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工程基础
2011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可靠性工程基础》是2011年5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Michael G. Pecht。本书整合国外最新技术与管理方法,介绍了确定产品可靠性要求的原则和因素。
内容简介
《可靠性工程基础》详细介绍了可靠性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重点论述硬件可靠性(包括维修性)设计、试验、评估的基本技术。内容包括系统可靠性,可用性模型,可靠性设计,生产过程可靠性控制,可靠性、维修性试验,可靠性,维修性评估和可靠性管理。在论述中密切结合航天系统产品研制中的可靠性问题,书中给出了大量的例题与图表,帮助读者掌握如何正确运用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技法。
《可靠性工程基础》的读者对象为产品研制的设计人员以及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可靠性工程基础》也可作为各类工科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基本概念
1.1.1 可靠性
1.1.2 维修性
1.1.3 可用性
1.1.4 保障性
1.1.5 安全性
1.1.6 关于其他指标的讨论
1.2 广义可靠性定量指标体系
1.2.1 可靠性指标
1.2.2 维修性指标
1.2.3 可用性指标
1.2.4 贮存寿命指标
1.3 可靠性工程简述
1.3.1 可靠性工程的基本环节
1.3.2 可靠性工程诸环节的关系
第2章 系统可靠性、可用性模型
2.1 不可修系统可靠性模型
2.1.1 系统可靠性框图
2.1.2 典型系统可靠性模型
2.1.3 一般系统可靠性模型
2.1.4 具有多功能单元的系统可靠性模型
2.2 可修系统可用性模型
2.2.1 系统可用性模型建立要素
2.2.2 马尔可夫过程基本概念
2.2.3 典型系统可用性模型
第3章 可靠性、维修性设计
3.1 可靠性指标论证与分配
3.1.1 可靠性指标论证
3.1.2 可靠性指标分配
3.1.3 维修性指标分配
3.2 预防性设计
3.2.1 可靠性预计
3.2.2 维修性预计
3.2.3 FMEA(FMECA)
3.2.4 FTA
3.3 基础性设计
3.3.1 原材料与元器件的选用
3.3.2 系统简化设计
3.3.3 耐环境设计
3.4 裕度设计
3.4.1 降额设计
3.4.2 强度裕度的概率设计
3.4.3 强度裕度概率设计方法的推广
3.5 边缘性能设计
3.5.1 最坏情况分析法
3.5.2 矩法(概率法)
3.6 冗余设计
3.6.1 冗余设计的一般考虑
3.6.2 冗余设计方法
3.7 人机设计
3.7.1 信息显示设计
3.7.2 控制或操纵机构设计
3.7.3 操作环境条件设计
3.8 非工作状态下贮存期控制设计
3.8.1 贮存期与贮存可靠性
3.8.2 贮存可靠性设计
3.9 维修性设计
3.9.1 硬件维修性设计
3.9.2 基本维修策略
第4章生产过程可靠性控制225
4.1设计符合性控制225
4.2工艺可靠性控制226
4.3筛选与老炼227
4.3.1筛选的一般方法227
4.4可靠性验收231
4.4.1可靠性验收的目的与特点231
4.4.2可靠性验收抽样方案231
第5章可靠性、维修性试验234
5.1可靠性试验234
5.1.1可靠性试验的意义与分类234
5.1.3可靠性验证试验264
5.1.4关于非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的讨论293
5.2维修性试验295
5.2.1维修性试验的意义、分类、特点295
5.2.2维修性验证试验抽样方案296
第6章可靠性、维修性评估305
6.1数据收集与处理305
6.1.1可靠性数据305
6.1.2维修性数据307
6.2可靠性评估308
6.2.1不变母体情形下单元产品可靠性评估308
6.2.2变动母体情形下单元产品可靠性评估330
6.2.3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338
6.2.4性能可靠性评估346
6.2.5贮存期评估352
6.3维修性评估362
6.3.1平均修复时间评估362
6.3.2可用性评估363
第7章可靠性管理366
7.1可靠性管理概念及意义366
7.2可靠性管理的基本环节367
7.2.1可靠性保障体系367
7.2.2可靠性大纲369
7.2.4元器件、原材料管理370
7.2.5可靠性设计评审371
7.2.6故障报告、分析纠正措施系统(FRACAS)372
7.2.7数据管理374
7.2.8技术状态管理375
7.2.9标准与规范管理376
7.2.10教育与培训管理376
7.3可靠性管理的实施方针377
7.3.1倍可靠、半维修377
7.3.2早期投入、预防为主377
7.3.3避免“两张皮”377
7.3.4计算总账378
参考资料
航天基金.中国宇航出版社.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7 16:1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