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美术是12-16世纪初期盛行于欧洲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哥特式建筑最先起源于教堂建筑,随后在雕塑、绘画等领域也有所发展。法国是哥特式艺术的发源地,欧洲其它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等同样也有哥特式艺术的杰作。
哥特式美术最早于12世纪起源于法国,随后遍及全欧洲,一直盛行至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哥特式”一词最早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史家瓦萨里提出,用以形容晚期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风格,带有贬义色彩。哥特式在18世纪40年代英国和法国的建筑理论中,哥特式美术开始得到肯定,随着19世纪
浪漫主义的兴起,“哥特式”的外延从建筑扩展到了统一风格的雕塑和绘画艺术等领域。哥特式美术最先起源于教堂建筑,随后才逐渐发展到绘画、雕塑等。哥特式教堂以交叉肋拱、尖拱券、飞扶壁等结构的广泛应用为主,营造了向上的趋势,之后又发展出
辐射式风格、火焰式风格、
国际哥特式等等。
哥特式艺术起源于法国。从11世纪末开始,西欧的城市在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从而成为文化中心。行会和师徒制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技术的传播。12世纪时,法国巴黎成为了欧洲新的艺术中心,也促进了新艺术风格的产生;此外,技术和手工艺的发展也为哥特建筑和玻璃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12世纪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欧洲大部分地区都采用了哥特式风格。到1400年,哥特式艺术开始衰退,1550年时哥特式艺术在欧洲几乎已经绝迹,而唯有英格兰还保持着哥特式风格。哥特式最早只是法国的地方风格,随后慢慢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与各地风格的不断交流融合使得一种统一的哥特式风格开始出现,即国际哥特式,可视为盛期哥特式风格的后续发展。这种统一的风格随后被早期文艺复兴的兴起而打破。
哥特式美术首先起源于教堂建筑。哥特式教堂广泛运用了尖拱券、小尖塔、飞扶壁,以及比例修长的
立柱、簇柱和雕像、彩色玻璃花窗等等,营造了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它从中立的压迫下解放了建筑,释放了建筑的内部空间,建筑整体呈垂直向上的趋势。继古罗马的
拱券结构之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可以称为西方第一个真正全新的结构体系,也是19世纪下半叶钢筋混凝土技术出现以前,世界上最先进完善的建筑结构体系。
哥特式建筑也被称为石块组成的经院哲学或是形象化的经院哲学。一般认为
经院哲学开始于12世纪初期,学者
潘诺夫斯基认为经院写作中“总体性”的要求对应建筑功能分明的划分,“根据统一序列各部分及细分体系来布局谋篇”对应建筑结构层层递进的逻辑划分,“清晰明确”则对应着建筑单个结构的整体性和独立性。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如法国的
圣德尼教堂,重修于1140年至1144年间,一般被认为是哥特式建筑的开端。巴黎圣母院也是非常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它不仅是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而且建筑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显示出了圣德尼教堂的直接影响。
哥特式雕塑以教堂的装饰石雕为主。早期雕塑立柱像作为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姿势呆板僵硬。13世纪的雕刻开始越来越多得到了准确而生动的表现;14世纪的雕塑出现了表现献身精神和神秘冥想的题材,15世纪的国际哥特式风格强调体积和重量的表现。到了晚期哥特式雕塑则开始用世俗的形式来表现宗教题材。
最能反映哥特式艺术雕刻成就的是法国夏特尔教堂。教堂入口两侧的柱像就像是从建筑延伸出来的装饰形式,尽管这些雕塑仍处在建筑的框架内,但展现出了一种新的
自然主义的最初征兆,人物外观开始出现个性化的特点。
哥特式绘画同样附属于教堂建筑,但其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包括彩色玻璃镶嵌画、抄本绘画、祭坛画和圣像画等等。夏特尔大教堂的玻璃窗画,是至今为止保存得最完整的彩色玻璃画之一。哥特式抄本绘画在罗马式抄本绘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哥特式抄本绘画的代表作如《英格堡诗篇抄本》、
林堡兄弟的《贝里公爵豪华的日祷书》等等。
学者潘诺夫斯基的研究
《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指出了哥特式艺术、特别是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的发展是一种平行的现象,两者间存在着一种关联;潘诺夫斯基认为经院哲学的写作模式类似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并使用“显明”和“调和”来说明哥特式建筑的效果与产生,经院哲学为哥特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神学上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