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师村位于河南省新郑市
龙王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东临龙王村,南与
郭村韩村为邻,北与
田王村相接,西与薛店镇的牛村、枣岗村相连。辖古城师、城李两个自然村,518户,2280口人,耕地3000余亩。
据老年人讲:大约在400多年以前,古城师村的
师姓始祖师盘从河南省尉氏县岗李乡
韩佐村迁居到河南省新郑市龙王乡
苑陵故城西南角的蔡庄和王庄之间居住,称为师庄。自此以后,师姓人口迅速繁衍,与蔡庄和王庄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村庄。由于师姓人口居多,而且这个村位于苑陵故城旁边,周围群众便称这个村庄为古城师。目前,该村师姓人口占90%以上,王姓和蔡姓都不足20家。
位于河南新郑东北三十八里的龙王乡古城师村东,据文献记载为汉
苑陵故城(《史记●楚世家●正义》:“《括地志》:‘故郐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三十二里。’《毛诗谱》云:‘昔高辛氏之土,祝融之墟,历唐至周,重黎之后处其地,是为郐国,为郑武公所灭也。’”郑樵《通志》:“今新郑县东北三十五里,有古郐城是也。”)。随着近几年的考古进一步深入,发现有大量西周文化遗存,经考古与文献结合,确认该城极有可能为西周时期郐国都城。2000年,公布此故城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第三批),古文化遗址序号690,名称:苑陵故城,时代:东周)
汉代为苑陵县治所,距今2000多年。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300米,南北宽1700米,周长约8000米,西南角残缺约100米。周长约4公里。城墙用黄土夯筑,东城墙高16米,北城墙高9米,城内有许多高土台,城外有31座墓冢和烽火台遗迹,出土有大量铜器、陶器和米字纹空心砖。该城东至肖河,西邻鸿雁河,南是平原,北有崇岗,城外有烽火台遗迹,城内出土有高土台和米字纹空心砖。城墙下层发现有近似西周的夯土层,小园夯窝,夯土层内包含有绳纹夹沙陶片等。城墙下层叠压有周代夯土,内含夹砂绳纹陶片。城内出土有铜器、铁器、陶器以及布币和空心砖等。城内高台地似是宫殿基址。据此,苑陵城早期可能是西周时期的郐国故城。当地群众传说,城西北角面积约70余亩,是“监旮旯”。城北有后花园。城外东南50米处是烽火台遗址。城南门外古代有五里长街,人称南门外闹市。城内外出土文物有铜器、铁器、陶器、金器及大量的空心砖。空心砖有素面的,有米字纹的。城外附近有31座无名古冢,可能是贵族的陵墓。
苑陵城是秦汉时期名城之一,据《括地志》、《郑通志》或《史记》等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是郐国属地,后成为郑国和韩国的重要防护城邑之一;元前230年,秦始皇在此设置了苑陵县,隋朝和唐代贞观年间两度并入新郑;南北朝时期,西魏以2000人大败东魏数万兵马双方大战于苑陵城,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隋唐时并入新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