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鼓是
中国北方主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广泛流传于冀东、京、津及东北地区。演出时一人自击鼓板站立说唱,一人持三弦等乐器伴奏。
乐亭大鼓与
评剧、
唐山皮影并称“
冀东文艺三枝花”。自形成以来,名人辈出,影响广泛,在河北冀东及东北地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发源
唐山大鼓发源于河北省
乐亭县,是在继承古代多种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唱实践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它的形成与明清历史、地方方言和风俗有关。冀东乐亭、滦南一带的人们有歌舞习俗,逢年过节,或有喜庆庆祝活动,都举办群众性歌舞活动和说唱活动。这一地方方言本身就有自然的旋律性,字声带唱音和滑音,尾音细长回旋,如果稍微把语音拉长,再配上乐器、曲调,即形成一种魅力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
乐亭大鼓起初盛行在滦县、乐亭地区,后流传到昌黎、丰润等县和唐山。唐山一开始建立煤矿就有些乐亭大鼓名演员来矿上演唱和矿工们交上了朋友,广大矿工都喜爱乐亭大鼓,于是就有些矿工从业余爱好慢慢地变成专业演员,象著名老艺人陈文焕、贾文鹤就都是当时的矿工,他们从事专业各有创造,像陈文焕的委婉抒情的唱腔、贾文鹤的流水板等都丰富了乐亭大鼓的曲调。这样乐亭大鼓就在矿区扎了根,已40多年,在开滦各矿俱乐部里都有曲艺队的组织,拥有很多乐亭大鼓的业余爱好者和演员。
乐亭大鼓腔调越来越丰富,后来艺人把各种曲调都作了适当安排,根据不同书段的内容、人物、性格、情绪变化等要求,穿插使用,逐渐也形成了一般的规律就是“四大口”开始,下接“八大句”,再接“慢板”进入故事当中,就随便安排,最后是“快板”收尾。由于乐亭大鼓的曲调有委婉、优美的特点,加上老艺人的创造就逐渐形成了它的高度抒情的凤格,也就更开扩了它的流行地区,东北、京、津等地,也都有它的广大听众.
历史背景
清初在全国实行“
文字狱”。此时,人民为反抗和抵制清朝统治,开始广泛使用说唱这种形式。而说唱艺术在乐亭一带有很长的历史。清代,乐亭一带有许多豪门大族,如崔、刘、张、史等大家族,这些人热衷娱乐,不但组建皮影班社、梆子班社、莲花落班社,还组织大鼓艺人在家演唱。清代中期,乐亭大族出身的崔佑文曾带着大鼓艺人温荣等进京到王府、皇宫演出,得到了京城王公大臣的欣赏肯定。据称,从此时开始正式有“乐亭大鼓”这一名称。起初,乐亭大鼓支派很多,道具不一,伴奏多样,后发现三弦特别适合说唱伴奏,因此均用三弦伴奏。初用木板,道光年间,乐亭大鼓艺人温荣、冯福昌等人改用铁板,被称为温铁板、冯铁板。铁板声音清脆响亮悦耳,音调细长丰富,促进了乐亭大鼓艺术的发展。此后,乐亭大鼓艺人竞相创腔变调,名人不断涌现。如温荣的弟子陈活埋(陈继昌)与齐祯等。陈活埋创四平调、慢起程等十几种板腔,腔随意转,情依腔行,演唱细腻动人。齐祯以道白见长,善用京腔,板眼稳妥清晰,号称“京腔大白”。到光绪年间,乐亭大鼓腔调发展到几十种之多。戚永武师承冯铁板,博采众长,对唱腔进行改造,形成了戚派。韩香圃得到陈活埋、齐祯指点,完整继承乐亭大鼓唱腔体系,不主张借鉴其他艺术特长,自成一派。此时,乐亭大鼓界名人辈出。此后,许多名家到东北进行演出,使这种艺术在东北得到广泛流传。
解放前后,乐亭大鼓艺术发展步入辉煌时期。此时,名家汇聚唐山。唐山小山一带书馆林立。乐亭大鼓艺人竞相改腔革调,争奇斗艳,促进了乐亭大鼓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涌现出了靳文然等著名乐亭大鼓艺术家。靳文然是乐亭大鼓艺术的集大成者,曾任全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他完成了乐亭大鼓由联曲体到板腔体的重大革新。他的演唱“雄壮处好似万马奔腾,凄切处仿如雨打芭蕉,委婉处如同喁喁私语,缠绵处像烛影摇红,紧急处如珠玉落盘”(宋瑞夫语)。他善于依据人物感情变化和剧目情节起伏,巧妙运用闪板、抢板等灵活多变的唱法,运用不同声音表现不同人物,使人物各具特点,活灵活现。演唱同时辅以动作,使人物更加形象生动。他广泛吸收京剧、皮影、
河北梆子、评剧等艺术精华,丰富了乐亭大鼓的演唱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靳派唱腔。他为乐亭大鼓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唱法
乐亭大鼓有中、长篇说唱和短篇唱段两种形式。中篇书的说白、唱词比较固定;长篇的说白、唱词多根据师承的“梁子”(提纲)敷演。短篇唱段则有固定的曲词和完整的唱腔结构。乐亭大鼓的音乐唱腔丰富,刚柔相济,板腔、曲式完整,转调技法灵巧,是一种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板式变化体曲艺形式。它的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4类。大板平缓、舒展,常用曲调有〔四大口〕(作开头腔用)、〔四平调〕、〔凄凉调〕;二性板紧凑、明快,常用曲调有〔八大句〕(紧接〔四大口〕,作联接腔用)、〔慢起程〕、〔小怯口〕、〔学舌〕、〔十字紧〕、〔中流水〕、〔二六〕等;三性板热烈、急促,常用曲调有〔上字流水〕、〔凡字流水〕、〔蚂蚱登腿〕、〔撤单程〕等;散板激昂、壮阔,常用曲调为〔昆曲尾子〕,多作为转板换曲时的叫散处理,或在三性板中因情绪的需要而使用。乐亭大鼓的曲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中、长篇书目有《杨家将演义》、《呼家将》、《包公案》等数十部;短篇唱段有《双锁山》、《樊金定骂城》、《王二姐思夫》、《大闹天宫》、《拷红》等100余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亭大鼓整理了一批优秀的传统曲目,并创作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改编演出了新的长篇书目《烈火金钢》、《桐柏英雄》等。
乐亭大鼓产生于乐亭、滦县一带,流行百年之久,最早用三弦、木板、鼓伴奏,后温老先生和滦县的冯老先生首创改用铁板,声音清脆,所以人们都称他俩是温铁板、冯铁板是创业者,从前乐亭大鼓调很简单,以经温先生的诸位门徒研究,创造出不少曲调。像陈际昌创造的“四大口”,齐珍创造的“上字流水板”、王恩鸿创造的“凡字流水板,和“小切口”,还有滦县的扬久长先生创造的“慢板”、“四平调”,慢慢的唱腔就丰富多了,因为乐亭大鼓老后辈们创造的曲调多,所以乐亭大鼓这个名字也就叫出去了。
表现形式
乐亭大鼓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只需要一鼓一板一弦一人演唱。演唱者打鼓又打板,边说边唱。描绘场景,塑造人物,议论得失等都通过演唱者的嘴、表情和动作来完成。乐亭大鼓使用小鼓,底下放个支架,用一支鼓键敲击,有固定的鼓谱和套路。使用两片月牙型铜板,名“梨花板”。打板也有固定套路。伴奏乐器主要是大三弦。这种乐器共鸣箱大,发音响亮,音色厚实,传响远。乐亭大鼓曲调丰富,达百种之多;曲目丰富,包括传统段子、新编段子达几百个。演唱韵律多变,地域特色鲜明,演出形式灵活,非常适合流动和临时性演出,深受冀东和东北人民喜爱。
发展状况
上世纪80年代,唐山市曲艺团解散。乐亭大鼓艺术的发展陷入停滞。近年来,国家实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为乐亭大鼓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6年,乐亭大鼓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唐山市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市、县财政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2007年,乐亭大鼓演员何建春、张近平入选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保护、传承和弘扬乐亭大鼓艺术,乐亭县在县文化中心建成了乐亭大鼓说唱厅,编纂了《乐亭大鼓曲谱》,制定了乐亭大鼓艺术保护规划。明确由县财政出资鼓励乐亭大鼓艺术家招收学员,培养传人。如今,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指引下,乐亭大鼓艺术已走向繁荣发展的新征程。(信息来源:文化传播网)河北曲种。清代初年,河北省乐亭县流传一种“清平歌”,民间多喜歌唱。后来,艺人弦子李以三弦伴奏,革新韵调,被称为“乐亭腔”。在演唱中,又经过改进提高,增加了书鼓、木板击节,渐渐脱离了民歌的演唱形式,发展为说唱艺术,约在嘉庆五年(1800)前后,初步形成乐亭大鼓这一曲艺形式。1850年前后,艺人温荣改用铁板击节,规范了唱腔板式和伴奏音乐,并经过他的弟子齐祯、陈继昌等人继续丰富唱腔,使乐亭大鼓的演唱艺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有“
九腔十八调”之誉。到1900年前后,滦县、滦南一带的名艺人齐德望、戚用武等人又结合自己的特点做了一些改革,遂形成一支风格新颖的流派。从此,乐亭大鼓分成东路(流行于乐亭县)、西路(流行于滦县、唐山一带)两种唱腔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亭大鼓形成了两支主要的艺术流派,即东路的韩香圃派、西路的靳文然派。其中尤以靳派富于创新精神,曲调委婉动听,为乐亭大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