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福建省
宁德市辖县,位于
福建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53′~27°19′,东经119°7′~119°29′之间,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总面积103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周宁县辖6个镇、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狮城镇北门路11号。截至2023年末,周宁县常住人口1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06%。
历史沿革
周宁县古为七闽地。
春秋,属越。
战国,属楚。
秦,属闽中郡。
西汉,为闽越国。
东汉,属会稽郡。
隋朝,属原丰县(闽县)。
唐朝,属长溪县。
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属宁德县。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建
东洋行县,由宁德县主簿驻征赋税。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分割东洋里十五至十八都设东洋分县,由宁德县丞驻治,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由县佐驻治。
民国元年(1912年),东洋分县改由宁德县派分驻员治理。
民国三年(1914年),复设县佐。
民国十八年(1928年),裁县佐设警察所,综理辖区行政事务。
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设公安分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6月,改设宁德县第五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改设周墩特种区,脱离宁德县辖,直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公署驻
长乐)。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又改为宁德县第三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复为周墩特种区,隶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9月,改隶第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日,设县,以周墩、宁德两地首字定名周宁县,县治在狮城,辖地639.6平方千米,隶第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宁德县析咸杉乡127.7平方千米归周宁县辖,全县面积增至767.3平方千米。
1949年6月28日,周宁和平解放;9月1日,成立周宁县人民民主政府;11月12日,成立周宁县人民政府,隶福安专员公署。
1955年9月,寿宁县划出第六区(今纯池乡的11个行政村和泗桥全乡)辖地278.7平方千米,归周宁县辖,全县面积增至1046平方千米。
1970年7月起,隶宁德地区(现宁德市)。
1978年10月1日,宁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改称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周宁县隶属宁德地区管辖。
2000年11月14日,宁德撤地设市,周宁县隶属宁德市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设县,全县区划为1镇2乡50保,狮城镇下设18保,蒲溪乡下设15保,西社乡下设17保。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宁德县咸杉乡并入辖治后,改划为1镇4乡58保,狮城镇下设18保,蒲溪乡下设11保,西社乡下设12保,桃原乡下设9保,风湖乡下设8保。
1950年4月,周宁县改划为3个区34个乡。同年7月,增设1个区2个乡,计4区36乡。一区(驻端源)辖10个多,二区(驻礼门)辖8个乡,三区(驻咸村)辖10个乡,四区(驻七步)辖8个乡。
1955年9月26日,寿宁县第六区划入县辖后,原七步区与札门区合并成立李墩区,全县划为4个区58个乡镇。
1957年11月,城关镇改为县辖镇。全县为1镇4区,端源区辖12个乡,李墩区辖17个乡,咸村区辖14个乡,纯池区辖14个乡。
1958年8月,撤区建乡、将原来的1镇4区改划为城关、陈凤,端源、紫云、龙亭、纯池、禾溪、三门桥、坂坑、赤岩、李墩、贡川、首洞、秋楼、七步、咸村、枣岭、樟源、玛坑、沈洋20个乡镇;9月,改设为20个人民公社。
1959年1月26日,改设城关,端源,纯池、李墩,七步、咸村6个公社。
1961年8月,改划为端源、咸村、玛坑,樟源、七步、纯池、泗桥、礼门、李墩9个公社及城关镇。
1963年3月1日,改划为1镇(辖17个大队)5区(辖61个公社)。
1964年2月3日,将61个公社调整为45个公社。浦源区江源、五源坑并入进登,紫云并入溪坪。坂坑并入泗桥、下西坑并入周墩;李墩区东山、黄埔并入李墩,秋楼并入溪山;咸村区紫竹并入杉洋,洋尾并入玛坑;纯池区桃坑井入禾溪,福山、豪洋并入三门桥;七步区岭头并入八蒲,溪边并入沈洋,竹下并入乐园。
1966年8月,撤销区乡建制。全县改设城关、浦源、纯池、泗桥、李墩、礼门、七步、咸村、玛坑9个公社。
1980年9月,城关公社分为城关镇和城郊公社,全民为9社1镇。
1984年6月,撤销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建制,城郊公社并入狮城镇,全县设1镇8乡,辖140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
1989年,进行第一届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全县设1镇8乡、辖140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
1990年1月,撤销咸村乡,以原咸村乡区域设立咸村镇。
1992年11月,撤销浦源乡、李墩乡,以原浦源乡、李墩乡区城分别设立浦源镇、李墩镇。
1993年8月,撤销七步乡,以原七步乡区域设立七步镇。
1995年1月,撒销纯池乡,以原纯池乡区域设立纯池镇。
2005年,全县设6镇3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周宁县辖6个镇、3个乡:
狮城镇、
咸村镇、
浦源镇、
七步镇、
李墩镇、
纯池镇、
泗桥乡、
礼门乡、
玛坑乡。县人民政府驻狮城镇北门路1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邻福安,西接政和,北连寿宁,东南与宁德接壤,西南与屏南隔溪相望,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53′~27°19′,东经119°7′~119°29′之间,东西宽33千米,南北长46千米。土地总面积1035平方千米。
地质
周宁县境内地质构造总的演化趋势是由不稳定一稳定一活动,经历地槽、准地台和濒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等三个发展阶段。
周宁县地层出露广泛,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主要为中生界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的火山碎屑岩系,以及上震旦统——下古生界的变质岩和第四系洪冲积层。
周宁县地壳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南部的闽东火山断拗带北西端。境内地壳构造轮廓是福建地壳构造发生、发展和演化的结果。经历了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地槽演化阶段、晚泥盆世——中三叠世准地台阶段、晚三叠世——新生代濒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三个发展阶段,形成周宁——华安火山基底断隆带贯穿县境中部和东部,屏南——梅林断陷带从纯池、泗桥一线西部通过的基本构造格局。
周宁县——华安断隆带中大面积出露上侏罗统南园组——下白垩统石帽山群和燕山期花岗岩,基底地层出露有上震旦统——下古生界变粒岩、片麻岩和角闪片岩;屏南——梅林断陷带主要由上侏罗统坂头组、南园组和下白垩统石帽山群组成,岩浆侵入少。两个带内的构造形迹主要以断裂形式出现,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东西向和南北向少量。北东向断裂多为压性——压扭性,倾角70~80度,长6~16千米,宽几十厘米至20米,有纯池断层,大郭洋小郭洋断层、玛坑断层等;北西向断裂为扭性——压扭性,倾角大小不一,长几百米至6千米,有咸村断层、禾溪断层、泗桥断层等;东西向和南北向断裂规模较小且少见。东西向断裂,有三门桥断层、官司断层。南北向断裂有首章断层、樟源断层。
地形地貌
周宁县地势西中部高,东南部低,中部的县城附近较为开阔平坦。地表溪流发达,溪谷成倒置现象,上游河床较平坦,中下游则多峡谷,水流湍急,落差大且集中。
境内地貌以中山为主及低山、丘陵三个类型。
中山:海拔高度在800~1506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3.57%,系境内主要的地貌单元区。分布于李墩乡和狮城、七步、礼门、泗桥、浦源乡镇的大部地区,以及纯池的部分地区。这一地带地势较险峻,山坡倾斜度为20~30度,沿溪流两岸悬崖峭壁坡度为50~60度。其中,城关、浦源、端源、萌源地势平坦,形成山间小盆地,占地34平方千米。素有“三源一关小平原”之称。
低山:海拔高度500~800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7.86%,主要分布在纯池乡和其余乡的部分地区。这一地带山体坡度为18~30度。其中,七步溪上游沿岸的七步、官洋、洋头、溪头、东山、李墩、黄埔等地较为开阔平坦。
丘陵: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占全县总面积的18.57%。主要分布在咸村和玛坑两乡,以及七步和礼门乡的局部地区。其中,丘陵地带山体坡度在15~25度之间。咸村桃源溪沿岸的街头亭、川中、咸村、樟源等地较为开阔平坦。
气候
周宁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量充沛,海拔落差,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夏无酷暑,盛夏季节平均气温24℃,气候凉爽宜人,有“天然空调城”之美称。
水文
溪流:境内溪流有18条,多属穆阳溪、霍童溪上游。属穆阳溪的有龙亭溪、八蒲溪、三门桥溪、际溪,流域总面积为625平方千米。属霍童溪水系的有后垄溪、桃源溪,流域总面积为386.5平方千米。另由纯池出境经寿宁斜滩溪汇入福安交溪的有徐柏溪,流域面积为34.5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流有8条,溪流长度15至84千米,落差182~1025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6.93万千瓦,可开发电力37.46万千瓦。
径流:受中山丘陵地貌和年降雨量的影响,境内径流深为1322.5毫米。多年平均降水径流量13.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12.1亿立方米,浅层地下补给径流量1.7亿立方米。保证率为10%的丰水年径流量17.5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产水量167.3万立方米。保证率为50%的平水年径流量13.7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产水量131万立方米。保证率为75%的枯水年径流量10.3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产水量98.5万立方米。
七步溪流域于1958年设水文测量站。站址以上流域面积70.5平方千米,溪长21.95千米,平均坡降7.8‰,设有水位、流量、雨量、蒸发等观测项目。实测30年平均降水量1961毫米,年均流量3.47秒立方米,年均径流量1.096亿立方米。
土壤
周宁县境内土壤的成土母质系中生代火山岩和岩浆岩。土壤在成土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种类多土层厚,有机质含量较高,酸性强,普遍缺磷、钾,微量元素丰缺不均,地带性分布明显。1983年。完成全县土壤普查,地表土壤总面积为136.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7.06%。耕地面积为14.7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0.76%。有5个土类,14个亚类,33个土属,41个土种。
植被
周宁县境内植被属常绿温暖照叶林地带。按福建植被分区,为闽中东戴云山——鹫峰山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原生植被主要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因人为强度干涉,原生植被仅残存有壳斗科的槠、栲、栎、樟科的楠木类,杜英科的薯豆、猴欢喜,胡桃科的黄杞,豆科的花榈木等阔叶树种。原生植被已被天然次生的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木荷、南岭栲、米槠、甜槠、大叶槠、杜英等针阔混交林和灌丛草坡以及人工林所代替,组成新的群落。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境内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其乔木层主要由甜槠、米槠、木荷、杜英、丝栗栲等常绿阔叶树种组成。
中亚热带常绿针叶林:有暖性针叶林和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主要以马尾松林为典型群系。温性针叶林群系有杉木林、柳杉林、马尾松林、黑松林等。
中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混交林:主要由甜槠、木荷混交林,米槠、木荷混交林,苦槠、木荷混交林,黄杞、毛竹混交林,丝栗栲、楠木混交林5个群系组成。
中亚热带次生针阔混交林:主要由马尾松、甜槠混交林,马尾松、米槠混交林,马尾松、油杉、甜槠混交林,毛竹、杉木、青岗栎混交林,毛竹、马尾松混交林5个群系组成。
中亚热带次生常绿灌丛:主要有白栎灌丛,白栎、乌饭灌丛,老鼠刺、冬青灌丛,柃木、木荷灌丛,小刚竹灌丛,甜槠、马银花灌丛,甜槠、厚叶冬青灌丛,米槠、赤楠灌丛,米槠、小刚竹灌丛。
中亚热带草坡:主要有芒萁骨草坡。盖度约占山地总面积的80%,并混生有白栎、乌饭、映山红等灌木。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周宁县矿藏资源丰富,已知矿藏有16种,主要有明矾石、珍珠岩、高岭土、稀土、花岗石料、矿泉水及钨、铁、钼、铅、锌、银等矿藏地27处,其中:中小型矿床7个,矿石20个,各类矿化点28个。在储矿藏中,已探明珍珠岩储量61.24吨、明矾石储量251.2万吨、高岭土储量1079万吨、泥煤储量23.5万吨。潜在矿种有银、花岗石料、叶蜡石等。
生物资源
周宁县境内森林植物有99科450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5种,棵类植物7科18种,被子植物82科417种。
周宁县境内野生动物资源未进行过专项调查,已知的野生动物中哺乳类有20种、鸟类有18种、鱼类有15种、两栖类有7种、爬行类有24种。
哺乳类:主要有
华南虎、豹、狼、猕猴、豹猫、鹿、獐、豺狗、竹豚、土狗、野猪、山羊、黄鼠狼、穿山甲、华南野兔、山兔、刺猬、水獭、
蟹獴、
九节狸。虎、豹、狼三种猛兽现已稀少。猕猴现存较多,多数活动在县境西部的礼门秋楼、溪兜、山头一带。
鸟类:主要有斑鸩、鹧鸪、八哥、画眉、草鸮、鸳鸯、杜鹃、布谷、鹌鹑、雉鸡、琶鹭、鹰、莺、凫、啄木鸟、翠鸟、猫头鹰、麻雀。琶鹭、凫、鸳鸯系本县冬候鸟。
两栖类:主要两栖动物有棘胸蛙、
虎纹蛙、
树蛙、
雨蛙、金钱蛙、泽蛙、蟾蜍。
爬行类: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竹叶青蛇、蕲蛇、熔铁蛇、鸟梢蛇、水赤蛇、蟒蛇、蝮蛇、水蛇、
青环蛇、
黑眉锦蛇、龟壳花蛇、虎斑蛇;大头龟、八卦龟、鹰头龟、臭龟;蜥虎、
壁虎、蛇蜥、草蜥、石龙子。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周宁县常住人口14.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06%,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11万人,出生率为7.71‰;死亡人口0.15万人,死亡率为10.37‰;自然增长率为-2.66‰。年末户籍人口数为20.9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8万人。
民族构成
周宁绝大多数居民为汉族,解放前少数民族仅有
畲族。据1953年人口普查,全县汉族62984人,占总人口的98.98%;畲族646人,占1.02%。此后,因工作、婚嫁、谋生等原因,有其它少数民族迁入。1982年人口普查时,全县汉族143754人,占总人口的99.01%;少数民族7个,共1438人,占0.99%。其中畲族1407人,壮族19人,苗族6人,
高山族3人,满族、回族、彝族各1人。与1964年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45989人,增长47.04%;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72人,增长48.86%。
汉族人口遍布全县各地,畲族人口主要聚居于狮城、咸村、玛坑、七步等4个乡镇的26个自然村,其中咸村乡的云门村设有畲族村民委员会。
经济
综述
2022年,周宁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42.31亿元,增长32.9%;第三产业增加值57.13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8%、38.8%、52.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135元,比上年增长15.6%。
2023年,周宁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40.37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61.52亿元,增长1.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3%、35.9%、54.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721元,比上年增长4.1%。
2023年,周宁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铁路)比上年下降19.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7.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4.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3.4%。
2023年,周宁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11亿元,比上年增长73.0%,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3亿元,比上年增长47.6%;全县税收收入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3亿元,比上年增长4.8%。
2023年,周宁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65元,比上年增长5.5%。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50元,比上年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38元,比上年增长4.4%。人均消费支出20837元,比上年增长6.3%。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512元,比上年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848元,比上年增长5.8%。
第一产业
2023年,周宁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88亿元,比上年增长6.0%。
2023年,周宁县粮食播种面积7.59万亩,增加0.18万亩,其中谷物播种面积5.81万亩,增加0.14万亩;茶叶种植面积7.90万亩,增加0.2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01万亩,增加0.1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1.76万亩,增加0.07万亩。
2023年,周宁县粮食产量2.81万吨,比上年增加0.03万吨,增长1.1%。其中,稻谷2.35万吨,比上年增加0.01万吨,增长0.2%。
2023年,周宁县肉蛋奶总产量1.69万吨,比上年增长17.6%。肉类总产量7702吨,增长21.0%。其中,猪肉产量6476吨,增长21.8%;禽肉产量900吨,增长12.1%;牛肉产量63吨,增长58.2%;羊肉产量83吨,增长24.3%。年末生猪存栏7.29万头,下降0.1%;生猪出栏8.18万头,增长12.5%。禽蛋产量2385吨,增长55.4%。水产品产量2233吨,增长3.0%。
第二产业
2023年,周宁县工业实现增加值33.74亿元,比上年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9%。主要行业中,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31.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9.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5.5%。全县工业用电量15.00亿千瓦时。
2023年,周宁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43亿元,比上年下降34.9%;资产负债率63.5%,比上年降低3.0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9.1元,比上年增加2.65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6%,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
2023年,周宁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3亿元,比上年下降10.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2亿元,下降5.8%。
第三产业
2023年,周宁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47亿元,比上年下降30.9%。商品房销售面积6.96万平方米,下降37.6%。
2023年,周宁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2亿元,比上年下降1.1%。按规模分,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73亿元,下降15.4%;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3.69亿元,增长3.1%。
2023年,周宁县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增长100.0%。出口总值6344万元,增长78.0%。
2023年,周宁县服务业增加值61.5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98亿元,同比下降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6亿元,同比下降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4亿元,同比下降0.7%;金融业增加值10.67亿元,同比增长16.5%;房地产业增加值6.84亿元,同比下降7.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1.08亿元,同比增长0.3%。
2023年,周宁县邮政业务收入2618万元,同比增长10.3%;电信业务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9.9%。年末电话用户总数15.65万户,同比增长2.8%。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14万户;5G用户6.07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74万户。
2023年,周宁县接待游客552.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1%。旅游总收入38.06亿元,比上年增长57.4%。
截至2023年末,周宁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8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0.3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7%。
2023年,周宁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0187万元。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4557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5631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083万元。其中,人身险1512万元,财产险3570万元。
交通运输
周宁县境内宁武高速公路、353国道和
衢宁铁路、纵三线横贯县境。
2023年,周宁县公路通车里程953千米,增长0.5%,其中高速公路32千米,同上年持平。全县共有桥梁199座,比上年增加1座。全年货运量747万吨,货物周转量46959万吨千米。客运量30万人,同比下降38.8%,旅客周转量2778万人千米,同比下降10.8%。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周宁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07人,在校生1412人,毕业生420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049人,在校生3084人,毕业生964人。全县初中招生2126人,在校生6001人,毕业生1949人。全县普通小学招生1509人,在校生10767人,毕业生2130人。全县特殊教育招生3人,在校生48人,毕业生4人。全县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644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4%。
科技技术
截至2023年末,周宁县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4家。全年专利授权112件。截至2023年,共存有效发明专利34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周宁县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全年举办展览20次。
截至2023年末,周宁县共有影院2家,银幕6块。广播电视差转台1座,电视台(县级)1座。有线电视用户1.4万户。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周宁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0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65人,其中执业医师165人,注册护士357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966张。
体育事业
2023年,周宁县运动员在全国赛事中共获得3金2银2铜。
社会保障
2023年,周宁县城镇新增就业367人,有151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截至2023年末,周宁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3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领取养老金对象3524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90万人,比上年减少0.7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716人,比上年增加99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32人,比上年增加21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91人,比上年末减少35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443人,比上年末增加281人;城乡特困人员1147人,比上年末减少24人。支付最低生活保障金额310万元。
环境保护
2023年,周宁县空气监测有效天数364天,其中优良天数363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9.7%。全县城市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 52.2分贝,质量等级为二级;全县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67.1分贝,质量等级为二级。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以周墩、宁德两地首字定名“周宁县”。
方言俚语
周宁话属于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北片,境内通行的是以县城狮城镇口音为代表的周宁话。周宁县建县前(1935年),曾设立过周墩特种区,故周宁话也叫“周墩话”。
历史上,周宁因地方偏僻,与省城福州相距较远,加上交通闭塞,与外界接触、交往不易,当地方言与福州话已有较大差异,而更接近于邻县的福安话。因此,周宁话与闽东北片土语一样,一方面比南片的福州话保留更多古代汉语特点,同时由于自身语言的发展,也产生一些特色。
周宁县特殊的地理、历史状况在语言方面也有一定的反映。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境内各地口音多有差别。周宁县为鹫峰山脉主体部分,境内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千米山峰遍布全境,多数村落座落在崇山峻岭与盆谷之间,山川阻隔、交际困难,便形成种种语言的殊调异腔,但各地大体上尚能通话,且各种土腔都以狮城音为代表,求大同而存小异。其次是县境四周有不少乡、村土语受到邻县方言的影响或渗透。例如县西北的泗桥乡与北面的纯池乡,历史上曾一度隶属政和县与寿宁县,这两个乡中均有部分村落说政和话;纯池乡的豪洋、莲地、纯池等自然村的土语,则带有浓重的寿宁腔;县境东南部的咸村乡、玛坑乡大部分村落分别受宁德霍童话与福安穆阳话的影响和渗透。此外,境内还有一些畲族居住点,这些畲族人内部使用接近客家话的畲话交际,与当地汉族人交往,则仍使用周宁话。
风俗文化
祭祖习俗:宫廷祭祖习俗流行于周宁县礼门乡仕本村一带。仕本村,距离周宁县城29千米,现有230多户,人口逾千,是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村子环境清幽、民风淳朴。据传,该村肇基始祖系唐昭宗皇帝的后人。为了纪念先祖缔造之艰辛,不忘尊宗敬祖之意,千余年来,仕本村李氏族人恪守宗规,每逢农历寅、巳、申、亥之年仲冬举行大型贡祖祭祀活动,至今依然保留着隆重的宫廷祭祖礼仪。族人谓之“三年一贡弘祖德,四境七迎谢宗恩”。
“篝火议事”:该习俗起源于宋代。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在闽东周宁县大山里的山头、陈峭、溪山等村,村两委都会“雷打不动”地召集本村党员、乡贤和村民代表到祠堂或议事众厅升起篝火进行议事。据介绍,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为抗击北方民族南侵,中原百姓自发形成“民主议事”习俗并在南迁中完整地保留下来。
风景名胜
鲤鱼溪
鲤鱼溪(Carpbrook)位于周宁县城西五千米处的浦源村中,为4A级景区。鲤鱼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溪流贯村而去,长一华里,宽数米。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闻人声而至,见人形而聚”,“竟相觅食,彩鳞翻飞”,温顺如驯,诚如“神鱼”。故而得名“鲤鱼溪”。
九龙漈风景区
九龙漈瀑布群位于鲤鱼溪下游,距县城13千米,景区总面积9.7平方千米。九龙漈瀑布群共由九级瀑布组成,分别为一级大瀑布、龙蛙瀑、龙鳄瀑、龙牙瀑、卧龙瀑、龙井瀑、龙腹瀑、龙角瀑、龙口瀑,在一千米的流程中,落差达300多米,形成奇绝的飞瀑深潭。1987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十大省级风景名胜区,其中以第一级大瀑布最为壮观,瀑布宽76米,丰水期可达83米,高46.7米,气势磅礴,雄浑壮阔,成为中国十大瀑布之一,被誉为“福建第一,中国少有”。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全国媒体评选将九龙漈列入“中国最美的地方”候选名单,《时尚之旅》称之为“海西第一瀑”。2013年7月,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陈峭景区
陈峭风景区位于福建省全域旅游试点县——周宁县。景区为火山岩峡谷地貌,平均海拔936米,最高峰石马顶可达1040米。境内有鬼斧神工的山貌,潺潺流淌的溪水,变幻莫测的云雾,还有保存完好的千年古村落,是国家AAA级景区、首批“国家乡村游模范村”、国家级传统古村落。
滴水岩
滴水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周宁县城西南30千米的洞宫山麓,与古朴典雅的鲤鱼溪、气势磅礴的九龙祭瀑布群齐名,名载《辞海》。古人题匾曰“八闽首景”,它邻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鸳鸯溪的核心地带,依霍童溪上游的叉溪、白水洋溪等处与政和、屏南、宁德三地毗连,山峦起伏,溪涧密布,为闽东霍童溪流域旅游风光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林公宫
林公宫,位于周宁县玛坑乡杉洋村,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清时增建太子亭,20世纪80年代重修,保留明清建筑风格。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11日,被确认为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周宁茶叶
据《周宁文史资料》记载,周宁县种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官司云雾茶”曾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则是旧时周宁茶叶最为鼎盛的时期。彼时,周宁茶行遍布全县,以周敦、萌村、七步、浦源、端源为最,连偏僻的竹下村也有茶行,乡村到处开垦茶园,全县年精制茶叶逾万箱。2008年,周宁县成立了茶叶协会,“官司茶”被列入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象。2010年,“官司茶”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周宁发布了“周宁高山云雾茶”团体标准,为保护周宁高山云雾茶公共品牌提供有力保障。
周宁高山马铃薯
据《周宁县志》记载,周宁县于民国初年引种马铃薯,杂交水稻推广前,马铃薯是当地的主粮之一。在周宁县农村,每到春秋季,家家户户都要开田垦地,在村前屋后种起马铃薯来。随着该县农业部门不断种植筛选新品种,马铃薯的口感品质不断提升。这个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特产,更开启了山民的致富门路。周宁高山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甘薯粉条
红薯粉条,又称
红薯粉丝、
粉皮,是一种传统
名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红薯粉条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是利用红薯为原料,靠红薯内的淀粉来制作的一种食材。
魔芋粉条
魔芋粉条由魔芋加工而成,魔芋生长在疏林下,是有益的碱性食品,对食用动物性酸性食品过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此外,魔芋还具有水平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能。
著名人物
叶建春,男,汉族,1965年7月出生,福建
周宁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荣誉称号
2020年2月,周宁县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2021年10月12日,周宁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11月,周宁县入选“中国天然氧吧”名单,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2022年11月,周宁县入选2022年度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