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汉族,1952年5月生,山东无棣人。1971年进入原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学习,1974年大学毕业并留校担任教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青岛海洋大学(现为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十届地球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
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国际海科委中国
海洋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5个学术期刊的编委或特邀编辑。
海洋环流
动力学,近海环境质量预测机理与方法,数据同化 与融合技术。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课题,国家
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等共20余项。基于对
赤道深层
射流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密度水体的运输或形成所产生的局部性
浮力振荡激发的波动以及关联的
能量辐射和赤道波沿赤道的局部性
能量辐聚是形成赤道射流的主要机制的观点。基于洋底
涡旋的研究,提出洋底涡旋应遵从锋面地转
动力学,且以不同 效应的重要程度,洋底涡旋的变化和迁移规律遵从5种相应的次锋面地转
动力学的观点。基于
热带海区波动研究,建立了
热带海区波致环流
动力学和波致物质输运理 论框架。基于对
热带海区观测资料与模式研究,提出
热带海区混沌混合和输运是
热带海区物质与
能量混合与输运中非可忽略分量的观点。提出了以有效位能变化研究
热带太平洋上层
海洋热力与动力现象年代际变化成因。研究的
途径,提出了以
能量级联为主线研究渤黄东海
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的学术思路。并以首席科 学家的身份适时组织承担国家“973”计划“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
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项目。主持完成了《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环境专项调查,主持 编写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编制大纲。
基于对
赤道深层
射流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密度水体的运输或形成所产生的局部性
浮力振荡激发的波动以及关联的能量辐射和赤道波沿赤道的局部性
能量辐聚是形成赤道射流的主要机制的观点。基于洋底
涡旋的研究,提出洋底涡旋应遵从锋面地转
动力学,且以不同效应的重要程度,建立了热带海区波致环流动力学和波致物质输运理论框架。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课题,国家
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适时组织承担国家“973”计划“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项目。主持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环境专项调查,主持编写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编制大纲,指导完成了三省一市(山东、
河北、
辽宁和
天津市)《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参与主持(副组长)编写完成了《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该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自1992年以来,已发表论文90余篇,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其他科技成果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