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夕阳花》是
马氏三少先生的散文作品。《又现夕阳花》是记实散文,选自《马氏三少散文全集》。写于2007年10月。《又现夕阳花》描述了因考试进京,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故事。通过作者回忆且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
思念之情。是中国
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作品原文
记得有一次和
父亲顶嘴是在一个炎热的傍晚,我倔强的性格最终还是依顺了他,这是改变我未来命运的原因。
父亲是个特别喜爱研究
人文的人,很喜欢看
文学书籍,偶尔,在喝醉酒之后跟我讲一些历史故事,我总是似懂非懂却听得很认真。每次一讲到《聊斋》的时候,我就来了兴致,故事情节听了让人害怕,可我却带着好奇继续听下去,总担心那些神魔鬼怪是否也
生活我的身边。
也许是经历多了,才明白他所说的“神魔鬼怪”的意思,他一生中许许多多的片段和故事,总是苦涩而温馨的演绎在我
心灵的最深处,让我一遍又一遍的体会着人生的凝重和善美悲苦。
中学那会儿,我的学习成绩很差,单看我的成绩名次就能知道全班有多少个学生。平时,都是老师叫家长去学校,然后互相进行沟通,但父亲却早就料到了我考试的成绩,反客为主的把老师请到家里来,为我的学习进行讲解和疏导。在老师一次次的“家访”后,我的成绩开始鹤立鸡群。
本来,在我中学毕业有一次出国的机会,据说,出国对个人的发展很有前途,为此,我想听听父亲的意见,父亲说:“宁爱本乡一捻土,莫爱他国万两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朝一日,你也会跟我一般,凡是好的都给与支持,出不出国都不要忘本。”
我黯然低头,那时我十六岁了。
考取大学是我当时别无选择的道路,从小到大我从未出过远门,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对于千里之外的高等学府,有着十分的激动和太多的不舍。母亲和家人来送我,并不因为我是所录取的大学生,只因为我是他们的家人。但是,我的父亲却没有来。关于这件事我懂得我们
家乡的习俗,凡是出门,总有一个人要在家“压阵”。
时隔已久,那一副光着脊背的身板终于从夕阳下蹒跚的走来,是我的父亲,他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信封,那是我故意落在桌子上的录取通知书,我想父亲应该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做,即使我有无数个不情愿,但看向那双坚毅且带有期望的眼眸,还是依顺了他。
我想,父亲早就原谅了我的顶撞,他何尝不明白我离不开他。后来,他却坚持送我到火车站才肯罢休。然而,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了,他回家的路费不幸丢失,火车站离我的家有着几十里的路程,我只能从生活费中取了钱来交给了父亲。在我的
记忆中,父亲是个从来没有流过眼泪的男人。可在那一刻,我的眼泪却忍不住的夺眶而出,父亲却责备我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他越是责备,我却越是流泪,因为不管是微笑还是
忧愁,父亲的额头上总带着深深的皱纹。
我时常陷入沉思,人生仿佛这火车开过的光景,往日里,假如我表现的很优秀,父亲并不会有任何态度,倘若我有什么差错,父亲会很严厉的督促我学习向上。那一夜是我第一次失眠,心里说不出的酸涩和茫然,耳边总是
回忆起父亲跟我说的那句“人穷志不穷,浩气贯长虹,人丑心不丑,信义秉千秋。”
时间总是在消逝之后,才被发现原来很快的流走了,我总是在空闲的时间
盼望着暑假的到来。
一年四季,时光匆过,当我拿着满意的成绩再次坐上这熟悉的火车时,曾经的光景依然历历在目,我还能回想起朱自清的《背影》那篇课文,同样的身影都有着同样的
父爱之情,但是他的父亲却不如我的父亲更加苦难。
为了我的父亲,为了我自己,也为了那个曾经养育过我的故土,因为我已经看到,在那个炎热的夕阳下,我的父亲早已在等我了,从不流泪的父亲却带着微笑流泪了。
作品注释
似懂非懂(sì dǒng fēi dǒng):好像懂,又好像不懂。
聊斋(liaozhai):文言短篇小说集。以描写人与鬼、狐、花妖恋爱婚姻的故事数量最多,对青年男女追求婚姻幸福的合理性作了充分的肯定。此外,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败,以及科举制度埋没人才也多有揭露和批判。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优秀作品。
神魔鬼怪(shenmoguiguai):这里指社会上的一些人物,泛指后文所叙述的善美悲苦。
温馨(wēn xīn):温柔甜美;温暖馨香
家访(jiā fǎng):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
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压阵(yā zhèn):稳定局势、场面;压住阵脚。文中指当地的民间习俗。
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坚毅(jiān yì):指坚定而又有毅力。
夺眶而出(duó kuàng ér chū):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光景(guāng jǐng):指光阴、时光,也可指自然风光、景象。
作者简介
马氏三少,编剧、作家、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