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哥伦比亚大陆存在于古元古代的15到18亿年前。该大陆由许多后来形成劳伦大陆、
波罗地大陆、乌克兰地盾、亚马逊克拉通、澳洲大陆,可能还包含西伯利亚大陆、华北陆块、喀拉哈里克拉通的许多原始克拉通组成。
哥伦比亚大陆(Columbia supercontinent,或称为Nuna、Hudsonland)是地球历史上最古老的几个超大陆。2002年由约翰·罗杰斯和Santosh Madhava Warrier 提出。哥伦比亚大陆是依照古地磁学资料证明其存在。
在漫长的地球演化历史中,至少有三次超大陆的汇聚和裂解,包括18.5亿年的哥伦比亚超大陆、11亿年的
罗迪尼亚超大陆、2亿年的
泛大陆。
哥伦比亚超大陆是由20-18.5亿年的造山带将太古宙克拉通汇聚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古元古代的超大陆,该超大陆以12.7亿年的麦肯齐放射状大岩墙群为代表的伸展事件而发生裂解。
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概念是由加拿大著名超大陆研究学者J. Rogers教授1996年提出的,后来印度的Santosh教授、香港大学的赵国春教授和北京大学的
侯贵廷教授相继提出了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新模式。
哥伦比亚大陆预测从北到南跨越12900公里,从东到西最宽处4800公里。印度东岸与北美洲西岸相连,而澳洲大陆南部与加拿大西部相连。南美洲因为旋转的关系,巴西的西缘和北美洲东部排在一起,形成了延伸至斯堪地纳维亚的大陆边缘。
哥伦比亚大陆一般认为是20亿到18亿年前因为造山运动形成,当时地球上几乎所有的陆地都组成该大陆。南美与西非的克拉通在21到20亿年前的泛亚马逊和俄波里安造山运动中合并。非洲南部的卡普瓦克拉通和
津巴布韦克拉通在约20亿年前沿着林波波带合并。劳伦大陆的克拉通岩石区则在19亿年前的泛哈德逊、佩尼奥克、托尔森-瑟隆、沃普梅、昂加瓦、托恩盖特和Nagssugtoqidain造山运动中缝合;包含伏尔加-乌拉尔克拉通、科拉克拉通、卡累利阿克拉通、萨尔马提亚克拉通(乌克兰)的波罗地大陆(东欧克拉通)在19到18亿年前的科拉-卡累利阿、瑞典-芬兰、沃利尼-中俄罗斯、Pachelma造山运动中合并。西伯利亚的阿拿巴克拉通和阿尔丹克拉通在19到18亿年前的阿基特坎与中阿尔丹造山运动中连在一起。
东南极克拉通和未知的陆块在横贯南极山脉造山运动中连结。印度南部和北部在印度次大陆中央构造带结合。华北陆块的东部和西部在18.5亿年前的泛华北造山运动中形成。
组成哥伦比亚大陆的最后运动在18亿年前。哥伦比亚大陆存在相当久(18到13亿年)。靠着沉积作用的隐没带相关成长发生在大陆边缘,在18到13亿年前形成了沿着北美南缘、格陵兰和
波罗地大陆的火成岩带;这包含了在北美洲地区18到17亿年前的亚瓦派、中央平原与Makkovikian带,17到16亿年前的马扎察尔与
拉布拉多带,15到13亿年前的圣佛朗索瓦与斯帕温纳带,以及13到12亿年前的Elzevirian带;18到17亿年前格陵兰的凯蒂利德带;在
波罗地大陆18到17亿年前的泛斯堪地那维亚火成岩带,17到16亿年前的Kongsberggian-Gothian带,以及15到13亿年前的西南瑞典花岗岩带。其他克拉通岩石区也同样发生了边缘增长的状况。在南美洲,18到13亿年前在亚马逊克拉通西缘发生,形成里奥内格罗、佐雷那、朗多尼亚带。在澳洲则是于18到15亿年前在北澳洲克拉通的东缘和南缘与高勒克拉通的东缘形成阿伦塔、伊莎山、乔治城、柯恩与布洛肯山带。在中国则是在18到14亿年前沿着华北陆块形成了熊耳群火山岩带。
哥伦比亚大陆于16亿年前开始分裂。相关的大陆漂移有沿着劳伦大陆西缘(荷贝尔特—普尔瑟尔超群)、印度东部(默哈讷迪与哥达瓦里)、波罗地大陆南缘(泰勒马克超群)、西伯利亚东南缘(里菲超群)、南非东北缘(喀拉哈里铜矿带)与华北陆块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带)。
哥伦比亚大陆分裂原因一般认为是非造山的岩浆活动相当普遍,在北美洲、
波罗地大陆、亚马逊克拉通和华北陆块形成斜长岩-微纹长辉二长岩-紫苏花岗岩-花岗岩组,直到大约13到12亿年前哥伦比亚大陆分裂为止。大约12.7亿年前的麦肯锡岩脉群和12.4亿年前的索德柏立镁铁质岩脉群在即将分裂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