬病和心脏病。
生态
印楝由于具有耐干旱特性和印楝素的杀虫功能,因此引种栽培印楝,对解决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和化学农药污染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印楝是经济与生态良好结合的树种,是解决干热地区宜林荒山荒坡绿化问题的最佳树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