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拼音:kě、kè)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
甲骨文。“可”的本义一般认为是同意、许可;一说本义为歌唱。由“同意”引申用作意动,表示适合,又引申为对着。又表示能够、可以,作助动词。由许可还引申指值得或应该。“可”又用作副词,表示转折的意思,相当于“但、却”。“可”还用在数词前,表示约数或大约。“可”在现代汉语中常作副词,用来强调语气,表示反问、出乎意料、感叹。以上所有意义都读kě。在“可汗”“可贺敦”(可汗妻)等古代北部几个少数民族的称呼用语中,“可”读kè。
文字源流
可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作图1、2,由“口”和“丂(kǎo)”(“口”旁边的部分)构成。学界对“可”本义的探究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可”是形声字,其中“口”作形旁,以示与说话发声有关,“丂”作声旁表音。“可”字声符“丂”在先秦虽以居“口”形之右为常例,但也时有反向居“口”形之左者,殷商及春秋战国都有其例,古文字正反多无别,此所谓反“可”并非《说文》新附字所云“反可”的“叵”(pǒ)字。“可”字古今变化甚微,值得注意的,一是春秋战国时代常在顶端增添一短横为饰(图4、7、11),二是声符“丂”的垂竖尾端从殷商晚期就渐向左偏转,两周从之,只是小篆在左转后又向右弯转。秦汉隶书承先秦笔势(图11-12),汉隶收笔尾端逐渐上挑(图12-13),至楷书演变为一竖钩。《
说文解字》:“可,肎也。”“肎”是“肯”的异体字,本义表示“剔除附着在骨头上的肉”,引出“分解”的意思;又引申为“恰到好处”,常用词“中肯”就是这个意思。说“可,肯也”,就是说“可”与“肯”在“合宜”“肯定”这些义项上相通,由此可知,“可”的本义应该是“适可”“许可”。
还有一说,“丂”是“柯”的本字,指花草树木的枝茎或斧头的斧柄,斧头作为一种劳动工具,因此“口”和“丂”这两个部件结合在一起则整体表示歌以助劳的意思。这个义项后来由“歌”继承,此后“可”才有了许可、赞成的意思。由两个“可”组成的“哥”,《说文解字》也解释到:“哥,声也”,也就是发出声音的话语,自然也包括唱歌在内。所以“哥”在古代就是唱歌,与“歌”同一个意思,直至后来“歌”字的出现,“哥”的这一义项才淡去,指同辈或同族中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但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哥”已经成为熟人之间的称呼语,并不反映年龄的大小差异。
也有人认为“口”上方的符号一横一折是用来表示人的手掌或右臂弯曲的形状,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人们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用手捂住嘴,低声交谈或者防止咳嗽。古人在伏击野兽或偷袭敌人时,要隐蔽自己因此不能发出声音。由此,“可”的本义是指许可,准许、两个“可”重叠在一起,表示双重许可,那也就示意可以发出声音放声歌唱,这就成为“哥”的来历。
“可”较早的意义是作为动词,表示能,可以,其余义项“许可、赞成、合适、应该、是、对,值得,堪等”,皆是其引申义。无论“可”的本义是“歌唱”还是“许可”“赞成”,都可以将“可”作为动词来研究。“可”在使用过程中,从动词演化为助动词,虚化为副词,甚至逐渐变为构词的词缀。“可”在先秦作助动词的用法,汉代由于语境影响产生了作反诘副词的功能,唐代这一功能进一步发展,引申出作否定副词、疑问副词和强调语气副词的功能,其中“可”表强调的用法在语义转折这种特定语境影响下,引申出转折功能。
现代汉语中,“可”已经很少单独使用。可+单音节动词,表示意愿或者情感,如“可悲、可爱、可恨、可怜、可靠、可行”;可+单音节名词,表示合适,如“可心、可口、可意、可人、可身”。有时“可”又出现在其他语素的后面,如“认可、许可”。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五】【可部】肯我切(kě)
𦘫(肯)也。从口𠀀,𠀀亦声。凡可之属皆从可。
说文解字注
“肎也”注:肎者,骨间肉肎肎箸也。凡中其肎綮曰肎。可、肎双声。
“从口𠀀”注:口气舒。
“𠀀亦聲”注:肯我切,十七部。
广韵
枯我切,上哿溪 ‖ 可声歌1部(kě)
可,许可也。又虏复姓,三氏。周太保王雄赐姓可频氏。梁有河南王可沓振。又有可达氏。又虏三字姓,三氏。《后魏书》可地延氏,改为延氏。又并州刺史男可朱浑买奴。前燕慕容儁皇后可足浑氏。枯我切。四。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可;康熙笔画:5;部外笔画:2
(kě)《唐韵》肯我切。《集韵》《韵会》《正韵》口我切。並音坷。《说文》:肯也。《广韵》:许可也。《韵会》:可者,否之对。《书·尧典》:嚣讼可乎。《文中子·事君篇》:达人哉山涛也,多可而少怪。
又仅可,未足之辞。《论语》:子曰:可也。
又《礼·内则》:择于诸母与可者。注:诸母,众妾也,可者,傅御之属也。
又所也。《礼·中庸》:体物而不可遗。注:体犹生也,可犹所也。不有所遗,言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生也。
又姓。《正字通》:唐谏议大夫可中正,宋绍兴进士可懋。
(kè)又《字汇补》苦格切。音克。《魏书·吐谷浑传》:可汗,此非复人事。《唐书·突厥传》:可汗犹单于也,妻曰可敦。
又叶孔五切,音苦。韩愈《元和圣德》诗:负鄙为难,纵则不可。出师征之,其众十旅。
又叶口箇切,轲去声。魏文帝《寡妇赋》: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来,心郁郁兮无可。
又《集韵》:歌古作可。注:详欠部十画。
又读作何。《石鼓文》:其鱼隹可。《风雅广逸注》:隹可读作惟何,古省文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丁”从上、右包围“口”。首笔长横居上偏右;“口”居横中线部位,㇕(横折)的竖段在竖中线;亅(竖钩)在竖中线右方钩尖抵竖中线。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