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牧夫
当代诗人,作家
原野牧夫主要从事诗歌创作及汉诗文化研究,兼写小说。代表作:《两只蜉蝣和一个童话》《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七月流火》《重庆宝贝》等。
简介
【原野牧夫】。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唐代名相及岭南诗祖张九龄公第47世孙,1965年8月出生于永兴县七甲乡西廊村。21世纪汉诗文化复兴·新汉诗运动倡导者、策划及发起人。第三条道路诗歌派重要代表诗人。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青年诗人协会副主席。
自诩“一个原野上的自由牧放者”,也被人称为“荒原上的诗歌王子”。从小热爱诗歌,年少经历坎坷,浪迹中国大江南北,行吟天下。著有两千多首诗,坊间被称为“中国民间诗人第一人”。网络临屏诗作《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作为名家名作被选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教材《文学欣赏》及大学语文教程、国学研究等,连同《七月流火》被选入中学语文教辅书《中学生作文指导》及语文教师工具书等。获奖作品有:《五月,我的悲伤长出几棵青苗》《老屋》《重庆宝贝》。创立新汉诗学,著《新汉诗理论与漫谈》。此外,著有长篇小说《红狐传》等。
他奉行“用经商挣的钱来养活贫寒的诗歌,同时也用诗歌来拯救自己孤独的灵魂”的信念。他的座右铭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成为这个世界的独一无二。而我生命的全部意义,是要让世界倾听到汉语言时代最真切的声音。”
诗人履历
1965年8月出生于湘南山村西廊,从小喜欢音乐、文学、画画、书法等,尤爱诗歌。在永兴县第五中学读书就开始偷偷投稿并发表作品,有散文习作《土地在春风细雨下泛绿》曾获团中央、中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为中华之崛起”全国征文比赛三等奖。后来,因为家境贫困断断续续完成学业,经历十分坎坷。
1992年3月8日来到海南,身无半文,举目无亲,先后从事过业务员、部门经理、自由撰稿、报社记者、电视编导、刊物常务副总编、创意策划人、公司总经理\u8463事长等,一直坚持业余诗歌文学写作、从事汉诗文化研究。定居海口。
2003年底接触网络,开始网络诗歌写作。主要作品有:《致无诗歌时代的倡导者》《那是一条河流》等。
2004年创作了大量诗歌,大部分作品是在中国情诗网、诗歌报、火鸟、华夏文艺等论坛发表。在此期间创办《红狐诗坊》诗歌交流频道,赢得广大诗歌朋友青睐和喜欢。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长诗《古楼兰的爱情秘笺——给LY的99封书简》《两只蜉蝣和一个童话》等。组诗《风再起时》《四月江南》《西廊记忆》等。
2005年先后担任中国情诗网、诗歌报、华夏文艺、千成诗歌论坛等版主,在华夏文艺时间比较长。大部分诗歌作品是临屏完成,6月25日参加华夏文艺第十六届临屏诗歌大赛获得银奖,写了四首诗,其中《七月流火》《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后来分别入选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公共基础教材《文学欣赏》及中学语文教辅书、国学研究等。
2006年创办潮流诗歌论坛,年底创办大型世界华语诗刊《潮流·岛》(后因多种原因而停刊),在创刊号发表《潮流:新汉诗运动的定位和思考》,成为他创立新汉诗学说及其理论的奠基文章之一,由此倡导发起21世纪汉诗文化复兴——新汉诗运动。诗作《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入选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学欣赏》、《七月流火》被选入国学研究等,《那根叫心骨做的箫是谁在吹》《一个春天的早上》,入选谯达摩主编《第三条道路》(第三卷,九州出版社出版,97-98页)。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零点写作:一个孤旅诗人的独白》等。
2007年,在生病期间,完成了长达九千多行、近10万字的诗集《重庆宝贝》,在各大网络诗歌论坛发表后引起极大反响。有《一片羽毛的呐喊》等十八首诗歌入选谯达摩、亦言、朱赤主编《穿旅游鞋的舞神们:第三条道路代表诗人作品集》(九州出版社出版,546-560页),同时被推为“第三条道路”诗歌流派代表诗人,谯达摩在《第三条道路:后现代女性主义诗学的汉语之舞》一文中,称他是 “第三条道路”诗派同时具有后现代符号主义和后现代先锋主义的诗人。另外,诗作《请别把那些日子翻找出来》入选《2007年中国最佳网络诗歌》。
2008年第2期澳门《华文百花》曾经从原野牧夫长诗《半个太阳和半个月亮》系列选编出10首爱情诗,以及相关诗歌评论文章,做了特别推介。另有诗作《从一条漂木联想到楚王》《夜祭乌江》入选《中国当代汉诗年鉴》(由贵州省文联主办,诗人张景主编,南鸥任执行副主编,诗人海啸与诗评家谭五昌担任常务副主编);诗作《回家》《空房子》《流动的水声》被选入海南建省二十周年文学作品选集·诗歌卷《云起天涯》(海南省作家协会编、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另有《原野牧夫的诗》入选《诗屋2008年度诗选》、《面向太阳的辩词》入选《2008年中国最佳网络诗歌》等。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一场里氏8.0级5.12汶川特大地震,瞬息间给这个正在雄起的东方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无情地摧毁了千千万万同胞的家园,残酷地夺去了无数的生命。他马上在潮流诗歌论坛发起征集爱心诗歌活动,在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内,策划并主编汶川大地震诗选《五月的祈祷》,在赞助商食言后抵押房产出版使得诗选出版。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最具权威的诗歌精选本,也是一部凝聚了中国诗人爱心和情感的诗选。
2009年曾策划并主编潮流·新汉诗代表诗人作品精选《大国文化的崛起》和新汉诗库丛书。参与策划海南省委宣传部主导、海南省作家协会实施的“诗歌岛”计划。诗歌《五月,我的悲伤长出几棵青苗》《老屋》《重庆宝贝》荣获2009年海南诗歌大奖赛一等奖。
2009年底突然宣布引退于诗歌界之外,潜心公司创业及业余小说创作。《七月流火》《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被选入中学语文网及中学语文辅导教材《中学生作文指导》,有诗作《老屋》入选《诗屋2009年年度诗选》。
2010年2月诗歌创作停笔,已完成《青梅竹马》181首,即《一个春天的咒语》。有诗作《两只蜉蝣和一个童话》(节选)入选《诗屋2010年度诗选》。
2011年年底,最终完成百万字长篇小说《红狐传》。 有诗作《面向太阳的辩词》入选《民间诗人一百家》(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游承林黄少群主编)。
2012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完成长诗《阳光下的紫金城》,最终完成百万字长篇小说《红狐传》。现授权新浪读书独家连载,并将正式出版;同时连载的还有诗集《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重庆宝贝》等。
已有快30多年的诗龄,但一直都自认为还是那个赤足踩在诗笺上的长不大的孩子。5岁开始接受古体诗歌教育启蒙;10岁因读到一本普希金而爱上现代诗歌,试着开始练笔,并写了第一首小诗。在许多人都为诗歌而疯狂的年代,曾经非常迷恋艾略特、波特莱尔,甚至为写荒原诗,19岁那年独自行走大西北,足迹抵达沙漠小城格尔木……上岛数年后弃笔经商,与诗分离多年,痛感肢体麻木与失去灵魂一般。后因触网而重新业余写作,开始了键盘上的文字舞蹈。
诗歌档案
著有两千多首诗、小说、诗歌理论若干。主要作品有:长诗《古楼兰的爱情秘笺》《两只蜉蝣和一个童话》,《半个太阳和半个月亮》系列《重庆宝贝》《青梅竹马》《美人鱼》三部曲,诗集《绝响》《零点写作》《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原野牧夫诗选》等,诗歌理论专著《新汉诗理论与漫谈》,长篇小说《红狐传》等。
其中临屏诗作《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被选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教材《文学欣赏》。诗歌作为典范例文入选这本中国最高学府出版社编选的权威大学教材的,包括:诗经作品、屈原曹操王勃王之涣张若虚、李白、杜甫、芩参、李煜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毛泽东闻一多戴望舒徐志摩舒婷、原野牧夫,以及外国翻译诗歌拜伦的作品,可谓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此诗是惟一作为“网络诗歌”来入选的。著名台湾诗歌泰斗洛夫先生赞叹称之为“现代田园诗歌的经典之作”和“现代诗经”。
此外,与《七月流火》同被选入国学参考、语文教辅书《中学生作文指导》、全国语文教师工具书《新诗全鉴赏》等。其他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汉诗年鉴》《中国最佳网络诗歌》《第三条道路》(第三卷)《穿旅游鞋的舞神们——第三条道路代表诗人作品选》、海南建省办特区二十周年文学作品集·诗歌卷《云起天涯》等多种诗歌选本。获奖作品有:《五月,我的悲伤长出几棵青苗》《老屋》《重庆宝贝》。
比较擅长创作长诗,最为突出也颇受争议的是他的“半个太阳和半个月亮”爱情三部曲,一部是以长江文化和巴渝文化为背景的《重庆宝贝》,一部是以湖湘文化和乡土文化为背景的《青梅竹马》,一部是以海岛文化和移民文化为背景的《美人鱼》。三部诗歌均为333首,总共为999首,每首单独成篇,连读起来又分别是一部长诗。其中《重庆宝贝》是2007年4月因生病在床上躺下三个多月构思并完成的。他一边忍受着病痛的煎熬和日夜咳嗽不止,一边坚持在键盘上写作,最终完成了一部长达九千多行、10万余字的诗集《重庆宝贝》,在各大网络诗歌论坛发表后引起反响。现该书在新浪读书独家连载,并将计划单独出版。
重要贡献
他一直研究汉诗文化,写下并发表《潮流:新汉诗运动的定位和思考》,从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当今所处的伟大变革时期,从中国几千年的诗歌文化和新诗的启蒙发展及商业大潮后边缘化,从令人骄傲的唐诗宋词筑起的两座顶峰和实现本民族的诗歌变革创新后超越,首倡提出“通过提倡新汉诗写作在全球产生的影响力来带动中国文化的崛起,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构想,在诗歌界引起极大的关注,也为21世纪汉诗文化复兴——新汉诗的崛起拉开序幕。
他给温总理的信里写道:“这些年来诗歌在经济商业大潮中虽然慢慢沦落走向边缘化却并没有完全被人们遗忘和丢弃,诗歌也永远都不会被遗忘和丢弃。”因为“对于一个有着数千年诗歌文化历史的国家,丢弃了诗歌就等于丢掉了文化根本,丢掉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和信仰。对于一个热爱诗歌的国家和民族来说,丢弃诗歌应该可以说会让子孙都感到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而且“这又是提倡和谐的时代,和谐的根本就是心灵的和谐,而自古以来诗歌是让心灵得到涤荡、平静、慰抚的和谐文化艺术,可以说,诗歌就是和谐世界真正的核心文化。”
不久又写下《新汉诗的真正觉醒——驳季羡林先生新诗“失败论”》《试谈新汉诗的血统及其他》《新汉诗:大国文化的崛起》《漫谈新汉诗语言艺术规范的探索和实践》等系列理论文章,由此而创立新汉诗学的基本架构,后来整理成专著《新汉诗理论与漫谈》一书(待出版)。这部理论的诞生,应该说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她从“大国文化的崛起”这一高度,大胆提出“新汉诗”的诗学概念,确立新汉诗三大基本审美特征:含蓄美、张力美和意境美,明确提出中国诗歌必须走中国自己的创新发展道路,中国新诗的现代化必须回归汉语诗歌传统,在继承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美和意境美的两大诗歌美学原则的前提下,广泛吸纳西方国家和世界各地民族诗歌语言技巧,而后加以全新的独立而颇有个性的汉诗创作,由此,实现汉诗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这不但是一种理论概念上的创新,更是一种汉文化的历史突破。
2006年创办潮流诗歌论坛及大型世界华语诗歌生活刊物《潮流·岛》,提出“诗歌就是生活,文化就是时尚”的理念口号,主张平等、自由、独立、包容、尊重,提倡新汉诗个性写作和多元化,反对非诗主义、下半身主义、个人主义和形式主义等;提倡真诚对话、切磋、沟通和交流,反对互相吹捧、敷衍、攻击、谩骂等;提倡关注时代和现实生活,注重生命体验与根文化,反对无病呻吟、装腔作势和全盘西化移植。一个有良知的中国诗人应该关注人类本身生存和生命,关注时代变革所带来的人的命运和未来,关注这个世界和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而且责无旁贷的是,必须通过自己母语的独立创作,引领一个汉语言诗歌世界的伟大时代的到来,从而让中国的诗歌文化发扬光大。
2006年11月,原野牧夫策划并发起新汉诗运动, 这一运动和新汉诗理念很快得到广大诗人纷纷响应,旗下论坛的诗驻站人现达四千五百多人。而且,大批诗歌爱好者从潮流诗歌论坛走向诗界,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大家》《星星诗刊》《绿风》《诗选刊》《诗歌月刊》《花城》等各大官方刊物发表,不少优秀作品入选各种诗歌年度选本,也有不少诗人出版有个人诗集,并且加入各地作家协会,部分驻坛诗人获得过全国及省级诗歌大奖,活跃于当今诗坛。
到2009年为止,通过新汉诗运动的核心平台——潮流诗歌论坛,先后连续举办了十五届潮流·新汉诗临屏诗歌大赛及各种诗会活动。同时,成功地举行了十二届潮流·新汉诗代表诗人在线研讨会,共推出二十多位新汉诗代表诗人,每次研讨会参与人数众多,诗人们畅所欲言,通过多角度交流和切磋,让大家对新汉诗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共同探讨达成共识,从而引领21世纪汉诗文化复兴事业。无疑,这场产生于网络诗歌论坛的诗歌文化运动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
他全力提倡新汉诗写作,策划并主编潮流·新汉诗代表诗人作品精选《大国文化的崛起》和“新汉诗库”丛书,开创中国汉诗文化的新时代;首次提出成立世界新汉诗联盟和世界新汉诗文化发展基金会,设立“新潮流诗歌奖”,奖励和扶持对世界新汉诗运动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举办世界汉诗文化节和新汉诗国际高峰论坛,扩大汉诗及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最终,他主张通过诗人的创新带动整个中国文化的创新和思想的解放,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重要著作
原野牧夫长期从事业余诗歌创作及汉诗文化研究,兼写小说、评论。主要著作有:
代表作品
这是当代著名民间诗人、新汉诗运动的倡导者原野牧夫,以其入选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教材的代表作《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为书名所选的一部重要诗歌自选集。
诗人继承了中国传统诗词意境美与含蓄美的传统特色,借助大量明朗、清新的原生意象融入自己的情感展开抒情。从结构章法到手法,从节奏和内在旋律,从颇具张力的个性语言到传统的诗歌审美,都充分体现了诗人主张新汉诗写作的创新精神,既是对当下诗坛民族特色游离状态的一次反拔,又是汉语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技巧的完美结合,浪漫主义情怀的营造与艺术手法上的延伸。
整部诗选反映了他追求传统土著风格并适度兼容其他异域风格的艺术理念。作品包蕴了道、释、儒家思想所影响的文艺美学理念。另外,作者还在形式因素上做了民族化的传承与变革,所选作品全部三行一节,一节一场景,且以意入象、以象入景,情景结合,意境优美而独特,接近于《诗经》与古律诗中格式化的写法,但也绝不株守定式,既突破了中国古代民谣复沓式诗歌的单一,也突破了古韵的瓶颈之限,诗的结构趋向自然的完整。应合了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时代需求,是对现代诗歌民族归位的一次成功实践。
诗选中大部分作品都是诗人参加论坛临屏诗歌大赛完成的。他的代表作《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是一首典型的网络诗歌,却作为名家名作被选入大学公共基础教材《文学欣赏》及“大学语文”教程、国学研究等。这是一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诗歌,诗中境界明媚,遐思飞扬,笔法独特,虚实结合,给人以极大的欣赏空间。这首经典诗作的一些艺术指向上的意义远非一般文本所能替代,著名诗歌泰斗洛夫先生读罢此诗,称它是一首现代“诗经”,现代田园诗歌的经典之作。对于网络诗坛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讯息。
长诗
《重庆宝贝》是一部关于长江和嘉陵江的情诗,也是一部令人打开后不得不读的长江流域文化的史诗。诗人以厚重的长江文化和巴渝文化为背景,以独特的心灵感受,恢宏壮阔的气势,淋漓酣畅的叙述风格,儒雅高贵的诗歌气质,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关于重庆关于长江,关于诗歌关于现实,关于爱情关于梦想的童话爱情故事。全诗分为:邂逅重庆、走进重庆、爱在重庆、烟火重庆、烟花重庆、重庆传说、阳光重庆、雨过重庆、月照重庆、走出重庆等十篇,总共九千多行,近10万字。
《重庆宝贝》虽然是一部以长江为题材的爱情诗,但诗人并没有脱离现实,单纯抒写情爱世界。而是极力让主人公融入现实,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他们的情感。诗中大量介入重庆一些地名和风景名胜,如朝天门、南滨路、嘉陵江、磁器口、江津四面山、大足石刻、合川钓鱼城、乌江、神女峰。将童话故事融入现实环境中,更加真实可感,也拉进了诗人与读者的距离,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同时对当前某些社会现实进行折射与呈现,让我们看到繁华的大都市背后,隐藏着大农村贫穷落后的真实现状。使整部诗集具有现实性和人文性,增加了诗集的厚重度和质地感,使诗集更具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全诗内在结构严谨,每首独立成诗,手法各异。融东方古典浪漫主义、西方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为一体,又融入个人独特的风格,堪称21世纪新汉诗运动代表性作品。这是一部融古典与现代、浪漫与现实、梦幻与真实为一体的难得之佳作。
长篇小说
红狐传》是诗人原野牧夫以他的家乡和小时侯听说的家族传说为题材,有着古老而美丽传说的家乡为背景,用八年时间构思而精心创作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家族·女人·命运”系列之一。
小说讲述的就是中国偏远山村最后一个大家族,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情感恩怨,几个出身地位低下的女人挣挣扎扎的故事。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单为天下狐媚子树碑立传。因为这是个男权主义的国家,崇向一种以龙为图腾文化的民族,是绝不会让女人成为这个现实世界的主宰的,但女人完全可以成为男人爱情世界的主宰。一个男人,七房女人,杨家老爷心中爱的是自己的初恋,想娶的是二少爷的奶娘,喜欢纠缠的却是老太太身边一个丫鬟。偏是老太太把她许配给了管家的儿子。在这个病态社会,这个千年家族,这个欲壑难填的世界,幸亏战乱年代还有那绝尘中火狐仙子生命之爱……
同时,《红狐传》又是一部写母爱、献给天下母亲的小说。如题记所说“所有母亲和母亲一样因真诚善良而美丽的女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声音是永恒的,那就是母亲的声音。母亲的声音永远都不会陌生,不会重叠在别人的世界里。”重点是写民国时期古老衡州一位富家女孩,因父亲生意失败,很小就被父亲送往一个远房亲戚家躲债避难。在寄人篱下的日子里,她遇上一个好心人,阴差阳错发生的爱情,让她为他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无奈却被送到两个大户人家,从而成为别人家的少爷。事隔三十几年后,一个儿子在父亲临终时才知道,当年外祖母家杨家府上那丫鬟那才是自己的母亲。由此踏上千里迢迢的寻亲之路。作者通过这个母亲的命运写出一个中国普通家族的历史性悲剧命运。
小说有着《红楼梦》似的结构和韵味,诗歌一样的语言,山村土语和白描手法结合为叙事风格,故事时间跨度很大,人物众多达一百人左右,成功地塑造了白湘莲、羊紫儿、梅玉娇、杨风霞、温碧玉、柳苏、喜鹊等,以及杨家老太太、老爷、老管家、长工老柳头,杨家三姊妹等主要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跃然纸上。这部小说应该说是作者诗歌停笔三年潜心小说创作的成功尝试。
名篇赏析
这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诗歌文化经历多年萧条冷落期的大转折点——上个世纪末,世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场大革命,那就是网络文化的诞生——其结果是网络诗歌文学的兴盛。以原野牧夫为重要代表的一批新汉诗诗人开始反思诗歌文化的走向,并在诗歌创作上默默进行探索,一方面承袭这个古老的诗歌国度的汉文化衣钵,一方面又在广泛猎取来自西方和其他国家地区民族文化土壤上生长出的现代诗歌技巧,并逐渐在新时期以网络文学为主要特征的领域里形成自己独有的西方式文体、东方本土化诗歌语言艺术,多元化创作——新汉诗。以下提供两篇诗歌代表作及赏析文章,供大家阅读。
◎原野牧夫
河滩上没有风。麦田里的收获季节
随着石头的呢喃早早来临。而你
是那只透视空气的青鸟,站在石头边的麦垛上
那么多镰刀的声音。水车在忙碌。赶在雨季之前
汗水还是从脸庞上流淌。低落的盐
扎进泥地里,让一阵子风吹的到处乱跑
我怎能说出那句话。让雨点羞红着五月的荷花
悬浮于睡眠的水面,那是田田荷叶
掩盖在麦穗里的心思。水看出这是没有成熟的爱情
来年还是这样一块麦田,还是这样的镰刀
发出收割的声音。而你让我过早
就将一个童话安插在河岸,让石头默默无语
我想我会是什么。我是你前世丢失的麦粒儿
从上帝的掌心上滑落,让风吹到
这条小河边,停止了流浪。而我却不是麦田的宠幸
还有一些心思,藏在睡眠的荷叶与水底下
我不想让自己沉落。卵石和游鱼。鸟翅
在运送许多马路上逐跑的消息。雨季终于来临
那就这样吧,让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
那已经是来年的事情,却让人们等到一个收割的愿望
我看见了每天守望在河边的姑娘,她收拢着一个童话
【赏析】
读原野牧夫的诗感觉是:清馨,抒情。这的确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诗恰好就具有这两种特征。虽然它的形式是命题诗歌,但是对擅长抒情的牧夫来说,他轻车熟路,写起来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
这个题目应该是牧夫熟悉抒情的题目。他诗歌的底蕴和对诗歌的新鲜感受,带给读者直抒胸臆的愉悦和感受。诗人独有的情怀可以在他的诗里来感受:“河滩上没有风。麦田里的收获季节/随着石头的呢喃早早来临。而你/是那只透视空气的青鸟,站在石头边的麦垛上//”,无意于细致的描摹,只是一些心境的捕捉,寄托着诗人对爱的诸般思索和慨叹。
直接抒情,“我怎能说出那句话。让雨点羞红着五月的荷花/悬浮于睡眠的水面,那是田田荷叶/掩盖在麦穗里的心思。水看出这是没有成熟的爱情//”,还没成熟的爱深埋在心底,轻易不肯表白,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构成他诗惯有的风格情调,构成灵活而生动的整体。语言宁静依情感和思维的波动自然而然变动着。“来年还是这样一块麦田,还是这样的镰刀/发出收割的声音。而你让我过早/就将一个童话安插在河岸,让石头默默无语//”。这里有许多意象,都是为爱情提供注解的,爱情已经接近成熟,但还需要时间的濡染。“我想我会是什么。我是你前世丢失的麦粒儿/从上帝的掌心上滑落,让风吹到/这条小河边,停止了流浪。而我却不是麦田的宠幸//”对自己的爱没有信心,或者说对自己所深爱的人给予了希望,希望自己成为“麦田的宠幸。”其实只要付出真情就会有丰厚的收获。
诗的结尾:“那就这样吧,让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那已经是来年的事情,却让人们等到一个收割的愿望/我看见了每天守望在河边的姑娘,她收拢着一个童话//”。诗的结尾试图让读者真的看到了麦子成熟和希望,但不是今天而是来年的事情了,诗人在等待,在等待真的爱情的成熟,等待一个收割的渴望,等待她心怡可爱的姑娘,这应该不是童话,即使是童话,那也是美丽的童话,因为有河边姑娘的日夜守望。爱情一定会和美丽的愿望一起成熟。希望看到一派丰收的场面。相信只要付出劳动和心血,那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成熟的让读者为之心动的诗歌。牧夫的诗里,融进了对爱的渴望和深情的向往,有执著的等待,有美好的祝愿,有深情的表白。诗写得激情而洋溢、多情而温婉,显得潇洒从容、诗意连贯、深情款款,给读者以诗意的回味和情感的共鸣。(文/觅雪嫦晴)
(选自:清华大学出版社《文学欣赏》,新世纪高职高专实用教材,公共基础系列,93-96页。张子泉、黄维主编,2006年8月第1版,12月第2次印刷。)
【七月流火】
◎原野牧夫
看见一条河流。风景和水车。我只是一个七月出生的
上帝的孩子,或许也只是一只逃生的火鸟
太阳的翅膀上曳动的羽毛,或许只是一小片儿
从看不见尽头的河湾里飘浮上岸。我的爱情使命
和生命一样简单。不再是飞翔。天空中轮回
已经没有划落过翅膀的河流
我的家也不知道究竟安置在哪里。叫不出来名字
我赤足站在沙滩上。不远处的垂柳
恹恹地挂满了夕阳和人们所有的日子,水早就流淌无声
知了。知了。也就在这样叫喊,在叫不出名字的河流中
月光下站直双腿。我便沦为你唯一的风情鸟
焚烧自己最后的羽毛。引那堆篝火无意间受骗上当
七月。流火。河面上的白色云朵
也终于被无端点燃,羽毛哔剥作响的声音
一直在睡眠的水底下飘摇。我看不见浮藻和水蚤
一只火鸟。一片羽毛。而我的柔弱生命
永远都不做替身。谁的召唤和轻抚
在一道伤口上边悬浮。让盐穿越水面月光翅膀
我不再哭泣。上帝满手都是血迹
在一个焚烧羽毛的夜晚我
扯动母亲二十七岁的发丝降生。看见一条河流
【赏析】
反复阅读原野牧夫的这首《七月流火》,惊叹于他诗的激情,心智的成熟。在诗中,感情的真挚。诗意的流畅,真是令人感叹和佩服。
在他诗的抒唱里,语言的常新性往往见诸于如音乐在自然流动中,“看见一条河流。风景和水车。我只是一个七月出生的/上帝的孩子,或许也只是一只逃生的火鸟/太阳的翅膀上曳动的羽毛,或许只是一小片儿”,节奏是舒缓的,但是用“一只逃生的火鸟”来象征自己的爱情,却是形象而又生动的。“从看不见尽头的河湾里飘浮上岸。我的爱情使命/和生命一样简单。不再是飞翔。天空中轮回/已经没有划落过翅膀的河流”。感觉爱情明显的受阻,爱情的使命,不在飞翔,那只爱情鸟的翅膀是被雨水淋湿了,还是在暴风雨折断了,这里诗人没有说,但能明显的感觉到诗人的隐寓在里面。这是一种技巧,就在牧夫的指尖上,他把这种技巧浓缩到他的诗情里去,甚至可以说变成感情了。
“知了。知了。也就在这样叫喊,在叫不出名字的河流中/月光下站直双腿。我便沦为你惟一的风情鸟/焚烧自己最后的羽毛。引那堆篝火无意间受骗上当//”,我不知道别人看了这些诗句有何感想,但我当读到它时,灵魂深处受到极大的震撼,尽管我对牧夫的诗可谓很熟悉。
这首诗语言炽热,触物生情,诗人直抒胸臆地抒发自己的情怀,对爱给予了无限的关注和深情,“一只火鸟。一片羽毛。而我的柔弱生命/永远都不做替身。谁的召唤和轻抚/在一道伤口上边悬浮。让盐穿越水面月光翅膀//”寓情于形,融形入情,一再升华诗意,“永远都不做替身”,这表明了诗人对爱的专一和执着的追求。不作爱情的替身,追求完美,追求生死相守,不离不弃的爱,这样美好的愿望融进了诗里,为美好的爱唱一首赞歌。
“真正的诗往往是心底的诗,往往是心底的歌。”诗结尾爱在升华,是诗人的希望所在,看见那条河流,那是一条爱的河流,那只爱情鸟在一个夜晚焚烧了自己的羽毛之后又重新诞生,诗让我轻易想起了郭沫若的“凤凰涅磐”,那只为爱焚烧自己后又重获新生的凤凰就如诗中的爱情鸟一样。“我不再哭泣。上帝满手都是血迹/在一个焚烧羽毛的夜晚我/扯动母亲二十七岁的发丝降生。看见一条河流//”,可谓缘境生情,情动于衷,让人体会到诗人从心底迸发出的热情和希望。整首诗的表达是流畅的,情感是炙热的。(文/觅雪嫦晴)
(文献出处:《中学生作文指导》初中版《中学生作文指导》初中版,《中学生作文指导》杂志社编,2007年7月 出版。另见:中学语文网,现代诗:原野牧夫《七月流火》原文与赏析)
【零点写作:一个孤旅诗人的独白】
◎原野牧夫
1.
这是一个墙内世界。我的文字攀缘于墙上
像一只黑蚂蚁一样,从那些
蝙蝠的羽毛上跌落下来。风无端吹进
飘落一地。顺手从窗口朝外扔出去
那个带字的火焰中纸团儿
沾满了它浓黑的血迹。刚刚凝固下来
我看见它在湿漉漉的地下拼命挣扎
我想具体地说点什么,从那些伤口
我试图想打开这个世界
我固执地认为,它已经死亡
我甚至敢肯定它死在诗歌的心脏部位
我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头脑里面
还是一团乱麻。刚刚从二楼摸了上来
喘着粗气,但我觉得我的思想有些道理
我把一只弄脏的手搁在它的毛孔上边
我的指纹贴近它细腻的皮肤
我没法逃避。我已经呼吸有些困难
已经感觉到天气突然太寒冷。这个鬼天气——
2.
你就帮我仔细打听一下它的下落。它的去向
它最先的症状是南方感冒,比较流行
感冒的这个季节,它的脸色
呈现出鱼肚一样的白。我认为它太饥饿
许多人都认为它悄悄离开了
这个世界。是不幸死亡;或者是
假死亡。像一条
刚刚死去的鲸,搁浅在海滩。至少
在刚刚死去的那一刻,心脏是跳动的
那么,诗歌离它死亡的时间
离我打开这扇门,窗。总共还不到十分钟
——哦,这是多么可怕的夜晚啊
3.
还是让我点一支烟吧。想想你
不会在这个时间向我提出戒烟的忠告。我看见
那两个字走在朝着回家方向的路上
逃出了你以往的那些记忆。不过墙外
它已经不属于诗歌。或者死亡
对它来说,已经不构成威胁
对你来说,也失去全部意义
只对我,还有一定利用的剩余价值
很多人都在逃亡的路上看见过它
流浪。在那些灯红酒绿的世界
街头和巷尾。三个卖唱为生的男孩女孩
和一个疯子无意间撞见了它,撞伤它半条腿
它跌跌撞撞,没个人敢上前扶住它
它无法活到天亮,我想是。我分明看见
它只剩下一根会走的灵骨。它仿佛看见
这个夜晚,无端就吞没了三个孩子的身影
都是无家可归。而它却是
在我扶着墙体走回来的路途上,一不小心就
打盹了。这小鬼头啊
4.
丧魂;失魄。我真不愿意看见它会蜷缩
在古城墙角。我看不清这个世界
它会藏身在哪一处。这个世界
太幽深、黑暗,尤其是夜晚。这个世界
已经没有了它容身的角落。想必流浪
是它唯一的出路。最终无法逃脱的命运
是它的归宿。我想了想终归还
是它不该在我设计的路上走丢了。丢了整整一晚
是它让我在墙角的某处,幸好还发现有一条
德国或法国狮子狗,遍身都长满雪白的卷毛
沿途嗅着馒头的香味,让人想起海子的麦地飘香
想必它也是走丢了。丢失了狗
在这个世界不成罪过。何况它走丢的
那个时间,离我现在蛰伏写作
究竟有多久,也就是说
有多长的时间,它和我的文字一起
流浪。会呆在一起。别问我——
我也说不清楚。可以说是我已经不小心弄掉了
一直都引以为憾,感到罪孽深重
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那条小狗,那么可爱
一直到刚才为止。我看见那些纸团上
渗透鲜红的血迹
5.
这整个夜晚,多么漫长。死寂的世界
我本是从那个被人盗窃打开的墙体逃出来
我的脑里始终处在一种兴奋状态
我在纸上面乱画一通。试图想
在那条纯毛狗身上找到,哪怕一点点
蛛丝马迹。我想它和我的文字
整个晚上都呆在一处。它们的生命
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没有人会真正知道
它生前究竟来自哪一个国度。哪一个民族
它的主人给它取过什么名字,让他们感到特别骄傲
它或许就在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出生,或许就在繁华无比的
唐人街头。它几乎让所有华人感到气愤和丢脸,想挥挥拳揍它
它幸亏被一个留学生带在了身边,在回国的船上
天哪,它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竟然
来到了我身边,伏在我的足前。据说它
连连撞伤了华尔街好多人。他们的肤色和头发
和我们有着明显不同,和我们说着不一样的语言
让人想不通的是,它居然
还撞伤了华人。他们祖先发明的汉字
早在数百年前这些文字就以唐宗宋祖的姿态流传到了
那些人的国家。而它今天
会有谁想到,现在它失踪了
如同我弄丢的那两个字,被人在街边恃强打伤
刚刚已经死在我的诗歌夹缝墙角里面
我的精神再度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状态
让我连同那张揉皱的雪白的纸
被扔出了窗外。我停止写作
6.
零点十分。这个世界在墙外
还是那样喧哗无比,让我无法静下心来
我的世界和它隔着一堵墙,两堵墙
我甚至感受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我开始在一天天怀疑这堵墙的厚薄,和它真实的意义
它究竟代表什么,或不代表什么
压根儿我就毫无兴趣知道这些
我的指尖触摸到键盘的时刻
我开始感受到心脏部位的跳动与不安
我努力想用热启动的方式来激活全部记忆的存储
我在紧盯住一个汉字又一个汉字复活的过程
我只想把这些文字以生命状态
唤醒过来,让墙内黑暗极度郁闷
像大鸟的翅膀一样。盘旋在我的头顶
7.
这个夜晚开始复苏。已经经过零点。大概时间
超过十分钟左右。我胡乱地敲打
我的脚边有那只小爱犬跑动的声音
那些文字跌落在它的舌尖上
接受它的甜吻,我想弯腰下去
伸手抚摩它雪白的卷曲毛发
我看见了我回家的那两个字和它的皮肤
我不想再问及它的过去和丢失的日子
我也无法确切地知道一些什么
我想,这一夜
天气太冷。我不会让你的狮子狗
躺在屋檐下阶台上
它就躺在我的皮肤下面,月亮
照着它那双明亮的眼睛,就像高原湖泊
那只船头战栗的鱼鹰,不时地
想起一位孤独的旅人
【赏析】
原野牧夫先生的新诗《零点写作:一个孤旅诗人的独白》象时钟一样不紧不慢的、恰到好处的、准时为诗人们敲响了警钟,他提醒诗人们要关注新诗的发展,他用诗歌的语言为人们展现了诗歌的魅力所在,带给我们一些清新的感觉。给了我们一个新颖的话题,带给人们的思考是深远的。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是物欲横流的时代,也是诗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人们浮躁的心灵正在寻找一个宁静的家园,想在这个家园中安置自己的灵魂。这个时候,多如牛毛的诗歌流派就冒了出来,一些人想出奇出新,这个不能否认,但如何让新诗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如何把握诗歌的内在风格和表现形式,这是我们应该探索的。
在我看来,原野牧夫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孜孜以求的现代诗人。他是少数能卓然独立于任何群体和宣言之外的默默前行的诗人,是少数构建着“新汉诗运动的定位和思考”诗学理论体系,同时在诗歌写作中践行“新汉诗运动的定位和思考”诗学理念的诗人。我想强调的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中国诗坛,有那么多缺乏个人诗学理念而只知道追赶潮汐的风头诗人,有那么多标榜个人性写作同时又大搞小圈子小帮派的两面诗人。那么我阅读原野牧夫的许多诗作时,发现他的诗学理论与诗歌写作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互补互证的关系。
原野牧夫的《潮流:新汉诗运动的定位和思考》就象平静的水面丢了一快石子。溅起涟漪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诗歌变革敲起了警钟,为我们诗歌铺垫了许多基石。破茧成蝶,从此让我们的诗歌飞跃起来也未必不可呢。
他在《潮流:新汉诗运动的定位和思考》里明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诗人,我知道诗歌历来就是这样一种艺术,不但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而且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净化心灵世界,抚慰受伤的心灵和内心的浮躁不安,更何况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诗国,诗歌历来是可以唤起一个国家的觉醒和民族的崛起,诗歌是中华文化的本原和这个民族的文化的根本象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纯真的弘扬新汉诗文化的先行者。不仅使我们看到了诗人执著地追求新汉诗朴实真诚的感觉。同时也看到了诗人在深入诗歌内核,将自然和人生、人性巧妙地结合起来。更看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感慨。
原野牧夫和许多诗人一样崇尚精神的高洁,尤其在现代汉诗的推广上,他提倡“个性化”写作,要写出有生命力的好作品贡献这个世界。尽管“这个世界。是不幸死亡;或者是/假死亡。像一条/刚刚死去的鲸,搁浅在海滩。至少/在刚刚死去的那一刻,心脏是跳动的/那么,诗歌离它死亡的时间/离我打开这扇门,窗。总共还不到十分钟/——哦,这是多么可怕的夜晚啊。”隐含在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诗歌死亡或者是假死亡,这个双向转换的具象与抽象,在相互对峙、预示着诗歌已经濒临死亡、有一种令人震撼的冲击力。这首诗中的“死亡”、“假死亡”与“我打开这扇门”、“窗”等隐喻得以建立,是直接依赖于或生或死相互铰合的逻辑归谬:在“死亡之前”我要打开这扇门和窗,让诗歌重新看到希望,探索出诗歌的新路途,在让你看到思想的风景之时,让你猛然省悟,它就是新汉诗的思想之路。追求很探索出一条新路,适合新汉诗发展的新路来,这个很重要。
有许多所谓的前卫试验者,给诗歌这方乐园栽进不少杂草,还不知道是绿地还是荒原,这些有待后人去鉴定。有果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杂草,也会有果木的高低粗细的不齐。在高低粗细不齐的果园里,我们看见《零点写作:一个孤旅诗人的独白》,真正用心灵灌溉的果木长势良好,让人们倍感欣慰。
读过原野牧夫的诗歌,灵魂会得到净化。他是真正领悟缪斯的神韵,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在推广现代汉诗的写作方面,他提倡:诗性化和多元化写作。“这是一个墙内世界。我的文字攀缘于墙上/像一只黑蚂蚁一样,从那些/蝙蝠的羽毛上跌落下来。风无端吹进/飘落一地。顺手从窗口朝外扔出去/那个带字的火焰中纸团儿。”牧夫的诗歌给我们留下许多思考的空间,他把感性和理性完美的结合起来,动静结合,写技娴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丢失了狗/在这个世界不成罪过。何况它走丢的/那个时间,离我现在蛰伏写作/究竟有多久,也就是说/有多长的时间,它和我的文字一起/流浪。会呆在一起。别问我——/我也说不清楚。可以说是我已经不小心弄掉了/一直都引以为憾,感到罪孽深重/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那条小狗,那么可爱/一直到刚才为止。我看见那些纸团上/渗透鲜红的血迹。”诗里所呈现的文字境界高远,它裹卷着一股深入骨髓的漩涡,但它又不是浑浊的“急流”,而是在偶然的迷失中具象与坚定的必然的抽象之间错置、游离,精确而敏锐的直观,内敛而强劲的语势,这里的丢失的狗是直抵诗人心中的绝对真实的感受,诗歌和小狗都是作者最喜爱的东西,他们那么可爱,本真之物出场、逼近,让读者自然的走进诗的内核。
原野牧夫说得好:“诗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文化,是一种让人心灵世界得到震撼、涤荡和平静的语言艺术。这是一个物欲横流普遍出现信仰危机的迷茫时期,而诗歌却可以拯救人们迷失或不安的灵魂,可以唤起人们的良知和真诚,可以让人在浮躁和迷茫中寻找到精神的出口。”
诗歌。首先应该是生活和精神的高度和谐和统一,其次是凝练的,经过反复锤炼的语言精华,还有应该有它深刻的内涵,诗歌缪斯的灵魂应该是高尚的,而非所谓的逆转传统。我们要传承我们祖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去伪存真,把我们灿烂的文明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诗歌的艺术是应该耐得了寂寞,诗歌是应该个性化、诗性化和多元化并存;个性和共性并存,能够真正体会诗歌魅力的人才是诗歌拥有者的精灵。
读原野牧夫的诗歌,你可以体会到这些风格,那就是大气和大度并存、思想的纯真和明朗并存,不断给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他运用抒情的方式却不是滥情成灾,他的诗歌功底厚重,将我们祖国的诗歌文化底蕴用个性表达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天然合成,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
从这些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是爽朗的,他的诗歌理念是高尚的,不仅有男性的阳刚美,也有刚中带柔的韵律美,他的诗歌装满淳朴和激情。我们可以坦言:没有睿智的人生感悟是写不出这样的诗歌。原野牧夫先生也正是以提倡新汉诗写作的方式,努力向人们反映些什么,揭示些什么,以引起人们对现代汉诗的关注,以体现诗人的魅力。
我想,不管原野牧夫的这个目的是否达到,但他的诗歌已具有很深刻的意义。翻开诗歌的历史,早在数百年前诗歌就以唐宗宋祖的姿态流传到了现在。“而它今天/会有谁想到,现在它失踪了/如同我弄丢的那两个字,被人在街边恃强打伤/刚刚已经死在我的诗歌夹缝墙角里面/我的精神再度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状态/让我连同那张揉皱的雪白的纸/被扔出了窗外。我停止写作。”这里作者捕捉和确立自己的诗歌意象,使之获得永恒的魅力,尽管精神仍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也是每一位诗歌写作者的精神迷茫的原因所在。就原野牧夫而言,诗歌的生存和死亡显然就是他在诗歌中刻意重现的生命意象,我隐约看到了他对诗歌写作的那种关注和热爱,诗歌是他生命潜意识中的底色,是一种生命交融的图像,两者构成了他生命空间中时时关注的意象和命题。他无数次在诗中强调写作,其实可能就是在阐述一种对诗歌不可割舍的情结,一种埋藏在灵魂深处极不愿触及的美好和感伤。背离往往是由于更深刻地靠近,在我对原野牧夫诗歌的阅读中,常可看到他借助无意识的运用对内心世界的躲闪,由此给予一种渗透到骨髓的深切疼痛的效果。
在诗人中,有不少是因有了被现实生活所激化的灵感后才被动写诗的,可悟性较高的智慧者,则不是被动地为诗而诗,而是无为而诗,自然而诗,自觉而诗。我想原野牧夫正是这样的诗人,他始终强调,诗人要能到达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必须去探采到心灵的宝藏,开启神秘的诗歌大门,进入无限广阔和美好的诗歌世界。“我想,这一夜天气太冷。我不会让你的狮子狗/躺在屋檐下阶台上/它就躺在我的皮肤下面,月亮/照着它那双明亮的眼睛,就像高原湖泊/那只船头战栗的鱼鹰,不时/想起一位孤独的旅人。”如果内心浮躁,功利性强,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我的指尖触摸到键盘的时刻/我开始感受到心脏部位的跳动与不安/我努力想用热启动的方式来激活全部记忆的存储/我在紧盯住一个汉字又一个汉字复活的过程/我只想把这些文字以生命状态/唤醒过来,让墙内黑暗极度郁闷/像大鸟的翅膀一样。盘旋在我的头顶。”每一位真正具有纯粹意义的诗人,都必将在自己的作品中寄托自己对世界的关注,这些在写作中逐渐凝聚的关注如磁场般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诗人以一种热启动的方式,渐次激活自己对文字的记忆。正如人世的文字精灵游于天地之间,它必将在作者的强力呼唤中苏醒过来,必将在它即将死亡的之前被重新唤醒。原野牧夫正是满怀着对诗歌的热爱,使我在阅读他的诗歌时,清楚看到了一种来自诗人灵魂深处的呼唤,这种呼唤在诗歌园地里犹如强劲的春风迎面吹拂而来……
许多具有优秀文学天赋的诗人,在艺术水平上停足不前,热衷于名利,醉心于吹捧,玩转于文字。我们强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静下心来,是写不出好作品的。诗人在创作观念和态度上,要澹泊宁静。原野牧夫的个人诗观是:诗歌无路,惟有天成;天成无时,惟有勤奋。我用经商挣的钱来养活贫寒的诗歌,同时也用诗歌来拯救自己孤独和不安的灵魂。“要靠经商来养活我贫寒的诗歌”,让我为之心动甚至落泪的话语。
最后还是用原野牧夫的话作为结束语:“说实话,我不怎么喜欢太考究或过于雕琢的文字,但也不喜欢缺乏诗性的阐述或毫无意义的沉吟。但我说过,“我不拒绝任何人的诗歌,只是我照样爱走自己的路。”因为再赏心悦目的文字,假如没有自己的个性化和独特的心灵世界,来作为诗歌背后的承载,它会很快就被时间淹没的……所以,我一直都主张诗歌文字的个性化、诗性化和多元化,提倡心境中的特殊情感写作。我想:原野牧夫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期待他走得更坚实。(见觅雪嫦晴:《一种来自诗人灵魂深处的呼唤》)
获奖作品
◎五月,我的悲伤长出几棵青苗
五月长出几棵青苗
我的悲伤又齐刷刷长出来
远方的土地入夜开始颤抖
所有伤口
一如镰刀挂在天上
我不想再去
割开那层层苦痛结下的疤
只想从瓦檐上飘出炊烟白
只想阳光探进体内打开的窗口
只想河边云儿影子喊住对岸摆渡人
把昨天的泪水全部装满
码头过往船只
这个早上我独独只守住
猎庄太阳
摸着爬上你灵魂的屋顶
那么多树上落着我家园的寂寞
那么多小小翅膀在巢里折合
那么多眼睛在惊恐
站在村口守望稻田的麻雀
祖母坐在门槛
小时候夕阳下炊烟总是很像
一片片白云坠下了河
夏天数星星的夜
就听到我的青苗拔节的声音
◎老屋
多年来表情一直没变
这个季节常常在我的日子里打盹
身上棉袄是夜里早就准备好
披在肩上。体内
风一直向北
一把把猎刀
磨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我的痛注定最终还是走向
锋利的刃
去年四月梨花满枝的毒
从这里一点点飘散
檐下的炊烟刚刚返回屋内
一如白云伏在夜的肩上
猎庄站起来
缓缓把一串风铃挂在檐边
让远近飞来的小鸟
树上和鸣
座北朝南。你的院落总是
保持住一种爱情姿势
几时门口搬出一把旧椅
阶台,绿藓。枫叶落地
归家的人不曾记得
梧桐雨纷纷
黄昏路过的马车停在哪里
◎重庆宝贝
房间。浴室。带上我的干粮
就这样温柔进入
门窗开启
性感的双唇击打着三月干旱的天空
雨水喂养的江心岛啊
这个夜晚就只剩下最后一只小酒杯
斟满女儿红
两岸桃花也就开了
我真是进入一场梦了
我不愿意就此停留
太阳下竹筏
百折千回
旋转出峰谷在嘉陵江迷蒙的月光里
让一只船篙插入深水
沿着小山峡的航道任意
穿行。秦岭、摩天岭、米仓山……崇山峻岭之中
山川起伏河谷深切水流湍急。我的河道
渐宽。激流开始迂回。爱情的河床中
有卵石漫滩出现。河岸边有断续延伸的
阶地,和岭谷。泥沙最多的河流水土流失严重
而我大汗淋漓只想做一只野性的鸟用翅膀夜行千里
尾随着雨点
把重庆后半生的路全部走完
太阳受伤的翅膀在月光轻抚之下
开始闭合又轻起
从午夜的朝天门碧净上空
你落地成仙子
用半只琵琶和春天做伴
一做就做了我
狂风暴雨上岸时枕边闭月羞花的
重庆宝贝
从这个荒原岛上四下张望
远处江堤边,一片灯火
但没有村庄。没有
我也坚决不再做那些梦了
我抛却命定的三月桃花就守住
你在江心岛琵琶屋里
每一个夜晚
让你牵手把一个坚挺的词语扶起目光对视
守住你潮湿的红。玫瑰的
红。酒的红。火凤凰的红。红狐的红
就是死上一千回
也不愿意删掉生命任何一个细节
而化成骨灰
潮起潮落。你数完天上
最后一颗星星告诉我
听到母亲哭泣
半条长江在巴山夜雨里喘息。呼吸
和弹奏
父亲激越的心跳
你是他们掌心上宝贝
和前世王子手持的玫瑰交换
这个夜晚数你
梦最多
注: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南诗人的创作取得了越来越突出的业绩,在国内被誉为“诗歌海军”。为更好地激励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推动海南诗歌乃至整个文学事业走向繁荣,由海南省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省文联、省作家协会主办,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及南海网协办,共同联合举办了“2009海南诗歌大奖赛”,原野牧夫以上作品《五月,我的悲伤长出几棵青苗(外二首)》获得新诗一等奖。
大爱精神
由著名诗人原野牧夫主编,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汶川大地震诗选《五月的祈祷》一书,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第二届海南省优秀出版物政府奖特等奖。
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罕见的灾难。本论坛站长、著名诗人原野牧夫在5月15日23点零5分在《潮流》诗歌论坛,向全国发起了“关注四川大地震,爱心赈灾·汶川大地震诗选《五月的祈祷》大征稿”启事,很快得到了全国作者的热烈响应。论坛马上组织成立临时编委会,由原野牧夫担任主编兼总策划,临荷、亦言、张爱国为副主编,重庆子衣、晴宝儿、红线女、蝶雨馨兰担任执行主编,论坛版主西北龙、鸣砂火等参与推荐、选稿。他们在没有任何沟通、又是全部在网络上操作的情况下,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内默契地开始着手帮助组稿、转帖和整理投稿,矫正初编稿子、审稿,等等。尤其是重庆子衣、红线女,她们每天都周围人们担心着临近四川的重庆时有余震发生的恐慌状态下静下心来完成组稿工作;晴宝儿接连几天昼夜奋战、到后来弄到生病发高烧,仍然还在坚持选稿;蝶雨馨兰一直带病坚持在新汉诗联盟博客圈选稿;西北龙则是每天都在论坛认真阅读每位发帖者的诗歌,一有好的诗歌就马上推荐,原野牧夫前期选稿几乎每天清早六点工作到转钟三四点,在后期编编定稿过程中连续日夜奋战六七个通宵,大家争分夺秒、马不停蹄,毫无怨言。
可以说,该诗选创造了中国出版史上一个神话。从策划到征稿组稿完成不到5天,到拿出一部厚达六百六十多页诗选的书稿交给出版公司,总共还不到10天时间。该诗选是从海内外1009位诗人、3000多首诗歌来稿中遴选出来,总共选入全国309位诗人的地震诗歌精品,成为迄今为止地震诗歌最具有权威的典藏读物选本。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原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先生挥毫亲笔题词赞赏:“诗集《五月的祈祷》汇集了309位诗人对四川灾区人民的感情,是文艺百花园的又一奇葩”。
据有关报道,海南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单位对该诗选的出版高度重视。7月2日下午2点50分左右,在海南省委4号楼会议室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作家协会联合举行首发式暨座谈会,会议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文彰亲自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主编原野牧夫及其爱心诗选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松林,省文体厅副厅长柳松华,省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孔见,海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刘曦,海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伟斌、海口市文联副主席钟南平等领导,出版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诗人作者代表、编委成员和文艺界人士等参加。
周文彰在座谈会上说,这本厚重的诗选,见证着中国309位诗人的心血和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它是海南及全国诗人对地震的深切感悟,也反映了海南社会各界对汶川的关注以及爱心;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先进体现,也是海南文化事业的重要成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海南日报、今日海南、海南广播电视台、南国都市报、海南特区报、南海网、海口晚报闽南日报、海口广播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及各大网站对该诗选的出版进行了新闻报道,在全国乃至海外已引起极大关注。
8月5日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在明珠广场举行爱心签名售书活动,南国都市报A3版以《诗人抵押房产为灾区出爱心诗集》整版重磅新闻报道,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网、中新网、新浪、搜狐、腾讯网等纷纷进行了转载,社会反响很大。
主编原野牧夫认为,本诗选能够获奖实属不易,同时又是实至名归。而它本身的价值在于,它见证了这场灾难,以极快的速度反映出了文化界的声音;它见证了中国诗人的爱心和感情,诗句中真情流露,足以感动天地;见证了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爱心,上至国家领导,下至爱心捐助者,其致力赈灾的拳拳之心均在诗作中得以体现。这不是一部平常意义上的诗选,她是一场巨大地震灾难的历史见证,也是在大灾难面前中国诗人爱心和情感重磅出击的历史见证。
参考资料
作家档案:原野牧夫.海南作家网.2009-04-20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2 17:3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