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曲是巴洛克时期一种声乐体裁。用音乐表现《圣经》福音书中有关耶稣从最后的晚餐起一直到被钉十字架受难故事。
早期发展
公元5世纪起,罗马天主教仪式中有在复活节前一周内演唱耶稣受难故事的传统,在复活节前一周的不同的日子演唱
《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的部分内容,在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则要演唱《约翰福音》的部分内容。经文由一位歌手吟唱,但是对基督、群众和福音书叙述者的话需要用不同的吟诵手法或不同的特定音高来处理。
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13世纪中叶以后,受难曲开始由三位牧师用不同的音域和节拍速度分别表现基督、群众和叙述者,受难曲已接近早期的宗教剧。14世纪后半叶,这类体裁的合唱多为会众的单声齐唱,这种由单声部的圣咏构成的受难曲也叫做也被称为“素歌受难曲”,这是受难曲体裁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
在受难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复调手法开始被运用。15世纪以后,德国的路德派教会,继承了在复活节前的仪式中演唱受难曲的传统,将复调经文歌风格引入受难曲的写作,逐渐形成“应答受难曲”,三位演唱的牧师在其中把三种不同的吟诵音调结合成一种表达群众情绪的复调织体。由此开始了受难曲第二阶段的创作。法国和意大利作曲家将《约翰受难曲》带到了德语国家,将流行的经文歌风格与新的路德众赞歌风格结合起来。
关于应答受难曲早期记载监狱福森的专著,它为会众如何同时咏唱出3种不同的音调提供了范例。最早的3首受难曲为英国人所作,其中2首的作者佚名,作品中的众唱段被分为6-8个声部,独唱者采用三声部法伯顿手法咏唱。另一首受难曲的作者为理查德·戴维,他写作的《马太受难曲》更为大胆,练会众台词也运用四声部复调。加斯帕罗·阿尔贝蒂在1541年前写的2个四声部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成为受难曲在意大利北部登陆的开端,作品中所有的言辞,包括基督的,都采用复调织体。安东尼奥·斯坎代洛通过其《约翰受难曲》将应答受难曲引入德语地区。斯坎代洛的《约翰受难曲》是首部在应答受难曲中融合了新的路德众赞歌风格和经文歌风格的受难曲。
第三阶段
17世纪中期以后的大型受难曲,受到歌剧和清唱剧的影响,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受难清唱剧”阶段。它的第一个特点是用通奏低音伴奏的宣叙调为福音书叙述者谱曲,这一点是直接从清唱剧借鉴的。第二个特点是常用咏叹调或宣叙调与咏叹调的结合来表达富于诗意的沉思段落。第三个特点是开始用乐队伴奏咏叹调与合唱,并演奏序奏和间奏,它的写法完全是从歌剧借鉴的。第四个特点是对众赞歌音调的运用,由唱诗班获会众合唱的众赞歌一般用在作品的开头和结尾。第五个特点是一些圣经以外的、自由释义的歌词段落被加入受难曲。最早创作这类新兴受难曲的是托马斯·塞勒,他在1641年创作的《约翰受难曲》,首次运用了器乐的间奏。
北德的两位管风琴师斯特鲁裘斯与弗洛尔写作了带插入咏叹调和弦乐“交响曲”的《马太受难曲》。1530年,沃尔特写作的《马太受难曲》在演唱时,教堂会众曾在其中某些段落之间加唱赞美诗。托马斯·塞尔在其《马太受难曲》中采用四福音书以外的歌词进行谱曲;首次在受难曲中写作了器乐的间奏曲;广泛地运用了双合唱团;并且从头至尾都有乐器伴奏。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
《马太受难曲》和
《约翰受难曲》使清唱剧受难曲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马太受难曲》首演于1727年或1729年的受难节,1736年修订。包括了78首乐曲,由4位独唱演员(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2个成人合唱团、1个童声合唱团及2个管弦乐队、2架管风琴组成的庞大阵容演出。它的唱词来自马太福音第26、27章,由男高音宣叙调和合唱陈述故事,中间以众赞歌点缀以及大量咏叹调。外加的宣叙调和咏叹调的歌词出自诗人亨里齐之手。
进入20世纪
20世纪初以来,受难曲作曲家回到写作应答受难曲和经文歌受难曲的古老形式。德国作曲家胡戈·迪斯特勒的《合唱受难曲》用现代音乐语汇延续
海因里希·许茨受难曲先例的作品。恩斯特·佩平为双合唱队写作的《马太受难曲》运用了20世纪不协和音写作的经文歌受难曲。
主要特点
现在通常说的受难曲,主要是指17世纪中期后的大型受难曲。此时的受难曲由乐队伴奏,借鉴清唱剧的写法,运用宣叙调和咏叹调,并加入序曲和间奏;与清唱剧不同的是,受难曲多采用众赞歌的曲调。
演唱方式
公元5世纪,开始出现受难曲的雏形,通常经文由一位歌手吟唱,但是对基督、群众和福音书叙述者的话需要用不同的吟诵手法或不同的特定音高来处理。
约1250年以后,受难曲开始由三位牧师用不同的音域和节拍速度分别表现基督、群众和叙述者。14世纪后半叶,群众开始用单声部齐唱来代表。
15世纪,应答受难曲结合了传统的受难叙述和吟诵的角色三分法,代表群众的会众咏唱复调、耶稣、福音师和犹大则唱素歌。
17至18世纪,产生了清唱剧式的受难曲,融入了戏剧音乐的创作原则:唱词插入了非圣经的词句;福音师的叙述中保留着清唱剧已放弃的朗诵者,并采用富有歌剧性的宣叙调,用通奏低音伴奏;作品中插入的 咏叹调表现得只是旁观者,而非剧中角色的情感;明确被指定的器乐重奏或插入序曲、咏叹调和合唱中,模仿当时意大利歌剧的写作风格。
代表人物
以上代表人物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