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乂(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
河内温县(今
河南省温县)人,晋武帝
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
司马衷、晋怀帝
司马炽异母兄弟,母为审美人,西晋宗室,
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
人物生平
受连遭贬
太康十年(289年),司马乂受封为
长沙王,授任员外散骑常侍。
太熙元年(290年),其父
晋武帝去世,司马乂年仅十五岁,对亲人的敬慕之情超过常礼。逢上楚王
司马玮前来奔丧,各位藩王都从近路去迎接他,惟独司马乂到陵墓那里去,悲恸哭号等待司马玮。授为
步兵校尉。
永平元年(291年),司马玮诛讨太宰、汝南王
司马亮和太保
卫瓘,司马乂守卫东掖门。有人拿着驺虞幡出来宣告司马玮是假托诏令行事,司马乂扔掉弓箭流泪说:“楚王说是接受诏令行事,所以听从他,怎么想到诏书不是真的!”同年六月,司马玮被杀,司马乂因为和他是同母所生,被贬为
常山王,前往封国。
响应三王
司马乂身高七尺五寸,开朗果断,才力超绝常人,虚心谦让贤士,很有名望声誉。
永宁元年(301年),赵王
司马伦篡位,齐王
司马冏、河间王
司马颙和成都王
司马颖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乂率领本封国的军队响应他们,路过赵国,房子县令守城抵挡,司马乂杀了他,继续进军而成为成都王司马颖的后援。常山内史程恢打算背叛司马乂,司马乂到邺都后,斩了程恢和他的五个儿子。到了洛阳,授任抚军大将军,领左军将军。同年七月,升任骠骑将军、开府,复封为长沙王。
劝冏杀豹
齐王
司马冏掌权后,以
王豹为主薄。王豹认为一些诸侯王留在京城,最终会使得政局动荡,于是提出遣散诸侯王回到各自的封国,即“皆遣王侯之国”之策。此举极大的触动了司马乂等人的利益。齐王司马冏犹豫不决,回复王豹说要再仔细想一想。恰好司马乂来到,看到了司马冏的伏案上的王豹信件,对司马冏说:“王豹这小子离间骨肉,为什么不杀他?”司马冏既然不能采纳王豹之策,于是听了司马乂的话而杀死了王豹。王豹在死前说“悬吾头大司马门,见兵之攻齐也。”大家都感到王豹死的很冤枉。
斩杀齐王
司马乂知道齐王司马冏越来越专权,司马乂便与
刘暾等人预谋杀齐王(刘暾因预谋之功,在事成后,受封朱虚县公,封地多达一千八百户)。
司马乂曾与成都王
司马颖一起去拜祭先帝的陵墓,并对司马颖说:“这天下,是先帝开创的基业,你要好好维护它。”当时听到这话的人都很害怕。
太安元年(302年),河间王司马颙准备讨杀司马冏,传布檄文让司马乂作为内应。司马冏派遣他的部将董艾袭击司马乂,司马乂率领身边的一百多人,挥手砍断车前的帷幔,乘着敞露车飞驰奔往皇宫,关闭了各座宫门,挟持
晋惠帝与司马冏相攻杀,司马乂发兵攻打司马冏府。司马冏派遣董艾陈兵于皇宫西边。司马乂又派遣宋洪等人率军放火焚烧各座观阁以及千秋门、神武门。司马冏命令黄门令王湖全部把骝虞幡偷来,大声喊:“长沙王伪造诏命。”司马乂又称:“大司马谋反,帮助他的诛灭五族。”
当天夜晚,城中大战,箭矢如雨点飞集,火光冲天。司马乂挟持晋惠帝到上东门。司马冏军队在攻打司马乂时,无法看清夜色中的晋惠帝,以致于许多飞箭纷纷射到了晋惠帝的御座前。群臣忙于救火。死者一个压一个地躺着。
连战三天,司马冏失败,司马乂擒获
司马冏来到宫殿前,
晋惠帝显出很不忍心的样子,想留他一条命。司马乂呵斥左右的人赶快把他拉出去,司马冏还回头再三看着晋惠帝,接着在阊阖门外把他斩了,将首级示众六军。司马冏的党与属官两千多人都被诛杀并夷灭三族。
通信成都
司马颙本来认为司马乂的兵力弱小而
司马冏的兵力强大,希望司马乂能被司马冏擒拿,然后以司马乂为托辞,宣告天下四方共同讨伐司马冏,由此废黜晋惠帝而扶立成都王司马颖为帝,自己担任宰相,对天下事独断专行。结果司马乂杀了司马冏,他的计谋未能得逞。
太安二年(303年),司马颙暗中派侍中冯荪、
河南尹
李含、中书令
卞粹等人袭击司马乂。司马乂一并杀了他们。司马颙就与司马颖一同攻伐京都。司马颖派遣刺客企图刺杀司马乂,当时长沙国左常侍王矩值侍,见到来客脸色异常,就先杀了他。诏令任司马乂为大都督来抗击司马颙。从八月到十月连续交战不停,朝廷商议认为司马乂和司马颖是兄弟,可以用言语相劝而和好,于是就派中书令
王衍暂为太尉,光禄勋石陋暂为司徒,派他们去劝说司马颖,叫他和司马乂划分陕地而割据一方,司马颖没有听从。司马乂就写信给司马颖说:“先帝顺应乾坤把握天运,统一四海,自己勤劳辛苦,方能成就帝业,天下清平安泰,福泽流传子孙。
孙秀作逆叛乱,违背天理伦常,你发起义兵,恢复了皇帝之位。齐王依仗功高,大肆从事非法行径,上没有宰相之心,下没有忠臣之德,挑拨离间,离间我们宗亲骨肉,主上埋怨伤心,不久荡平逆乱。我之与你,兄弟十个,都生在皇室,受封于外郡,各自未能阐扬施行帝王教化,经国济民。如今你又与太尉一同发起大军,倚仗雄兵百万,重重包围了宫城。群臣同仇敌忾,任命将帅,为的是宣扬国家声威,不是要将你们摧毁消灭。你们这是自投于沟涧绝路,大军荡平山谷之日,每天死的人将是成千上万,深为悲痛的是死者都是无辜之人。哪里能怨什么国恩不仁,这是国家使用刑罚所常有的事。你所派遣的
陆机不愿受你的指挥,率领他所带的兵众,私下归顺了朝廷。想来叛逆之人,应当前进一尺,就要后退一丈。你应该返回镇守一方,以使四海安宁,让宗族不因你而感到羞辱,这将是子孙的洪福。但不是那样,我因念着骨肉分裂的痛苦,所以才会又送信给你。”
司马颖回信道:“文帝、景帝接受了立国的图籍,武皇趁着时运创立基业,可望比同
尧舜,共同使政道安康,其恩德使国家大业兴隆,根本和枝叶都百代不衰。哪里想到宗亲骨肉参与为祸,皇后家族专把权柄,
杨骏、
贾谧大肆为害,齐王、赵王篡逆。幸亏贼人已经被诛减,但国家却未能安宁。每当忧虑王室危机时,我都心里惊骇肝肠烂断。
羊玄之、
皇甫商等人依仗被亲宠而
为非作歹,能不引起我的愤慨!于是发布征西的紧急檄文,天下人就像风云聚合般响应。本来想仁兄和我一样有着共同的愿望,就应自己擒获皇甫商等人,以他们的首级送往朝廷。为何却自己迷途,当了叛军的首领!对上则伪造国君的诏令,对下则离间你仁爱的弟弟,挟持皇帝,荒唐地发动军队,重用凶恶之人,抛弃杀害忠良之辈。做了坏事而想求得福祥,自己怎能安心!此前派遣
陆机督察指挥,虽然在黄桥退却,但却在温县南边取得胜利,彼败此胜,不足以庆幸。现在有百万武装兵卒,良将猛锐非常,就想和仁兄来整顿天下。如果能听从太尉的命令,杀了皇甫商等人,扔掉武器后退让步,自然能得到许多福禄,我司马颖也就返归邺都,和仁兄一同回去。奉读你的来信劝告,遥想追怀而慷慨不已。慎重啊老兄,望你深思进退的后果吧!”
烧死金墉
永兴元年(304年)正月,司马乂前后多次打败司马颖的军队,斩首和俘虏六七万人。战争持久而粮食缺乏,城中大为饥荒,虽说疲惫不堪,但将士同心协力,都想以死效劳。而且司马乂尊奉晋惠帝的礼敬没有什么过失,
张方认为不能战胜,想返回长安。然而东海王
司马越考虑事情难成,暗中和殿中将领收捕司马乂押送到金墉城去。司马乂上表说:“陛下厚道和睦,把朝政托付给臣下。臣下小心忠诚孝敬,这是神明所共知的。各藩王受到谗言蛊惑,率领兵众来斥责臣下,朝廷大臣心术不正,各自考虑他们的困窘处境,收捕臣下送入另设的衙门,押送臣下到冷宫中囚禁。臣下不惜身躯性命,但念着大晋衰微,宗室枝叶就要被砍尽,陛下也将孤寡危险。如果臣下死了国家就能安宁,这也对国对家有利。但恐让恶人大快心意,而对陛下毫无益处罢了。”
正月二十五日,殿中左右都遗憾司马乂功败垂成,想把他劫持出来,再靠他来抵抗
司马颖。
司马越害怕祸难发生,想趁机杀司马乂。正月二十七日(《
资治通鉴》作二十八日),黄门郎
潘滔劝司马越秘密告诉张方,张方派遣部将郅辅率领三千兵卒,前往金墉城逮捕司马乂,到后把他烧死。司马乂鸣冤喊痛的声音传到左右近旁,三军中没有不为他落泪的。死时年仅二十八岁。
司马乂即将殡葬于城东,他的下属官吏没有谁敢去送葬,惟独他原来的掾属刘佑一人为他送葬,步行扶持着丧车,悲痛哭号几乎气绝,路人伤心。张方认为刘佑是个义士,没有对他加以追问。
轶事典故
起初,司马乂开始掌权时,洛下有
谣谚说:“草木萌芽杀长沙。”司马乂于正月二十五日被捕,正月二十七日(《资治通鉴》作二十八日)被杀,正如谣谚所说的那样。
历史评价
南朝宋
何法盛《晋中兴书》:“长沙王乂辅政,亲媚小人,忌害君子。时疾鲲名,谮之”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
唐朝
房玄龄等《
晋书》:①“长沙材力绝人,忠概迈俗,投弓掖门,落落标壮夫之气;驰车魏阙,懔懔怀烈士之风。虽复阳九数屯,在三之情无夺。抚其遗节,终始可观。”;②“长沙奉国,始终靡慝;功亏一篑,奄罹残贼。”;③“乂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
家庭成员
父母
母亲:审美人。
儿子
史籍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