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隶属河北省
保定市。位于
保定市西南部,东与
望都县、
顺平县相接,南与
定州市相接,西南与
曲阳县、西与
阜平县毗邻,北与
涞源县交界。总面积141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唐县常住人口49.33万人。截至2023年6月,辖12个镇和8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仁厚镇光明路5号。
历史沿革
根据境内明伏、西下素、钩鱼台等沿唐河两岸出土的石刀、石斧、陶片及2米以上文化层分析认定,唐县境内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聚居活动,属
仰韶文化遗址。
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尧帝
放勋诞生于今唐县尧山(即
顺平县之伊祈山),伊祁为姓。前2360年,帝尧放勋被封为唐侯,治所阳邑,即在唐县境内,称古唐侯国。前2353年,其兄
帝挚将帝位让给尧,并在伏城建都城,后因水患,由此地赴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执帝位。
虞舜执政后,将尧子
丹朱封为唐侯,治所鸿郎城(今洪城)。
春秋时期,境内已有左人邑(今周雹水、北雹水)、中人邑(今都亭)、孤邑(今北高昌,亦称庆都邑),阳邑(亦称唐邑,今固城),属
燕地、中山地。战国,属
赵国,
中山国,西北边界置鸱之塞(亦称鸿上塞,今
倒马关之上冠顶。),东北界置庆都邑(今北高昌)。
秦,属上谷郡。
西汉
高帝四年(前202年),置县,因古为唐侯国得名唐县。属
冀州刺史部中山国所辖;景帝三年(前154年),改国为
中山郡,唐县属之。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唐县为和亲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唐县,仍属冀州
中山国所辖。
魏晋因之。北齐,撤销唐县并入
安喜县(今定州城东南)。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唐县,属定州
博陵郡。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改唐县为中山县;后唐同光初复为唐县;
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改唐县为博陵县;
后汉初复名唐县。
金,属河北西路定州所辖。
清初,仍属保定府所辖。
民国初沿清制,民国二年(1913年),撤府,唐县属
直隶省范阳道观察使所辖。民国三年(1914年),范阳道改称
保定道辖唐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唐县属
河北省直辖。民国二十六年3月,唐县属河北省第一督察区所辖;同年9月,国民党唐县政府逃亡于
西安,唐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同年11月,中国共产党建立唐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西区所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先属冀西二专区,后属四专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属北岳区四专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改属北岳区三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属冀晋三专区;同年9月,县城解放,唐县抗日民主政府迁驻唐县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唐县属冀晋行政公署所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唐县属
晋察冀北岳区五专区所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
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唐县属五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改属
察哈尔省易水专区;同年10月,属河北省保定专区。
1958年,望都县和清苑县部分公社并入唐县。
1959年,清苑并入部分回归清苑。
1962年,复置望都县,唐县恢复原建制,仍属保定专区所辖。
1994年12月,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称保定市,唐县隶属保定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70年,仁厚镇改称“东风大队”。
1984年6月,改革人民公社体制,下设7个区34个乡344个村。
1987年10月,撤销7个区建制(区公所),东风人民公社改为仁厚镇。
1992年,军城、白合2个乡改为镇。
1994年,王京、高昌、北罗、川里4个乡改为镇。
1996年1月,扩乡并镇,调整为7个镇、13个乡,345个行政村。
2013年,经河北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批复,唐县撤销长古城乡,设立长古城镇。
2016年,经河北省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唐县罗庄乡,设立罗庄镇。
2021年10月14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唐县撤销北店头乡,设立北店头镇。
2021年12月29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唐县撤销齐家佐乡,设立齐家佐镇。
2022年12月,撤销黄石口乡,设立黄石口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唐县辖12个镇、8个乡:
仁厚镇、
王京镇、
高昌镇、
北罗镇、
白合镇、
军城镇、
川里镇、
长古城镇、
罗庄镇、
北店头镇、
齐家佐镇、
黄石口镇、
都亭乡、
南店头乡、
雹水乡、
大洋乡、
迷城乡、
羊角乡、
石门乡、
倒马关乡,345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仁厚镇光明路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唐县,位于
保定市西南部,位于东经114°28′~115°03′,北纬38°38′~39°10′之间,东与
望都县、
顺平县相接,南与
定州市相接,西南与
曲阳县、西与
阜平县毗邻,北与
涞源县交界。总面积14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唐县地处
海河流域西部,
太行山东麓北段,西北部属中山区,境内山地、丘陵,平原、河流地貌俱全,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境呈不规则长条状,西北高,东南低,坡度缓降,海拔在52~1869.8米之间。主要山峰54座,中低山及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2%;东南部为太行山东麓北段洪积、冲积扇形倾斜山前低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唐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全境,地貌由中低山区地貌、丘陵地貌、平原地貌、河流地貌组成。
气候
唐县,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雨季多在7~8月间。最高气温38.5℃(7月4日),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地温16.2℃,冬季寒冷少雪,最低气温-11.6℃(12月31日),春季干旱季风,秋季秋高气爽,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为2446.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1%,有霜期69天,初霜日11月14日。年降水量566毫米。
水文
唐县境内有唐河、通天河,其次还有清水河、逆流河、放水河、城北河、马溺河等。
土壤
唐县境内土壤共分4个土类(即地带土壤有棕壤、褐土,非地带性土壤有水稻土,草甸土),9个亚类、29个土属、62个土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唐县境内地形复杂,西北高,东南低,本县河流均属大清河水系,主要有唐河及其支流通天河等。唐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5mm。地表水资源量1074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5844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8648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占有量331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5%,属极度缺水区。
土地资源
唐县土地总面积141421.30公顷。农用地总面积为52052.0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36.81%,其中,耕地32657.77公顷(批而未用耕地9.93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3.09%;园地3005.08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12%;林地12922.48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9.14%;其他农用地3466.68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45%。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6312.56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1.53%,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2520.73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85%;城镇工矿用地1880.08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33%;农村居民点用地10640.65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52%;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3791.83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68%。其他土地总面积为73056.73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1.66%,其中,水域2837.95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01%;自然保留地70218.78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49.65%。
生物资源
唐县野生动植物分布广,数量大。野生植物有2门,84科,278属,460余种。种类占第一位的为菊科,共32属,58种;占第二位的为禾本科,32属,41种;占第三位的为豆科,15属,36种;占第四位的为蔷薇科,13属,32种;占第五位的为毛茛科,10属,26种。野生动物较多,需要保护的也多。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6种,省一级保护动物32种,省二级动物66种,被列为省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30种。
矿产资源
唐县,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80.5%。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45种,探明资源矿种18种。金属矿种有金、银、铁,非金属矿种有高岭土、含钾岩石、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白云岩、建筑用花岗岩、膨润土、片麻岩、饰面用辉绿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粘土、油井水泥用石灰岩、水泥用石灰岩、碎云母、陶瓷土,能源矿种有煤。主要矿产石灰岩、瓷土矿、铁矿、碎云母查明资源储量分别为126635千吨16388千吨、19157千吨、320940吨。唐县现有探矿权8个,涉及铁、金等矿种,勘查区总面积29.35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易于规模开发利用,磁铁矿、金矿主要集中在倒马关乡、川里镇、黄石口镇、羊角乡和石门乡。水泥用灰岩及配料矿产、高岭土、建筑石碴主要分布在齐家佐镇、白合镇、迷城乡、北店头镇等。全县建筑石料、水泥灰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能力较大,金属矿产由于勘查程度低,开发利用能力较小。共有采矿企业38家,其中金矿1家、铁矿4家、瓷土7家、辉绿岩2家、钾长石1家、水泥灰岩1家、制灰用灰岩1家、建筑石料21家。除去冀东水泥用灰岩矿和马家峪瓷土矿为中型规模开发外,其它均为小型矿山。
人口
2019年,唐县总人口60.5万人,共有23个民族,以汉族为主。总户数18.41万户,其中乡村人口45.4万人,全县政策生育率91.11%,人口出生率7.3‰,人口自然增长率3.19‰。民族主要是汉族,占总人口的99.9%;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县总人口的0.1%,百人以上的只有回族。其他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布依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哈萨克族、傣族、畲族、锡伯族、仫佬族、仡佬族、土族等23个民族。
2022年,唐县常住人口为49.33万人,城镇人口20.89万人,城镇化率42.34%。
经济
综述
2023年,唐县生产总值(GDP)完成160.0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5.4亿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3.5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61.1亿元,同比增长5.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8.4:33.4:38.2。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唐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8.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0%,二三产业投资总量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97.1%,比上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4%,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74.2%。
财政
2023年,唐县全部财政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1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7.2%。
人民生活
2023年,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53元,同比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46元,同比增长7.5%。
第一产业
2023年,唐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53万亩,比上年下降0.1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3.05万亩,比上年增长0.02%;玉米播种面积23.69万亩,比上年下降1.1%;油料播种面积1.26万亩,比上年下降8%。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16.11万吨,比上年下降0.16%,粮食平均亩产407.51公斤,比上年下降0.04%。其中:小麦产量5.46万吨,比上年增长0.72%,亩产418.72公斤,同比增长0.7%;玉米产量9.77万吨,比上年下降2.56%,亩产412.46公斤,比上年下降1.56%;油料产量0.33万吨,同比增长1.5%。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9.3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11.8亿元,林业产值1.6亿元,畜牧业产值54.4亿元,渔业产值0.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亿元。
第二产业
2023年,唐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大个体户共6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 8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4亿元,同比下降14.6%。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5.5亿元,同比增长19.3%。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7%;房屋竣工面积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4.3%。
第三产业
消费市场
2023年,唐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6.4亿元,同比增长9.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及个体26家,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9亿元,同比增长16.4%。
金融
2022年,唐县全部财政收入103616万元,减少3.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380万元,增长13.0%。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0.63亿元,增长15.3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6.63亿元,增长16.26%。
交通运输
京昆高速公路、沧榆高速、涞曲高速、 107国道、234国道、336国道等穿过唐县。
2013年,唐县境内京昆高速公路,全长31.47千米,引线7千米,唐县北有收费站出口1个;保阜高速公路, 境内全长30.53千米,引线213千米,白合设收费站进出口1个;国道107线,境内长1.725千米;保涞线境内全长34.883千米,京赞线,境内全长29.316千米,宝平线27.087千米,蠡野线34.157千米。县乡级公路35条,其中县道2条,乡道33条,总长43.359千米,其中唐王线15.982千米,军白线27.377千米。乡道总长265.458千米。
政治
领导信息截至2022年8月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0年,唐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共262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职教中心、进修学校、特教中心各1所,初中26所,小学150所,教学点79所),在校生92101人(其中:普通高中12454人,职教中心3175人,初中24986人,小学51437人,特教中心49人)。幼儿园102所,学校附设学前班145所,幼儿18346人。全县专任教师4813人(其中普通高中教师658人,职教教师155人,初中教师1406人,小学教师2319人,幼儿教师268人,特教教师7人)。
文化事业
国家二级文化馆:唐县文化馆。国家二级图书馆:唐县图书馆。
2020年,唐县城内有文化广场一处,纪念馆一座,有唐县宣传文化中心一座,内有唐县文化馆一个,为国家三级馆,面积1885平方米,有文化活动功能室8个。有唐县图书馆一个,为国家三级馆,面积800平方米,藏书6万余册。有唐县文物保管所一个,面积250平方米,馆藏文物1500余件套。
医疗卫生
截至2020年,唐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7所,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所、民营医院18所、乡级医疗机构20所、村卫生室341所、个体诊所22所、其他县直医疗卫生机构4所,共开放床位1965张。全系统核定编制数1865人,现有工作人员3242人。其中:唐县人民医院编制控制数为1109人,现有人员720人;唐县中医医院编制48人,现有人员460人;乡镇卫生院编制582人,现有在编人员430人;现有村医1031人。
社会保障
2019年,唐县脱贫1754户3735人,通过国家和省验收评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3538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9292元,同比增长13.7%。城镇新增就业305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24人,登记失业率3.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34%、99.46%。
基础设施
2019年,唐县完成6个乡镇70个村4万户气代煤任务。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2.3%。农村环境整治完成20个村庄街道硬化和25个村庄绿化,完成农村改厕2.76万座。
2019年,唐县实施光伏扶贫联村电站2座,总规模4648千瓦,年提供收益500万元。完成危房改造59户、面貌提升610户,巩固提升了17个贫困村和14个非贫困村的饮水安全。
历史文化
唐县境内县级以上文物古迹88处,其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卧佛寺摩崖造像、倒马关明长城、北放水遗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北城子中山国遗址、都亭遗址、洪城古城址、晋察冀烈士陵园、孚公禅师塔、明伏石窟(北魏)、明伏兴国寺大殿、广善延禧寺,县保77处。唐尧圣迹寻根之旅共涉及11个点,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尧传说”标志碑10处。
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唐县白合镇柏山村卧佛寺水库内,凿于一处高约6米、南北向面西的硅质石灰岩峭壁上。开凿于北宋庆历五年(1046年)。现存大小窟龛95龛,造像138尊,为一处以释迦牟尼涅槃经变相为主体的大型摩崖龛群。其中卧佛造像长达4.5米,为河北省现存最大的石质卧佛造像。涅槃经变相中刻画的众弟子,形象生动,神态各异,较好地表达了佛祖涅槃之际的肃穆哀伤气氛。其余诸龛造像也均雕工细腻,线条流畅,表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是我国北方极为罕见的大型北宋石刻群。
2013年5月3日,
卧佛寺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倒马关明长城,位于唐县西北60千米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与居庸关、紫荆关合称“内三关”,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5月3日,
倒马关明长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放水遗址,是南水北调河北段6个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已发掘面积3100平方米,发现灰坑、灰沟、土坑墓、瓮棺葬、房址等遗迹近300个,出土遗物可复原者近50件,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遗存分属先商、东周及西汉三个时期,以先商时期为主。它的发现与发掘使先商人活动范围向北扩展了几百千米。
2013年5月3日,
北放水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唐县有自然人文旅游景观64处,3A景区5家(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潭瀑峡、西胜沟、秀水峪、华峪山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3家(古北岳——国家级,后七峪、倒马关——省级)。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位于县城以北两千米钟鸣山下,始建于1971年。占地面积45950平方米,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雄伟壮观,气势夺人。整个建筑为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现代结构,造型精美,并以独特的建筑风格被列入德国法兰克福《世界工艺美术大辞典》。主建筑群分为“两馆一堂”,北侧中央八角形结构的是纪念堂,西侧是白求恩纪念馆,东侧是柯棣华纪念馆。1995年8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12月,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十四部委公布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西胜沟,位于唐县城北38千米处,是一条7千米的峡谷,峡谷内有飞泉瀑布,悬崖上到处是钟乳石,满沟的杜鹃、海棠和葛藤、灌木。有景点龙潭、二龙潭等。西胜沟景区为国家AAA级景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风林景观。
青虚山,为道教名山,位于唐县城北35千米处齐家佐镇境内,因“四时之气清而煦,界入虚无,超然物外”而得名。该山山体构成多为石灰岩,因久经风雨溶蚀,形成了如青笋、似狼牙、像箭头。乾隆皇帝去五台山朝圣路过此地,为其山势而亲手题匾“紫云峰”、“凤凰石”,镶嵌在山崖上,保存完好。
青虚山有自辽代以来修建的寺、观、庵、庙100多处,最高峰海拔998米,三座主峰和十几座峰林构成了景区特有地貌景观。
大石峪景区地处唐县与涞源交界处,位于唐县倒马关乡境内,距县城85千米,毗邻保涞公路。景区内温泉、潭瀑、奇石、林木,旅游资源丰富,峰、石、水、关构成了景区独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造型奇特的花岗岩体量大,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这里有杨家将镇守的倒马关和樊梨花驻守的樊家寨。
古北岳国家森林公园
古北岳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位于唐县西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4°28′02″-114°31′27″、北纬39°01′03″-39°03′58″之间,主要保护多样、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自然遗迹和文化遗产。
地方特产
唐县大枣,栽培历史悠久,以“个大、核小、皮薄、肉厚”著称,干枣含糖量高达60~70%,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2010年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唐县大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核桃古籍称胡桃、羌桃。唐县是中国最早种植核桃的地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核桃品种主要有纸皮核桃、薄壳核桃、露仁核桃、穗状核桃、早熟核桃等普遍具有壳薄、果大、含油量高等特点。核桃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干果、油料、木材、药物四用树种。核桃仁具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利三焦、润肺等药用价值。核桃树是适宜唐县半干旱山区绿化和观赏的树种。
唐县碗肉,是唐县的一种汉族小吃。煎饼软糯可口,汤汁浓郁香辣,搭配的是唐县当地羊羔宰杀后的羊杂。
著名人物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天文学家、历算学家,在任元朝太史令期间,与
郭守敬等人制成《
授时历》颁行天下。
王鹤寿(1909年4月19日~1999年3月2日),生于河北省唐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
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中共十三大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马卫华,新中国开国少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考入太原军官教导团。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参加八路军。1985年8月24日因病逝于北京,终年66岁。
臧伯平(1913年6月~2005年10月4日),汉族,又名臧树棠,直隶(今河北)唐县人。
北平民国大学毕业。民国二十年(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唐县县委书记,
天津大学校长,
教育部副部长。
王昆(1925年4月~2014年11月21日),出生于河北唐县,歌剧表演艺术家,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担任东方歌舞团艺委会主任、
东方歌舞团团长。1982年获得国家颁发的金质奖、巴基斯坦总统授予的“卓越明星”勋章。1989年获得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康乐,昆虫与生态学家,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基因组学研究。1959年4月出生,河北唐县人。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1987年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迎军,女,1954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唐县。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主要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1997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誉称号
2017年,唐县入选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县城。
2020年6月,唐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7月,唐县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0年12月,唐县入选复查确认保留称号的河北省文明县城。
2021年1月,唐县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12月,唐县入选“河北省森林城市”。
2022年4月,唐县入选首批河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