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疲劳
医学术语
呼吸肌疲劳(又呼吸肌无力)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肌舒缩活动不能产生维持一定的肺泡通气量所需要的胸腔压力,肌肉本身可表现为肌力和(或)舒缩速度的下降,且这种能力的下降经过休息能够恢复。若休息后不能恢复则称为呼吸肌无力(weaknees)。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因此,狭义上的呼吸肌疲劳实际是指膈肌疲劳。
呼吸肌
呼吸运动的先决条件是依靠呼吸肌的活动改变胸廓容积,从而引起的张缩,为实现肺通气提供原动力。
人体的呼吸肌主要是膈肌肋间肌(包括肋间内、外肌),还有一些腹部和颈部的肌肉,为呼吸辅助肌,只有呼吸困难时才参与辅助呼吸。
呼吸肌与全身其他肌肉一样,都属于骨骼肌。但呼吸肌又异于一般骨骼肌,它是唯一的生命依赖的骨骼肌,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有规律地收缩,永不休止。所以,呼吸肌是呼吸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外呼吸功能的动力。为了保证呼吸有足够的动力,呼吸肌必须保持一定强度的肌力和耐力。如果由于疾病等原因,使呼吸肌长期超负荷运转,不能产生及维持一定的肌力,即收缩无力,则称为呼吸肌疲劳。由于呼吸肌收缩无力,使有效肺泡通气量减低,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
一般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病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气过阻力持续增加,并长期处于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滞留及全身营养不良的状态下,容易发生呼吸肌疲劳。其次为神经肌肉疾病,如双侧隔肌麻痹、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某些中毒以及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等,均可引起呼吸肌无力、疲劳,最后导致呼吸衰竭。
学术解释
1、呼吸肌疲劳的定义根据1988年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制定的定义,呼吸肌疲劳是指呼吸肌在承担负荷时所产生的收缩力和(或)收缩速度的能力降低,这种降低可以经休息而恢复。 2、所谓呼吸肌疲劳是指肌肉在负荷下活动而导致其产生力量和速度的能力下降这种能力的下降可通过休息而恢复.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部位。
3、呼吸肌疲劳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肌舒缩活动不能产生维持一定的肺泡通气量所需要的胸腔压力,肌肉本身可表现为肌力和(或)舒缩速度的下降,且这种能力的下降经过休息能够恢复。
4、呼吸肌疲劳是指呼吸肌收缩不能产生维持足够肺泡通过气量所需的压力,进而影响气体交换,有可能呼吸肌疲劳是各种临床病症发展为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的最后共同通路。
5、呼吸肌疲劳是指呼吸肌收缩产生的力量和耐力不能对抗呼吸肌负担以至于不能产生维持足够肺泡通气量所需的驱动压.它是呼吸机依赖产生的主要原因。导致呼吸肌疲劳的因素有: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
6、呼吸肌疲劳是指呼吸肌在负荷下活动而导致其产生力量和(或)速度的能力下降,这种能力的下降可以通过休息而恢复.呼吸肌疲劳(泵衰竭)是呼吸衰竭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7、所谓呼吸肌疲劳是指呼吸肌持续收缩情况下,不能再维持所需的或预定的肌力,闭塞侧:右9例,左17例.闭塞原因:脑血栓形成9例,脑梗塞17例(9例有心房纤颤)。
发病原因
大多数患者的呼吸肌疲劳是由疾病本身造成的,现已发现脓毒血症(sepsis)多器官功能衰竭、机械通气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及多种药物都能引起神经肌肉功能的异常并成为上述疾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总之,呼吸肌疲劳和无力健康搜索在危重病和COPD等慢性病中十分常见除疾病本身的作用外,多种药物糖皮质激素肌松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都可诱发或加重呼吸肌疲劳呼吸机应用不当也可造成膈肌功能障碍各种检查呼吸肌疲劳的方法特异性及准确性都较差且难以常规临床应用重视临床体检可及时发现呼吸肌疲劳的存在。
发病机制
呼吸肌包括膈肌肋间肌、腹肌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按照功能分类呼吸肌可分为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胸锁乳突肌等)和呼气肌(肋间内肌腹肌)按肌肉纤维的性质可分为红肌纤维(又称为慢收缩抗疲劳纤维或Ⅰ类纤维)和白肌纤维(又称为快收缩纤维或Ⅱ类纤维)。Ⅱ类纤维又可分为快收缩耐疲劳纤维(ⅡA纤维)和快收缩快疲劳纤维(ⅡB)
呼吸肌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呼吸运动其次参与咳嗽排痰呕吐等过程。其中膈肌作用最为重要约担负整个呼吸功能的3%~90%潮气量的2/3由膈肌收缩产生。当每分通气量增大或存在膈肌疲劳时辅助呼吸肌参与收缩。在平静呼吸时呼气肌不参与收缩但在呼吸功能增大时肋间内肌和腹肌等呼气肌收缩,将膈肌向胸腔内挤压,使膈肌纤维处于最佳的初长张力位。
COPD患者
目前认为骨骼肌(包括呼吸肌)功能障碍与COPD患者运动耐力下降有直接关系。COPD患者骨骼肌结构改变表现为肌肉重量的下降,肌肉纤维结构的改变(I类纤维比例减少,Ⅱ类纤维比例增加,Ⅰ类和ⅡA纤维萎缩、Ⅰ类和Ⅱ类纤维直径减小等),骨骼肌每单位面积内毛细血管树数目减少和代谢改变(氧化酶活性降低)功能改变表现为肌肉力量降低耐力下降最大运动时局部摄取和氧运输明显受限等。导致上述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为:①长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感染和慢性营养不良;②同时伴有电解质紊乱(低钾、低磷、低镁)心力衰竭肌肉失用性萎缩;③糖皮质激素诱发的急性和慢性肌病。在严重气道阻塞的COPD患者,由于肺的过度充气,使呼吸系统的力学特征均发生显著变化,膈肌处于明显不利的收缩初长位置收缩效率明显降低健康搜索加之上述所述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膈肌疲劳和功能衰竭。
脓毒症
脓毒症(Sepsis)患者的特点为系统血流量正常或增加、组织摄氧能力降低、局部血流灌注降低和组织低氧血症。对呼吸肌而言,脓毒症和休克时总的血流灌注是增加的鵻但局部微血管灌注障碍和呼吸功增加仍可造成呼吸肌缺氧和呼吸肌功能障碍。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对呼吸肌功能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替代或辅助呼吸肌做功使疲劳的呼吸肌得到休息另一方面导致呼吸肌失用性萎缩,使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均降低产生呼吸机依赖。骨骼肌萎缩的主要改变包括:
(1)肌肉重量显著减轻。
(2)蛋白质合成下降。
(3)肌纤维目、直径减少。
(4)慢收缩抗疲劳纤维数目降低。
(5)线粒体葡萄糖氧化和分解能力降低等。虽然呼吸肌有不同于普通骨骼肌网的独特特征,但在长期控制性机械通气时也可发现膈肌肌电图的活动降低、跨膈压下降及呼吸肌耐力降低。Brochard等人对健康狒狒进行11天的控制性通气发现Pdi降低了25%,耐力降低了36%机械通气时健康搜索是否发生呼吸肌萎缩的另一个主要决定因素肌肉是纤维的长度如果肌肉纤维的长度长期固定鵻在其正常长度之下,则很容易产疲劳;而超过其基础长度时就可避免肌萎缩的发生。
撤机困难
撤机过程中的呼吸肌功能
对进行过一段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说,呼吸肌功能是决定能否撤机的关键因素之一。临床上撤机困难的患者多数都存在呼吸肌疲劳Cohen等人对12例撤机困难的患者研究发现7例患者EMG频谱发生改变并提示有膈肌疲劳,6例出现反常腹式呼吸6例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某些患者在EMG频谱发生改变之后才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和PaCO2增高提示这些患者呼吸频率的增快和PaCO2增高与膈肌疲劳有关呼吸肌疲劳是撤机失败的常见原因。
危重病患者
多发性神经病变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患者可发生以感觉-运动神经损害为主的多神经病变,目前被称为危重病多神经病变在ICU中约70%以上的患者发生程度不同的多神经病变。Bolton对43例脓毒症和MOF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后发现30例患者有轴突变性伴有感觉和运动电位异常,15例患者临床表现出无力撤机失败、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多神经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末端肌力减弱伴有萎缩、感觉功能异常深反射减弱或消失颅神经功能正常鵻危重病多神经病变具有自限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完全恢复,但肌电图可遗有异常鵻现在认为这种继发的多神经肌肉病变是引起撤机困难和延长ICU住院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62%的患者撤机困难与之有关。 危重病多神经病变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营养障碍中毒、代谢异常及血管因素都可能参与神经病变的发生也有人提出神经内缺血导致的缺氧性水肿和血液-神经屏障的破坏是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危重病多神经病变的诊断主要靠电生理检查,周围神经轴突损伤是其主要的电生理改变典型的表现为发病后7天静息肌电检查出现纤颤电位潜伏期改变和正尖波神经电位图通常表现为近端和远端神经节段冲动传导速度正常而混合肌肉电位幅度降低。但原发性脱髓鞘的典型改变如神经传导速度的明显降低、远端潜伏期的延长复合肌肉活动电位的散射传导阻滞F波电位的增高等很少在危重病多神经病变患者中出现。
药物影响
药物对呼吸肌功能的影响
(1)皮质激素:大剂量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造成多种副作用,其中包括肌病。动物实验证实健康搜索皮质激素可显著降低膈肌的收缩力激素诱发肌病的病理基础可能与快收缩纤维(Ⅰ型)蛋白合成减少、分解代谢增强导致该类型肌肉纤维萎缩有关。目前,尽管皮质激素诱发肌病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快收缩纤维的萎缩必然导致肌肉最大收缩能力下降当呼吸功增加时膈肌很容易发生疲劳如果同时应用肌松剂或患者同时伴有组织血液灌注不良等情况可进一步恶化呼吸肌功能。有研究报道,在重症哮喘发作时皮质激素诱发的急性肌病的发生率高达10% (2)神经肌肉阻断剂:机械通气时应用神经肌肉阻断剂(NBA)健康搜索的目的是帮助机械通气的顺利实施,改善人-机协调性,减少氧耗量在颅内高压患者避免颅内压波动等20世纪70年代末期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90%健康搜索的ICU患者都常规应用肌松剂。近20年来,由于强效镇静剂的出现、呼吸机性能的改善和对NBA药理特性认识的深入,特别是发现NBA能引起肌肉松弛作用延迟和肌病对肌松剂的应用有逐渐减少的趋势NBA对肌肉的直接毒性作用尚不十分清楚但它可增强已经存在的肌肉功能异常增加肌肉毒性药物或药物代谢产物的作用,使肌松作用持续延长并可引起急性肌病。同时应用某些药物可延长和增强NBA的作用。
及时治疗
呼吸肌疲劳或呼吸肌功能障碍在慢性肺病和ICU住院患者中十分常见。长期以来,呼吸肌疲劳或衰竭问题没有受到重视。及时发现和治疗呼吸肌疲劳可纠正呼吸力学异常、减少呼吸功、改善氧合、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因此,近年来对危重病患者呼吸肌功能的评价已成为重症监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症状
临床表现:呼吸频率加快,呼吸不同步(如周期性腹压及胸压呼吸交替、错乱和不平行腹压呼吸腹部双峰行呼吸运动)以及胸腹矛盾呼吸等。
并发症:并发隔肌疲劳。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最大吸气压(MIP)是指在残气位(RV)或功能残气位(FRC)气道阻断时用最大努力吸气能产生的最大吸气口腔压。MIP测定的主要临床意义是:①在神经肌肉疾病时对吸气肌的功能作出评价,为疾病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参当MIP<正常预计值的30%时,易出现呼吸衰竭;②评价肺部疾病(COPD)胸廓畸形及药物中毒时患者的呼吸肌功能;③用于预测撤机一般认为MIP<-30cmH20时撤机成功的可能性大。但用MIP预测撤机时假阴性率很高,主要原因是测量时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 最大呼气压(MEP)是指在肺总量(TLC)位气道阻断后用最大努力呼气所能产生的最大口腔呼气压力它们是反映全部呼吸肌力量的指标不能完全代表膈肌的功能。对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在气管插管的近口端用压力传感器测定MIP和MEP反复测量数次,取重复性较好的数值作为测量值当存在明显鵻的气流阻塞时,这些指标的测量受到影响,每次测量的变异增大此外,结果还受患者的主观努力影响MIP的正常值目前无统一标准各个实验室报道差异很大健康搜索,东方人和西方人种之间肯定存在差别。
2、跨膈压(Pdi)Pdi是指膈肌收缩时膈肌胸、腹侧的压力差代表膈肌的收缩能力最大跨膈压(Pdimax)是指在功能残气位(或残气位),气道阻断状态下,以最大努力吸气时产生鵻的Pdi最大值Pdimax反映了膈肌作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压力是评价呼吸肌肌力鵻的可靠指标膈肌疲劳时Pdi与Pdimax均降低当Pdi不能维持在40%的Pdimax水平时,即提示有膈肌疲劳。测定跨膈压的方法较复杂,需经食管气囊和胃内气囊分别测定食管内压和胃内压,吸气相时两者的差值即为Pdi
3、膈肌张力-时间指数(TTdi)该指标是反映呼吸肌耐力的良好指标对呼吸肌而言评价耐力比力量更重要肌肉的耐力取决于能量供给肌肉纤维的组成及其做功的大小。做功的大小又取决于肌肉收缩的力量和持续鵻的时间。膈肌的力量个体差异很大,为减少个体差异,将膈肌收缩产生的Pdi的平均值和Pdimax的比值用来反映收缩强度,吸气时间(Ti)与呼吸周期总时间(Ttot)鵻的比值反映膈肌收缩持续的时间两者的乘积即为TTdi。用公式表示为:TTdi=Pdi/Pdimax×Ti/Ttot。在有吸气阻力负荷存在的情况下,当TTdi值<0.15时不容易发生膈肌疲劳,而当TTdi值>0.15时发生膈肌疲劳的时间将明显缩短。应注意的是TTdi的测定是在人为设置阻力的情况下完成的,与自主呼吸可能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确定各种不同疾病状态下呼吸肌疲劳的域值需进一步探讨。
其它辅助检查
1.膈肌肌电图EMG可用于检测膈肌肋间肌及腹部肌肉的电生理活动但在危重病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期间进行肌电生理检查难以常规开展,且检查时干扰因素多,可重复性及结果准确性都较差将细针穿过皮肤至膈肌的经皮穿刺电极较经皮电极获得的数据准确可靠。EMG由不同鵻的频率组成其频谱主要在20~250Hz之间,频谱分布的变化鵻是疲劳过程的早期表现先于肌力鵻的降低膈肌疲劳时EMG频谱的低频成分(L)增加,高频成分(H)降低健康搜索,当H/L比基础值下降20%即表示频谱有显著性改变高频成分是由肌肉内代谢毒性物质堆积造成的恢复期短(数分钟)而低频成分由肌肉结构改变引起恢复需24h以上动态观察EMG可早期发现呼吸肌疲劳的存在。临床上在机械通气的撤离过程中如低频成分增加提示至少需要24~48h才能使疲劳呼吸肌的收缩功能得到恢复。 2.膈神经电刺激法膈神经刺激膈肌的收缩主要受膈神经的支配用体表或针刺电极刺激膈神经后观察Pdi或EMG.可反映膈肌功能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客观地评价膈肌鵻的收缩性能和胸壁的力学特征不受自主努力程度或呼吸方式的影响缺点是刺激局部疼痛、电极准确定位困难,特别是患者烦躁不安时体位改变将影响测定的准确性。COPD及肥胖患者如果存在胸锁乳突肌增生肥大也很难准确刺激膈神经因此膈肌刺激在危重病患者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主要用于病情稳定患者的研究。最近,有人利用电磁刺激膈神经的方法研究膈肌的功能,发现磁刺激与直接刺激膈神经的方法比较,都能有效地刺激膈肌收缩,能克服直接刺激法的缺点,将其用于危重病患者膈肌功能的研究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诊断
1、根据病史有呼吸道基础疾病史
2、临床表现有呼吸频率加快,呼吸不同步。
3、血中肌酸磷脂激酶增高,根据3项即可诊断。
肌松作用延长多见于长期或大量应用肌松剂的患者或同时应用对神经肌肉功能有影响的药物,ICU中的发生率约为5%,可延长ICU住院时间。NBA诱发急性肌病的发生率较肌松作用延长的发生率低最多见于哮喘急性发作期同时应用大剂量激素和NBA时。在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中,Leatherman对25例同时接受Vecuronium和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进行观察发现19例患者出现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19例出现肌病的临床征象,其严重程度与机械通气的时间相关。NBA相关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停用肌松剂后长时间的持续肌肉无力,与危重病诱发的多神经病变和激素诱发肌病难以鉴别。部分急性肌病患者可出现血清CPK增高,但部分患者并无CPK增高,与肌病的严重程度、采血检查的时机等因素有关,定期动态复查CPK对确定肌病的发生有所帮助各种病因肌肉无力的特征供临床医生参考。
治疗
药物治疗呼吸肌疲劳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有实验表明氨茶碱能增加膈肌的收缩力和耐力,但实验中用于评价膈肌功能方法的准确性不高因此所得结论可靠性差。也有实验表明地高辛、β2受体激动剂咖啡因等能增加膈肌力量,但其确切疗效均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对COPD患者,近来有人使用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生长激素睾丸素等)来增加肌肉骨骼肌力量改善生活质量其确切疗效和价格/效益比需进一步评价。
预后:本症预后与发病的诱因病程长短以及年龄大小和身体状况有关。
预防
预防:如果呼吸肌疲劳或功能衰竭火罐网在呼衰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则应首先纠正和去除引起呼吸肌功能障碍的诱因总的原则有:①保证呼吸肌足够的能量供应,包括补充营养纠正电解质异常特别是磷和镁的异常、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心输出量等。②针对呼吸肌疲劳进行特异性治疗,包括补充营养呼吸肌功能锻炼呼吸肌休息等。
补充营养
研究表明,多数COPD患者存在营养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需求大于能量供给多种因素可影响患者的能量供应如食欲不振胃肠营养物的不良作用进食时低氧血症进食高碳水化合物时CO2产量增多超出通气能力等。动物实验及人体研究都已证实,营养不良可使Ⅱ型肌肉纤维萎缩,导致肌肉无力,当患者的实际体重低于平均标准体重的71%时最大经口吸气压肺活量和最大自主通气量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补充营养可增加吸气压力和体重。在撤机过程中适当补充营养给足热量可增强呼吸肌功能,提高撤机的成功率当然关于补充营养对肌肉疲劳的疗效还存在一定的争议,造成结论不同的原因与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营养补充的方式、时间等多因素有关此外,补充营养能否对COPD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亦需进一步证实。
功能锻炼
对呼吸肌功能进行针对性锻炼不但能改善呼吸肌功能,还能增加整体运动能力通常认为呼吸锻炼仅适用于中度通气功能损害伴有气促的患者,对重度通气功能损害者不宜应用呼吸锻炼。呼吸锻炼应遵循3个基本原则:负荷性、针对性和可逆性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应在一定的强度负荷下针对某一特定功能长期锻炼主要目标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增强抗疲劳能力。过度锻炼有可能加重呼吸肌疲劳和导致肌肉损伤。
锻炼
呼吸肌锻炼的方法主要有3种:
(1)阻力方法:患者通过带有小孔的呼吸器进行呼吸,吸气时增加呼吸肌负荷,呼气不受影响
(2)过度呼吸法:病人通过一个能指示目标通气水平的重复呼吸装置,进行自主快速通气维持肺泡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在生理限度内。通气水平应达到最大自主通气量的70%~90%在COPD患者应达到上述范围的高限。
(3)域值负荷法:预先设定吸气压力,当患者的吸气压力达到此域值时吸气阀开放,完成吸气如果吸气压力达火罐网不到预设压力值则无法呼吸。其他方法包括全身运动锻炼、腹式呼吸深慢呼吸、缩唇呼吸、体外膈肌起搏等。
肌肉功能锻炼的确切效果也有待于进一步评价火罐网,多数研究认为合理的锻炼可增加呼吸肌力量和耐力,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但也有研究认为经过呼吸肌锻炼肌肉功能有所改善,但总的运动能力并无增强。
休息
疲劳的呼吸肌休息后能恢复功能。目前通常用正压通气替代或部分替代呼吸肌完成通气,使疲劳的呼吸肌得到休息。通气的方式可选用经口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对意识不清、欠合作呼吸道分泌物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采取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通气目前对慢性呼衰患者的呼吸肌功能障碍多主张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神经肌肉疾患胸廓畸形等慢性呼衰患者中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COPD患者中的效果分歧较大,主要问题是无创通气是否真正减少了膈肌的活动使膈肌真正得到了充分的休息通气时间的长短、辅助通气压力的大小、患者的基础疾病的轻重及用药情况都可影响对无创通气疗效的判断大多数观点倾向于如能正确应用好无创通气通过减少呼吸肌做功善呼吸肌功能,可使许多患者避免气管插管。当然无创通气改善病情还有其他机制如:重新调定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通过改善血气减少低氧和CO2潴留对呼吸肌功能的影响等过度休息会导致呼吸肌失用性萎缩引起呼吸机依赖。临床上难以确定呼吸肌完全休息和加以负荷的理想界限,一般原则为经24~48h的控制通气或高水平的压力支持通气,使疲劳的呼吸肌得到充分休息后,应及时减少通气支持的力度逐渐增加病人的呼吸负荷,积极为撤机做好准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8 17:14
目录
概述
呼吸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