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就读于
金陵中学,次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3年赴美,求学于
明尼苏达大学,1925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入
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先后获
硕士学位(1926)、
博士学位(1928);获博士学位当年即回国,任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起任清华大学
教授,1932年任
清华大学教务长。
抗日战争爆发,他先后出任行政院经济部秘书,战时物质管理局主任秘书即秘书长,以自己的学术专长,贡献于抗日战争。1946年任中国善后救济总署顾问。1947年重返清华园任教。
1952年,高校
院系调整,撤消
社会学专业,各院校社会学系也随即撤消,先生调任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当选为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1968年5月7日,吴景超因
肝癌去世,终年67岁。死后火化,骨灰由一位堂弟携返故乡
歙县安葬。
吴景超的学术道路和他的人生道路都是不平坦的。作为中国第一代的社会学家,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学术开端,在他从事学术研究的时候,时代为他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作为
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首创者之一,他在自己学术生涯的开始阶段,就敏锐地选择了一种虽然刚刚创立但却有着广阔学术前景的学科。——
谢泳主要著作有《社会组织》(1929)、《
都市社会学》(1929)、《社会的生物基础》(1931)、《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1936)、《劫后灾黎》(1947)。
他根据
人口密度和职业两个标准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4种,认为中国属于第四种国家,出路在于: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改良生产技术;实行公平分配;节制人口,并提倡“用机械的生产方法,去代替筋肉的生产方法”。他是中国社会学界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侧重于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特别是都市社会,还探讨了理想都市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