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定乾,1955年生于河南温县赵堡镇,为和式第五代宗师和士英次子,
和式太极拳第六代嫡宗传人,和式太极拳当代代表人物之一。先生自幼习练家传太极拳及器械,30年来勤练不辍,忠实继承祖传拳技。
代表人物
和士英(1918—1987),字立明,第四代宗师和学信的长子,和氏拳法在赵堡镇的主要传承者,是一太极奇人。他聪颖好学,气宇轩昂,性情直爽,崇尚侠义。自幼随父业医习拳,不但拳艺高超,而且中医理论造诣颇为深厚,擅长中医内科及针灸等。他一生乐善好施,拳技之精湛,医德之高尚,乡里有口皆碑。他在拳艺上得父真传,使家传拳法严格保持了原有风貌。 和士英授拳极其严格,对太极拳理法精益求精,一招一势都要求学生认真领会,并结合祖传理论加以融会贯通。
人物生平
和定乾先生现任
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和式太极拳学会副会长、郑州武术协会和式太极拳委员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拳师、裁判。1984年起参加全国各类太极拳活动,成绩优异。1984年在河南省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上,获推手65公斤级第二名。1994年被温县武协评为“优秀拳师”称号。现在全国各地学生近千人。脱颖而出者有和东升、和曙光、彭小江、杨晋秦、杨晋新等。
初出茅庐 艺惊天下
1984年,在历史名镇、太极圣地——河南温县赵堡镇,一场扣人心弦的
太极拳推手比赛,吸引着来自本镇各地的太极拳好手参加和观摩。这是“温县首届太极拳推手赛”,优秀的选手将被推荐参加“河南省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要知道温县赵堡镇可是中国太极拳的重要中心之一,是太极拳的发祥中兴宝地,
和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发祥于赵堡;孙禄堂在武式的基础上又发展为孙式太极拳;赵堡镇下辖的陈家沟村是
陈式太极拳的发祥地,后杨禄蝉学拳后创编了
杨式太极拳,以后又衍生出了
吴式太极拳。毫不夸张的说这里举办的太极拳赛事,具备中国最高水平,因此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
只见此时的擂台上,一方是已经在赵堡拳界久负盛名的王姓拳师(此处隐去其真实姓名),此人纵横赵堡,鲜有对手。另一方是一初出茅庐的二十多岁左右年纪的年轻人,比赛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悬念。但是只见那一年轻人,中等身材,精神饱满,气度非凡,举手投足之间,手、眼、身、法、步、进、退、顾、盼、定,章法森严,十数回合之后,一个肋下肘竟将对手打倒在地,久久没有站起来。
场下先是沉寂,然后掌声雷动,议论纷纷:“那就是和士英的儿子,叫和定乾……”。这一年轻拳师就是和定乾,当代
和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太极名家。最终他凭借超群的实力,在温县首届
太极拳推手赛脱颖而出,代表温县参加河南省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并最终获得推手赛亚军。而初出茅庐的一战,就击败了赵堡拳界久负盛名的王姓拳师,从此奠定了和定乾在赵堡拳界“技击高手”的地位。
暑往寒来 秉承家学
和定乾1955年出生于赵堡镇的一个久副盛名的武术世家——“和式太极家族”。与许多在太极拳道路上有所建树的人一样,他也是跋涉过了漫长艰苦的学武之途,经受了异乎寻常的磨炼,才达到“阶及神明”,有所成就的。
和定乾的父亲和士英(1918—1987),字立明,第四代宗师和学信的长子,和氏拳法在赵堡镇的主要传承者,是一太极奇人。他聪颖好学,气宇轩昂,性情直爽,崇尚侠义。自幼随父业医习拳,不但拳艺高超,而且中医理论造诣颇为深厚,擅长中医内科及针炙等。他一生乐善好施,拳技之精湛,医德之高尚,乡里有口皆碑。他在拳艺上得父真传,使家传拳法严格保持了原有风貌。
和士英授拳极其严格,对太极拳理法精益求精,一招一势都要求学生认真领会,并结合祖传理论加以融会贯通。和定乾幼年学习家传拳术的情况在他弟弟和有禄先生所著《
和式太极拳谱》中有如下记载:“在传授家传拳技、医术时,父亲(和士英)对我们四兄弟各有侧重,均严格要求。先父授业之严厉,我弟兄四人深有体会。长兄定元,1969年中学毕业后随父学医,先父嘱其熟背《药性赋》、《汤头歌》,每日晚饭后必要考验,偶尔没有熟记,必责其熟记后方可睡觉。在教拳时更为严格,1963年一个夜晚,二哥定乾在练“云手”一式时,多次不得要领,父亲情急之下拍他一巴掌,直打得他两眼生泪。事后父亲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做任何事情都要认认真真,以后你们走向社会一定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和式太极拳重内涵不唯外表,讲究内外兼修,在接受父亲传授的太极真谛后,他眼界大开,豁然开朗,感到练拳一天,技精一日,于是精神倍增。结合祖辈的拳论和自己练拳心得为基础,在精、气、神上做文章,“人身中者不偏,二脉隐于身内,气行现心意。技击时浑圆一漾而贯全身,虚感之物而寓灵动,击左左空,击右右空,如充气之圆,无处受力;似簧受压,反弹随势,压力重而弹愈强,力之沉而空愈深。”逐渐从心知达身知,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这样的明师和严父教导,加之自身刻苦钻研和天资聪颖,在深厚家学的滋润下,和定乾30多岁就在太极拳界崭露头角,侠名远播。
他的工夫纯熟、功力纯厚、造诣颇深、身怀绝技,将拳法与技击相互贯通,这是令许多人认同的。记得有一次他应邀到广西教拳,在接风酒宴上一名姓邓的拳友(某武警部队武术教官),并不相信太极拳有技击功能,能打人。席间和定乾以其纯厚的功力让他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太极工夫:只见和定乾将右手的食指交给邓某,任邓某如何用力,也无法扭动其一丝一毫,但忽见和定乾手腕微动,对方便被打在了墙上,体验了“非一般”的感觉,邓某心悦诚服,不得不发自内心地赞叹和先生化劲之妙,发劲之速!2004年夏天,邓某更是专程赴河南到赵堡呆了一个月,认真跟和定乾学习了和式太极拳。
功传德授 艺布八方
为弘扬家传拳艺,使和式太极拳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能够为更多人造福,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授徒,为把太极拳的种子播撒到各地,使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和式太极拳,和定乾先生历尽艰辛,做了大量的传播推广工作。
1993年,他会同和学俭、和有禄以及陕西、四川、广东、香港传人发起成立“和式太极拳研究会”,1993年至今历任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教练部主任、副会长。1993年起,和式太极拳研究会多次组队参加河北邯郸(水年)太极拳联谊会温县(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等比赛,成绩斐然。和东升、董永富、王培华等弟子在交手擂台赛中均获得骄人战绩。因为他在太极拳上的突出贡献,1994年起先后被温县武协以及各级武术管理机构评为“优秀拳师”等荣誉称号。
二十年来,为推广和式太极拳他先后赴浙江温州、乐清、河南焦作、博爱等地传拳,学生近千人,遍及全国各地,脱颖而出者有和东升、贾澎、董永胜、宋国庆、马建设、王佩华、顾广州、徐大军、和曙光等。他的学生贾澎目前担任郑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职务,近年来有几十篇论文在各个武术媒体刊出,宣传和式太极拳。2003年度郑州市武术锦标赛中,贾澎获得传统太极拳冠军,向外界展示了和式太极拳这一武林奇葩的风采。
2004年在和定乾的努力和郑州市武术协会支持下,郑州市武术协会和式太极拳委员会成立,和定乾担任名誉主任,贾澎担任主任一职。2004年5月5日,由温县体育局、民政局审查批准,和式太极拳学会在温县宣布成立。会长由和式太极拳第六代嫡传和有禄担任,和定乾、贾澎等分别任副会长、秘书长。诸多的组织为和式太极拳推广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前,在教学之余,和定乾还积极整理家传拳术与理论,与四弟和有禄合作撰写了太极拳方面的文章多篇,受到太极拳界重视与好评。他善于把极其深奥的太极拳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既可将初学者引入其门,使之兴味盎然;又向他们指出一条深造的道路,于深入浅出的叙述中蕴含着无穷的深奥之理,可使具有一定功底之人,达到更高一级的阶段。
同时,凝聚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对自己收集的祖传拳论的独到理解,和定乾编著的《传统和式太极拳》已经杀青,近日即将刊行。
品德高尚 重义轻利
和式太极拳又名“代理架”,其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但有习拳之理,文化之理,尚有人生之理。和式太极拳有文太极、武太极之说,文重心法,武以竟扑;文修精神,武练劲力。习武之人必须在拳术、精神、道德情操上均有所成就才能被世人认可。“君子无日违拳”,以太极拳所含哲理规范自己的人生,平静地对待生活中顺逆坎坷,这是和定乾先生一贯的观点。
和定乾不仅拳艺精湛,而且武德高尚,乐观豁达,平易近人,丝毫没有架子。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他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领悟拳理,激发学生不断琢磨,细心体会。和定乾曾到江苏、郑州、广东等地教功,不辞劳苦,反复演示,诲人不倦,师生关系非常融洽,营造了一个研究太极拳的良好氛围。他经常教导学生说:“练武者需以德服人,不重武德者,拳艺绝对上不去。”他从不在学生面前评论其他流派的太极拳艺,他说:“太极拳博大精深,各家有各家的学说,要继承、发扬、光大。”和定乾人品端正,重义轻利是有口皆碑的。他严于律己,善于教人。课徒较严,首重武德。他择徒从善,以人品、德操为重,不以金钱、地位、名誉衡量学生优劣。在教导弟子、学生时,总将品德教育放在前。他认为:传播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将中国传统的良好道德风尚传给学生是第一重要的。
和定乾先生的书房悬挂着一幅著名书画家魏广军先生的横幅,上书“和式太极拳”五个规整的魏体字,先生说这几个字就是常常压在他心头,时刻鞭策着他,激励着他。五十岁知天命,已是知天命年龄的他总是说:“和式太极拳”是块“宝”,是“国宝”,所不同的是由我的祖上创造的,我们有义务去推广传播她,应该让更多的人喜欢,,造福人民,这是我的心愿!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入选河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议公示名单。入选项目:太极拳(和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