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江苏徐州人。1961年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毕业。1962年加入中国外交部,先后任
外交部亚洲司科员,1970年起,任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三秘、研究室主任,驻孟加拉国大使馆二秘、研究室主任,亚洲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1988-2001年,先后任
中国驻
马来西亚、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印度大使。
履历
1962年4月,加入中国外交部,在亚洲司任科员,主管印度。
1970年2月至1972年4月,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任三等秘书,研究室主任。
1974年12月至1975年10月,在外交部北郊干校下放。
1976年5月至1980年8月,在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任二等秘书,研究室主任,使馆党委委员。
1980年8月至1984年8月,在外交部亚洲司任副处长、处长。
1984年8月至1988年7月,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
1988年7月至1991年4月,任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使馆党委书记。
1991年5月至1995年4月,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使馆党委书记。
1995年3月,被巴基斯坦总统莱加利授予巴基斯坦最高文官勋章“HiLAL-I-PAKiSTAN”,表彰为发展巴中友谊和促进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区和平的贡献。
1995年8月至1998年2月,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使馆党委书记。因组织领导和直接参与营救被印尼扣留的浙江省舟山市16艘渔船和301名船民,受到
外交部的表扬,
农业部和
浙江省人民政府专门致电感谢。
1998年4月至2001年6月,任中国驻印度大使,使馆党委书记。抵任后不久,1998年5月,印度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两轮核试验,使中印关系的发展遭到了严重挫折。在中印关系骤然恶化的特殊情况下,率领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同志们,在外交部领导下,认真执行中央的外交政策,结合当地实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受到外交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统战部的好评。利用大使特有身份,做驻在国各界人士和媒体的工作,在有关会议上发表演讲,接受电视台、报刊采访,增进相互了解,推动中印关系逐步恢复和发展,受到印度朋友的广泛欢迎和赞扬。“德里泰卢固学会”授予“1999年度国际关系卓越成就奖”。“印度市场和管理学院”授予“1999年优秀外交官奖”。“印中协会”授予“1999年度奖”。“印度全球教育者大会”授予“2000年全球和平、环境和人权奖”。“争取世界和平国际教育者联合会”授予“世界2000千年奖”。印度“国际团结基金会”于2001年6月授予“终身外交成就奖”。2001年8月退休后,任外交部特邀调研员,中国—印度名人论坛秘书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理事,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中央电视台对外宣传顾问,中国亚非交流协会顾问。周刚说,中印两国在改革中都积累了很多经验,双方可以互相学习。印度的软件、制药、金融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值得中国学习。中国在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的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经验可以同印度共享。至于竞争,包括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地区合作、工程承包等方面,对于两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是难免的。但是,这种竞争应该是有序的,出现问题时应通过友好协商加以解决。互利共赢是双方的宗旨和努力的方向。
“在中印之间,我们最好不去争谁快谁慢,谁高谁低,谁优谁劣,最重要的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周刚说。当被询问
印度对中国的基本外交政策是什么,看成伙伴还是对手时,蓝建学说,印度的对外战略目标是实现战略自主,扩大本国的自主权。与邻国发展互利合作,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是印度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在某些议题上印度把中国视为合作对象,在其他一些议题上可能视为竞争者,但是加强与中国接触与务实合作是各主流政党的共识。
当时,周刚的夫人邓俊秉也在印度积极开展夫人外交,组织夫人活动。夫妇二人作为夫妻工作团队,为两国修好作贡献,一时传为佳话。
邓俊秉在一同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夫人外交的好处在于可以间接地拉近彼此的关系,也可以给她们的丈夫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式的、官方的工作是由丈夫完成的,夫人是做软性的工作。“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大姐跟我们说过,你们不能起红花的作用,你们应该起绿叶的作用。红花是你们的丈夫,你们是绿叶,绿叶要扶持红花。你们不要盖过丈夫,但是你们也是不可或缺的。”
怀念前总统纳拉亚南
周刚夫妇在驻印度工作期间,经历了风风雨雨,但都对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印象深刻。纳拉亚南从1997年至2002年担任印度总统,他一生都在为中印两国友好相处而努力,为中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纳拉亚南总统和中国的缘分不只是在他担任印度总统期间。1976年中印两国恢复互派大使时,他是第一任驻中国大使。他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中国国情国策也非常了解。
在印度进行核试验后不久,两国关系一度陷入低潮。印度方面对中国大使到任之后递交国书作出了一种特殊的安排。但是纳拉亚南与周刚进行了非常友好的谈话,周刚记忆犹新。他对本刊记者说,纳拉亚南一贯主张对中国友好,长期以来他都坚持一个观点:一个新生的中国,对于印度这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支持,一个帮助。他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中国的兴起,非常赞赏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和成就。纳拉亚南曾经说:“邓小平说得好,印度不对中国构成威胁,中国也不对印度构成威胁。我们应该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之上来重塑我们的关系。”
在一次家宴上,纳拉亚南对受邀的周刚说道:“很高兴看到我当年跟大使谈的那些话使得今天两国关系得到了恢复,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我很愿意继续为印中关系的发展而努力。就算我将来退休之后,我也要以个人的身份到中国去访问。”在中印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周年的时候,他以前总统的身份参加了国际研讨会。“那时候他就已经不良于行了。在杭州分别的时候,他和夫人一直陪着我们走出宾馆大厅,很长的走廊,送到楼梯口,跟我们拥抱告别,一直捏着我们的手不放,看着我们开了车门上了车,再挥手告别。情景非常感人。”周刚夫妇唏嘘道。纳拉亚南于2005年11月9日逝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