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盖伊
1989年台风盖伊
台风盖伊又名1989年卡瓦利气旋(Kavali Cyclone of 1989),是1989年11月形成的一场规模虽小,但却在泰国湾及周边区域夺走800多条人命的强烈热带气旋,也是35年间对马来半岛影响最严重的台风。系统源于11月初泰国湾上空的季风槽,因外界大气环境有利而急剧强化,到11月3日时风速已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当晚,盖伊以风力时速185公里强度吹袭春蓬府,成为1891年后首场登陆泰国的台风。风暴的覆盖范围很小,于接下来几天里进入孟加拉湾,并在逼近印度东南部的同时逐渐重新组织。11月8日,台风达到风速每小时260公里的最高强度,相当于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最高的五级标准,然后从安得拉邦的卡瓦利附近上岸。盖伊在陆地上空迅速减弱,于11月10日清晨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上空完全消散。
气象历史
11月初,泰国湾上空的季风槽开始呈现出发展迹象。季风槽的低气压上空迅速发展出密集但规模较小的对流,其组织结构到11月2日已有改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因此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系统规模很小,因此得以利用狭窄海湾内较高的水温和良好的外流开始强化。系统逐渐向西北方向移动,于当晚发展成热带低气压并进入急速增强期。据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戴安娜·克里滕登(Dianne K. Crittenden)中尉所言,系统增强成热带风暴并获名“盖伊”(Gay)时,气象预报人员马上就面临“悖论”: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的天气学数据表明气旋风速逐渐下降,周围气压也趋于回升,但气象机构之后认为这些情况是因大气沉降增多所致。
盖伊的增强速度快过预期,于11月3日清晨达到台风标准。当天下午,风暴发展出风眼并从西克雷斯特号石油钻井船上空经过。11月4日,台风风速提高到每小时185公里,已相当于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三级飓风标准,然后在协调世界时这天早上6点登陆泰国春蓬府日本气象厅经评估认定,风暴这时的10分钟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40公里,气压则是960毫巴(百帕,28.35英寸汞柱)穿越克拉地峡期间,盖伊的强度在进入孟加拉湾时降至台风的最低标准。据印度气象局记载,盖伊是1891年后首场在泰国湾形成并进入孟加拉湾的台风。受北面的高压脊影响,风暴在接下来4天里先是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然后又朝西北前进。气旋进入风切变较少,水温较高的海域并因此逐渐强化,但强度仍然受到外流发展的限制。11月6日清晨,台风以二级飓风强度标准从安达曼群岛附近经过。
盖伊的强度在11月6日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变化,并因北面的高压脊增强和之前外流受限的情况不复存在而强化。风暴朝正西面移动,并受温暖海水的助益得以在接下来42小时里继续增强。根据德沃夏克分析法的估算结果,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预计盖伊于11月8日清晨达到风力时速260公里的最高强度,已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最高的五级标准。与此同时,印度气象局估计气旋的3分钟持续风速为每小时240公里,达到如今的超级气旋风暴标准。此外,将机构还估计盖伊的中心气压已降至930毫巴(百帕,27.46英寸汞柱)。UTC当天下午18点左右,台风从印度安得拉邦人烟稀少的卡瓦利附近地区登陆。风暴上岸时拥有约20公里宽的风眼,中心周围95公里范围内的风速达到烈风强度。进入陆地上空后,盖伊无法再从温暖的海水中获得能量,登陆不到12小时后就降级成热带风暴。气旋在穿越印度期间继续弱化,于11月10日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上空完全消散。
主要影响
泰国湾
当时停泊于泰国湾内的尤尼科石油公司(Unocal oil)的石油勘探船海鸟号(Seacrest)成为了风暴的第一个受害者。台风中心几乎径直越过了勘探船所在海域的上空,它所掀起的大浪将船打翻,海鸟号上有91名海员不幸遇难,仅有2人获救。
印度
盖伊在印度的登陆地点比较偏僻,人口密度不是很高,尽管它毁损了超过2万间的房屋,但仅造成了69人死亡。
名称的使用
尽管盖伊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但由于它造成的损失主要集中在印度,也就是北印度洋地区,因此盖伊并没有依照惯例从太平洋台风名字列表中被删除。在1989年之后的1992年西北太平洋上的第31号热带气旋也被命名为盖伊,而后者是自1979年超级台风泰培以来记录到的最强台风之一(与1997年两个超级台风艾云(Ivan)及钟茵(Joan)同样的强度),它的最大风速达到了296千米每小时(约合82米/秒),中心气压仅有惊人的872毫巴。
发展过程
11月1日,卫星图象显示一个新的风暴在泰国湾南部形成,其最初是一个高空为反气旋的强对流区,船只在那里探测到了1008毫巴的相对较高的海平面气压。之后由于季风低压槽的扰动持续加强和巩固,在当日21时,有关部门发出了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将其命名为“盖伊”。 由于适宜的水温和理想的地理环境条件,盖伊的环流结构迅速得到构建。卫星图象显示出了明显的加强迹象,同时由于气旋中心大气剧烈的上升作用,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东海岸出现了气压下降的情况。至11月2日18时,盖伊强度迅速增强的势头未有改变,到11月3日0时,盖伊的风速正式达到台风强度(≥32.7米/秒)。
盖伊持续加强,并且在11月4日6时第一次登陆前加强至100海里/时(51m/s)。在越过狭窄的克拉地峡时,由于和地面摩擦的缘故,台风强度稍微有所减弱,不过在它进入安达曼海后,强度又迅速恢复和增强。
盖伊以每小时10海里(19千米/小时)的速度朝西北偏北的方向穿过孟加拉湾,并再次加强至100海里/时的强度。由于受到高层气流流出的限制,直到11月7日,盖伊的强度都未有增强。然而在11月8日6时,它的强度骤然增强至130海里/时(67米/秒),下午6时盖伊正式升格为5级气旋。 不久之后,盖伊便在距离金奈以北220千米的地方登陆。幸运的是,它登陆的地方人口极少。人们最初猜测盖伊会穿过印度半岛,进入阿拉伯海,但是它选择了一条更偏北的路径穿越印度。由于盖伊的环流相对较小,它的能量迅速地在和地面摩擦的过程中消耗殆尽,最终在印度西部的西高止山地区消亡。
纪录
台风盖伊是自1962年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哈里特(Tropical Storm Harriet)后对马来半岛造成最大破坏的热带气旋。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6 03:52
目录
概述
气象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