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道情
曲艺类型遗产
周至道情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音乐古朴优雅、清丽、委婉,剧情寓意深刻,形象鲜明,引人入胜。
内容介绍
演唱内容以“八仙故事”为主,表现、节、义,也有其它内容。演唱剧目有:《鞭打芦花》、《百花山》、《卖道袍》、《八岔诗》、《菊花亭渡母》、《湘子渡林英》、《小如贤》、《杭州卖灵丹》、《高老庄》、《孝母得金》、《状元及弟》、《三孝让产》、《吕蒙正赶斋》、等。它的音乐构成方面,有五种汉(按间伴唱):高音波、平音器、短波,花音波,尾波,梅花彩调波等五种。它的板式有:苦音塌板、连板、代板、慢板、大板、平尾声塌板等。曲牌有“皂落泡,一枝花,乌夜啼,牧羊关、雁儿舞,十三调,五更词、耍孩儿,梅花调等。其音乐方面,道教音乐色彩特别浓厚。
主要特征
道情是宣传教理教义为道教服务的一种民间演唱曲艺,宣扬道家的修身养性,以改恶从善的宗旨,以“清、贤、高、载”四字为教义。清,是清净无为。贤,是贤寿重德。高,是高风亮节。载,是宣扬教义的意思。
主要价值
1、周至道情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音乐古朴优雅、清丽、委婉,剧情寓意深刻,形象鲜明,引人入胜。
2、《周至道情》既是农耕文明时期陕西关中人生命形态的体现,又是道家、儒家意识形象在关中地区的体现。对研究我国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民俗风情、意识形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历史渊源
周至县历史悠久,周至县楼观台是老子(李耳)说经的地方。后来,在汉、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楼观台成为全国有名的道观,来往官员及游人很多。在这种情况下,道教内有人将教内的经典,文献等改为“道情”演唱。楼观台也是“道情”这种曲艺形式的产生,发源地。
道情,是道教宣传教理教义为道教服务的一种民间演唱曲艺。最初宣扬道家的修身养性,以改恶从善的宗旨,也是道家所说的“点化”。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道人看见天这么大,它总会有个边际,于是他就骑上他的驴子朝西边去找天边,经过很长很长时间的长途跋涉,又回到了原地,当他经过东海岸,休息了几个时辰,发现海潮退后,海岸上有很多鱼骨,他拣了几支,顺手一合,就变成了园筒形、它这样一连三次,便接成了长达二尺寸的园筒状物,因此叫它“鱼鼓”。相传此人乃是八仙之一,名为张果老,又称云游道人。以后投奔老子门下,常在人间说经教化。相传又有海外二十四群仙,曾赠送给他尖板两支,上有刻度,四季八节,二十四节气。他把鱼鼓,尖板当做天令、宣传点化的工具,早晚三拜九扣。所以尖板,鱼鼓是“道情”打击乐的主要伴奏乐器。传说云香板是八仙里兰采和手里所拿的法器,是演唱“道情”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打击乐器。过去许多画师在画“天仙”时,前后各有一朵白云,下面有一朵浮云,这是对云香板最初形状的形容和比喻。
道情是以“清、贤、高、载”四字为教义。清,是清净无为。贤,是贤寿重德。高,是高风亮节。载,是宣扬教义的意思。最早的道情见云游道人拿上尖板鱼鼓演唱。后来传于民间,其形成一个人唱,众人合的形式。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演唱有故事情节的剧目。因道情的主要旋律、乐句产生于道教经韵,所以听“道情”演唱和道士念经相似。
相关物品
1、乐器:尖板、鱼鼓、三岔板、(云香板)、撞铃、板胡、边鼓、皮鼓、钹、锣、笛子、牙子等。
2、一定数量的手抄剧本。
保护计划
一、主要保护内容
为了保护“周至道情”从2006—2010年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此计划由县文化馆负责组织实施,县文化体育局负责管理,周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监查、督促,保护计划如下:
1、进一步全面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周至道情”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价值等全部状况,录制专题片,把资料进行整理存档。
2、保护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结合外出进修等方式,培养年轻一代的传承人。
3、每年拨出一定经费;保护“周至道情”老艺人。
4、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召开有关专家理论研讨会,对“周至道情”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
二、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2004年7月,周至县文化体育局召开“挖掘保护周至县民间艺术工作会议”,并下发文件,把“周至道情”作为周至县民间文化保护重点项目。
2、2005年6月,由县政府主管文化的副县长主持召开了“周至县民间艺术保护工作会议”,并下发文件,再次把“周至道情”作为周至县民间艺术重点保护项目。
3、县文化馆组织了一批业务骨干对“周至道情”进行了普查、整理、录像、建立了档案。
三、十年保护目标
1、利用现代化、科技化手段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的“周至道情”资料。
2、建立“周至道情”传承人机制。
3、建立一个“周至道情”排练场馆。
四、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6——2007年 进一步全面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周至道情”的渊源、发展过程及价值等。完善普查、资料整理为主的基础工作。
2008——2010年 组织举办“周至道情”培训班,培养一批青年人才。建立成熟的传承人机制。培养“周至道情”传承人100多名。出版《周至民间美术工艺》一书,其中包括“周至道情”。经己确立的传承人发放生活补助金。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建立有专家指导的,文化馆馆长为组长,镇领导为副组长的“周至道情”保护领导小组。
2、举办“周至道情”培训班,请老艺人传授经验和技巧,并现场督导。
3、县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对“周至道情”进行保护使其发扬光大。
六、建立机制
在实施五年保护计划中,要提高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逐步健全持续发展的保护体系。
1、成立县级、镇级、村级、文化部门四级民间艺术保护小组,建立县、镇、村三级民间艺术保护网络,建立文化工作方向,保护工作位置,干部职责,资金投入几方面为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
2、建立现有老艺人,年青艺人,专家步调一致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3、加强搏物馆的建设,充实“周至道情”收藏内容。
七、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1、普查完善资料、整理、影像、图片、存档需5万元;
2、培养“周至道情”青年人才150名需50万元;
3、“周至道情”老艺人保护生活补助需20万元。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6 18:41
目录
概述
内容介绍
主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