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合肥工业大学的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1945年,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机械科成立。
1946年,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机械科更名为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机械工程科。
1947年,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机械工程科迁至淮南洞山,更名为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科。
1950年,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科更名为淮南工业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科。
1951年,淮南工业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科更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科、矿山机械科。
1955年,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迁至合肥,更名为
合肥矿业学院,设矿山机械专业、矿山机电专业、机械制造厂。
1958年,合肥矿业学院更名为
合肥工业大学,开办矿山机械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设备专业。
1970年,安徽水电学院机械系并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77年,合肥工业大学创办机械设计专业。
1978年,农机系从合肥工业大学分出,恢复安徽工学院建制。合肥工业大学设机械设计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设备专业、真空技术及其设备专业,安徽工学院设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内燃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农业机械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设备专业。
1984年,合肥工业大学创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1997年,原合肥工业大学与
安徽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合肥工业大学。
2016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设本科专业5个。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8个系、5个本科专业。
系:机械设计工程系、机械制造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真空与过程装备工程系、工程图学系、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宣城校区)
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工程(宣城校区)。
学科建设
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3个、高校教师系列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拥有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环保装备及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工业工程、环保装备及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动力工程
高校教师系列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
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A类)、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师资力量
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在岗教职工18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0人、教授(研究员)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74人、讲师(助研、工程师)6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8人。
教学建设
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汽车制造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与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级研究所1个、校级研究所20个。
科研成果
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100多项,研究经费7000多万元;与多家企业联合成立研究中心和研究所,承担横向课题300多项,研究经费约2.8亿元;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
文化传统
院徽是以齿轮为元素构成的艺术图案,寓意学院以机械工程为主。
现任领导
杰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