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有人提出呼吸调节中枢这一名词,用以表示脑桥前端在节律性呼吸调节机理中的功能。当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切断后,呼吸运动发生改变,吸气延长,呼吸频率减慢,但延髓中枢仍保持其节律性放电,呼吸依然维持其节律性运动。此时若在脑桥前端1/3处横行切断,这种节律性呼吸运动就立即停止,代之以长吸式呼吸。可见在
脑桥前端1/3区域内,存在有调节延髓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神经结构。这一结构称为呼吸调节中枢,其部位在脑桥前端背外侧部的臂旁内侧核和Klliker-Fuse核。
1923年有人提出呼吸调节中枢这一名词,用以表示脑桥前端在节律性呼吸调节机理中的功能。当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切断后,呼吸运动发生改变,吸气延长,呼吸频率减慢,但延髓中枢仍保持其节律性放电,呼吸依然维持其节律性运动。此时若在脑桥前端1/3处横行切断,这种节律性呼吸运动就立即停止,代之以长吸式呼吸。可见在
脑桥前端1/3区域内,存在有调节延髓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神经结构。这一结构称为呼吸调节中枢,其部位在脑桥前端背外侧部的臂旁内侧核和Klliker-Fuse核。
延髓内存在着吸气中枢与呼气中枢,并且二者之间具有交互抑制作用。切断动物两侧迷走神经后,若在脑桥与延髓之间横断,只保留延髓与
脊髓的联系,动物能产生节律
性呼吸,但与正常的呼吸形式不同,为喘息式呼吸,呼吸不规律。这一实验说明延髓是产生原始的节律性呼吸活动的基本部位。但在我们正常人体内,正常的节律性呼吸运动还有赖于
延髓以上神经中枢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