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指导,
上海广播电视台、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四川广播电视台、
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出品,
中央电视台、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出品,由
吴子牛执导,龙平平、张强、黄亚洲、魏人编剧,
马少骅、
萨日娜、
张嘉益、
宋佳、
印小天、
何琳、
于笑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剧情简介
该剧描述了1976-1984年的邓小平,深孚众望的再次出山,破除个人崇拜,推动“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展对“两个凡是”、“两个估计”错误思想的批评,解放了广大知识分子,恢复中断多年的高考,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考察,领导和推动解放思想,指挥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推动全面改革开放,支持知青返城,推动农业改革解放生产力,参与美日建交,与英国谈判香港问题一锤定音,南巡视察深圳特区,推动军队改革的政治经历。
剧情描述的这八年,是邓小平人生中最辉煌的八年,其个人政治生涯达到了顶峰,而中国也是处于最微妙、最重要的转折点,高层处于复杂情景的几年,包括粉碎“四人帮”集团、
华国锋上台,邓小平在政治博弈中如何胜出,对这些历史,片子都没有回避。
该剧从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的第27天开始,直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建国三十五周年国庆游行队伍,游行队伍中的大学生自发地打出代表亿万人民心声的横幅“小平,您好!”为止。
期间历经粉碎“
四人帮”,结束十年动乱,进行拨乱反正,国家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对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这部戏也是作为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献礼大片,邓小平生活化的内容,也在剧中多有体现。
分集剧情
演职员表
演员表
参考资料:
职员表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话说主演
2014年8月8日晚上8时,央视一套将会全国首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原名《邓小平》)。
马少骅一直以惟妙惟肖地扮演孙中山这一角色,被观众所熟知,也让观众看见他,就自然而然联想到了
孙中山。此次首次饰演邓小平,马少骅做了大量工作。最终当邓家子女看到他的表演的时候,说了一句:“这就是我们的老爷子!
●最高规格
该剧共48集,投资约1.2亿元,历时5年创作完成。2013年9月开机后,拍摄110天杀青,送给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就超过1万张。而
冷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王东明(四川省委书记)两位省部官员同时担任该剧总
顾问,也凸显了这部献礼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电视剧的高规格。该剧播出后,勾起了全国很多人的回忆。该剧首次展现了1976年以来高层政治斗争,其“大胆触及以往很少触及的题材”,也引起热议。对
华国锋、
胡耀邦等历史上的敏感人物,该剧也没有回避。据了解,该剧中华国锋的人物形象是首次在电视剧中出现。
●制片人、导演到演员 川人剧中担“大纲”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制片人
高成生、导演
吴子牛,以及“副线”故事中的女演员
高珑珂,都是地道四川人。四川新闻网记者在采访制片人高成生时,他一听说是来自家乡的媒体,就热情地用四川话与四川新闻网记者聊起了天。他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主演马少骅是贵州人,虽然贵州话和四川话非常相近,但是在有些单字的发音上,还是有细微差别。为了能将一口乡音的邓小平演绎得更加活灵活现,马少骅经常向剧组里两位地道四川人——高成生和吴子牛,“讨教”四川话。在两位“专业四川话培训教练”的“调教”下,剧中
马少骅所说的四川话,相当标准,让初次看片的四川新闻网记者差点误以为马少骅就是地道的四川人。
除了导演和制片人两位四川人之外,剧中“副线”故事里,戏份颇重的女演员高珑珂,是一个成都姑娘;无独有偶,另一位饰演老干部的演员是曾经在成都军区艺术团工作过30余年的老戏骨。
●为求一句四川话请川籍演员“打飞的”来
导演吴子牛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说,为了力求细节真实,获得众多四川观众的认可,有一次,为了一句台词,他们不惜专门从外地邀请四川演员前来“救场”.。
“有一场戏,需要一位四川老太太和邓小平对话,为了呈现最原汁原味的状态,我们专门邀请了在外地工作的四川人艺老演员,在《
金婚》中饰演过
张国立母亲的王彩平出演,这是我们对四川观众的诚意。”吴子牛说。
同样的细节,发生在一场邓小平来成都菜市场视察的戏中。剧中邓小平和一位卖肉的摊贩用四川话闲话家常,可是本该饰演成都卖肉摊贩的男演员却满口重庆口音,细心的导演一听就觉得不对劲,于是在后期制作时,专门请来了成都方面的配音演员为其配成都口音。
由于导演吴子牛自己是四川人,而邓小平也是一口四川话,所以剧中所有演员的四川话发音,整个剧组都格外重视,在后期制作时,还专门邀请了来自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曾经为《
让子弹飞》中周润发配音的配音演员宣晓鸣担任配音导演。
●为让嘴不“冒白气” 冬天吃冰棍
演员印小天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电视剧第一集中,有一幕演的是瓢泼大雨中,热血青年田源和夏建国张贴“邓小平,你在那里”大字报的戏。这幕戏拍摄时间在11月底,在洒水车制造的“大雨”中,主演印小天和杨铮的衣服、头发很快就结成冰柱。但为了拍摄效果,两人还得吃
冰棍、喝冰水,以保障说话时不会出现哈气冒“
白烟”的情况。
●苦等六小时的“涮羊肉”锅
为了逼真地还原历史,剧中所使用的道具几乎都是真实的。在一场夏建国招待云南知青的戏中,为了等一支老北京
涮羊肉火锅的“锅”,所有演员在拍摄场地等了6个小时。只为了等道具组搞定一口具有那个时代造型特色的锅。
●马少骅增肥抽烟样样来
为了更加接近邓小平,马少骅在确定出演到开机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关掉手机和电视,除了研读邓小平相关资料和纪录片,就是增肥。一个多月时间增肥20多斤。而众所周知,邓小平喜爱抽烟,为了饰演这个角色,戒烟多年的马少骅硬是再次“
戒烟失败”。
●纪实文献手法 重现重大历史事件
剧中,贺平在得知“四人帮”被粉碎后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邓小平家里。邓小平当时还处在被“软禁”状态,预感有大事发生的他立即召集家人去“老地方”。在厕所里,关上门打开水龙头后,贺平开始讲述粉碎“四人帮”的经过。听完这个消息后,邓小平为自己点燃了一根烟,无比快慰地说:“我可以再干二十年。”
邓榕后来回忆这一幕时曾记述:“震惊、疑惑、紧张、狂喜,一时之间,喜怒哀乐全部涌上心头。父亲十分激动,他手中的烟火轻微地颤动着,我们全家人,就在这间厕所里面,在哗哗作响的流水声中,问着,说着,议论着,轻声地欢呼着,解气地怒骂着,好像用什么样的方式都无法表达心中的振奋和喜悦。”
●展现家庭生活 邓小平子女提供建议
马少骅介绍说,在该剧拍摄过程中,他经常会就剧中细节打电话向邓家人求证,力图能够接近历史。此外,戏中有多场戏是在邓小平生前居住的院里拍摄的,当时邓小平的几名子女也在现场观看拍摄,并给出了不少建议。
为了更真实还原当年的历史,制片方还按照邓家原址以1:1.25的比例进行还原打造场景,道具和布局,以逼真地反映当年的景象和氛围。为了保证该剧的权威性,剧本创作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派出专家、学者担任指导,并提供大量文献资料。
邓榕说:“这部电视剧展现的是一个时代,希望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电视剧虽然以邓小平的名字命名,但描写的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的光辉形象,他们是共和国新时期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开创者,值得大家铭记和歌颂。”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0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时,中央文献研究室受命来牵头组织创作这部以邓小平为题材的电视剧。2009年2月,给三条指导性意见:第一,希望该剧的时间段放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之间;第二,这部剧的核心要反映邓小平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形象:第三,除了反映邓小平的个人贡献外,还要反映国家整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创作之初,详细的分集大纲一共做了十几稿,待审定通过后进入下一个阶段:选择部分章节进行试写。这一阶段他们经历了5轮“推翻重写”,然后,进入到剧本初稿阶段。初稿创作也是经历了“成稿大幅修改”反复3次的过程。经过论证、审定之后,才开始进入正式剧本创作。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创作历时4年,正式剧本完成第一稿是在2012年8月,第二稿完成时就到了2013年9月,第三稿即为定稿拍摄。
拍摄过程
该剧共投资约1.2亿元,2013年9月开机后,紧张拍摄110天杀青,后期制作长达7个月,送给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就超过1万张。剧中真实和虚构的人物多达500多人,涉及场景1000多个。
后期制作
应对各级审查时,从52集压缩到49集,再压缩到48集,马少骅先后8次补配音,抹掉电视剧同期声,重新找到现场情绪并不容易。也许只是去掉了少数情节,但叙事上就要修改一连串。“修改时优先保证政治上不出问题,然后保证画面、保结构,台词改、字幕改、旁白改,只要不伤筋动骨。导演说这个那个演员回不来,我说保证播出是第一,不然配音再完美没用。”高成生说,“真是惊心动魄。其实主要是时间上太赶了,我接手的时候只剩一年半倒计时。”
2014年7月,《邓小平》通过了审查,相关部门对该剧的评价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大收获”。重大收获,而非以往使用过的“里程碑、重大突破”,高成生对词语之间的差异理解得很精准,“你这部剧突破了,有特殊性,十年八年别人很难有超越的。”
播出信息
基本信息
2014年7月广电总局审批为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
剧集评价
片子全景式再现了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中国全面改革开放这八年中的中国政治历程,除了邓小平作为主角,片中出现华国锋等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述了官方银屏从未直接展示过的一些细节。这让很多观众感到惊喜。
这部片子对“脱敏”有突出贡献,成为舆论的强烈印象。至于这样的“脱敏”尺度是否令人满意,以及这些“脱敏”是否足够恰当,价值观不同的人自然会有延伸性争论,但这些争论并不损害片子影响的高度正面性。
谈新中国的历史,一直有一些敏感的“禁区”。在整个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里,禁区就更多一些。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谐,共识不足时,回避分歧就成了最常用的选择。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体制根源,但不全是。
问题在于,社会多元化和互联网推动的全球化在将中国政治话语的一个个“禁区”团团围住,这些禁区通常只能在官方舆论场上得到维持,民间的实际舆论拥有众多渠道,禁区成了似有似无的东西。
中国新的话语禁区明显减少,但依然有一些。老的禁区打破了不少,但也有一些“维持了现状”。我们认为这一大方向是积极的,这部片子是其中有标志性意义的进展。
最重要的或许是,要尽量减少话语禁区,这已成为执政力量和主流社会的共识。用限制人们谈论敏感话题来推动社会治理,这只能是不得已时的权宜之计,而不能作为常规性手段使用,管理者们对此都已清楚。
为打破那些仍存在的话语禁区,需要一些条件。它们包括,公开谈论那些敏感事件和人物不会导致社会意识形态的剧烈混乱,也不会导致尖锐的政治猜测或冲突。此外,开放这些讨论不能消耗国家的过多注意力,更不能加剧不同人群之间的分裂。
然而每一个敏感话题的超越,还是需要魄力。社会技术力量的进步对开放敏感话题形成倒逼,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像薄熙来、周永康被查处过程,舆论在事情尚有不确定性时就积极参与进来,恐怕就是合力造成的。
回过头看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敏感话题的公开,都对国家稳定最终形成积极影响。这些开放逐渐积累了社会的承受力,突发事件不再像过去那样震撼,中国“什么都发生”,人们“什么都议论”,但社会稳定在表面无序中形成了韧性。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今后要尽可能避免新话语禁区的形成。每一个新话语禁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堰塞湖”,它今天封堵得越严密,就有可能积累出一些相应的负面作用。
对于已有的话语禁区,应当看到,围绕它们的某种“堰塞湖”已经形成,它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些逐渐消解,实现话题开放的“软着陆”。有些可能要等更长时间,等到社会有了更多共识之后,再逐渐放开。应当说,这是中国全社会面临的考题,它不光是政府怎么做的事情。
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中国社会上,对这个社会的问题和消除它们的难度,都多少是明了的。一方面我们呼唤全面的改革,包括逐渐铲除导致话语禁区存在的那些文化和制度原因。另一方面我们应清楚,这样的改革既有其自身的独立性,也是全社会很多其他改革的集成过程。我们尽力而为,但决不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环球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