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大圩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下辖村
同大圩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同大镇,地临巢湖,属庐江县纯圩区。
地貌概述
庐江县的地貌大体是“山圩各二分,一水五丘陵”。圩又叫圩田、围田、湖田。北宋范仲淹对圩田的解释是:“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潦则闭闸,拒江湖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南宋杨万里说:“农家云:圩者,围也。”元人王桢言:“复有圩田,谓垒为圩岸,扞护外水,与此(指围田)相类。”
同大镇濒临巢湖,是纯圩区的镇,史载“巢汇焦湖,环三百六十港汊,实为淮西巨泽,众流经络,有陂塘堰港以蓄水,有圩岸闸坝以止水,其为民利莫大焉”。诚如隆庆年间《巢县志》所云:“盖地下而筑堤以障水者,谓之圩田地。其水去退滩者,谓之滩田地。圩田则边湖、边河处有之,滩田地各处有之。”
得名由来
同大圩内含36口小圩,又外圩8口,加一个紫荆洲。同大圩在1949年7月之前,为合肥庐江两县共有,之后,全境归属于庐江。据史料记载,清代雍正年间之前,同大圩子圩自西向东逐渐形成,先垦于合肥境,后垦于庐江境。据先人口口相传,清初,合肥县临湖的圩口因埂身单薄,直接面临巢湖风浪威胁,这些圩口为了在汛期不至于各自为政,相对联合协力防汛抗灾,起名为“同心圩(同心抗击风浪)”和“大德圩(联圩功莫大焉)”两个联圩,到了乾隆年间,“同心圩”、“大德圩”又联合成一个较大的圩口,取首字“同大”作为圩名。清嘉庆年间,“同大圩”基本定型,不过,那是指以“同大浦”(亦写作同大脯,“脯”指鸡鸭胸脯肉,意为胸部)为核心的向合肥县境内辐射的沼正、四正、北林、裤裆、同湖套等圩口(见嘉庆合肥县志》:“同大圩,在城南八十五里,田一千石”),果然,包括《合肥县志》、《续修庐州府志》均没有这些圩口的记录。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将当时的同大联圩,写作“潼大圩”,并援引通志里的说法:“合肥南乡圩口最大者东湾圩,田至三千六百石,次下大圩同大圩,田千余石”。“潼”,从水,或许是取“潼滃蔚荟,林木来会,津液下降,流潦霈霈”的意思。与“同大浦”等相邻圩口,如“南林圩”,嘉庆《合肥县志》说其“在城南九十里”,这个“同大圩”“在城南八十五里”,是否矛盾?其实不然,因为当时交通不便,记载并不精确,同时,合肥同大镇一带,当时有三条路可走,每一条路里程均不相同,这样理解,“同大圩,在城南八十五里”的困惑就迎刃而解了。当时,这几口濒临巢湖的圩口,均很低洼,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它们“同心大德”率先联圩,主要是缩短防汛战线,“船大抗风浪”,相辅相成,为了汛期共同抵御巢湖和长江倒灌的潮水。一九六二年巢湖闸未建成之前,巢湖与长江是联通的,所以,巢湖经常出现江潮倒灌,当时的潮水来势凶猛,正如《黄池大水歌》所吟:“不冲不激不澎湃,漫高漫长漫嚣尘。黄地地势低且圹,筑堤种柳名圩田。一圩动是数百顷,耕民缚舍沿郊阡。良苗怀新交翠浪,一刻莽作蛟龙渊。仓皇老释竞祈祷,搬移儿女外牵连。村庄草屋浮断梗,黄流黑气蒸腥膻。市民运土积塍脊,危如燕垒悬杗(房屋的大梁)前。中宵突尔駃一决(马一般快),尽与河伯裾相牵……”。道光年间,合肥洪水连年,位于合肥县境内的今同大镇部分的绝大多数圩口,联圩呼声与日俱增,在合肥县大力支持下,通过彭以温为首的圩董、乡绅、圩民的共同努力,在原同大圩的基础上,不断扩张,几乎将合肥县以小南河为界的北边的圩口全部囊括进同大圩,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这个扩张定型了的同大圩,最初圩堤长5400丈,“捍御巢湖山洪水”,面积45000亩(见民国初的《安徽通志稿·水工稿》和1965年的《庐江县志初稿》)。当时的同大圩的子圩情况,我们可以从嘉庆《合肥县志》中得知:“永熟圩:在城南一百一十里,田八十石。马河圩:在城南一百零五里,田五百石。东兴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一百六十石。义兴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百二十石。西湾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一百石。沙荡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七百石。杨坡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百四十石。义城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百石。西城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百石。东湾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千六百石。姚家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百六十石。南林圩:在城南九十里,田八十石。马厂圩:在城南九十里,田六十石。”由此可见,同大圩一带的小圩口,是自西南向东北先后而凿,而联圩顺序,正好与凿圩相反。但到了光绪初年,由于隶属不同,庐江县的圩口,仍然被排除在同大圩之外。光绪《庐江县志·水利卷》在论述“北乡”时,云:“自白石山至齐头嘴,河西之圩(即如今的同大圩所含圩口)即便临湖,东北风作湖浪冲击时出险工。河西之四淋沟及小套等七圩,民力尚勤,堤埂亦尚完固,迤北之又沙圩、盛安圩东埂,滨临巢湖,北连合肥同大圩,西北皆系合肥圩田。两圩地势最低,人事又复不齐,圩内子埂全坏,天雨水多,上圩之水顺流下灌,久成泽国。然合肥二十余圩全赖盛安、又沙两圩为之障蔽湖浪。光绪九年(1883),工赈局发银派员,将两圩临湖之埂大加修筑,而去今两年(1884、1885)仍为水浸,人民离散,堤埂渐就塌陷。合肥圩民屡次禀府(庐州府),转饬将两圩之埂设法保护,虽埂由田派,各有段落,势难强流亡失业之民,枵腹从事。现于又沙圩范家拐地方,修建石闸(南闸),盛安圩北合肥界原有老闸(北闸),亦已重修,必俟水小之年,劝令将圩内子埂兴筑,清出河道,然后水路分明,各守各埂,上圩之水不得下灌,庶东作可兴流亡可复。”合肥的同大圩和庐江的九个独立小圩口,一衣带水,唇亡齿寒,庐江的小圩口,“城门失火”,必然殃及合肥同大圩的“池鱼”,正是在这样的彼此需要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合肥、庐江两县才坐到一个桌面,由庐州府协调,直到光绪末年,庐江的同大圩部分绝大多数圩口才加入到同大圩行列。传统习惯上的同大圩内圩的三十六圩、外圩八口和一个洲,包括原新河乡的12口圩:四成圩、裤裆圩、束家郢、周家郢、尖月、王郢、义兴圩、东兴圩、大马场、小马场、朱小郢、东湾圩。黄道乡的内圩4口:西湾圩、沙塘圩、姚家圩、杨婆圩(现属肥西),外圩的魏垱圩、后湾圩。北闸乡的内圩7口:圣安圩、南灵圩、同湖套、同大补、沼正、四正、义成圩,外圩的灵台圩、凤洲圩、龙心圩、鸡心滩。南闸乡内圩13口:又熟圩、蚂蝗圩、永熟圩、小套子、东沙圩、西沙圩、大沙圩、小沙圩、王沙圩、石头圩、永安圩、姚湾圩、油沙圩,外圩有小王圩、私林沟、紫荆洲。这些圩口,尚不包括圩内的弹丸小圩,如菱角圩、大小葫芦圩,以及沿白石天河河湾和巢湖沿岸滩地的小圩,如米汤圩。解放后的1954(6月31日巢湖水位达12·93,长江警戒水位为9·93米,1954年8月31日,达11·54米,是有水文记载的水位最高的年份)、1969、1983、1998年大水,均未溃破,人们以“同”、“铜”音谐,称作“铜打圩”。1954年,仍属同大圩外圩的后湾圩溃破,时同大区组织全区力量,于当年冬堵口复堤,将后湾圩联入同大圩;1977年,实施杭埠河下游裁弯取直工程,魏垱圩自然纳入了同大圩;1976年,白山大桥兴建,私林圩才被同大圩勉强接收,直到1991年大水之后的复堤,私林圩才正式圈入。杨婆圩1977年由于杭埠河工程,脱离同大圩。一九六九年洪水,安徽圩口几乎“全军覆没”,当听说同大圩安然无恙,毛主席十分欣慰,说,“安徽还剩一个大同圩嘛”。虽然宵衣旰食的开国领袖,将同大圩圩名次序颠倒了,但能惦记一个圩口的安危,无疑是同大圩人莫大的光荣。当然,同大圩1931年后虽没有溃破,但建国前后的大水年成,内涝严重。有民谣儿歌为证:“正月雷打结,二月雨不歇,三月耖干田,我家泔水脚,喝之我家泔水汤,喊我三声老大爷,把你带到同大圩,同大圩水更大,麻子吓得屁直炸。”
邻圩概述
石大圩位于同大圩之南,与同大圩以小南河为界。1954年大水后,时石头区截堵魏河、下马渡、连河等众多穿境而过的小河,联柳旺、新兴、永兴、十份、芦子、薛家、夜圩、新齐、吴南陔小圩、荒月等10个圩口而成“十大圩”。1959年大办水利,时新渡人民公社又在原十大圩基础上联7口圩与“十大圩”合并成“石大圩”,以“石”对应同大圩的“铜”,寓意“铜打石垒”,使得圩口总数达17口,尚不包括吴南陔小圩、张志鹏小圩等众多小圩口。石大圩现有圩口主要有:六联圩、永和圩、薛家圩、新齐圩、永兴圩、新兴圩、星夜圩、谭家圩、朱陈圩、芦子圩、柳旺圩、五连圩、排圩、小荒圩、犁头圩、十份圩、荒月圩。该圩1969年7月16日溃破。
1980年,石大圩、同大圩、牛广圩,三圩联成“庐北大圩”,其中,石大圩与牛广圩依存度更为紧密,故有民谚:“南北宫圩、施家湾,老虎颈是铁门闩,要破都不破(或“铁门闩拴不住”),一破到白山”。
同大圩和石大圩,如今计有子圩六十五口。其实,他们的众多子圩中,历史上也曾经历过数次扩张、吞并、联合的过程。如石大圩内的六联圩,便是由庙城、大黄姑、小黄姑、创兴、长埠、转弯六口圩联合而成。
盛产水稻
华夏种植稻谷历史悠久,《诗经》就有咏稻的诗句,如“小雅·白华”:“浸彼稻田”;“豳风·七月”:“十月获稻”。查检《全唐诗》,共得咏稻诗263首,咏麦诗253首,通过诗歌也可以窥见稻麦消长的轨迹。“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杜甫《茅堂检校收稻》),江淮之间,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周礼·职方氏》云:古扬州域,“畜宜禽兽,谷宜稻”,时合肥庐江均属扬州;太史公曰:“楚越之地,饭稻羹鱼,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合肥庐江两地的人民热衷于种植稻子,因水稻乃“谷中之最美者,色有红白,种有粳籼,熟有早晚”,生长期短,所谓“稻走着吃,麦等着吃”,水稻是“手拿黄秧七十七,连栽带割一百一”,在民以食为天的年代,种植水稻,当然是人民的首选。于是,巢湖流域出现了:“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晩禾亦云竟,冬菜碧相连”的欣欣向荣局面,和“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晖”、“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麨”、“腰镰刈晩禾,荷锄种新麦”的繁忙景象。《周礼》:“稻人六水之法,首潴蓄,次防止,以浍写终之。潴令水入,防止水出,必极盛满无容,然后写之。务使水钟稼地,乃膏吾苗。”就是说,种植水稻,首先要蓄水,其次要防止被淹没,排涝两便的圩,是最理想的种植水稻的土地。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云:“合肥前奠平隆,凡百里。左湖右山,而后亦广野,故有塘有圩。”为什么凿圩?冈区人为什么对到圩区生活趋之若鹜?嘉庆合肥县志》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水利”卷中云:“庐(庐州府)属五州邑,合肥地最高,恒忧旱不忧涝。他邑小涝,则合肥大熟。邑境西北尤高,忧旱尤甚。故宰斯邑者,宜以水利为政首……”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圩田得水利之先。圩田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为圩田兼能防旱排涝,可以旱涝保收,加之引进了早熟的占城稻种,使巢湖流域稻米产量显著增加,“田地之入,倍于他郡,鱼虾竹苇柿栗之货足以自给”。稻作文化的根深蒂固,庐民对水稻的情有独钟,可以从雍正年间庐江知县陈庆门陕西周至人,《清史稿·循史传》有载)呈报给知府的《请垦旱地详文》中窥豹一斑。“庐江一邑有从水滨筑埂而树芤者,圩田也。山凹取水而兴作者,冲田也。更有平坂大坂无水可取亦勉强营田,惟籍天雨适时而冀,幸有秋者,冈田也。……江南之民惟树稻谷,不种杂粮……”,有感于此,陈知县要改变庐人种植习惯,亲自在城边“开高田四十余亩,种植杂粮,躬身教稼,以为乡民仿效。”恐防小民不买他的帐,或是此举师出无名,“伏祈宪台颁示晓谕,并严饬卑职重以责成,庶几仰仗宪威,奉得有据,而民亦踊跃从事矣。”当然,陈知县的努力,收效甚微,庐民还是一如既往地种植水稻。俗话说,水稻水稻,一半水,一半稻,显而易见,种植水稻,最事半功倍的,就是在湖滩上作圩了。难怪乎庐州府的合肥城建了稻香楼,清初大学士李天馥在《稻香楼杂题》中有句:“一声村笛下牛羊,依旧西风送稻香”了。
历史沿革
若是从空中俯瞰,同大圩和石大圩,自西南向东北,嵌合排列呈鱼鳞状,这与古代丈量田亩所绘的鱼鳞图册不谋而合。沧海桑田,“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顽土腻铁难如”。唐宋以前巢湖滩上凿的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圩”,而是面积小、埂头低矮的滩田,滩田演为滩圩,滩圩再成圩口。一般以为,同大镇内的圩田,最早兴筑于曹魏江淮屯田。嘉庆《合肥县志·大事记》中说:“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各聚众数万在江淮间,曹操表沛国刘馥为扬州剌史。时扬州独有九江,馥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招怀乾、绪等,皆贡献。相继数年,恩化大行,流民归者以万数。于是广屯田、兴陂堤,以溉稻田,官民有蓄,乃聚诸生立学校,又高为城垒,积水石以修战守之备”。据光绪《庐江县志·武备卷》中载:“建安十九年(214),曹操遣庐江太守朱光屯皖,大开稻田”,吕蒙对孙权说,“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宜早除之。孙权乃亲攻皖城。”兵马未至,粮草先行,为了破坏曹操在同大一带屯田,争夺对环巢湖圩田的控制权,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曹操数经三河、同大一带,四越巢湖,南下攻吴,双方经过四十年鏖战,对同大一带的巢湖滩地非常熟悉。东汉末年,群雄蜂起,战乱频仍,曹操在号称晒网滩的巢湖滩上屯田,一是为筹集军粮的“军垦”,以便与孙权在巢湖相持;二是为了安置流民的“民垦”,强盗无种急中生,否则,这些“各聚众数万在江淮间”的起义军,可能就会重新被逼上梁山卷土重来。后来,曹操在北国还写过“冬节食南稻”的诗句。当然,安置农民起义军,在同大镇上圩湖滩上屯田,曹操也是抄袭别人的。东汉末期,党锢之祸愈演愈烈,水旱蝗灾频仍,土地兼并严重,许多人流离失所,农民起义蜂起云涌,光和三年(180),庐江人黄穰率众起义,在庐江县留下黄屯、黄山寨、黄演冲等遗迹,起义军坚持数年,虽被镇压下去,但庐江太守陆康,为了安置起义军余部,不得不“给出路”,令他们在巢湖滩上屯垦,解决这些失地农民的生活。中平元年(184)黄巾军起义,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庐江郡安丰县黄巾军戴丰等响应,庐江太守羊续大破黄巾军,为了安置黄巾军投降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同大镇沿湖那些无主滩地,是政府对起义军俘虏发配地的首选。
其实,在此之前,同大镇内的西南境,渔民们就尝试着在那些较早裸露出来的湖滩上垦植小片圩地,以种植稼禾菜蔬。《左传》中记载,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时,三河、二龙街所在的沙荡圩、杨坡圩,叫做“鹊岸”、“鹊渚”、“鹊尾渚”,《尔雅·释水》称:“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那时候的洲渚上,是鸟雀翔集的地方,再经过数百年的河沟冲击泥沙沉淀,这些星罗棋布的小渚,变成了“水中可居者”的“洲”了,巢湖的渔民便陆续来到洲上定居,他们本是从丘陵、山冈上移居而来,自然带来了垦植技术,在洲上过着亦渔亦农的生活,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他们中,肯定试探着在洲上作圩,以防种下去的谷种被洪水吞没。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文翁造田。宋初《太平御览》载:“文翁(前156~前101)者,名党,字仲翁,庐江人。为儿童时乃有神异及长,当初历下歧以作田”。文翁是西汉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据《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文翁在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由于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小说》载:“汉文翁当起田,斫柴为陂。夜有百十野猪,鼻载土著柴中,比晓塘成。稻常收。尝欲断一大树,欲断处,去地一丈八尺,翁先咒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处。’因掷之,正砍所欲,后果为蜀郡守”。译成白话文便是:“汉朝有个叫文翁的人,要开一个水田,就想用刀把柴草都砍掉建个小池。夜晚有一百多头野猪就用鼻子运土往柴草里倒,等天亮池塘建成了。水稻年年丰收。一次他曾经想砍倒一棵大树,想要砍的地方,离地面有一丈八尺高,砍树前,文翁就祈祷说:‘我要能做个二千石谷的官,斧子就应当砍在这个地方。’说完就把斧子扔了出去,正巧斧子就砍在了所要砍的地方。他后来果然作了蜀郡守”。史料说,文翁是庐江舒人也。由于区划变动,所谓的庐江舒人也,就是庐江县,文翁家居如今三河交叉之地,当属杭埠、三河、同大交界。那时候的巢湖滩,芳草萋萋,乱花杂树,野兽出没,文翁家穷,只有到巢湖滩上插草为标,开一个水田,种植稻子了。巢湖滩上地肥,焉能不年年丰收?许是在巢湖滩上的筑圩作田的尝试,成就了他后来在蜀地当郡守,整修都江堰的丰功伟绩吧。
唐宋时,尤其是宋代,由于北方女真贵族和党项贵族频频南犯,中原地区颇不安宁,百姓纷纷南迁,在大江两岸定居,使得耕地日显不足,特别是宋室南渡后,偏安江南,贵族、官僚大量抢占土地,使耕地更加紧张,因此宋廷多次诏令有关大臣经理围湖造田,圩田兴建得到大发展,同大镇境内形成了第一波凿圩高潮,那时所凿的圩口,以上圩为主。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合肥“东南滨巢湖,圩田倚以为利”,土地肥沃,水利方便,以致湖滩不断被围垦成农田。《宋史·叶衡传》载:时“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耕,岁可得谷数万石”。正是由于围湖造田,在庐州、无为等建大粮仓,屯粮转运,北宋初,运往京师的江淮米达450万石,到北宋中期达700万石,所以时人曾说:“当今天下根本,在于江淮。”“天下无江淮,不能以足用;江淮无天下,自可以为国。”明清二代,形成了第二波凿圩高潮。元朝末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元王朝摇摇欲坠,朱元璋采纳了大臣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诏令在自己的地盘上广泛垦荒,因朱元璋当年在巢湖训练水师,正是借助水师之力,一举突破天堑长江,对巢湖沿岸的滩地印象深刻,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巢湖湖滩屯田,补充军粮。到了清初,顺治十年,由于明末之乱,庐江县的“无主荒田地一百二十二顷(一顷等于一百亩)二十四亩,拨入兴屯内”;清政府实行劝农政策,号召广开田地,并规定“每岁农忙自四月初一起至七月终止,不理词讼,每岁芒种节后,知县亲往四乡劝农”,故从清初至雍正的不足百年中,同大镇下圩基本复圩或凿成圩口。浏览康熙十二年《巢县志·焦湖图》,该图在西南凹陷处,标明“由此入三河”字样,那凹陷的部分,正是后来被同大圩一些子圩补缺的部分。《巢湖志》载,清代二百多年,沿湖围垦面积达六十二点八万亩。清咸丰以降,杭埠河、三河以下二十多里已淤塞而全被围垦,原三百六十汊,基本成圩。建国后50~70年代,仅同大镇范围内的杭埠河下游的三角洲湖滩,就被围成二千亩圩田。
圩是土地的一种形态,圩口的形成、拥有与历史上实行的国家土地政策息息相关,如曹魏推行的屯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和北魏到唐代中期的计口授田的均田制,对同大镇境内的小圩口的兴建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合肥县志》、《庐江县志》等古志常有“隆庆四年(1570),令民开垦水滩荒地建圩”、“亲勘埂堤,捐廉保险圩,民享其利”、“里人某某等禀奉县批,由业户自筑,嗣是频获有秋,圩田遂成腴产”等记载。从圩的来源来看,分军队开垦的屯圩(田)、政府组织开垦发包给居民耕种的营圩(田)〈一种是政府全资,另一种是政府和个人投资入股〉、老百姓自发开垦的民圩(田)〈一种是个人或联户开垦的私圩,如吴南陔小圩、王善圩、吴长湖小圩;另一种是众姓共同开垦的圩口,如永兴圩、夜圩等〉。屯田和营田都属于国有土地系统,但却是两种有区别的土地经营制度。同大镇境域的屯田始于汉,延绵于唐宋明清,经营者多为军士。“渐营屯田,积粮抚士”、“以边境御戎,以兵多积谷为上策。乃召募军士,开置屯田”,如薛家圩等。两宋都在巢湖流域发展屯田,尤其是南宋,巢湖流域既是战争前沿阵地,又是重点屯田区;元代在淮西设屯田打捕总管府,巢湖流域屯田规模前所未有;明代把屯田定为基本国策;清初将屯田视为“养兵裕国之本”,直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廷下谕,各省屯田地亩,令各屯户报官税契,听其管业,将屯饷改为丁粮,统归州县经收,屯田才完成了它的使命。嘉庆《合肥县志·田赋志》云,至嘉庆七年,合肥县屯户二千九十五户,口九千八百一十,屯田一千九百七十七顷七十一亩。光绪年间,安徽屯田数量仍占耕地的十分之一以上。也有百姓屯田的现象,“孝恭治荆,为置屯田,立铜冶,百姓利之”,如沙塘圩、西湾圩等。营田主要存在于唐宋时期,目的是为了安置流民、发展生产、以丰国库。“天下营田皆雇民或借庸以耕”、“诸道除边军营田外,其军粮既取正税米,分给其所管田,自为军中资用,不合取百姓营田。”明朝穆宗下诏军粮不应从百姓营田中取得,这说明元和年间依然有百姓经营营田的现象。如庙城圩、创兴圩等。由于合肥县是安徽最大的县,人口众多,实力雄厚,对土地扩张兴趣不减,故在同大镇境内的湖滩上垦圩面积、数量较庐江县大且多。从圩的属性来看,分民圩和官圩,除了军队的屯圩和政府的营圩之外,其他所有的圩口,都是民圩。隆庆《巢县志·田赋志》按:“田地旧额,有官田,有民田。盖没入者谓之官田,世业者谓之民田。”明代刘昂在《丈量永议》中说巢湖“河湾港汊,每多平滩,有力之家,兴工筑埂,遂为腴产”。从作圩年代、地势和排涝水系来分,分上圩和下圩,因巢湖湖滩西南高,东北低,如同大圩群众习惯地称杨婆圩、沙塘圩、马河圩、姚家圩、西湾圩、东湾圩、东兴圩等七圩为上七圩,而将东沙、西沙、大沙、小套、盛安、西正、姚湾等圩称作下七圩。从成圩年代来看,分古圩和新圩。从完粮纳税类型来看(清末同大镇属庐江县部分),清同治四年核纳田亩时,将圩田分为“圩田大粮”,项下有现石大圩内的“犁头圩”;“圩田水粮”,项下有石大圩内的柳旺圩、毕家圩(现永和圩内的“柏家套”)、新丰圩、齐头圩、新兴圩、十姓圩、尽头圩(现五连圩内一部分)、永兴圩、大小畚箕栳(现五连圩内部分)、大小万寿圩(即排圩)、南长丰圩、转弯圩、朱陈圩,同大圩内的四林沟、小沙圩、邓家圩、小套圩、沙嘴圩、盛安圩、永安圩、同湖套、鸡心洲、又熟圩、大沙圩、又沙圩;“滩田”,项下有同大圩外的灵台圩;“沟田”,项下有石大圩内的薛家圩。
清嘉庆八年(1803),庐江县志记载,县有圩86口,而在此之前的顺治、康熙、雍正县志均有圩口92口。这说明,其中的一些小圩口,进行了做大做强的联圩。光绪《庐江县志》记载,全县大粮圩田102074亩,水粮圩田75828亩,其中滩田、沟田和废圩计18386亩。到了1985年,全县有圩口192口,圩田面积349847亩。而同大圩、石大圩,就有10万亩,约占三分之一。
民谣有“圩田好做,五月难过”之说,诚如古志所云,圩田“但地势平而水难泄,每逢雨潦,往往多淹没之患。”1931年大水,同大圩及现石大圩中的大部分子圩溃破,1933年,汪培实任庐江县长,成立塘坝委员会,“是年,县征集民工修筑沿河、湖的圩堤,均较1931年最高水位加高一尺左右。”1969年2月初,值农历腊月底,雷电交加,大雪,群言非吉兆,预料当年有灾。7月13日起两日内,特大暴雨,山洪暴发,龙河口水库以2100立方米/秒流量泄洪,同大圩幸存,石大圩于15日溃破。1984年,同大圩四乡发动民工1·5万人挑土36万方,修筑巢湖大堤。
“圩田元是一平湖,凭伏儿郎筑作圩”。圩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建筑物。同大圩民,“风俗淳厚,士勤职业,民力耕桑,崇俭约,重名教,衣冠文物,于斯为盛。”同大圩和石大圩的兴筑,以及组成二大圩众多子圩口,在凿圩或联圩时,一般都立了圩碑,可惜如今多已不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同大堤防曾于上东附近发现一块被挪作水跳石的同大圩圩碑,虽字迹模糊,圩令、圩规等字样清晰可辨,洋洋大观,此碑被移存在设于新河街的同大圩堤防,后因撤销堤防,不知所终。兴筑圩口,绝非一蹴而就。新中国成立后,同大圩成立堤防,在继承历史上形成的一整套兴筑、管护圩口的经验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洪标准,适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圩令、圩规,如圩埂不允许栽树,挖坑式厕所、湖淀窖子,分期分批将居住在外圩埂头上的居民迁入圩内居民点,圩埂脚下六十米后又扩大到一百米范围为禁止取土区,并要求在此范围内的塘口,一律退塘还基,以便强基固本,仅此一项工程,即废田亩七百余亩。1956年起,在同大圩的东湾圩的上下东全线投工十万人,实行土方超工给资的按亩合理负担政策,远距离埂脚六十米外取土兴堤,一举扭转昔日在埂脚下取土不利于堤身巩固的惜工惜本的旧习惯。1969年大水后,全面以块石护坡,以及采用混凝土护坡,赖以抵御巢湖风浪和山洪冲刷,杭埠河右岸20余华里大部地段亦以块石护岸。上世纪八十年代,原白山区又仿照江堤,组织数万民工,历经数年,挑筑同大圩、石大圩外埂环圩公路(平台),使得二圩防洪标准大大提高,名副其实成了“铜打”、“石垒”。同大圩到建国初年,外圩陡门三十三道,关停并转成二十二道启闭机石闸。
事实上,考察梳理同大圩与石大圩内所有的子圩口成圩年代,是非常困难的。嘉庆《庐江县志》在“凡例”中就说:“水利一门专指湖河塘堰足资灌溉者而言,至圩田既经按亩起科,自应列入田赋,旧志以圩口入水利,非是,兹取以归田赋庶为允当”。好在“旧志”里载有部分子圩确凿成圩时间,而大部分圩,都在此之前建成。至于原合肥县境内的圩口,我们只有根据《合肥县志》、《庐江县志》、《庐江县地名录》和其他零星资料以及口述历史,勾勒出大概成圩年代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星罗棋布的子圩口,由于报税完粮的关系,地方政府往往隐瞒不报,所以,其中的一些圩口,成圩时间大多比志书上记载的要早。如顺治十三年《庐江县志》便云:“嘉靖三十一年大旱,巢湖水涸,居民钱龙等将湖滩种稻有收,呈报知县何汝章踏验,立名新丰、新兴二圩起科,秋粮米九十四石,申报抚核,以为开垦之功,一年后湖水仍旧,滩圩淹没,赔纳粮草,实贻民害”。后来的地方官,片面接受前车之鉴,即使圩成熟了,也不及时申报,故雍正《庐江县志》云:“本朝以来,诸湖之滨陆续升垦,计七百七十九顷有奇,俱在水中,荒多熟少,概不补入”,使得圩口“养在深闺人未识”,这给我们揭开每口子圩形成之初的面纱,设置了障碍。
原同大圩水利技术员七十八岁的夏成锋先生,曾以杭埠河两岸圩名作了一首《十圩诗》,浑然天成,甚是有趣:“昨宵风雨度重阳,秋老林山晚节香。临沼有龙兴胜地,东山无凤至陵岗。石头城上飞霞冷,太平桥边玉露凉。倘教灵台运四合,同大鱼米誉八方。”诗中嵌了“临沼”、“龙兴”、“东山”(肥西)、“凤至”(凤洲)、“陵岗”(肥西)、“石头”、“太平”(肥西)、“灵台”、“四合”(肥西)、“同大”等十口圩的圩名。
当地古迹
同大圩圩碑镶嵌于同大圩圩神庙墙壁上,圩神庙坐落同大圩的子圩东湾圩。东湾圩成圩于明朝洪武年间,当时围湖垦圩,是需要皇上批准的,东湾圩就有一面朝廷准允开湖滩建圩用绸缎下的诏书,这与史书记载不谋而合。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刚刚登上帝位,就下令大规模地开垦巢湖滩地,“令民开垦水滩荒地建圩”“丈量升科,士民赖之,因圩在西湾之东,又若流水曲线之型,故名东湾,以志思云。”据专家介绍,这三块护堤治水碑,在全国极其罕见。虽字迹模糊,风侵雨蚀,大意仍旧可辨。
前一碑是东湾圩的圩禁碑,后二碑是东湾圩建斗门碑。
为了保圩,东湾圩历史上曾几度立了“立禁碑”,这些碑,就是圩令,“圩令大过军令”,成为抢险、救圩、兴修时人人遵守的法规。从现存的道光年间的《立禁碑》中推测,道光拾捌年(1838年),同大圩尚未联成,东湾圩是一个独立的圩口。碑文大意是,在圩埂上种庄稼、砍草,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在圩埂脚下的塘沟内挖秧泥动摇圩埂基础等行为,一经被地主和佃农巡查到了,必得予以惩罚。同大圩联圩始于清道光年间,是在三十六圩之外加了个“外套”,那外套如今总长已达89.6公里。有一句俗语:“同大圩不走走外套”,可见那护圩的“外套”之长。还有一句俗语,言的是挑圩的艰辛:“同大圩土方担把担”。
后两块建斗门的《立重修碑》,叙述的情况与现状吻合。治水建斗门“敛费派夫”采取的是“一圩一议”、和按田亩分摊的原则:“是以我等集议按田敛费派夫。”
东湾圩的西南吊,即有六月,可耕地二千余亩。圩原来是巢湖湖滩,地势不平,那就得用埂分“吊”,“吊”里面再因地势,分出若干个“月”来治水。不分“吊”分“月”拦截,放任自流,下雨时,水就流向低洼处,使低洼田成为泽国;天旱,高“吊”高“月”无法蓄水,作物只能望梅止渴。从碑记中可以看出,重修斗门,是由于先辈建的斗门,年久失修,“我等从而更新之”。“前辈在北河创建斗门工程浩大”,那绝非仅仅修一道斗门而已,主要原因是与此配套的与斗门相衔的吊内沟渠,“水路由此到南,计长数百丈”。打沟,就得费田。八十多岁的老支书胡益明说,所谓的前辈在北河创建斗门,据老辈人说,是在明朝永乐年间,大约六百年前。居民合议建北河斗门,用的条石是从巢湖姥山开凿而来,那石,取自元末俞通海在姥山南麓开掘的船塘,俞氏后人有一支后来就卜居于同大圩。西南吊胡姓占了绝大多数,还有几户杂姓,问题是沟渠主要段落必得通过杂姓田地。于是,胡家与孙张等姓协商买地。经过数轮商谈,终于谈妥,并立了协议。孙张二家不识字,胡家玩了个心眼,买通了中人,支付孙张二家一箩(锣)银子,孙张两户喜不自禁。排涝渠道修通,到了支付银两那天,胡姓将一锣银子送给孙张二户,孙张哪里买账,将胡家告到县衙。白纸黑字上写的是一锣银子,这个官司当然孙张败诉。
胡益明读过私塾,他父亲就是管水的小甲,解放前夕,父亲岁数大了,“世袭”当了几年小甲,一直当到一九五五年入社,政府在同大圩设了堤防,水利上的事由社、队管理了,他的小甲职务才自动取消。他说,他管的那月子原来也是有小甲田的,他的祖父当小甲,报酬便是小甲田的种植权,那小甲田是圩埂边缘的“脚底田”,后来,被加固堤埂,挑成了土塘。到胡益明当小甲,“脚底田”没了,报酬是抵作一担田的“工”。小甲的职责是管一个“月”的圩事,包括组织指挥排涝、挑圩、抢险,他们的标志是手提“粉板”。粉板则是派夫筹款的记工簿、分摊表。东湾圩有一句歇后语:“粉板上写字——包写包擦”,小甲依各户田亩多少,用毛笔在粉板上写上姓名、出夫数、圩费数等,完事后,拿抹布一擦,字就擦掉了。
明清时期,东湾圩的居民,实际上亦农亦渔,甚至连做田也要依赖船撑,收割时,全是水铺子,便有一句俚语:“深水田里割稻——找头一刀”。东湾圩有一则熟语更是在同大圩一带叫响:“小张圩婆娘坐在家里拉弹子”。不知此语出处的人,以为是小张圩的婆娘崇尚拉呱。实际情形是:东湾圩内的小张圩是圩口最低洼的“锅底涝”,小张圩好比是东湾圩的行蓄洪区。正常年景,小张圩只能种植一季中稻,收割完庄稼的小张圩,不久便成“洪湖水浪打浪”。男人打鱼捕飞禽,女人边织麻网,边瞅着圩内设置的“迷魂阵”,看有没有成群的野鸭进入迷魂阵内。迷魂阵是用竹竿把两面网挑成蚌壳状,有一根长约数百米的纲线,那纲线俗称“弹子”,野鸭飞进迷魂阵,坐在家里的妇女,眼疾手快,将“弹子”用力一拽,两片网便“纲举目张”地合拢到一起。
圩再坚固,破圩也是常事。同大圩至今流传一个智取赈灾银粮的故事:咸丰年间同大圩溃破,水漫金山,知县在向朝廷具报的要求赈灾的奏折中称:“同大圩,内含三十六圩加一洲……”当时正与太平军争夺天下的咸丰帝,哪里在乎一个圩口溃破,大臣启禀道,陛下,同大圩可是安徽最大圩口,三十六圩破了,自是无足轻重,只不过一洲破了,不可小觑。咸丰帝正欲御笔一批放银粮,另一大臣说,听说世界只有五洲,圩内哪来一洲之说,莫非是地方弄虚作假骗取国库银粮?咸丰帝闻之有理,便点了那位大臣作为钦差,前去同大圩察看。那个叫紫荆洲的“洲”,原来是巢湖滩上一块方圆二十亩,高出周围二米的沙渚,沙渚上杂草丛生紫荆遍地,当地居民正话反说,将其唤作“洲”。朝廷动了真格,地方慌了,要是被钦差大人发现那一洲只是弹丸之地,岂不有欺君之罪?他们千方百计阻止钦差大臣前往同大圩。地方请来一位老秀才,写了一封劝止书,书中说,同大圩本来就是水乡,地里出长虫,草棵里生蚊蝇,当下水深火热,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蚊子,如鱼得水,不但多得一拳能打一个窟窿,而且既肥又大,多大呢?居民有一则顺口溜可作佐证:“紫荆洲紫荆洲,自古多草棵,今年破了圩,变成蚊子窝,蚊子赛公鹅,嘎嘎来叫唤,砍它两扁担,还能飞过河。”钦差养尊处优,哪里见过这么多这么大的蚊子,只得作罢,赶回京城,谎称实地察看,地方禀报,全是实情。朝廷于是放了很多银粮。
东湾圩在同大圩没有联圩之前,即是庐江粮仓之一。《庐江县志》载:“明正统六年,从大学士杨士奇议,令天下义民出谷上仓,以便凶年赈济。本县开设在城一所,东西南北乡各一所,俱缭以周垣,严以扃钥,守以斗级,督以老人。”其中所述的北乡官仓就建在东湾圩,由此可见,东湾圩所在的庐江北乡临巢湖圩区,作为庐江粮仓由来已久。建官仓的目的在于:“建仓积谷,以备水旱赈贷,并给种子,丰收还官。若遇重灾,则命抚臣或遣廷臣帑通赈之。”这当然是官方的一家之言,与老百姓的感受大相径庭。当时,东湾圩经常溃破,而官仓却盆满钵满,东湾村落弟举人私塾先生胡禾馨暗中指使灾民盗窃“缭以周垣,严以扃钥,守以斗级,督以老人”的粮库,聊补无米之炊。捕快皂役将胡禾馨缉拿归案,大堂中,胡禾馨正言厉色慷慨陈词:“家住胡家湾,大门顶对白石山,书房设在迎水庵,扒粮与我胡禾馨不相干。”官府见他不具备作案时间、地点,证据不足,只好把他放了。
后来同大圩联成,年年兴修,比较坚固,财主们争相在同大圩买田建仓,最有名的要算李鸿章家族在同大圩建的两座“李府仓房”。李鸿章家族在同大圩买了近三万亩田产,是同大圩最大的业主。李家发达,购置田地,首选同大圩,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李认为同大圩的圩田不仅肥沃且有“相”。清朝在落弟举人中“大挑”,那大挑其实就是“相面”,概括起来是八个字:“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将脸型、身材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为“同”“田”,东湾圩所在的同大圩的田,四拐四方,如“同”似“田”,便于耕作。
立禁碑
历岁勤劳预筑圩堤,坚固备防水患。□□□□①不肖之徒兴锄公埂脚地,剥埂皮草,侵践不堪,亦经雨淋崩塌,故立禁止。毋许兴锄,并公埂外无脚,□□□□,各分顶头私取秧泥,伤损圩堤,况存余□备少,凡有公埂内塘外河花利梳归,小甲②埂应之,均□□□□,业③佃④巡查,概属在禁犯者,轻则受罪,重则协同追究,□□□□,立禁止为碑,晓谕。
本吊圩长:魏方本、洪朝珍、胡东曙、胡业圃、胡泽普、胡德文、胡盈泉、汪支龙
道光拾捌年二月
注释:①:字迹难辨,以□代之。
②:小甲,系过去圩内某份田管水的人,圩内管水是民间机构,与行政上的甲长无关。
③:“业”即“业主”,系田的所有者,后来称地主。
④:“佃”,租种业主田的佃户。
光绪年间重修东湾圩北大陡门碑
立重修碑
东湾圩西南窵①业佃重修北大斗门碑记
西赖埂以御水,犹唇齿之相依也,田借沟以引水,犹咽喉之莫塞也。我东湾圩西南窵六月,计种四百余担,公私埂堤一切沟路照例兴修,前辈在北河②创建斗门工程浩大,立有碑文,水路由此到南,计长数百丈,上半截沟西至方家湾月③直田埂,沟东至张家月直田埂,下半截沟西小甲田④半坌中留大路,路西泥沟一道,以苏家月脚横田埂为界,至于小斗门边沟,路东至左家月沟中,亦留大路,古名黄淋沟埂,路南沟与田齐,路北沟以孙张两月脚横田埂为界,孙月界沟宽阔数丈,中有小甲田一段,所以沟留两面者,以取泥筑埂,苏孙张等月只许取水不得取泥。今因代□,年湮斗门,不无敞漏,我等从而更新之,并昔所遗碑,久经风雨,字迹糊涂,仍述前言,付之手书,以云鉴于不朽之。
西南窵圩长:胡协斋、胡训敖、胡加尼、胡家柱、胡佑迎、胡加珠、胡和江
小甲:胡延盛、汪家书
光绪十七年季秋月上旬立
注释:①:窵,深远之意。
②:即杭埠河。
③:“月”碑为“土”字边加一个“越”字,是圩区人对圩内某一小区水系田畴的俗称,下同。
④:所谓“小甲田”,即圩内公田,供管水的小甲耕种,无粮无租,以为小甲报酬。
民国十四年重修东湾圩南陡门碑
立重修碑
东湾圩西南吊业佃重修南陡门碑记
圩赖埂以迎水,犹唇齿之相依也,田借沟以疏水,犹咽喉之莫塞也。我东湾圩西南吊北月自种四百余担,公私埂堤一切沟路照例兴修,前辈在北河创建斗门,工程浩大,水路由北到南,已立有碑记。南埂向有陡门两道,下一道被宣统三年洪水涨破冲灭,上一道年久失修,敞漏不堪,一遇天雨连绵,圩内水无所出,是以我等集议,按田敛费派夫,从而复修水路,亦由南到北。故我吊内田畴,古例南北陡门使水流灌,人人皆知,今仿遵先人行之,后世不得争论矣,民以重鉴于不朽云。
圩长:胡修奇等
民国十四年五月西南吊圩长业佃人等
参考资料
同大圩.庐江县人民政府.2012-11-08
同大圩.安徽文化.2010-11-14
同大圩.安徽文化.2010-11-14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0 00:31
目录
概述
地貌概述
得名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