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楼镇,隶属于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地处
西充县东北部,东邻南部县
大堰乡,南接
太平镇,西依
关文镇,北与
南部县毗邻,距西充县城23千米,区域总面积72.5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古楼镇户籍人口为38564人。
建置沿革
原古楼镇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东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古楼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古楼联保改为古楼乡,属二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第二指导区。
1950年,设古楼乡,属太平区(二区);同年7月,析古楼乡置杜宇乡。
1955年12月,杜宇乡并入古楼乡。
1958年,由古楼乡改为古楼公社。
1967年,古楼公社更名燎原公社。
1981年,燎原公社更名古楼公社。
1984年,由古楼公社改为古楼乡。
1992年,由古楼乡改为古楼镇,李桥乡并入。
1994年8月,李桥乡析出。
原李桥乡
1952年7月,由南部县划归县境,属太平区。
1958年,改为李家公社。
1966年,李家公社更名前卫公社。
1981年,前卫公社更名李桥公社。
1984年,李桥公社改为李桥乡。
1992年8月,李桥乡并入古楼镇。
1994年,古楼镇析置李桥乡。
原金源乡
原属南部县流马乡。1950年,流马乡析置金源乡。
1958年,金源乡改为金源公社。
1967年,更名金光公社。
1981年,金光公社更名金源公社。
1984年,由金源公社改为金源乡。
撤并后
2019年10月,撤销
李桥乡和
金源乡,划归古楼镇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原古楼镇下辖书房坪、古楼、赵家庙、宝珠宫、郑家庙、刘家坪、毛关山、珍珠山、何氏祠、蒲家嘴、冯二垭、杜宇寺、唇牙山、鲜家坝、高家沟、过江楼、花庙子17个行政村,下设165个村民小组;原李桥乡下辖马龙滩、张家庵、向家沟、书房垭、方山坪、庙子滩、贾家湾、母家山、槐树沟、文家沟、回龙庵、新龙寺12个行政村,下设44个村民小组;原金源乡下辖新民、天宫院、玉成村、冉氏祠、骑龙庵、席家庙、陈家沟、帅家庙、三清庙、凤凰嘴、刀尖河11个行政村,下设4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古楼镇下辖3个社区、16个行政村:古楼社区、李桥社区、金源社区、赵家庙村、刘家坪村、毛关山村、杜宇寺村、过江楼村、马龙滩村、方山坪村、贾家湾村、槐树沟村、新龙寺村、玉成村、骑龙庵村、席家庙村、刀尖河村、桃博园村、华子山村,镇人民政府驻下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古楼镇地处
西充县东北部,东邻南部县
大堰乡,南接
太平镇,西依
关文镇,北与
南部县毗邻,距西充县城23千米,区域总面积72.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古楼镇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较早;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常有夏、伏旱;秋季凉爽,降温快;冬季较温暖,天气阴沉多雾;多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年平均314.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92.3小时;年降水量980毫米。
水文
古楼镇境内无较大河流,仅有小溪沟,较大的有何氏祠溪和鲜家坝溪;何氏祠溪由西向东流入金源,鲜家坝溪由北向南流入大古楼镇。
自然灾害
古楼镇自然灾害为干旱、洪涝,偶有大风、冰雹;干旱年平均发生1.5次,主要发生在4—7月;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06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原古楼镇总人口有1906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989人;原李桥乡总人口有11152人;原金源乡总人口有11955人,另有流动人口4263人。
截至2017年末,原古楼镇常住人口为6392人;原李桥乡常住人口为9325人;原金源乡常住人口为3730人。
截至2018年末,原古楼镇户籍人口为16696人;原李桥乡户籍人口为10565人;原金源乡户籍人口为10873人。
截至2019年末,古楼镇户籍人口为3856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古楼镇财政总收入298万元,比2010年增长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8万元,比2010年增长5.8%;人均财政收入251元,比2010年增长5.8%,比1978年增长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
截至2019年末,古楼镇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9个。
农业
2008年,古楼镇粮食总产量8257吨,生猪出栏20797头,饲养小家禽畜72634只。
2011年,古楼镇农业总产值4758万元,比2010年增长12.1%。古楼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古楼镇生产粮食28562吨,其中水稻7347吨,小麦7971吨,玉米6097吨。古楼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古楼镇饲养生猪2.4万头,年末存栏0.4万头;家禽饲养14万羽,上市家禽9.8万羽。2011年,古楼镇生产肉类1870吨,其中猪肉1387吨,禽蛋560吨。2011年,古楼镇香桃种植面积0.6万亩,产量4837吨。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古楼镇有商业网点137个,职工185人。2011年,古楼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8.1%;有城乡集市贸易市场2个,年成交额800万元,比2010年增长7.5%。
截至2018年末,古楼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5个。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古楼镇信用社、邮政储蓄两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1.2亿元,比2010年增长30.1%;各项贷款余额0.18亿元,比2010年增长11.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古楼镇有幼儿园所1所,在园幼儿285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1所,在校生520人,专任教师3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初中1所,在校生265人,专任教师3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古楼镇有俱乐部1所,文化专业户2个;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有公共图书室2个,建筑面积80平方米,藏书3800余册;农家书屋7个,藏书11000余册。截至2011年末,古楼镇有体育场地2个;有体育社团1个。截至2011年末,古楼镇有广播喇叭200只,通响率100%;有线电视用户数为0.3万户,可收视电视节目36套,电视综合覆盖率7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古楼镇有卫生院1个;设病床15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0张;专业卫生人员21人。2011年,古楼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3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5%。
社会保障
2011年,古楼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05户,人数105人,月人均18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86户,人数1197人,月人均5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80人;农村医疗救助15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624人次;农村临时救济132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5人。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古楼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5千米,投递点17个,乡村通邮率95%;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5万件;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0.11万户,电话普及率25%;移动电话用户1.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82户。
水利工程
古楼镇有升钟西蓬干渠横贯镇境,金源斗渠与何家湾、斑竹岭、古大等农渠环绕古楼镇。
交通
古楼镇有广南、巴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道西(充)古(楼)公路横穿古楼镇,东(坝)太(平)、义(兴)古(楼)、古(楼)李(桥)与古(楼)金(源)等公路交汇古楼场镇。
历史文化
古楼镇因该地处于鼓楼山坳,并建有钟鼓楼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