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罗斯,即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关于他的出生,一说是诞生于天地的混沌之中,还有一种说是阿佛洛狄忒与战神阿瑞斯的儿子,但无论是哪种说法,他与阿佛洛狄忒都有着一种相似于主从的关系,他同样是爱神,但在能力和权限上低于阿佛洛狄忒。他的武器是弓箭,箭有两种,金箭与铅箭,金箭使人得到爱情,铅箭使人丧失爱情。关于他的传说,比较有名的有“厄洛斯与普绪刻”,而在“阿波罗与达芙涅”的故事中,也是他使阿波罗的爱情成为悲剧。
美女普绪刻受到嫉妒她的
维纳斯的种种虐待与折磨,又奉命为她去地狱取来“睡眠”,当她好奇地打开装着“睡眠”的盒子后,普绪刻受惑而昏沉地睡去。厄洛斯终于找到了昏睡的普绪刻,并从她脸上拂去了“睡眠”,用双手将她抱起,苏醒的普绪刻向他舒伸玉臂,接受这一幸福的会见。
在
法国大革命以前,古典主义艺术是受到官方尊重的正统艺术。1755年
德国哲学家
在
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革命时期,它又被利用来为革命作宣传,形成对古典主义的新理解,正如马克思说的:“在
罗马的古典的严肃传统之中,资产阶级社会的斗士找到了理想与艺术形式。”(
马克思《拿破仑第三政变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2页)历史上管这个时期叫“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艺术包括建筑、雕刻与绘画几方面。就雕刻来说,最重要的新古典主义代表是意大利人安东尼奥·卡诺瓦。他的艺术具有全欧性,19世纪初的雕塑家几乎没有一个不受到他的影响的。他是18至19世纪之交的意大利雕刻的权威,也是欧洲学院派雕塑的创始人之一。
安东尼奥·卡诺瓦(1757. 11~ 1822. 10)出生于威尼斯附近的波萨格诺(阿索洛),11岁从雕刻师朱塞佩·贝尔纳迪学艺,后随师去威尼斯,1775年开始自己建有工作室。他的处女作是1779年完成的《达埃达洛斯与埃卡路斯》,接近于洛可可的风格,但人体精确,观者曾误认为他是在真人体上用石豪制模而成的。1779年去罗马,考察了
那不勒斯、赫库兰尼姆、庞贝、帕埃斯图姆等地的古迹,从此定居罗马。1798年,法军入侵罗马,他被迫迁移维也纳,并于1802年接受教皇的转荐,应拿破仑的邀请去巴黎任宫廷雕刻师,他的艺术就在法国生根开花。他为拿破仑作过半身像和骑马像,而一生中最出名的作品是为拿破仑的妹妹波莉娜·博尔盖泽作的卧榻像。这件名作国内外广为介绍,它是一尊近乎裸体的横卧在睡椅上的古典女神式雕像;把肖像作成神话人物,是当时法国宫廷的好尚。博尔盖泽被塑成维纳斯的形象,技艺确乎无懈可击,但矫饰成分过多,在一种光洁润滑的表面下,显得徒具美丽的躯壳,缺少人的精神表现。
这一尊《
拯救普绪刻的厄洛斯》虽然表面也极光洁,但形式感强,寓有一定的诗情画意:厄洛斯那一对上展的翅膀与仰脸横躺的普绪刻相互照应,加上厄洛斯伸出的右腿,在构图上正好产生稳定的X形。厄洛斯俯身亲吻普绪刻,普绪刻伸出双臂接受这一真挚的抚爱;两圈连环形使内圆外展的造型彼此交叉,柔美的姿态与放射形的动势加强了雕塑的轻盈感。普绪刻身下的衣物被雕凿得那样细软,人们几乎忘掉了它是大理石。
新古典主义的
雕塑是非常讲究构图的线条美与律动的形式感的。卡诺瓦的作品充满着唯美主义成分,只有少数作品才表现出形象的英雄气概。这一尊神话爱情主题雕像,是雕塑家不可多得的佳美之作,它显示出艺术家对形式美的深刻思考力。
这种雕刻作品要求表面极其光滑,一般要在大理石上多次加工,精心打磨。卡诺瓦在大理石上设计放大小稿时,改革了通常采取的“定点法”,并用机械加工,大大提高了效率与速度。这是他优越于前人的一桩巨大的革新措施。不过机械放大也不能尽如人意,有时也不得不在放大完成后,再花功夫去调整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