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街是位于德州市德城区迎宾大道和解放路之间的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南接建设街,与城隍庙遥遥相望;北通天衢路,向西向东均可四通八达。
吕家街与吕氏
德州新湖街道办事处有一条南起建设街北止天衢西路的南北走向的大街,名叫吕家街。这条街上居住的吕氏家族,也是我们德州历史上著名的仕宦家族和文学世家。他们在长达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为德州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过不少贡献,也是值得今人尊敬的一族。
清末民初,德州吕氏家族就已经繁衍到上千人之多,集中分布于城中吕家街、城东芦庄、刘集、城北老君堂以及临清和山海关等地。
吕家街沿革
据《德州吕氏家谱》记载,德州吕氏家族,原籍
江南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县级市)双凤乡八步桥人,明
永乐五年(1407年)
始祖吕付一作为
靖难军,以德州卫
指挥佥事的官衔落籍德州。自吕付一始,至五世吕应卜均系
单传,至六世兄弟6人,吕恪、吕恒、吕怊、吕恂、吕憬、吕悰,家族始大,遂分为6支。吕应卜在大西门内北侧购地给每位儿子盖了一处宅院,整齐划一地一字排开,甚为壮观,人们习惯称之为吕家街。
八世吕献吉在所撰《陈孺人行述》中说:“余居德郡历今八世,自始祖肇基,以耕读起家,每训子若孙,勿妄求富贵,乃其志也。……而伯辈及科第者十人,二伯官居治中,诰封三代文林郎;四伯三举进士……生平坚白自守,无请托营利心,望隆广川……”
《吕氏家谱》载有多位吕氏族人的墓志,那些为其撰写墓志的文化名人有
田雯、
孙勷、
卢荫文等18人之多。仅凭这么多名人为他们撰写墓志,就足以说明这个家族在历史上的辉煌程度。
吕氏家族
明清时期的德州吕氏家族,是名副其实的
书香门第。该家族共考出
进士2名、
举人5名、各类
贡生20余名。
六支十世进士吕东表,字书佩,号云谷,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七年(1742年)进士,初官山西猗氏县知县,十二年(1747年)调临晋县知县。在猗氏县期间,曾因“理讼明察如神,民不忍欺,有白面包公之称”。在调往临晋县时,正遇临晋县多年大旱,县民穷得无衣可穿,只能裸行,以食树皮草根为生。吕东表两次上疏请求朝廷拨粮赈灾,并动员富户拿粮救民,救活无数县民。
四支十三世进士吕崇修,字筠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中进士前曾任曹州府成武县训导,中进士后任过河北怀来、迁安、高邑3县知县,为官廉洁慈祥,所到之处皆以好官称。居官数十年,自奉寒俭不异诸生时,60多岁卒于高邑县官邸。丧归,宦囊萧索,所遗只有破屋数间、故书数箧而已。
吕氏家族对德州文化的发展也是作出巨大贡献的。其家族见于史籍记载的著书者6人、著作10部,分别为:吕恂《春秋大义》《四书蒙引》、吕献策《幼幼心书》、吕东表《学诗漫草》、吕占建《汲灌草堂诗集》、吕崇修《西园集》、吕青云《桑梓闻见录》《德州志略》《将陵闲录》《翰墨缘》。
吕氏人物
吕氏家族见于史籍记载的人物有30位之多,但比较典型有如下3位:
关外寻父3年的孝子吕闵。吕氏家族的十二世吕闵,因孝行事迹突出被崇祀德州乡贤祠。《德州乡土志·耆旧》说:“吕闵,家贫,八岁,父出关谋活,后音信全无。闵年十二,即誓志寻父,其母以幼切止之,闵乘间夜出,由紫荆关历塞下数十台,遇虎获免者三,后六年遇父于京师茶舍,恳归,佣力奉养。 ”
有“义士秀才”之称的吕音正。乾隆年间吕氏家族出过一个吕音正,是进士吕东表之子,以教授生童为生,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且多义行,市井桀骜之辈互相争斗者,遇到吕音正皆肃然起敬。吕音正几句话,就能使闹事者脸红头垂,闹事双方也会和好如初。因此人们将吕音正比作汉代义士王烈。
主编《德州志略》的吕青云。清末民初,吕氏家族出过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化名士吕青云。吕青云(生卒年不详),字瑞瞻,晚号问道山人,吕崇修之孙。光绪十一年(1885年)拔贡,监理州卫书院多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四月,按照山东省提学使通令,德州将州卫书院改为德州高等小学堂,吕青云为第一任堂长。他一生以教书为业,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在学术方面也取得不凡成就。主编光绪《德州志略》,参与《宣统三年德州地图》的测绘,著有《桑梓闻见录》。《德县志·艺文志》收有其《重修德州学宫记略》《德州志略举要序》《德州北厂街粥厂碑记》。
《德州志略》成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内容为三志二表:即学校、艺文、人物三志,职官、科贡二表。其排列顺序为:学校志、艺文志、职官表、科贡表和人物志。这本书收录对象的时间范围为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时间跨度约为160年。《德州志略》上承乾隆《德州志》,下启民国《德县志》,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了解和研究德州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贵史料。
田雯
历史长河中,曾有一颗闪亮的明星从吕家街升起。他不但在当时就照亮了德州城,更使自己的影响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直至今日。他就是清初名臣、著名诗人田雯。
田雯(1535-1704), 字纶霞,又字紫纶,号山姜,晚号蒙斋,清初名臣、文学家,官至户部左侍郎。田雯在地方任职时,清廉爱民、政绩卓著。奔母丧回家时,百姓“送者百里不绝”,离任后百姓还聚资为他建造祠堂,可见其受百姓之爱戴。康熙皇帝也曾多次褒奖他。民间故事里,田雯经常以康熙皇帝老师的身份出场。从政之余,田雯还笔耕不辍,勤于诗文,又是一位学识渊博、著述颇丰的文学巨匠。他所著《山姜诗选》15卷、《古欢堂集》12卷、《黔书》2卷、《长河志籍考》10卷、《幼学篇》4卷和《诗传全体备义》等,连同他弟弟所著的《鬲津草堂诗集》、儿子田肇丽所著的《
有怀堂诗文集》以及孙子田同之所著的《西圃丛辩》,皆被收入《四库全书》中。康熙十六年(1677年),诗坛盟主王士祯在京选《金台十子诗》刊行,有十位当时著名诗人的作品被选入其中,其中就有田雯,可见其在文坛的地位。他还与王士祯并称“齐鲁二贤”。清初江南由于战乱不断,文化基础变得很薄弱,田雯到江南任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江南文风大振,田雯也被当地士人称为“田圣人”。 田雯不仅自己青史留名,他的弟弟和后人也多有成就。
田雯为吕家街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这些印迹包括寒绿胡同、山姜书屋等,还有那些神奇的传说。
明崇祯年间,德州城西城墙下、吕家街西首,建起一座尊水园,是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都御史卢世榷的别墅居宅,第宅壮丽,高耸云汉,楼台高峻,庭院清幽。宅内构一园,大可二三亩,凿池引水,叠石为山,极其精巧,水园中虽然并没有水,但大概是园主人号德水的缘故,名曰“尊水园”。园内筑一亭,取名“杜亭”。入清后,1682年,即清康熙二十一年,卢氏后裔将这所古老的园林院,赠与户部侍郎田雯,田雯将其略微修缮,于1682年移居于此,易名“山姜书屋”,并写下了“草屋三间子美亭,先生醉卧不曾醒。空园竹柏多摇落,九点齐山未了青。”的诗句。从此,这里便成为当年田雯的山姜别墅。
寒绿胡同
据乾隆五十三年《德州志》载,康熙四十一年(1702),田雯因病乞假归里,当年十月,康熙南巡路经德州,尊太后之命,就驻跸田雯家中的“山姜书屋”。康熙索阅了田雯的《山姜诗选》《长河志藉考》《黔书》等主要著作,初九日即传旨:田雯居官无过失,向未赐有匾额,康熙即亲书“寒绿堂”赐给田雯。之后田雯将御笔墨宝制成匾额悬于厅堂恭仰传承(此匾“文革”时尚在,后流失何处不详)。
1981年,德州市地名办公室,为表示对田雯的纪念,申请德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把田雯当年居住的无名胡同,命名为“寒绿胡同”。曾经的寒绿胡同位于新湖街道办事处辖区中部,西起顺城街,东止吕家街,东西走向,现在的寒绿胡同早已拆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州卫书院
当年田雯之父田续宗在这里兴建过“董颜书院”,田雯后来继承父志,振兴这个书院,使整个吕家街翰墨飘香、书声琅琅。在这种气氛带动下,这个仅有300米长的街上,后来又成了知州和地方守将共建的州卫书院的所在地。
州卫书院在上世纪时代的巨大变迁中紧跟时代的步伐,几经变革与搬迁,最终融入了如今德州的最高学府德州学院。而州卫书院的遗址上从未少过学校,这里如今是德州三中。
1858年(清咸丰八年)德州知州张应翔,卫守备叶守训建州卫书院,是本州岁科考试之所。地址在吕家街中段路西(今第三中学处)。因兵乱,本州数处书院的藏书均集于此,所以该院藏书甚多。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主讲王子香成为书院最后一位山长,掌院六年。书院所藏之书几经变乱,后来全部失散。
戊戌变法以后,清政府令各省、府、州、县之书院一律改为学堂。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4月,按照山东省提学使通令,德州将州卫书院改为德州高等小学堂,并将书院之款改为学堂之款,以科举36名秀才名额的旧例,招收36名学生,系公费生,供给膳宿学习费用;超额的学生自费。学制四年,毕业考试及格由省提学使签发毕业证,以秀才资格论,群众谓之“洋秀才”。学习科目修身、读经讲经、算学、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育。因师资缺乏,课程有所偏废,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课程。贡生吕青云为第一任堂长。民国初年,取消“读经讲经”,增设“英文”,新学风气渐开;停止学生公费。
1914年(民国三年)改为德县县立高等小学校。后来几经变迁。
1945年抗战胜利,兵匪猬集县城,强占学校,教师薪金拖欠,学校混乱,校产及所藏图书遭受严重损失,直至解放。
1946年6月,德县县城解放,学校迅速开学,改为德州市联合完全小学,推选封博茹为校长。经费自筹,开展勤工俭学,街道资助。1947年底,连云街初级小学并入,改任石兰亭为校长。校名改为德州市吕家街完全小学。
1951年改为德州专署直属小学,转入烈士子女,在校食宿。1952年增至15个班,学生813人。1954年专署撤销,复归市建制,仍为德州市吕家街完全小学。1956年,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附设幼儿园,学校规模日益扩大,颇享盛名。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学校制度破坏,秩序混乱、师生关系对立,校产遭受损失。随同街道一起改名为人民街小学,建立“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工宣队”进驻学校,实行“工人阶级领导”。全部实行五年制,增设初中班。
1972年春,改为
德州市第四中学,1981年开始设置职业班,后改名为德州第一职业高级中学。1992年迁出吕家街,几经变革,今已并入德州学院。
1992年,德州三中迁入州卫书院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