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小姬蛙(学名:Micryletta steinegeri)是姬蛙科、小姬蛙属的
两栖动物。体小而窄长,头小,吻端钝圆,吻棱不明显,鼻孔近吻端,鼓膜不甚明显。前臂细长,指细长,关节下瘤明显,指间无蹼。后肢细短,趾细长,趾端与指端同;趾间无蹼,或仅基部略具蹊迹;关节下瘤发达。体背面有许多小疣粒;颞褶细弱;四肢背面光滑;腹面皮肤光滑。体背面颜色有变异,多为灰褐色或暗灰色;吻至体侧有一条黑带纹;鼻孔与眼下方至肩部、上臂背面或多或少具深色斑点;四肢具深色斑点;体侧及后肢略带蓝色。腹面黄色,有深褐色斑。
形态特征
体小而窄长,雄蛙体长22毫米,雌蛙体长25毫米左右,大者可达30毫米。头小,头长与头宽几乎相等;吻端钝圆,突出于下唇;吻棱不明显,颊部几乎垂直;鼻孔近吻端,侧位;鼻间距小于眼间距;眼径与吻长几乎相等;上眼睑宽度比眼间距小;
鼓膜不甚明显,其直径小于眼径的1/2;无犁骨齿;舌窄长,后端钝圆而无缺刻。
前臂细长;指细长,指长顺序为3、4、2、1,第一指略短于第二指;指端钝圆而略扁,不具吸盘,其背面无沟;关节下瘤明显,第二、第三和第四指的指基下瘤大而圆;指基下瘤和掌突之间有数枚小疣;掌突3个,外掌突大于内掌突,中者最小,三者略呈“品”形;指间无蹼。
后肢细短,向前伸贴体胫附关节达鼓膜和眼部;胫长不到体长之半(雄性),雄性超过体长之半,足与胫约等长;趾细长,第三趾长于第五趾,第一指最短;趾端与指端同;趾间无蹼,或仅基部略具蹼迹;关节下瘤发达,第三、第四趾关节下瘤之间具肤突或肤棱;趾基下瘤小或略显;内蹠突大,呈椭圆形,无外蹠突或不明显。
体背面有许多小疣粒,背脊中央有1条由细小疣粒组成的疣棱,部分标本仅隐约可见;颞褶细弱;四肢背面光滑;后肢股后及肛孔周围大疣密集。腹面皮肤光滑,但雄蛙腹面有分散的细痣粒。
体背面颜色有变异,多为灰褐色或暗灰色,或多或少具有条形斑或点状深色斑;吻至体侧有一条黑带纹;鼻孔与眼下方至肩部、上臂背面或多或少具深色斑点;四肢具深色斑点;体侧及后肢略带蓝色。腹面黄色,有深褐色斑。
雄蛙具单咽下内
声囊,声囊孔长裂形;咽喉部色深;指上无婚垫;无雄性线。
卵粒小,卵径约1.1毫米;卵群呈片状,漂浮在水面或黏附在水草间或石头上。
全身暗褐色。尾前半段的尾肌、上下
尾鳍各有1条黄白色宽纵纹,有的个体尾后半段透明无色。上尾鳍略凸始于尾基部前方,下尾鳍明显凸起,高于上尾鳍,尾末端成细丝状;出水孔位于肛前方腹中线上;肛孔位尾基部下尾鳍中部;口位于吻端部,无唇齿和角质颌,眼位于头两极侧。
栖息环境
史氏小姬蛙生活在海拔300-1000米的山区阔叶林中,多栖息在森林底部落叶层或洞穴内。
生活习性
阵雨之后雄蛙常成群地会聚在临时性的池塘、水坑、水槽或不流动的积水沟中鸣叫,鸣声高而连续,类似虫叫;不下雨时则很难见到,偶尔在落叶堆中可见到1-2只。蝌蚪生活在静水域中,常浮游于水的中层,觅食藻类。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台湾中部和南部(台南、屏东、嘉义、关子岭附近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在夏季,卵产于池塘、水坑、水槽或积水沟的静水域内,每次产卵200-350粒。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濒危(EN)。
中国特有种。史氏小姬蛙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种群数量很少。在中国台湾曾被列为保育类,但2008年因族群量稳定,降为一般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