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季松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湿地生态与环境领域专家,中国雄安集团院士工作站主任
吴季松,1944年8月10日出生于重庆,辽宁沈阳人,满族,中共党员,湿地生态与环境领域专家,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雄安集团院士工作站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顾问。
人物经历
1944年8月10日,吴季松出生于重庆。
1962年—196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数学力学系,毕业后,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被分配至新疆芳草湖农场劳动锻炼,成为一名农工。
1971年,调任至新疆仪表厂,后任技术组长。
1973年,被选中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北京物理所合肥受控热核聚变研究站。
1979年,在欧洲原子能联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做访问学者,从事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器研究。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调任至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任副秘书长。
1990年—1992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参赞衔副代表。
1992年—1994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高技术与环境顾问。
1995年,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研究室主任。
199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
2001年,任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主席特别助理。
2004年,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12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正式退休。
2009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80年代初,吴季松提出中国经济应分东中西三区以不同的阶段目标发展,创意知识经济并将科技园区的实践介绍到中国,提出修复生态系统理论并主持制定水资源规划和创立新循环经济学等。
1982年,吴季松将“可持续发展”概念引入中国;1985年,带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组完成“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于经济发展”的研究,对“知识经济”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1992年,主持全球水资源调查,制订了新的丰缺水标准;2005年,在西方提出的“循环经济”基础上,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创新的理论、概念和思路。
吴季松主持制定并指导实施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生态修复规划,至2004年成功修复了北京上游水源潮河湿地、黑河东居延海湿地和黄河口湿地等五个湿地。
截至2016年9月,吴季松已在《自然与资源》《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文章100余篇;编著出版有《知识经济学》《水!最受关注的66个水问题》《中国可以不缺水》《新循环经济学》《生态文明建设——卅年研究/百国考察/廿省实践》《亲历申奥》《重走丝绸之路两万里》等专著40余部。
吴季松主持制定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塔里木河流域按期综合治理规划》《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等。
吴季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筹建成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开辟了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吴季松的父亲是中国政治经济学者、《观察》周刊主要撰稿人吴恩裕
人物评价
“吴季松在中国科技和产业领域做出了多项管理与政策贡献。”(《科技日报》评)
“吴季松对国际科技园区、全球知识经济发展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国际科技园区协会评)
“在学生们眼中,吴教授(吴季松)是位渊博而又精深、平易近人的师长;在业务上,他是一位很有国际交流经验、事业心强的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评)
“吴季松在知识管理、循环经济、资源系统管理等领域业绩突出,成果卓著。”(时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事处处长陈昕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0 17:3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