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合叙,就是把相关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前后合并叙述,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思,目的是使句子紧凑,文词简洁。在叙述时,前两件事与后两件事分别对应,把本来可以用两句话叙说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这种修辞方法叫合叙。也叫并提。
合叙,又叫“并提”、“
分承”,并起来提,合起来叙。即在前面提出两个或更多的词或短语,而在后面以对应的词或短语相承,组成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平行结构的一种修辞方法。但在理解时,却又要从文意入手,分别找出同句中有关的词或短语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在形式上是一套语法关系而在内容上却包含着两套或两套以上的语法关系,这样综合成句的修辞方法,叫做合叙(说)。运用合叙(说)修辞方法,能使文字精简,结构单纯,对比强烈。翻译时为了不发生误解,应分开叙述。
2.《
韩非子·五蠹》:“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本来可以说成“(夏)桀暴乱而(商)汤征伐,(商)纣暴乱而(周)武征伐”,是平行的两件事,作者合起来说。两件事前后对应,分别相联。
3.《
水经注·江水》(课文题《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其实际意思是:自非亭午不见曦(日),自非夜分不见月。课文又有:“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教材注释和《教师教学用书》均
译作:“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
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这里采用的是直译,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无不妥。但略加推敲便会发现问题:按此种
译法,极易被认为“雪白的急流”和“碧绿的潭水”都“回旋着
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事实上,“雪白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着
清波”,却难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而潭水较为平静,方可现出其“碧绿”,也才可“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因此,原句运用了“合叙”法,原文应理解为:“
素湍回清,绿潭倒影”,译文应变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
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4.《出师表》中有多个合叙的例子。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这句话的前面是把“作奸犯科者”和“为忠善者”合并在一块叙述,与之相承搭配的后面的“刑”和“赏”合并在一块叙述。在理解它时应该分开来叙述:“作奸犯科者”论其“刑”,“为忠善者”论其“赏”。“将军
向宠,性行
淑均。”“性行
淑均”即“性淑行均”。此句译文应是:将军
向宠,性情善良,行为公正。“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查《三国志·蜀志》可知“侍中”指的是
郭攸之和
费祎,“侍郎”指的是董允。翻译时就要把合叙改成分述。“此皆
良实,
志虑忠纯”,应是“此皆
良实,志
忠虑纯”。
5.《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其意实为: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就是说,不知道句读的从师,不能解答疑惑的反而不从师。不这样理解,原文就无法解读。这种句式一般称之为“双提
分承”。
6.《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即“渔于江,侣鱼虾;樵于渚,友麋鹿”。这种双提
分承的句式,在
现代汉语书面作品中也有运用的。
7.秦牧《土地》(曾选作高中课文)有一句:“水库和运河像闪亮的
镜子和一条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实际意思是说:水库像闪亮的
镜子一样布满山谷,运河像一条条衣带一样布满原野。这种句子显示出
书面语言精于加工的特色,有一种严谨精致的美。
一般的合叙,前面两件事在前的,也承接后面两件事在前的。可以写成简单公式:ABAB。但是有的作者处理合叙时,前后结构作了变通处理,出现了错综变化,呈现出这样的模式:ABBA。如:《孟子·公孙丑下》(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兵革非不
坚利也。”“兵”与“利”发生关系,“革”与“坚”发生关系,实际意思是说:“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作者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非不
坚利也”,理解上要分开来,次序上又有错综变化,无疑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再如《五人墓碑记》中“赠谥美显”也是“合叙”,分开来说,就是“赠显谥美”。“赠”是对死者追封爵位,自然非常显赫;谥号是对死者追封的称号,自然非常美好。崇祯曾经赠
周顺昌为太常卿,谥号为“
忠介”。
课文上对“赠谥美显”的注释是:“指崇祯皇帝赠
周顺昌为太常卿,谥为忠介。美显,美好而光荣。”教参书的译文是:“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由于没有把握其合叙的句子结构,教参的翻译与课文的注释发生了矛盾,教参没有把“赠”的含义加以落实,把本来的两件事当成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