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哑,汉语词语,拼音是yī yā,象声词。形容
摩擦碰撞声;鸣叫声;小儿学语或低哭声;通常形容小孩子才开始学说话的时候,比如“咿哑学语”。
唐
李贺《美人梳头歌》:“辘轳咿哑转鸣玉,
惊起芙蓉睡新足。” 唐
韩偓《南浦》诗:“应是石城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陈志岁《
栏杆桥村》诗:“门前楫棹咿哑过,惊动鸳鸯入碧蕖。” 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听长笛一声何处发,歌欸乃,橹咿哑。” 元马熙《和韵》:“桑麻莽苍接平野,机杼咿哑闻隔墙。”
宋
苏轼《
中秋见月和子由》:“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苏轼 孙)。”
郭沫若《女神·暗夜》:“儿子不住地
咿咿哑哑地哀啼。”
① 如同一个
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