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山(1913年5月10日~2012年10月24日),原名吴绍奎,安徽六安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人物生平
吴瑞山,1913年生于安徽六安。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25团通信员、班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三次、第四次反“围”作战。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入川陕后,任红4军通信队队长。参加了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任红4军第12师25团连长,后任红4军司令部参谋。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副官处副官。1938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留校任第二分校区队长。1940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1团营长。参加了百团大战、晋察冀边区1941年秋季反“扫荡”斗争和1943年北岳地区秋季反“扫荡”作战。1945年起,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2旅1团参谋长、团长。
解放战争初期赴东北,分别任热辽纵队第27旅70团、第16旅46团团长,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7旅副旅长,独立第1师副师长。1949年2月任第四野战军第45军135师副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任副师长。1952年10月任第54军副军长。次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金城战役。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0年元月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参加第二期学习。毕业后,于1962年6月调至面对台湾海峡的闽北指挥部任司令员;1964年3月调至江西省军区任司令员,参加中共江西省委常委;1968年10月调至陆军第三十一军任军长;1969年11月调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1972年11月调至武汉军区任副司令员。1988年,吴瑞山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12年10月24日,吴瑞山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吴瑞山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2013年1月27日,吴瑞山将军骨灰安葬在武汉九峰山革命公墓。
人物事迹
少年立志 参加红军
1930年10月,18岁的吴绍奎带着他15岁的弟弟吴绍荣和同乡百余名青年一起报名参加了主力红军。一到红军,绍奎就被分到红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一营一连当战士,这以后一直到1937年8月红四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整整六年,他一直在四军。在这六年间,绍奎参加主力红军后经历的第一个大仗是著名的商(城)潢(川)战役,随后又参加了苏家埠和潢(川)光(山)战役。到1932年7月上旬,绍奎随十师二十八团围攻麻城,战斗中,他左腿中弹负伤,仍坚持战斗不下火线,后被战友强行抬下阵地,送到后方医院治疗。
当时,斗争形势非常严峻。国民党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围剿”。
蒋介石亲自出马任“剿匪”总司令,并调集30万人马,对
鄂豫皖苏区进行大举进攻。此时,绍奎虽身在后方医院,心却早已飞回了前线,他多么想早日回到部队参加保卫苏区的战斗啊!这时,后方医院为支援前线,开始动员轻伤病员归队参战,归心似箭的绍奎伤口虽未痊愈,毅然向医院提出出院归队的请求,医院领导看他态度坚决,批准他出院归队。绍奎出院后,被分配到少共国际团一连当战士。
1932年10月22日,在打枣阳的战役中,红十师和少共国际团遇到了敌人十多个精锐团的堵截,仗打得非常惨烈,交战双方都使出了全部气力,阵地上是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在战斗中,绍奎和他的连长秦基伟都负伤了,一颗子弹穿透绍奎的左上臂,秦基伟伤在右臂,俩人同时进了随军医院。这以后,方面军涉丹江,过南化塘,夺北山垭口,强穿漫川关,于1932年11月19日进抵陕东南的商县杨家斜。在此地,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改称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紧接着部队翻秦岭北进关中,再翻秦岭南下汉中,于12月7日到达秦岭南麓小河口。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在粉碎敌人一连串的围追堵截之后,终于摆脱了西进以来的被动局面,翻越大巴山,在川东的南(江)巴(中)通(江)地区创建了川陕根据地。这时,绍奎胳臂上的伤渐好,又被分配到十师交通队当传令兵。红军入川后,十师扩编为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交通队改编为四军军部交通队。1935年3月28日,为策应红一方面军北渡金沙江,这时已有八万指战员的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离开了战斗了27个月的川陕根据地。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绍奎一直在军部交通队,从战士、班排长到指导员、队长。
英勇机智 沉着抗敌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的
三八五旅,绍奎任旅部少校副官(管理科科长)。1938年3月,进延安
抗大学习。四个月后,成立抗大七大队时,调任七大队区队长,后七大队改为抗大二分校,调到晋察冀。这期间,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任过连长、团参谋、营长等职。在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1944年12月,时已改名为瑞山(1938年春上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时,绍奎给自己起了一个学名:瑞山,并根据出生时的季节时令,把自己的生日定5月10日)的绍奎又受命到延安,进由徐向前任班主任的中央党校第一部军事研究班学习,毕业后,瑞山调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二旅一团当参谋长、团长。
从土地革命战争的恶劣环境中走过来的吴瑞山,身经百战,对敌斗争经验丰富,加上他胆略过人,在抗日战争中,首长常把艰巨的任务交付给他。他曾仅带一个连加一个班,护送肖克夫妇穿越敌人封锁线去延安;他率部到敌后打过游击;他还参加了百团大战的
涞灵战役。在这众多的战斗经历里,他一直没有忘记的是一次率侦察连外出执行任务,路过河北冀县郑村时天已大亮了,瑞山决定连队在村南头休息隐蔽。中午时分,一队鬼子兵突然从北头进村了。群众知道有子弟兵在村南头,连忙一面派人送信,一面主动上前应付鬼子,张罗饭菜,拖延时间,等鬼子吃喝之后继续搜查到村南头时,瑞山他们已神不知鬼不觉地转移到村北头,躲过了敌人的突然搜捕。
解放战争中屡立奇功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14日拂晓,时任东北野战军八纵二十四师副师长的吴瑞山与师其他首长一起,指挥全师官兵与兄弟部队相互配合,向盘踞在锦州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部队率先攻人锦州城内,活捉了驻守锦州的国民党九十三军军长盛家兴。10月下旬,被围困在辽西黑山、大虎山地区的国民党廖耀湘兵团准备东逃沈阳。吴瑞山率二十四师两个团向茨岗子方向截击。当行至荒岗子附近时,遇到从康家屯撤退下来的清一色美械装备的敌新编二十二师。吴瑞山当机立断,速令身边的两个团抢占有利地形,拦截这股逃敌。后在八纵二十三师配合下歼敌大部,封死了敌人逃向沈阳的去路。由于吴瑞山善于捕捉战机,敢于以少胜多、孤军作战,取得重大战果,为全歼廖耀湘兵团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辽沈战役之后,吴瑞山等人率部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在攻城战斗中,吴瑞山所在的二十四师的任务是从东往西攻打民权门。当攻城的炮火一结束,该师七十团一营一连的战士仅用三分钟时间就冲人突破口,把鲜红的战旗插上民权门。敌军疯狂反扑,不仅以高度密集的炮火实施攻击,还连续投入了以营为单位的兵力,一波接一波地压向民权门,企图夺回突破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为副师长的吴瑞山赶到民权门内,与尖刀连战士并肩战斗,把住了突破口。他各师从民权门突进。七十一团三营七连战士詹德友高举红旗第一个冲上
金汤桥。至此,本来未承担主攻任务的二十四师率先实现了突破民权门、强占金汤桥与海河对岸兄弟部队会师的目标。
社会评价
2012年5月10日,吴瑞山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病房里迎来他100岁生日,时任总政治部主任
李继耐上将发来贺信。贺信高度评价了吴瑞山将军从青年时代至离休后为党、国家和军队作出的重要贡献,称吴瑞山老首长是人民解放军中少有的百岁开国将军,是人民的功臣。评价他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信念坚定,襟怀坦荡,始终保持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懈的人生追求。称赞他的革命精神、优秀品格和崇高风范,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激励全军官兵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学习、敬仰、继承和发扬。肯定他的历史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全军广大官兵永远不会忘记!
亲属关系
吴瑞山父亲吴思杰,母亲刘氏。哥哥吴绍德,弟弟吴绍荣。妻子李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