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尚志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
叶尚志(1919年9月一2014年12月29日)安徽宿松人。原名光亮,曾用名赵隐奇。早年在安庆南京求学,抗战初期在抗大学习、工作。建国后在中央机关任职,并在高校从事管理工作。曾任上海市委统战部和组织部副部长,上海社联常委,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人才研究会会长,《人才开发》杂志社社长。著有《论执政时期党的建设》、《新时期的人才问题》、《改革与人才》等。2014年12月29日凌晨逝世,享年96岁。
人物经历
叶尚志,原名叶光亮,1919年9月出生,宿松坝头人。他幼丧父母,当过学徒和测绘技工,从小即受兄长影响接受革命启蒙,在安庆、南京求学期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战爆发后,叶尚志流亡武汉,参加中共湖北省委青年部领导下的青年救国会。1937年,经其人生导师蒋南翔彭雪枫等人指引,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加入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不久即奉调到总部随营学校,西渡黄河到延安抗大学习,在抗大入党,并被选拔留校工作。后随抗大一分校挺进山西、山东敌后根据地,在军旅战斗环境中参与培养干部的工作。曾任中共山东分局组织部巡视员、新海(现黄骅市)县委书记、商惠联合剿匪指挥部副总指挥兼政委等职。1948年调回中共渤海区党委组织部,分管配备、派遣南下干部工作。 1949年底,叶尚志由中央组织部选调进京,先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干部三处处长和中央民委人事司司长。1956年列席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 1964年10月,叶尚志调任上海市宗教局代理党组书记。“文革”开始后,遭重点批斗,住牛棚整整十年。但就是在极左盛行时期,他仍坚持原则气节,从未参加极左“大合唱”。 1977年恢复工作后,叶尚志一度主持上海中医药学院工作。不久又调任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市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1981年调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主持常务工作,兼任市干部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作为长期工作在党的组织、人事战线的老一辈革命家,叶尚志对人才问题颇有心得建树。为服务于国家人才战略的制定,1981年,他会同中组部、人事部等中央有关部委领导,发起创立中国人才研究会并出任副理事长。1983年又牵头组织建立上海人才研究会并任会长。在上海市委及诸多新老领导的支持下,还创办了国内最早的人才研究杂志。 1984年冬,叶尚志退居二线,仍继续研究党的建设问题、人才问题,阅读各种书报,消化自己的经验。他经常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他的23万字的《论新时期人才问题》和18万字的《论执政时期党的建设》这两本专著也已相继问世。作为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他又撰写了一本20万字的《统一战线论文集》准备出版。此外,他还写了一本《浪花诗稿》。1992年,他与汪道涵等在沪皖籍老干部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出任首任会长。1995年起又启动支持家乡“希望工程”工作,组织捐建希望小学、捐助贫困学子。2012年,叶老被授予“情系江淮,回报家乡”模范。 2013年还和安徽省原副省长吴昌期共同倡议,筹备编纂《赵朴初全集》。2014年12月29日凌晨逝世,享年96岁。
人物事迹
离而不休
叶尚志退出领导岗位后,他离而不休,仍积极进行社会、文化、教育等学术活动,在诗词、书法上多有建树。先后担任上海《人才开发》杂志社社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上海行知教育促进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安徽经济文化技术促进会会长、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特邀顾问、高等院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等。
情系家乡
叶尚志对家乡宿松、安庆,乃至安徽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情。1992年,他与汪道涵等在沪皖籍老干部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出任首任会长,积极主动联络沪皖两地企业家,牵线搭桥,招商引资引智。1995年起又启动支持家乡“希望工程”工作,组织捐建希望小学、捐助贫困学子。2012年,叶老被授予“情系江淮,回报家乡”模范。 由于工作加老乡的关系,叶尚志与赵朴初的感情一直很密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佛教界一片荒芜,叶尚志曾陪着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到龙华寺视察。2005年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上海办事处成立,叶老出席支持,并为办事处题字。2007年又出席纪念朴老百年诞辰大会及上海市赵朴初研究会成立大会。2013年还和安徽省原副省长吴昌期共同倡议,筹备编纂《赵朴初全集》。 在对家乡名人陈独秀的研究中,叶尚志可称是誉满大江南北。从“文革”末期“牛棚”见到陈诗《金粉泪》开始,30多年间叶老孜孜不倦。全国各地只要召开“陈研会”,他几乎每会必到,每到必发表高论。
代表著述
著有《烈火雄风》、《静悟遐思录》、《世纪留笔》、《世纪续笔》、《九秩续笔》等文集和《浪花诗稿》、《叶尚志书画集》等。
人物评价
《安庆日报》在“怀念叶尚志”一文中评价:“一生磊落,德高望重,善行无限,肝胆照人的叶老走了,对家乡人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激励我们向他学习,继续深化对陈独秀、赵朴初的研究,继续做好促进沪皖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工作,继续做好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千秋大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0:3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