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通宝是清代
古币之一,清穆宗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铸造。同治通宝版式类似“
康熙通宝”、 “
乾隆通宝”,有苏、川、云、源、昌,桂等记局,但铸量较清朝前期钱已有大减。其中陕、济、伊、武、福、南、黔、广、晋、
阿克苏等局的同治通宝仅见
部颁样钱。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1874年)于1861年—1874年在位,患
天花而死(另一说为患
梅毒而死),终年十九岁,葬于
惠陵(今
河北省易
遵化县西北)。
同治帝载淳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其母为
叶赫那拉氏(即
慈禧)。公元1861年
七月咸丰病死后,载淳于同日在灵柩前继位,改年号为“
祺祥”。
同治皇帝即位是清代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
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次子三岁就夭折了,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同治通宝”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开始铸行,但因
铸钱亏损等因,铸造很不正常,常见的仅有“宝泉”(户部)、“
宝源”(工部)、“宝苏”、“宝浙”、“宝昌”、“宝川”、“宝桂”和“宝东”等局,其余很少发现或仅见
部颁样钱。“同治通宝”
面文汉文
宋体、楷书互见,各局所铸,大小、轻重参差不齐,一般径为22毫米左右,重约3克,铜质较差,
铸工不精。
穆宗同治年间铸。因
咸丰大钱造成混乱,
平钱用途日减,致使许多省局停铸,此钱面文楷书,
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
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
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般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汉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
套子钱20品
描图之缺,
重宝面文同小平钱,背有计值者,径2.3--3.8厘米,重6--12克,传世当十个别局较少见。
宁夏收藏家协会近日在会员艺术品展览交流中意外发现一枚罕见的清代同治年间
错版钱币。这枚清穆宗同治年间1862年浙江
宝浙局的“同治通宝”
字模颠倒铸币,经国内著名钱币专家张志超鉴定,确认为清同治年
错版币,属国内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该币为铜质,直径1.9厘米,字体为楷书。错版之处是:币面的横排“
通宝”两字,左右位置颠倒,字形上下倒置。据张志超解释,出现此种
错版币,是制币时模具有误,发现后将错版币销毁,偶然遗留下了一二枚,后流落于民间。
解放前,北京北新桥南
香饵胡同新安12号,住着一户
钱币收藏世家。 这家主人叫王希贤,是北京钱币界的老人。 除了“
鬼市”、“
晓市”、
琉璃厂、“铜局子”,王希贤还有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近水楼台”,即
他家的邻居。住在香饵胡同5号的大户——“
瑞府”。这个号称“瑞府”的大户是一家皇亲。辛亥革命之后,
大清王朝完蛋了,皇亲失去了依傍;“瑞府”一天天地败落了,
民国后靠卖卖当当过日子,东西也就渐渐地散了出来。在从“瑞府”流出的珍稀钱币中,有一枚非常特殊的钱币,就是“同治通宝”宝泉小平牙样。
所谓“牙样”,又称“
牙雕祖钱”,或“象牙
雕母钱”,是一种用象牙刻成的钱币的
样钱。每当朝廷要启用一个新的年号时,就要开铸一种以新的年号为钱文的
制钱。户部在新铸这种制钱之前,就要把设计好的钱币样品恭呈皇帝御览。这种样钱是用
象牙雕成的,所用的象牙是一种高贵的“
血牙”,即活生生猎杀的大象的牙,与一般市场上买卖的象牙大有不同。这种“血牙”色黄,有浑厚凝重的质感,还有“雀丝纹”。牙样雕得往往比后来正式铸造的铜钱要厚,拿在手里更像一块袖珍的玉雕工艺品。
由于这种牙样用料高贵,工艺精致,淳厚可爱,而且意义特殊,往往能得皇帝的欢心,常留在身边把玩,高兴时就赏赐给后宫或哪个近臣,所以流传在民间的甚少。人们发现的传世真品,不过四五枚而已,而且多为
咸丰年号的。民国年间的
钱币收藏大家
陈仁涛、
罗伯昭先生,都曾经收藏过(现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