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艺术(晋北鼓吹),民间称“鼓房”“鼓上家”“鼓班”,
山西省阳高县、
山西省忻州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唢呐是阿拉伯语“surna”(祖尔纳)的音译,古称“琐嘹”、“苏尔奈”,在亚、非、欧的多个国家广泛流传,至迟于金元时期传入中国,起源于汉代山西北部。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北魏时期开始流传,隋唐时代与散乐结合后,逐渐作为民间吹奏乐被普遍应用于民间岁时节日、庆典祭祀、婚丧社火等民俗活动中。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至明代发展成形,清末民初达于兴盛,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基本特征
演奏形式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以“八音会班”为单位,一般有班主1人,响工(或称吹鼓手)10人,所用乐器包括管子、唢呐、口琴、笙、海笛、小锣、镲、板、鼓、梆子、胡琴、三弦等,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鼓、锣、镲等用以烘托气氛,演奏时主副相衬,彼此呼应,整体气势颇为雄壮。
演奏乐器
晋北鼓吹以唢呐、管子为主奏乐器,笙为主要伴奏乐器,配以锣、鼓、镲。后来随着演出中增加吹戏(晋剧和北路梆子),晋北鼓吹乐器编制随之增加板胡、北胡、二胡等拉弦乐器和梆子、马锣、板鼓等打击乐器。除此之外,还有海笛(小唢呐)、口噙子(口哨或噙子)、笛、电子琴等,甚至近年来有的班社加入萨克斯、长号。
唢呐由哨、芯子、气盘、杆、铜碗等部分组成,其按音孔根据七声音阶顺次排列,各个孔距基本相等,可翻转七调,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加大二度。唢呐有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音、打嘟噜、循环换气(长时间吹气不断)等多种吹奏技巧,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独奏乐器。
唢呐音量洪大,音色高亢明亮,是吹打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在古代除吹奏军乐外还用于衙门鼓吹及戏曲、歌舞等的伴奏,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则多用于节庆、婚丧嫁娶和戏剧场面。
音乐曲调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的曲调多源于民歌、民间器乐曲、戏曲曲牌及宗教音乐,主要演奏《八大套》《大得胜套》等套牌音乐,五台八大套有八大曲牌,共约65个曲目。
忻州八音会是忻州民间对晋北鼓吹的称谓,在清中叶以前主要吹奏当时流行的套牌音乐,至清末民初开始仿学吹戏,主要有《箴言套》《雁过南楼》《苦伶仃》《一句半》《四堵墙》《哭啼啼》《哭皇天》等曲牌,演奏内容丰富。
代表作品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的代表曲目主要有《将军令》《水龙吟》《百鹤宴》《大雁落》《上巧楼》《大八门》《柳河吟》《小雁落》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集庙堂音乐的宁静恬淡、关塞精神的雄浑激越、游牧艺术的奔放高亢、农耕文明的和谐浑厚于一体,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山西地域文化的结晶。
晋北鼓吹八大套曲采用传统工尺谱,每套曲目都有相配的传说故事,为研究中国吹奏乐的内涵和起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传承状况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多演奏现代曲目和区域性戏曲音乐,由于受社会变革的影响,掌握八大套等传统曲目的艺人寥若晨星,亟待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传承人物
卢补良,男,1960年8月9日出生。2009年5月26日,卢补良被文化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忻州市申报,项目名称:唢呐艺术(晋北鼓吹)。
刘福寿,男,汉族。2017年12月28日,刘福寿被文化部批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忻州市申报,项目名称:唢呐艺术(晋北鼓吹)。
保护措施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采取“走下去、请进来”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发挥“三区”艺术人才(志愿者)服务作用,组织传统节目《晋北鼓吹》分期分批地深入基层组织乡、镇、办、村、社区文化骨干培训,积极参加文化对外交流。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阳高县文化馆、忻州市忻府区文化馆获得“唢呐艺术(晋北鼓吹)”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唢呐艺术(晋北鼓吹)》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忻州市忻府区文化馆。
社会影响
2002年,山西省阳高县晋北鼓吹滑氏鼓乐班参加了美国一年一度的“丝绸之路”世界民间艺术节。
2005年,山西省阳高县晋北鼓吹滑氏鼓乐班分别赴英国、荷兰演出进行演出。
2018年9月9日,为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忻州市举行“魅力忻城·大美云中”云中河景区春华秋实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晋北鼓吹《大德胜》上演。
2019年12 月5 日,在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主展馆中心舞台,忻州市举办了首场文艺展演和专场旅游推介会,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北鼓吹。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项目保护单位阳高县文化馆评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