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牵牛(Ipomoea indica (Burm.) Merr.)是旋花科牵牛属植物。茎上被倒向的短柔毛,
叶片卵形或圆形,顶端渐尖或骤尖,基部心形,叶面毛较少。聚伞花序,花梗短;小
苞片线形;
萼片外面被贴伏的柔毛,花冠蓝紫色,以后变红紫色或红色,漏斗状,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无毛,蒴果近球形,种子卵状三棱形,6-10月开花,通常在清晨4-5点钟缓慢开花,中午花儿凋谢。
花数朵聚生成伞形聚伞
花序,花序梗长于叶柄,花梗短;毛被同茎;苞片线形或叶状,被开展的微硬毛;小苞片线形;萼片近等长,披针状线形,基部更密,萼片外面被贴伏的柔毛,花冠蓝紫色,以后变红紫色或红色,漏斗状,长5-8厘米。雄蕊及花柱内藏;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无毛,柱头头状。
蒴果近球形,直径0.8-1.3厘米,3瓣裂。种子卵状三棱形,长约6毫米,黑褐色或米黄色,被褐色短绒毛。花期为6-10月,通常在清晨4-5点钟缓慢开花,中午花儿凋谢。
原分布在
南美洲,泛热带。中国分布于
台湾、
广东东沙群岛及其他沿海岛屿,广州亦有栽培。变色牵牛喜高温、通风环境,较耐旱,喜排水良好土壤,但不耐寒。
变色牵牛的结实率低,采种困难,极少采用种子繁殖;而压蔓繁殖受场地、母本数量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规模生产时也未被采。变色牵牛大规模繁殖,适宜采用泥炭与河沙之比为4:1,建立沙床进行扦插繁殖,并对扦插枝条采用刻伤+
IAA500ppm速蘸处理,能获得80%以上的生根率。
每米4-5株较为适宜,以开沟式进行栽植,栽植时要下足基肥,并淋好定根水。由于变色牵牛为自身茎蔓攀缘的,没有吸盘,在立交桥没有种植其他垂直绿化作前锋品种时,变色牵牛无法沿墙壁攀缘,此时要借助其他物体进行攀缘,最好方式是对墙体挂网孔为8×8厘米、铁丝直径为1.2毫米的铁丝网,并定期要对其进行人工牵引。
尽管变色牵牛较为耐旱,但由于生长迅速,花期较长,故要加强肥水管理,使其能持续不断地开花。追肥以基肥为主,结合适量无机肥,要薄施、勤施。不用进行修剪,定期将老叶干枝清理干净便可。
主要危害:在空白墙体栽种变色牵牛,白粉虱危害会导致叶片变黄,严重时导致煤污病的出现,叶片脱落。在立交桥混种情况下(主要是与爬墙虎、薜荔混种),白粉虱的危害不及空白墙体大,不会导致煤污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