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柱式是欧洲古代石质梁柱结构的几种规范化的艺术形式。柱式包括檐部、柱头、柱身和柱础四个部分。古典柱式是西方
古典建筑的重要造型手段。典型的古典柱式包括希腊时期的3种,以及罗马人对希腊柱式进行继承和发展而形成的两种,共有5种:古希腊的
多立克柱式(Doric)、爱奥尼柱式(Ionic)以及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古罗马的
塔司干柱式(Tascan Ordre)和复合柱式。
希腊柱式
流行于于小亚细亚经济比较先进的共和制城邦里的爱奥尼柱式(因为那里住着爱奥尼人)和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的
多立克柱式(因为那里住着多立克人),是两种最基本的柱式。它们都是从木结构演变而来,公元前5世纪中叶达到成熟程度,在雅典产生了许多代表性作品。
爱奥尼柱式的主要
特征是比例修长(1:9~10),开间较宽(2个柱底径左右),柱头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对涡卷,有柱础,柱身的棱上有一小段圆弧(24个);而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1:5.5~5.75),开间较小(1.2~1.5柱底径),没有柱础,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爱奥尼柱式如女性的柔美,多立克柱式似男性的刚健。
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希腊还出现了科林斯柱式。它的柱头上雕刻着毛莨叶,很华丽,其余部分则如爱奥尼柱式。
罗马柱式
罗马人继承了希腊柱式,根据新的审美要求和技术条件加以改造和发展。
早在公元前4世纪,罗马人已经使用柱式,并创造了一种最简单的柱式:
塔司干柱式。此后,为了解决同罗马建筑之间的矛盾,匠师们发展了柱式。
首先,为解决柱式同券拱结构之间的矛盾,罗马人创造了券柱式和和连续券,但是后者只适用于很轻的结构,因此并不流行。
第二点是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物之间的矛盾。为此,罗马人将希腊晚期出现的叠柱式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为了稳定,极少有纯柱式的叠加,几乎都是券柱式的叠加。
第三点是解决柱式和罗马建筑巨大体量之间的矛盾。因此,科林斯柱式受到重用,并且流行了一种新的复合柱式,即在科林斯柱头上加一对爱奥尼式的涡卷。
塔司干柱式和新的罗马式的
多立克柱式基本不在庙宇和公共建筑中单独使用,大多用在叠柱式的下层。
柱式到了罗马时代,多数已经不是结构构件,也不再是建筑风格的赋予者,而仅仅是一种装饰品。
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里给柱式本身和柱式组合作了相当详细的量的规定,用柱身底部的半径作量度单位。他注意到这些规定要根据建筑物大小、位置等具体条件作必要的调整。柱式作为基本的建筑造型手段,在罗马帝国流行,形成统一的
罗马建筑风格。
典型代表建筑
帕提农神庙:代表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
伊瑞克提翁神庙:古典盛期爱奥尼柱式的代表。
巴斯的阿波罗庙:科林斯柱式。
影响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后,欧洲大多数地区柱式建筑不再流行。在意大利虽然流风尚存,但细部和组合方式等都不很严格,与罗马柱式有很大差别。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重新使用罗马柱式作为基本的建筑造型手段,追求风格的纯正。16世纪下半叶的手法主义,产生了两种潮流。
一种是刻意求奇,不惜破坏柱式的结构逻辑来创造新的建筑形象,如螺旋式柱身、断折的额枋、不均匀的开间、成组的柱子等,这种潮流被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继承。另一种是刻意求同,给五种柱式厘订死板的规范,消除古罗马时期普遍存在的变体,作出苛细的量的规定,这种教条化的潮流被17世纪的
古典主义建筑继承。巴洛克建筑流行于意大利等国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区;古典主义建筑流行于法国和北美等地。它们都创造了一些新的柱式组合。但二者在个别手法上互有渗透。后来,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响比巴洛克建筑的大。尤其是法国成了欧洲建筑教育的中心以后,教条化的柱式就在欧洲成了主流,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但装饰仍多用巴洛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