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八年(720年),事情败露,可突于反攻李娑固,娑固投奔营州。营州都督许钦澹令薛泰率领骁勇五百人,又征奚王李大辅和娑固联合众讨伐可突于。官军不胜,娑固、大辅临阵被可突于所杀,薛泰被生擒。许钦澹移军西入榆关。可突于立李娑固的堂弟李郁于为主,遣使者向唐朝谢罪。唐玄宗册立郁于,令他承袭娑固官爵,赦免可突于之罪。开元十年(722年),可突于入朝,唐玄宗拜可突于左羽林将军,唐玄宗带着可突于一起驾幸并州。开元十一年(723年),郁于病死,其弟李吐于袭爵。吐于与可突于相猜忌。开元十三年(725年),李吐于携燕郡公主投奔唐朝内地,可突于立李尽忠的弟弟李邵固为主。李邵固派遣可突于入朝,贡献方物,中书侍郎李元纮不礼遇他,可突于不高兴地回去了。开元十八年(730年),可突于杀李邵固,立遥辇屈列为王,率部落并裹胁奚族投降突厥。开元二十年(732年),命礼部尚书、信安郡王李祎为行军副大总管,领众与幽州长史赵含章出塞大破契丹,俘获甚众,可突于逃跑,奚族投降。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可突于又来犯边,幽州长史薛楚玉、副总管郭英杰、吴克勤、乌知义、罗守忠率一万骑兵和奚族攻击,战于渝关都山之下。可突于引来突厥兵,奚人害怕,临阵脱逃。郭英杰、吴克勤阵亡,属下六千人被杀。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六月,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张守珪进逼可突于,可突于先是诈降,然后又想投奔突厥。十二月,张守圭派遣管记王悔和契丹衙官李过折联络,李过折夜斩可突于、屈烈数十人,归降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可突于的首级传至东都。可突于余党泥礼弑杀李过折和他的儿子,屠灭其家,泥礼拥立遥辇氏迪辇组里为阻午可汗(唐名李怀秀)。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侵犯唐朝。朝廷派
张守圭为
幽州节度使,平定契丹之乱。契丹大将
可突干几次攻幽州,未能攻下。可突干想探听唐军虚实,派使者到幽州,假意表示愿意重新归顺朝廷,永不进犯。张守圭知道契丹势力正旺,主动求和,必定有诈。他
将计就计,客气地接待了来使。第二天,他派王悔代表朝廷到可突干营中宣抚,并命王悔一定要探明契丹内部的底细。王悔在契丹营中受到热情接待,他在招待酒宴上仔细观察契丹众将的一举一动。他发现,契丹全将在对朝廷的态度上并不一致。他又从一个小兵口中探听到分掌兵权的
李过折一向与可突干有矛盾,两人貌合神离.互不服气。王悔特意去拜访李过折,装作不了解他和可突干之间的矛盾,当着李过折的面,假意大肆夸奖可突干的才干。李过折听罢,怒火中烧,说可突干主张反唐,使契丹陷于战乱,人民十分怨恨。并告诉王悔,契丹这次求和完全是假意,可突干已向突厥借兵,不日就要攻打幽州。王悔乘机劝说李过折,唐军势力浩大,可突汗肯定失败。他如脱离可突汗,建功立业,朝廷保证一定会重用他。李过折果然心动,表示愿意归顺朝廷。王悔任务完成,立即辞别契丹王返回幽州。第二天晚上,李过折率领本部人马,突袭可突干的中军大帐。可突干毫无防备,被李过折斩于营中,这一下,契丹营大乱。忠于可突干的大将涅礼召集人马,与李过折展开激战,杀了李过折。张守圭探得消息,立即亲率人马赶来接应李过折的部从。唐军火速冲入契丹军营,契丹军内正在火并,混乱不堪。张守珪乘势发动猛攻,生擒涅礼,大破契丹军。从此,契丹叛乱被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