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间艺人吴明月先生,在浙南闽东等地真是大名鼎鼎了。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播放他的专访片,让浙南闽东戏曲界同行开了眼界,美国坦普尔大学教授到他家采访,让偏僻乡村第一次迎来了外国人,大家还为他感到骄傲与自豪呢!
浙南闽东俱声名
“有口无口口代口,是人非人人舞人”——苍南
布袋戏,一个人、一双手、一张嘴、一双脚,这是真正的一个人一台戏。
在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的开幕式上,一位中年艺人端坐在一个装饰得古色古香小戏台后,身边特制的木架上插挂着六十来个各类行当的布偶,一只话筒垂挂在面前。他一边对着话筒,不断变化声腔,或说唱或念白,一边用脚踩击大、小锣,两手各操纵着一只布偶轻松自如地表演着。只见
武松在景阳冈上与白额大虎狭路相逢。凶猛的老虎时而扑腾飞跃,时而闪身甩尾。英雄
武松也不示弱,摆开架势奋力还击。两手交错,而戏台下用脚同时敲打的锣声也激烈地响成一片,引得观看的市民不断叫好。
幕后的表演者叫吴明月,年过半百,祖居平阳水头,是
布袋戏世家。从他爷爷开始从事
布袋戏表演,到他父亲举家迁到
灵溪附近,再到他这已是第三代传人了。
自编自导又自演
布袋戏源远流长,堪称百戏之祖,古色古香,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演出形式比较灵活,语言诙谐而且通俗易懂,很多相当于顺口溜,因其具有独特的魅力,深受老百姓喜爱。俗话说,小小舞台天地宽,别看小小的
布袋戏表演,吴明月先生从学习剧目中常用的总纲、唱腔、韵调,到练双手操纵木偶动作,每一个环节都不是易事,他不但要学会手持木偶,还要用脚敲击小鼓或大钹,脚、手有机配合敲打来演奏乐器。要做到手脚高度协调、密切配合,那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吴明月先生在道具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少,因为
布袋戏演出不是临场化妆,生、旦、净、末、丑等很多不同角色都必须另外制作,固定化妆,他用的木偶的头像、脚、手、盔帽、服装等一切道具以及戏台设计全部自己制作,还真是一门综合艺术呢。
吴明月先生所演剧目,既有继承传统的,又有自己独立创新的。他不但是个有名的表演艺人,还是个优秀的编剧者。他将古代传统小说内容经过字句处理,改编成唱腔或道白,然后进行表演。他演出的剧目有单场剧本、也有连续剧目,据初步统计,共有《包公判三冤》、《绿牡丹》、《麒麟袍》等14部计94场,每场演出都是演员、导演、场务等全部一个人担当。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发展了,
布袋戏的作用也有新变化。吴明月先生适应时代变化,学习创作、表演富于时代精神的剧目。这些现代剧目一般是正式演出前的小节目,内容大致为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如计划生育宣传、禁毒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苍南现代化建设宣传以及新闻、劝善文、反映改革开放新人新事新风尚等作品。
有的地方,
布袋戏已经成为水库禁止钓鱼,山区封山育林,果林禁约等的一种聚众宣传的手段。利用
布袋戏演出,使各种乡规民约家喻户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吴明月先生的不少作品能记在头脑里,每到一个场地演出,结合地方特色,随机应变表演一些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保护将失传渔鼓
吴明月先生在演
布袋戏之余,还自学了渔鼓艺术。虽然没有专门拜师学习渔鼓,但他觉得,作为一个民间艺人、一个渔鼓艺术爱好者,作为苍南县戏曲协会副主席,他有责任有义务对渔鼓艺术加以抢救和保护,如果渔鼓艺术在他任期内出现断层,他将对不起古人,对不起子孙后代。他说:“八十年代,苍南县渔鼓艺人还有20多个,
布袋戏艺人有50多个,渔鼓艺人大都去世,留下来一两个,已经无法全面继承传统渔鼓艺术了,可以说
苍南渔鼓这一个流传几百年的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将濒临失传,这种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也许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在书上看到了。”说到这里,这位身高一米七二,体重八十五公斤的男子汉,竟然潸然泪下。
长期钻研获成就
由于吴明月先生在
布袋戏艺术方面长期钻研并且取得突出成就,他1983年当选为
温州市曲艺家协会首届理事、灵溪区曲艺协会主席,1988年10月当选为苍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县戏曲协会副秘书长,1991年任县戏曲协会秘书长,1997年一直任县戏曲协会副主席。在苍南、平阳、福鼎等浙闽边界讲闽南话的地方,他的名字广为人知,他已经成为浙闽边界各县市戏曲界的领军人物,由于他的奔走相告,推动了浙闽边界民族民间戏曲艺术的挖掘和发展。
福建省文化厅、厦门日报社、温州商报社、苍南新闻社等单位都有记者专门采访过他,宁夏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音像光盘,温州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他的专题片;1999年12月,中央电视台第7套节目,专门播放他献演的
布袋戏、渔鼓这些独特的戏曲、曲艺节目,并对他进行了专题报导;2000年,美国坦普尔大学教授路易斯先生来华进行民俗采风期间,特意到苍南采访他。如今,在他的家中,保存着他与很多名人的合影照片。多年来,文艺比赛也好,文艺下乡也罢,他上台演出不知有多少次,与文艺界人士合影的照片保留着很多很多,他把这些照片作为自己一生最贵重的东西,象传家宝一样保存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其实,吴明月先生的成长道路并不平坦。他从开始学戏到正式演出历时8年,恰遇文革期间,百业萧条,他也受到政治风浪摧残。当年他演古戏,被人诬为与政府唱对台戏,
布袋戏道具被烧,木偶头像被打碎,有五年时间,演出被彻底禁止,他曾经几度被抓,或被拘留或被强制进学习班,一家子女,嗷嗷待哺……期间,他伤过心,流过泪,有时甚至夜不能寐,只能借抽烟、喝酒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但是,他始终没有想过要放弃自己酷爱的艺术,睡梦中常常轻吟着唱词……
回首当年路艰难
回忆当初艰难岁月,他轻轻的吁了一口气,笑着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啊,吴明月先生从偏僻农村一个普通孩子,发展成为浙南闽东著名民间艺术家,四十年时间一晃而过,真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改革开放后,文艺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他和每一位艺人一样,过上了安心日子,恢复了对
布袋戏这门艺术的专门研究。
近年来,吴明月先生迸发出巨大的创作热情,他曾创作渔鼓现代节目《吸毒害处多》,《矾山“标会”最害人》、《喜看灵溪奔小康》等剧目,还与县文化馆干部联合创作渔鼓《学习新水法》,相声《人多地球会踩扁》,与灵溪镇文化站干部联合创作反映计划生育的双簧《矮子村》,与县民协干部联合创作渔鼓《灵溪工业展新貌》、《爱民模范刘庆民》、《灵溪缴枪记》等,并上台表演独唱、合唱、男女对唱、双簧、相声等节目,有特色地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文艺界领导和同行们的广泛好评。
下乡弘扬布袋戏
他曾经配合过共青团浙江省委组织的文化下乡,到革命老区五凤乡等地演出,配合温州市职业中专学校到灵溪镇江村进行“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文艺下乡演出,还参加过数十次广场文艺晚会。最近,他创作的渔鼓节目《赌祸》,应邀在温州市第五届曲艺汇演中亮相,并广获好评。如今,他已经成为一位集创作、表演于一身的多面手,一位多才多艺的民间艺术家。
不管文艺下乡或文艺进社区,每当他在台上表演,看到成千成万观众对他的节目投以热烈掌声时,他总是笑得象孩子一样天真。他非常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交流研讨
布袋戏以及渔鼓艺术,非常乐意把自己掌握的表演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他多次表示,希望有年轻人加入他的队伍,使渔鼓、
布袋戏这些民族民间优秀传统艺术得以弘扬,他说:“我还真想让年轻人进入艺人班子,参加演出,这样,我们的队伍就更活跃了。”
成功离不开贤妻
一架篱笆三根桩,一人做事众人帮。吴明月先生的成功,离不开他妻子的默默奉献。他的妻子许翠金,属于那种相夫教子型的传统女人,她既是他的好妻子、也是他的好帮手,他每次到外地演出,家里的农活基本由他妻子承担,由于她身体不大好,重的难的农活,也有他兄弟一班人的帮助。
成名之后犹平凡
成名后的吴明月先生,生活依旧过得很平淡。演出之余,吴先生还研究烹饪,并拥有一手较好的烹饪技术。农村红白喜事办酒席,经常有人请他作厨师。说起吴先生的烹饪技艺,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常言说,习武者拳不离手,习艺者曲不离口,有一次,邻居有人办喜事,请他做厨师,他在炒菜过程中,心里还想着演戏时包公角色的某段唱词,想着想着,居然把锅里的菜给烧焦了,后来客人反映,他才恍然大悟。
坚持艺术不为钱
其实,他演戏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而且经常要出外,有时上山演出,到老少边穷地区,甚至风餐露宿的。演出时间多数在晚上、演出一场需要二三小时,若是元宵节前后或传统节日,效益还好些,一场演出价钱300元以上,平时每场演出只有250元左右。象他这样著名的艺人,一年仅能演上150场左右,年收入大约三四万元,其他的
布袋戏艺人,一般达不到这个收入。而他当厨师,一场酒席能有六到八百元收入,全年也有七、八十场,应该有五六万元收入。要论经济效益,他演戏当然比不上当厨师好。2002年有一天,他的邻居们叫他不要再演
布袋戏,去当厨师算了。那时连吴明月也心灰意冷地将戏棚搁在一边,木偶也扔到箱底,下海跟朋友做了几年生意,后来又在县城开了一段时间的餐馆,但是,他始终无法割舍对
布袋戏的情意最终又回到了心爱的舞台。但是吴先生仍然没有因为这些善意的劝告,而放弃他祖上传下来的
布袋戏艺术,一如既往地走他自己选择的路,已经为之默默奉献了40年的岁月。他的好多同龄人已经买了新房,搬家到县城来,而他还住在一个偏僻小村子里,这跟他的同龄人相比,已经相差一大截了。吴先生自甘寂寞,独守艺术,也许,这属于一种境界吧。
后人传承可堪忧
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和近年经济大潮的冲击,
布袋戏艺术,正经受从不景气开始走向萎缩,我县现有的20多个布袋戏艺人,年 龄多数50有余,年轻的寥寥无几,已经没有人愿意拜师学习这种不好赚钱的艺术了,长此以往,这种宝贵艺术很可能销声匿迹。为此,吴明月先生四处奔走……
相传,
布袋戏在明朝万历年间随福建移民引入平阳和苍南一带,它的演出活动区域均是讲闽南方言。由于
布袋戏中表演的戏偶四肢是用布缝制而成,形状酷似布袋,民间称之为布袋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
布袋戏十分兴旺,仅当时的平阳县(苍南那时候还属于平阳)就有200多个戏班。
文化大革命时期,
布袋戏走入低谷。但“文革”的结束,随着一批新人加入,
布袋戏很快又活跃在街头乡间。但好景不长,随着上世纪80年代电视的普及和娱乐方式的增多,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和外来文化的挑战下
布袋戏又只能靠边站了。
然而,吴明月和其他艺人们仍有担心。“我每年的演出保持在200场左右,收入还算可以,真正让我担心的是
布袋戏会不会在我们这一代手里终结。”吴明月忧心忡忡地说。原因之一,看
布袋戏观众基本都是些老人,之二是许多年轻人听不懂布袋戏台词。再说,掌握布偶艺术极难,资质不高、不肯吃苦者,难以掌握这一行业;资质高者、又不屑花上若干年时间学的,又只为走街串巷营生,所以
布袋戏未来的市场和传承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创新发展布袋戏
由于
布袋戏是方言戏,演出地区只局限在苍南、平阳、泰顺、文成、玉环以及福建的闽东等地区,此范围之外戏路不宽。
布袋戏,要想繁荣发展,打开局面,必须改革创新。吴明月先生还为
布袋戏的发展开了一剂良方:一是在语言上进行改革,保持闽南语特色,推广普通话;二是使用电脑幻灯技术,打上字幕,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剧情;三是组织编剧人员,进行现代题材的
布袋戏剧本创作;四是进行表演艺术的创新,同时加强艺术评论和研究;五是加强艺人队伍的建设,扩大艺人队伍阵容,提高艺人队伍整体素质等等。看来,这些都必须请行家好好研究,还必须有大量资金投入。只有这样,
布袋戏这门古老的艺术,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前景,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文化部门责无旁贷。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为繁荣
布袋戏艺术,吴明月先生表示:“我们艺人队伍首先要在正确的理论倡导下,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做好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使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布袋戏艺术得以与时俱进、走向新生。”他同时代表
布袋戏艺人,呼吁各级文化部门,把布袋戏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列入保护范围,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经费上给予支持,积极推进布袋戏艺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使这种优秀的传统艺术拥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面对
布袋戏的发展窘境,吴明月和布袋戏艺人们没有气馁。他们纷纷为
布袋戏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愿望。首先要在语言上进行改革,即在保持闽南语特色的基础上推广普通话,以此来打破语言,障碍拓宽
布袋戏市场。其次,使用电脑幻灯技术,在演出时打出字幕,让年轻观众能看得懂
布袋戏。三是组织编剧人员进行现代题材的
布袋戏剧本创作。四是加强
布袋戏艺人群体的建设,培养布袋戏的新人。此次我市首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举行,无疑也为
布袋戏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吴明月和同伴们开始下工夫对表演的软硬件设施都进行改进。将原来长不到一米的戏棚增长到1.8米,在戏棚顶部安上了两个高音喇叭,艺人的嘴前倒挂着一个话筒。照明设备也做了两个改进,将原来的灯泡换成了数个小型舞台灯。木偶也整整大了一倍,面部的雕刻和衣着的制作也都比以往精良了许多。经过艺人们不断地推陈出新,吴明月的演出一场接着一场一年之间几乎没有空闲,
布袋戏似乎又再现了当年的风光。
所获荣誉
2022年5月23日,浙江省2021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为合格(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