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尔三世(Harald III,又称哈拉尔·哈德拉达Harald Hardrada,意即“无情者哈拉尔”,1046年-1066年在位),挪威国王、军事家、征服者。1015年出生,是
金发王哈拉尔德的后裔(有的历史学家则认为,金发王和
无情者是同一个人)、挪威东部酋长西居尔·索之子,被人称为“最后的
维京人”,他的逝世也代表着
维京时代的结束。
人物概要
生平事迹
哥哥奥拉夫比他年长许多,是一位伟大的战士,正在为夺回
挪威丹麦人的势力从
挪威的土地上彻底驱逐出去。
基督教,他要借助基督教的君权神授和普世理念强化中央集权,将原先政治格局支离破碎的挪威打造成铁板一块,将丹麦人反扑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强硬的手腕加剧了国家的不稳定局势。
挪威的下层农民们固守他们传统的古老信仰,对基督教颇为排斥;贵族们担心王权的过度膨胀会挤压自身的既得利益,对奥拉夫十分戒备;丹麦人抓住了机会,伺机卷土重来。
1027年,
奥拉夫二世联合
瑞典进攻
克努特大帝统治的
丹麦,遭惨败,逃亡至古罗斯城市
诺夫哥罗德。克努特大帝乘机兼领了挪威王位。
1030年,奥拉夫·哈拉尔德松(
奥拉夫二世)发起了试图夺回王位的“斯蒂克莱斯塔战役”。哈拉尔当时只是个15岁的少年,但年少老成、渴望战斗的他义无反顾地组织了600多人前去投奔哥哥,并亲自加入血腥的战斗。战斗的过程异常激烈,兄弟二人都表现英勇,年纪小小的哈拉尔展现出了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军事才华。尽管挪威人在奥拉夫的指挥下挡住了丹麦人的多轮冲击,但浴血最前线的奥拉夫在身中三箭后还是倒下了,领袖的战死让全军开始崩溃,在乱军之中浑身血污的哈拉尔艰难地爬进壕沟,用其他士兵的尸体将自己掩盖,才勉强逃过了敌军的搜捕和追杀。
奥拉夫虽然生前毁誉参半,但是他是以一名
基督徒的身份牺牲的,死后被教会追封为圣徒。挪威在正式改宗为基督教国家后将奥拉夫设立为国家的守护圣徒,即圣奥拉夫,当代依然是挪威最具代表的标志性历史人物。
兄长战死、国破家亡的哈拉尔如今孤立无援,斯迪克莱斯塔德战役结束后他不得不隐姓埋名,潜逃到在
挪威与瑞典边境地区,在当地的一家农户的照料下养好了创伤,继续向东流浪。听说在遥远的东方,罗斯大草原上
雅罗斯拉夫一世大公正在招兵买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哈拉尔认为,当前斯堪的纳维亚遍布敌人的眼线不宜久留,只有前去投靠大公才是惟一的出路。
幸运的是,求贤若渴的
雅罗斯拉夫大公热情地接待了年轻的哈拉尔,并将其视为可信任的心腹。
基辅罗斯波罗的海蛮族等战役中表现出色,声名鹊起的他志得意满,向大公提出了求亲。
尽管哈拉尔初有所成,但是论年龄、资历、财富和威望他依旧还是太嫩。雅罗斯拉夫大公婉拒了他的提亲,这让他意识到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唯有前往更高的平台。南方的拜占庭帝国是中世纪欧洲首屈一指的老大帝国,不仅拥有令人想象不到的巨大财富,而且其军事、政治、经济发展水平都是当时欧洲最为先进的。可想而知,如果选择去那里试一下运气,将会是一种怎样奇妙的人生经历。
在中世纪最雄伟的巨城、
拜占庭帝国的首都
君士坦丁堡,有一支主要由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狂暴战士们所组成的精锐武士战团——瓦兰吉卫队。他们是十分忠诚可靠的皇帝直属私人武装力量,配备最精良的铠甲和最锐利的武器,按照职业化军队进行训练,曾经在数次战役中斩获惊人佳绩,令所有敌人闻风丧胆,拯救了风雨飘摇的拜占庭帝国。毫不夸张地说,瓦兰吉卫队是中世纪欧洲战斗力最为强悍的步兵力量。作为回报,他们的薪金待遇、荣誉地位也是无可匹敌,历任皇帝对他们信赖有加,十分器重。
优秀的战果让他不久之后就被皇帝提拔为首席瓦兰吉武士,即瓦兰吉卫队的队长。1035年,在皇帝
米海尔四世的指令下,哈拉尔率领瓦兰吉卫队前往小亚细亚前线,经过一系列战斗,拜占庭人连下八城,他们将阿拉伯的残存势力彻底赶出小亚,并乘胜追击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北部,让拜占庭人在时隔400年之后再度兵临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直接威胁河流下游的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并迫使阿拉伯帝国哈里发贝拉赫与拜占庭皇帝签署休战和约。
随后,哈拉尔接到新的指令,他们要护送一批皇家使团前往圣城
耶路撒冷朝圣。由于拜占庭与阿拉伯两国常年混战不休,通往圣城的道路已经沦为强盗把控的无政府状态,任何前去朝圣的基督徒都会面临被抢劫甚至绑架的危险。但这对于身经百战的哈拉尔来说是个轻松的任务,他没费多少功夫就肃清了朝圣之路上的盗贼响马,确保了朝圣者的安全。
群敌环伺的拜占庭帝国经常面临多线作战的境遇,在东部战线暂告消停之后,皇帝又开始马不停蹄将目光移向其他方向的战区。1038年,哈拉尔再次收到新的作战任务,他们要跟随拜占庭将军乔治·曼尼亚克斯乘船南下西西里岛,将沦陷近200多年的战略要地重新夺回。凭借曼尼亚克斯将军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拜占庭军队作战前的充足准备以及哈拉尔率领的瓦兰吉卫队的凶猛战斗力,西西里岛很快光复。然而,原先的盟军诺曼人突然举起反旗,联合南意大利的伦巴底人朝拜占庭军发动攻击。哈拉尔在最初的战斗中粉碎了敌人的数次进攻,但最后还是被诺曼人击败,旋即被召回君士坦丁堡。这是哈拉尔极为少见的败仗,不过这和他之前辉煌的战果相比瑕不掩瑜。
他的贵人、老皇帝米海尔四世不久之后因病驾崩。作为前朝皇帝最宠信的爱将之一,哈拉尔自然在新皇登基后迅速被冷落,在宫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无所事事的哈拉尔即便赋闲在家也被新皇帝频频找茬。他先是被控诉玷污了一名贵族妇女的贞节,又是被举报私吞了超过他应得数量的战利品,不论是否是真有其事,哈拉尔与新皇帝的关系正在迅速恶化。
所幸的是,新皇帝米海尔五世很快就遭遇了政变被推翻,哈拉尔趁机越狱出逃。面对充斥着阴谋与动荡的君士坦丁堡,哈拉尔意识到,这里虽然溢满了荣华富贵,但是不论他对帝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继续待下去只能是寄人篱下、成为宫廷阴谋的棋子,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他决定重回北方草原,凭借自己在拜占庭帝国参与十八场大规模战役夺得的巨大荣耀、以及十年内在地中海作战斩获的惊人财富,他自信地认为已经完全有资格迎娶雅罗斯拉夫大公的女儿,洗刷多年前被拒婚的耻辱。
之前被自己拒绝的穷小子如今成了财富荣耀加身的传奇人物,这次雅罗斯拉夫大公一改常态,欣然将女儿埃莉西芙许配给了哈拉尔。因为他不仅看上了女婿惊人的财富,而且认为年方30岁便功成名就的哈拉尔在将来会有更宏伟的前途,通过联姻在斯堪的纳维亚收获一个潜力股盟友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如今财富、女人、名望全都有的哈拉尔惟一缺少的就是一顶王冠了。在老丈人雅罗斯拉夫大公的支持下,哈拉尔率军返回家乡挪威。
1045年,哈拉尔得知其侄子“善良王”
马格努斯一世·奥拉夫森为新任
挪威国王。他先到瑞典,与妻子埃莉西芙的堂兄结盟,召集了一支军队,迫使侄子同意与他分享权力,号称哈拉尔三世。1047年,他与
马格努斯对丹麦发起军事远征,结果侄子战死,他便成为挪威惟一的统治者。
哈拉尔即位之后随即展开了挪威史上最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改革。他之前在拜占庭帝国的履历不仅带给他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巨额财富,还让他学到了如何才能真正统治一个帝国。拜占庭先进的政治、经济模式给了他以巨大的启发,被他所积极地吸收引用。
第三,改革币制,鼓励国际贸易。在君士坦丁堡担任瓦兰吉卫队成员时期,哈拉尔的薪资一部分来自皇家财库定期发放的军饷,这些制作精美的足值金银币有很强的购买力,在市场上被广泛认同和流通,而且携带十分方便,这就是货币体系带来的巨大价值。在当时的挪威,有许多地方依旧保留着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哈拉尔即位之后仿照拜占庭的货币体系,打造出印制有他本人头像、尊号和宗教标志的金银币,这就为挪威能够参与国际贸易奠定了基础。此外,挪威由于地理条件所限,无法大规模发展农耕,因此积极参与北海地区的航海贸易就成了哈拉尔的摇钱树。他充分开发挪威人在奥克尼群岛、设得兰群岛、赫布里底群岛、冰岛和格陵兰岛的殖民地特产,通过商船队加强与这些挪威海外殖民地的商业往来。当他得知冰岛最近遭受了饥荒之后,还专门组织了运粮船队前去赈灾,这让他的名望和支持度与日俱增。
第四,迁都奥斯陆,打造挪威的政治经济文化枢纽。奥斯陆是当代挪威王国的首都,这座挪威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就是始建于哈拉尔统治时期。哈拉尔选择挪威南部最为肥沃的一片领土建设新城市,新城市位于奥斯陆峡湾的最深处,腹地是挪威惟一的一块适宜耕作和畜牧的平原。从奥斯陆出发的航船可以向南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进入波罗的海,向西可以进入北海航行至英格兰,向西北则可以前往法罗群岛和冰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让这里很快成为挪威最繁荣的城市。也只有手握绝对权力的君主有实力进行迁都,这从侧面可以看出哈拉尔中央集权改革的成功。
最后,继续推进挪威地区的基督化进程。哈拉尔在东方的拜占庭帝国打拼多年,在个人信仰上信奉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基督教,他也认识到统一的宗教对王权巩固的作用。在即位为王后,他从基辅罗斯和拜占庭引进数名基督教传教士和主教,进一步加大基督教的传播力度。
哈拉尔统治时期,由于各种征服、协约和联姻,使挪威与
丹麦、
瑞典、
英格兰和
诺曼底的统治家族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复杂,也为他欲图扩张王权的野心不断滋长。1062年的大海战中,他打败了丹麦国王斯温·沃尔夫森(
斯文二世),并迫使其签署“确保两国古老边界线”的协约。
其侄
马格努斯一世·奥拉夫森曾经从
克努特之子
哈代克努特手中获得丹麦和英格兰的继承权。马格努斯去世后,克努特也享有对英格兰王位提起诉求的权力。
1066年1月,英格兰国王爱德华(
忏悔者爱德华)去世后,
哈罗德·葛温森继位为王,称
哈罗德二世。威廉公爵(
征服者威廉)对此心存不满,遂与哈拉尔合作,发起了一场王位争夺战争“诺曼底征服战”。由于此前哈拉尔对一些挪威酋长进行粗暴的压制,以致他的军事行动未能得到有力的支持。
哈拉尔没有理由拒绝托斯蒂格的联盟申请,二人合兵一处在弗尔福德战役中将麦西亚伯爵艾德温和诺森布里亚伯爵莫卡打得大败,并成功过夺得不列颠的北部枢纽重镇约克,哈拉尔的维京大军初步在不列颠获得立足点。
1066年之所以是不列颠的命运攸关之年,是因为除了北方虎视眈眈的哈拉尔维京大军之外,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端,蠢蠢欲动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也在积极谋取英格兰的王位。为此,威廉已经在海峡南岸日夜赶制船只,士兵们也在海岸集结完毕,但是天公不作美,海峡上一直没能吹起合适的风向,这导致威廉的远征军迟迟不能从港口出发,作战计划也只能暂时搁置。
这可让海峡北岸的哈罗德·戈德温森舒了一口气,作为伦敦的实际掌权者,英格兰的无冕之王,他已经率领士兵在岸边等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是为了防止威廉的入侵部队能顺利登岸。眼下威廉暂时不会北上,那么北方哈拉尔的维京大军就可以抓紧时间应付了。
戈德温森以最快的速度向北进军,一边赶路一边向周边地区招募民兵扩充人数。哈拉尔对此居然一无所知,这是他在战略上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即情报信息的严重缺失。等到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千里迢迢逼近约克后,他那些散漫的士兵们才惊觉过来。
当时,由于并不知晓敌人的到来,维京人正穿着轻甲甚至没有穿戴任何盔甲,而且所有人分散各处并没有统一集合。但是紧急的集结令已经让大部分维京士兵没有时间去穿戴盔甲,他们大部分只戴上头盔抓起盾牌就前去组成队形。在血腥的近战中没有盔甲的防护,这随后导致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哈拉尔手下是曾跟随他在遥远的拜占庭帝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勇士,他们有很多人来自北欧多神信仰最后的土地挪威,古老的信仰让他们嗜血欲狂,进入瓦尔哈拉神殿与诸神共饮的愿望让他们忘我地战斗,而哈拉尔虽然信仰基督教,但是体内流淌着狂暴的先祖之血的他依旧勇猛作战,就像他的祖先一样神勇难挡。
尽管挪威人在盾墙下血战了数个小时,但是缺乏护甲的弊病还是逐渐显露出来,越来越多的勇士死于没有护甲保护的创伤,而且整支队伍由于没有护甲的加成而在重量上不占优势,这就难以抵挡对方的冲锋和盾击,尽管所有人已经拼尽全力,在哈拉尔的鼓励下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士气,但是原先密不透风的盾墙逐渐开始支撑不住。
就在这时,一支从对面射过来的冷箭击中了哈拉尔,不幸贯穿了他的咽喉。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武士、一生经历极为传奇的哈拉尔就此毙命。他的阵亡让整支队伍失去了灵魂人物,原先就已经无法支撑下去的阵线开始崩溃,四散溃逃的士兵已经无心再战,惨遭英格兰士兵的四处追杀。
斯坦福桥战役在1066年9月25日下午画上句点。
在哈拉尔之后,曾经作为英格兰无尽梦魇的维京人再也没能登上英格兰的土地,持续长达300多年的维京时代终结了。动荡不安的英格兰随后被诺曼底公爵威廉的铁骑所彻底征服,这片土地改朝换代之后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一切都和从前大不一样。
而哈拉尔本人尽管以一场失去荣誉的败仗结束了自己的生涯,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是维京人300多年历史中经历最为传奇的维京首领。靠着机警和聪慧,他在少年时代逃过了敌人的追杀的搜捕;白手起家在基辅罗斯声名鹊起,博得大公的赏识;凭借一腔孤胆在拜占庭帝国夺尽财富和荣誉,足迹遍布地中海;载誉而归、衣锦还乡问鼎挪威王位;扬帆起航、不甘安逸重铸祖先霸业。哈拉尔不论是资历、眼界、财富和荣誉,都达到了同龄人乃至祖先都无法企及的高度。最传奇的维京人终结了属于维京人的时代,不得不说也是历史的巧合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