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街道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下辖街道
周口街道,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是蓬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委、县政府驻地。位于蓬安县中部,嘉陵江东岸,南与相如街道为邻,西与锦屏镇隔江相望,北与金甲乡接壤,东与营山县毗连。截至2023年6月,周口街道辖11个社区、4个村。
建制沿革
明正德(1518),设舟子口市。
清道光三年(1823),改为周口镇。光绪二十年(1894),更名州口。
1913年,设周口乡。1933年10月,红军在此设周口区苏维埃、周子镇、周口乡苏维埃政权。1942年,分设周口乡、清溪乡。
1952年10月,建立城关镇,城郊设周口乡和清溪乡。
1958年10月,保留城关镇,合并周口乡、清溪乡成立红旗公社。
1961年,分设清溪公社、红旗公社。
1981年8月,城关镇更名为周口镇。
2002年10月,将周口镇管辖的9个社区居委会及城郊7个村划出,成立相如街道,周口镇单设。
2006年6月,合并相如街道、红旗乡、白玉乡、清溪乡建立相如镇。
2019年10月,撤销相如镇、设立相如街道、周口街道。
行政区划
2019年10月,相如镇建设南路社区、东风路社区、下河街社区、磨子西街社区、磨子东街社区、笔架山社区、龙角山社区、三湾堰社区、青龙街社区,以及马儿梁村、小泥溪村、牛毛漩村、中堂村、毛坝子村、双河口村、青高村、七里半村、堂房村、熊家梁村、敖家沟村、彭家沟村、龙角村、木桥沟村划归周口街道。
截至2023年6月,周口街道辖11个社区、4个村:下河街社区、磨子西街社区、磨子东街社区、笔架山社区、建设南路社区、东风路社区、青龙街社区、三湾堰社区、龙角山社、茅店子社区、木桥沟社区、堂房村、双河口村、毛坝子村、牛毛漩村。周口街道办事处驻红旗路7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周口街道,位于蓬安县中部,嘉陵江东岸,南与相如街道为邻,西与锦屏镇隔江相望,北与金甲乡接壤,东与营山县毗连。
地形地貌
周口街道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可分为北部低山区带,南部、中东部浅丘平坝带。
水文
水资源丰富,嘉陵江由北向南流经相如街道。
自然资源
2020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1447.55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924亩、油菜种植面积4005亩、蔬菜种植面积8423.55亩、林地1315亩。
名优特产
吴馓子麻花
蓬安首席技师、高级厨师、公共营养师冀进忠,精心制作的吴馓子麻花,富含多种维生素,好吃不上火,营养又健康。他研制出的食品含谷氨酸、碳氨酸、17种氨基酸、28种营养素,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处。2016年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2017年,吴馓子麻花被评为南充市十大名小吃、南充市特色旅游商品。2018年,冀进忠创建了四川吴道子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食品30吨,产值200万元。2021年10月19日,冀进忠获“南充市首席技师”荣誉称号。
风景名胜
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嘉陵第一桑梓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汇集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独具巴文化特色的发源地、千古浪漫的爱情圣地、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展示台、嘉陵江农耕文明等五大品牌资源,被专家学者誉为“最浪漫的休闲家园”。景区分“一江、两岸、三段、四功能片、十三区”,面积达20余平方千米,是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中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旅游区建成了百牛渡江景区、周子古镇、滨江文化休闲区、龙角山和马电5个景区,其中相如故城和周子古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该景区是一个集山、水、城相依相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
龙角山景区
龙角山景区,位于蓬安县城西北部,与周子古镇景区紧紧相连,面积650亩,最高处海拔近600米,是蓬安县城周边的制高点。龙角山名来源于山脉走势,其山犹如一条卧伏于嘉陵江边饮水的龙,山顶犹如龙角。此山为蓬安地标性名山,《元和郡县志》对其有记载。清代安徽监生周铭的《龙角山》诗云:“拏云气骨势纵横,夜月如珠颔下明。词客不须攀绝顶,狂吟唯恐卧龙惊。”景区有画圣广场、画江楼、龙角长廊、龙角寺、乡友林、半山亭、吴道子天梯、红军树、龙角圣水等景点。
画圣广场
龙角山山腰有画圣广场,广场有全国最大的吴道子塑像,塑像对面是画江楼,它们都是为纪念画圣吴道子在此画《“锦绣嘉陵三百里》草稿时,“粉本在兹”(即草稿遗留此处)而修建的。
吴道子(680—759),河南省禹州人,唐代画家,后世尊称为“画圣”,民间画工尊其为祖师。官从五品。相传吴道子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改习绘画。曾在长安、洛阳寺庙中作佛教壁画400余堵,无一雷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画佛像圆光、屋宇柱梁、弯弓挺刃,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的笔法来表现人物衣褶,使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传说他曾在长安兴善寺当众表演画画,“立笔挥扫,势若旋风”,一挥而就。长安市民,扶老携幼,万人空巷,蜂拥围观,无不惊叹,哗然喧呼。
据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家》记载,唐玄宗到川避难归京后想念蜀中山水,便派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到嘉陵江观景作画。当年,吴道子就站在现今画圣广场这个位置,悉心观赏嘉陵江美景。回到长安后,玄宗问他画了些什么,吴道子答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粉本,就是草图之意。传说其粉本就丢在了附近。随后,吴道子仅用一天时间,便在大同殿壁,画成“锦绣嘉陵三百里”图卷。而受命一同作画的李思训却用了好几个月才完成创作,于是有“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的说法。
为纪念画圣,广场傍山麓处雕塑了吴道子头像,宽30米、高15米,是全国最大的吴道子头像雕塑。雕像采用红砂石材质,色泽鲜艳,神态飘逸,似吴道子长须飘飘,凝视嘉陵江,在构思惊世之作。
周子古镇
周子古镇,位于县城临江西北部,始建于南北朝后期,形成于唐宋,原名舟口,是古相如县、蓬州的一个著名古渡口。因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曾在此讲学,后人更名周子镇以示纪念。古镇民居、祠庙、楼台多次重建,至今保存有明清古街区,还有濂溪祠、万寿宫、武圣宫、财神楼、洞仙观等古建遗迹遗址。保存完好的水码头上通广元、阆中,下达合川、重庆,被誉为“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
名人乡贤
唐青山(1912—2000),原名唐贞扬,小名松柏,蓬安县周口街道人。少将军衔,沈阳军区原装甲兵副司令员,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获得者。
1932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任排长。1935年,三次过草地,四次过夹金山,四次负伤,伤愈后任连长。1937年冬,进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8年秋,“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第115师,历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六支队七团三营教导员,沂蒙游击大队政委,115师343旅686团1营教导员,滨海军区海陵独立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团政委,686团团长。1945—1949年,先后任人民自治军1师1团团长、团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1师副师长,东北野战军第38军113师副师长,113师师长。1950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1954年8月毕业后,任陆军第39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1980年1月,任沈阳军区司令部顾问;1980年8月,离职休养。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10月,因病在沈阳去世,享年89岁。
邹利鹏,1965年11月生,蓬安县周口街道下河街社区人,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少将军衔,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航天科技尖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6 22:45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