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源,一九六一年出生,祖籍浙江宁波。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西藏人文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广联合会美术书法摄影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上海虹桥画院院长、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全国委员、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作品享誉美、英、日、德、意、新加坡以及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画展中多次获得大奖,被国内各级美术馆、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及多家国外美术馆收藏,同时,还被录入百年《中国美术家全集》、百年《中国书法家全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书画名家选集》等大型辞书画册。
个人作品
唐天源,天性喜爱绘画,自幼就有相当早熟的绘画天份,也有志于成为一个画家,经多年刻苦追求和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理论及鲜明的绘画风格。二十多年的时间,他不但精修了中国历代画派画史,并涉猎了道教、儒教、音乐、诗歌等多门学科,此外,他还曾从事过
油画、
版画、
水粉画和
水彩画的创作,因此天源对西洋绘画及理论也有较高的造诣,尤其对西洋绘画的光和色的运用,更有特殊的感觉和处理方法,这一点在他后来的一些作品中,如《绿林丛中听鸟声》,《出水芙蓉》……表现尤为明显。
他主张“继往开来”,新颖的色彩、新颖的造型及扎实的笔墨功夫,是当今中国绘画出力作、巨作的三大要素。又主张“自我完善,心悟中源”。从他的长卷《琅琊胜境》(长17米)和《万里云山图》(长27米)等山水作品中,不但可看出其扎实的传统功底,且又使人感到他重视传统,又不盲从古人;又从他的《偷闲》、《幽居》、《玉兔东升乐又起》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即注重光色的运用,而且又使其与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色有机地结合,进一步形成一种完美的艺术境界。
其艺术成就先后在
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湖南卫视、海南卫视及全国多家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作为新闻和专题片广为播放、刊载。
绘画风格
他在人物画创作方面的突破,尤为引人注目,其作品一反标榜孤高冷逸的旧情趣,又不同于当今中国画坛的一些“流行画种”,而是旨在表现一种热烈奔放,蓬勃向上的情感,着重体现时代新的审美需求。大胆突破前人的框架,充分表达心中的物象,发挥自己笔墨线条的优势、准确、灵活地运用于绘画创作,以老辣的笔墨、破格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组合成了一幅幅线、墨、色高度统一的佳作,从而倍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这是非常不容易得来的。 (钱君陶为唐天源画集所作的序言)
艺术年表
1961年 出生于北京一革命军人干部家庭。
1973年 父辈好友,上海朵云轩
张锦标先生作为启蒙老师,并引荐多位著名画家。
1974年 做客
程十发先生位于延庆路的家中,获赠连环画图册,深受其绘画艺术感染。
1975年 跟当时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著名
版画家
杨涵学习版画。
1976年 特招参军,进入部队专业创作室。
1977年 拜
沈迈士先生为师,奠定了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
1980年 创作
版画《晨光曲》,在由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全军美展中,获得优秀奖。成为唐天源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起点。
1981年 跟随部队深入大别山采风写生,创作了大量军旅题材作品。
1986年 结识
钱君陶先生,观摩了先生收藏的大量古今名家、大家真迹,并得到其在绘画、书法、篆刻等多方真传。
上海重庆南路,唐天源怀揣着自己刚刚完成的徒手白描仕女画来到
钱君陶的抱华精舍。此时,已有众多拜访者在楼下等候。谁知,
钱君陶老先生竟与二十岁出头的唐天源一见如故,引为知己。“你的笔墨线条很有天分,这是与生俱来的,有的人画到了七十岁也没有这样的笔墨。”钱老对唐天源的画作大加赞赏,肯定了他扎实的传统功底。当得知其画作是徒手不打草稿白描而成时,更是对这幅仕女图爱不释手。当即挽袖泼墨两幅,与唐天源以画易画结为忘年交。此后,1989年
钱君陶为唐天源提笔作画集序,1992年再次撰文《画坛奇才唐天源》发表于解放日报。其肯定令唐天源备受激励。
1987年 经
钱君陶介绍结识
赵宏本、
吴湖帆弟子
俞子才,学习唐宋元绘画技法,重点掌握吴湖帆的山水画技法。
1988年 结识并拜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
沈柔坚,及著名画家
刘旦宅为师。
除上述人物之外,唐天源在这一自我成长和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还结识了
陆俨少、
唐云、
刘海粟、
朱屺瞻、
张乐平、
谢稚柳、
陈从周、
应野平等一大批颇有造诣的艺术名家,使得自身在绘画、书法、国学、鉴赏等多方面深受裨益。
1988年 采风福建、广东、汕头等地,绘《惠安女》、福建闽南山水系列。
1989年 第一本《唐天源画集》出版,
赖少奇为画集题写书名,
钱君陶作序。
1989年 上海市档案馆成立30周年,受邀绘山水画,收藏于上海市档案馆。
1992年 从武汉上船,沿长江而下至重庆,一路饱览长江胜景,创作长江山水长卷、乌江山水长卷。
1993年 在自重庆前往成都的途中,留经遂宁,从此与该地结下不解之谊。临摹宝梵寺壁画,创作万佛图,绘蜀中山水及民俗生活系列。
唐天源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血肉,线条是中国画的筋骨,并在中国线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其第一张脱手白绘佛像,便于此阶段诞生于遂宁广德寺,并由此开始了对笔墨线条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自我绘画风格——独创“天源线”。
1993年 宋庆龄诞辰100周年,受邀绘制《山河颂》,现收藏于宋庆龄陈列馆。
1997年 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受邀绘画,收藏于孙中山故居。
1997年 作为海南南海观音基金会常务理事,参与海南三亚“三面观音”造像的设计、规划与建造。
期间,游历尼泊尔、缅甸、印度、泰国等佛度国家,遍寻国内著名寺庙及石窟艺术。结识妙善、真禅、戒忍、一诚,香根·巴登多吉大活佛等大德高僧,深入研习佛教文化。
1998年 为中国扶贫基金捐赠《云水听箫图》,由当时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杨汝岱颁发赠书。
1998年 上海美协组织走新疆文化采风,游历南疆北疆、慰问部队哨所,历时一个月。创作了一系列以新疆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1999年 纪念刘少奇诞辰一百周年,受邀绘《祖国山河图》,现收藏于宋庆龄陈列馆。
2000年 泰国华人商会在曼谷索空威22巷,为唐天源建立“天源堂”。
2001年 作品——《高原情》人物组画,入选第五届“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展”,获银奖。
2002年 应四川省省工商局邀请,绘《乐乐迁徙图》,赠予工商宾馆。
2002年 受邀为海南三亚“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绘《阿罗汉献寿图》,长18米、高1.2米,共29个人物,经10小时完成。捐献给南山海上观音功德基金会。
2002年 普陀山戒忍大和尚升座,受邀为普陀山做佛教题材大壁画——《普天同庆》,长33米、高2.5米。
2002年 十六大召开前夕,受邀前往京西宾馆作画——《松潘早春》。
2002年 新浪全球运营中心落户上海,作画《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赠予新浪。
2003年 应成都画院邀请,在蜀中绘制巨幅长卷《廿八星宿大吉图》。
2003年 赴夹金山、雅安、九寨黄龙、松潘等地采风。创作《九寨天堂》、《云涌夹金山》等系列作品。
2004年 应可祥大和尚之邀,赴宁波七塔寺作画,创作完成了大型长卷线描作品《十八罗汉图》,为七塔禅寺罗汉群像再添新景,使七塔罗汉文化增加了新的内涵。
2005年 受周庄邀请,前往澄虚道观绘制大型线描白绘壁画《八仙过海图》。
2005年 “走遍贵州”采风活动,赴遵义、赤水等地,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体验风土民情。绘《大巴山行旅图》、《丹霞赤水山河颂》、《青岩古镇》长卷,赠予贵州省人民政府、遵义市政协。
2006年 书画作品入选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青年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主题活动“喜迎北京奥运,展示中华文明”。
2006年 赴银川黄河沿线采风,用三天时间创作完成巨幅线描人物《九九大吉图》长卷、《黄河第一湾》,赠予银川大学、宝塔石化集团。
2006年 受日本岗藤基金邀请赴日访问。绘《大吉祥图》赠予日方,作为文化交流。
2007年 赴三江源探险,成为第一位抵达长江、黄河源头的当代画家。唐天源沿古丝绸之路,从成都出发、越秦岭、观云岗、出阳关,凭借一身铁胆和豪气,一路向西,直达可可西里无人区。
随后,《贡嘎神山》、《善变的可可西里》、《阿尼玛卿神山》、《天下黄河第一湾》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高原后重彩山水人物作品,由此诞生。多年的高原生活,不断地创作探索,唐天源最终形成了极具自我特色的绘画技巧——高源皴。
2007年 遂宁宋瓷博物馆开馆之日,举办唐天源个人画展。
2008年 组建上海虹桥画院,并出任院长。
2008年 北京翰海春季书画作品拍卖会,推出唐天源专辑,并创当代绘画拍卖纪录新高。
2008年 独自在新疆采风,进入一个又一个无人区。
2008年 成都工笔画院成立,应邀出席挂牌仪式,并当场创作工笔仕女画赠送该院。
2008年 上海虹桥画院遵义分院成立,唐天源出席分院及遵义市政协书画院挂牌仪式。
2008年 受聘为后勤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并授课。
2008年 “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唐天源在受灾区开展以“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大型赈灾义卖暨爱心捐赠活动。
2009年 《天籁和谐》高原后重彩山水画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国画大展”。
2010年 受邀为陕西龙兴寺大雄宝殿绘制《大法喜充满颂》大型壁画。
2010年 在安康市开讲“对话安康国学美术讲坛”。
2010年 应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邀请,为华岩寺佛教博物馆作大型壁画——《和谐盛世图》。
2010年 担任《地球村·世博情》上海古北“黄金城道”国际儿童街头绘画比赛评委团主席。
2010年 赴贵州茅台镇、习水土城、月亮湖等地采风。
2010年 在西安法门寺开笔绘制大型壁画——《十八罗汉朝门法图颂》,成为在法门寺数百年历史上首位徒手白绘长卷的画家。
2010年 受邀为四川遂宁皇家禅林广德寺绘壁画——《广德和谐法喜图》,及白绘观音三姐妹像。
2010年 受遂宁邀请绘制百米长卷《盛世和谐.慈航普度》,估价8000万,由遂宁政府出面保管。该卷为四川最大线描人物画作,现收藏于宋瓷博物馆。
2010年 上海虹桥画院四川分院成立,出席挂牌仪式。
同年8月,被遂宁市人民政府特聘为“文化产业发展顾问”,“慈善爱心大使”。同月,唐天源山水画作《山峰瀑布》在《求是》杂志16期刊登。
同年10月,应邀莅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受聘为该校教授。
同年11月,受邀出席重庆浙江商会成立十周年庆典。
同年11月,为重庆后勤工程学院作画。
同年12月,为成都军区作画,慰问部队。
同年12月,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亲切会见,深入讨论文化艺术,并为虹桥画院题字。
2011年 在党九十岁生日之际,赴革命圣地延安等地采风,重走长征路,创作《红色赞歌》组画。
同年5月,受邀做客西北大学,为艺术学院研究生执笔授课。并参观张汤家族墓考古现场。
同年6月,赴法门寺完成长卷《十八罗汉朝法门》。
同年7月,做客新浪演播室,畅谈中国白绘手法的继承与发扬。
同年8月,赴广西来宾采风,并现场创作《风帆万里看红河》赠与市委市政府。大瑶山采风,与瑶民同吃同住,为村落孩童授课。
同年9月,受柬埔寨中国大使馆邀请,赴金边、吴哥、西港进行文化考察,并为大使馆新馆绘画。
同年9月,应政府邀请,考察岚皋南宫山景区,并被景区的自然景色所感染,挥毫泼墨,创作巨幅壁画《南宫山佛满堂》,为其景区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同年10月,捐赠画作《六度无极》,参与重庆“国际消除贫困日”书画义卖扶贫活动。该作品以全场最高起拍价35万元起拍,最终以全场最高起成交价81万元成交。
同年11月,赴法门寺,参与壁画《十八罗汉朝法门图颂》交付暨百米巨幅慈善长卷《和谐彼岸·大法喜图颂》开笔仪式。
2012年1月,所绘《十八罗汉朝法门》的衍生经卷,在法门寺佛指骨前,由大德高僧开光。
同年2月,与著名作曲家沈传薪作客东方大讲堂,合作举办[江山如此多娇——风光音乐与国画艺术赏析]活动。
同年2月,作客东方广播畅谈书画艺术与自然养生。
同年3月,受邀为成都军区新华宾馆作山水画两幅。其一,《锦绣河山》长7.5米,高3.5米,陈列于会议大厅。其二,《天籁和谐》长7.5米,高3米,陈列于宾馆大堂。
同年3月,受邀为全兴酒业绘制九米九《酒颂》及《花石峡牧趣》。
同年4月,受澳门理工大学之邀,前往香港澳门多地进行学术访问。
同年5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其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唐天源》一书。
同年5月,再次前往西藏高原采风,在近五十天的时间里,足迹遍及拉萨、林芝、日喀则等地市,沿途不畏高原反应,在珠峰、南迦巴瓦、那木措、羊卓雍措等地写生不止。除此以外唐天源还临摹萨迦寺壁画、拜访扎什伦布寺法王、与当地人逛林卡……从西藏文化艺术中吸取养分,潜心创作,在此后一年的时间里创作出了一大批以高原为主题的人物、山水绘画作品。
这批绘画作品中,唐天源在使用极具特色的“高源皴”表现手法,描绘高原山水特点的基础上之上,再次大胆突破,使用凝重的笔墨,融合“高亮度、高灰度、高艳度、高浓度”的色彩,诠释高原大美。被称赞为“采高原大美,树国画新风”(详细内容,见新华社西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