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学
经济学分支学科
商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商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作为部门经济学的商业经济学,是在20世纪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建起来的。当时的研究范围只局限于苏联,称为“苏维埃贸易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不久,便开始创建以研究中国商业为范围的商业经济学,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是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对商业部门经济活动深入研究而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体系的。但它不限于研究一般经济规律在商业中的体现,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基本介绍
商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世界范围看,现代流通领域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商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对现代商业理论的研究,对现代商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商业经济学》着眼于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是经济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商品流通的特点、规律、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着重分析其中带有普遍性和本质性的问题。通过对《商业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不但了解和掌握相关基本理论及运行规律,而且还能运用本课程所提供的方法对实际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详细内容
商业经济学及商品流通领域其他经济学,如市场和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及价格等领域经济学有着密切联系。比如研究商业经济不能不依据市场供求规律,不能不考虑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以及价格体系所特有的规律。同时,商业经济学所揭示的商业特有的经济规律反过来也是市场与商品流通的经济学形成的强大支柱。商业经济学是商业部门其他方面(如商品经营及商业管理、商业史等)学科理论基础,这些学科的成果也是丰富与发展商业经济学的重要条件。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变革,学术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商业经济学在这一变革时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高教系统对学科点的压缩和归并,使商业经济学在教学体系中不再具有独立的地位。(后虽经争取保留了部分院校的商业经济学科,但并不能在总体上改变商业经济学科萎缩的现实);中央机构的精简导致国内贸易部的撤消(最终连国内贸易局也不复存在),更使商业经济学的发展前景雪上加霜。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商业经济学是过去为部门管理需要而设立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部门管理体制改变。商业经济学地位的改变是理所当然的;但长期从事商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的一部分教授和专家认为,经济体制的转轨,不应削弱商业经济学的地位。相反,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交换和商品流通活动的重要性会变得更为突出,商业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将更加明显,所以对商业经济学的研究应当进一步加强。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从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在高等财经院校的商业经济学原理课程教育中,苏联模式的学科体系占据了主流地位。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翻译出版了格·列·鲁宾士坦等所著苏联高等经济院校教科书《苏维埃贸易经济》(1950年莫斯科版),
1962年,上海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商业经济教研组曾编印了一本《商业经济》。从论述体系来看,人大贸易经济系1955年教材与苏联教科书的主要区别,仅在于多了“对外贸易”一章,但少了“公共饮食业”一章。而人大贸易经济系1962年教材又增设“公共饮食业”一章,但抽去“对外贸易”一章,这样就与苏联教科书的论述体系基本一致了。上海财经学院1962年教材的论述体系,则与人大贸易经济系1962年教材的体系基本相同。
“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商业经济的研究处于停顿状态。1980年,中国人大出版社出版曾洪业主编的《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该书的论述体系与1962年的教材相比,没有重要变化,但增设了“商业现代化”一章,抽去了“公共饮食业”一章。80年代初期,上海地区高等经济院校商业经济学原理类课程的教学,受该书论述体系和理论观点的影响较大。80年代下半期至90年代上半期,上海出版了一批商业经济学原理类的教材,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周锡樵主编的《商业经济学》(1991年)和陈顺霞等的《商学概论》(1996年)。上述两本著作与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的教材相比,主要的变化在于:增设了“商业环境”、“商业信息”和“商业宏观管理”章节,加强了对市场体系的分析。作为对商业经济学原理类教材的论述体系进行改革的尝试,黄志民、彭辉芳、蒋克珍曾合作编写了《商品流通经济学》(1987年)。
80年代初,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重新引进了市场学学科。1981年,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了美国R.H.霍尔顿的《市场学》。该书出版后,形成了广泛的影响。此后,国内学者对市场学这门学科的传播做了大量的工作。80年代下半期至90年代上半期,上海地区的学者撰写了一批市场学教材,其中较重要的有:萧克荣的《市场学概论》(1990年),唐豪、宋忠顺的《现代营销理论、策略及其应用》(1990年),陈信康、郭芳芳、邓永成、晁钢令的《市场营销学概论》(1993年),章伯虎、陈庆基主编的《实用市场营销原理》(1993年),朱成钢主编的《市场营销学》(1993年),顾国祥、王方华主编的《市场学》(1995年)。上述著作的从论述体系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绪论,分析市场学的基本概念;(2)市场营销战略;(3)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推销策略等;(4)购买行为研究;(5)市场调查和预测;(6)国际营销。
在商业企业和物资企业管理方面,80年代初以来也出版了一些著作,如吴智伟等的《批发商业企业管理学》(1982年),顾文金等的《物资企业管理》(1983年),崔德邻等的《社会主义零售企业管理》(1984年),叶树滋、陈祝平的《商业企业管理概论》(1988年),曹学舜等的《商业企业经营管理》(1992年)。90年代中期,商业连锁经营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上海学者也撰写了一些著作,如顾国建的《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管理》(1995年)。在价格学方面,比较重要的著作有余兴发、印堃华主编的《现代企业定价:理论与应用》(1988年)。
80年代中期开始,消费心理学、服务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等学科受到了重视,上海地区的学者在国内比较早地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撰写了一批著作,如陈家海等的《消费心理学入门》(1987年),陶永宽、葛伟民、陈家海、章秀文的《服务经济学》(1988年),葛伟民的《信息经济学》(1989年)。此外,还有吴绍中等的《中国消费研究》(1990年)。
在商业史研究方面,上海学者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上海百货公司等编写的《上海近代百货商业史》(198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的《上海近代五金商业史》(1990年),应飞主编的《上海粮食志》(1995年),朱国栋、王国章主编的《上海商业史》。
在从事商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的同时,上海商业经济学界还积极参与了对重大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1983~1985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中包含了对上海贸易发展和消费发展的研究,所取得的比较重要的成果有:陶永宽等的《上海应当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中心》,陈家海的《上海居民消费发展战略初探》,厉璠等的《上海饮食服务业的发展》。
“七五”时期,继续开展了对价格改革和商业体制改革的研究。比较重要的研究项目有:厉璠等承担的“价格变动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萧克荣承担的“上海商业体制与结构问题研究”,张泓铭承担的“上海城市价格管理体制研究”。
80年代下半期,在国内地区间贸易中发生的贸易摩擦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系统研究。1990~1992年,陈家海等从事《中国省际贸易》课题研究。
1993年9月,由市府主持的“迈向21世纪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正式启动。课题设立了10个分课题和17个专题,其中包括了对上海贸易发展问题的专门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成果体现在1995年出版的《迈向21世纪的上海:1996~20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中。该书收入了张广生、陈中浩、徐守祥撰写的《上海建成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和陈中浩、朱连庆撰写的《上海商业区功能及布局的总体构想》。
从1993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发布一批重点咨询研究课题和热点课题,向全市公开招标。这些课题中也包含了研究商业发展问题的项目,例如1993年陈家海承担的《上海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与突破口》课题,1997年晁钢令承担的《麦德龙现象研究》,1998年陈中浩承担的《影响当前上海消费需求因素分析》课题,1999年唐豪承担的《上海电子商务推广应用的思路与对策》课题。在上海市“八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中,厉璠、陈家海承担了《上海商业发展思路研究》课题。
“九五”期间,上海商业经济学界对于应用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商品流通渠道重组,商业企业改革,超市、便利店等新业态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区属商业的发展,商品市场预测,网络化销售,电子商务,以及加入WTO后上海商业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例如1998年,晁钢令承担了财政部委托的《中国商品流通渠道重组与控制研究》课题,陈启杰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未来十年中国食品供求结构预测及对策研究》。
研究对象
商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包括内部的与外部的两个方面。内部经济关系是:
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就是由谁来投资从事商业的经营,或进行商业活动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②部门内部人们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③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人们在从事商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为转移的经营成果分配形式。外部经济关系是商业活动本身,即购销过程中所发生经济关系,包括:①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工商关系及农商关系等);②经营者与消费者(生活消费及生产消费)的关系;③经营者之间关系(商业企业之间关系)。因为商业部门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经济关系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商业部门各种经济活动既受商业自身的运动规律所制约,又受社会客观经济规律所制约。
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商业部门经济关系及其内在规律。这些规律包括:①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规律在商业部门中作用(如研究价值规律在商业活动里的作用);②市场与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如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在商业活动中作用;③商业部门自身所特有规律。商业经济学的研究必须结合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更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研究这些规律应用。
研究内容
按照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这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①商业基本理论。包括商业的产生与它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发展,商业的职能和购及销、存机能的相互关系,商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对生产及消费、分配的作用)。
②商业部门内部的经济关系。包括商业部门的经济成份、所有制性质、投资方式,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商业的组织系统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领导者、管理者和业务人员的关系,经营成果在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企业所得部分在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分配以及个人所得部分在领导者、管理者及业务人员之间的分配。
③国家对商业的领导和管理。
④商业业务。包括商品收购(工业品收购与农产品收购)、商品销售(生产资料销售与生活资料销售)、商业部门内部经营者之间的购销及商品储存,商业企业(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的经营。
⑤商业经营保证条件。包括商业网建设与商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商业劳动及劳动报酬,商业所需服务(商品实体运动所需的运输与保管和加工等服务以及商品经营所需的信息服务)。
⑥商业资金、费用与经济效益,以及商业的利润及利润分配。⑦商业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
地位下降
90年代以来,商业经济学地位的下降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原因:
1、将学术研究领域同行政管理系统机械地对应和挂钩是导致商业经济学地位下降的直接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应用经济的研究领域都是同一定的部门行政管理系统相对应的,研究的内容也基本上是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理论的部门经济关系和业务管理流程。于是就出现了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林业经济、渔业经济等众多学科领域,这种学科领域的划分方式不是以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运行过程及各阶段的功能特征为研究对象的,所以存在着相互交叉重复以及不系统不完整等严重缺陷。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部门行政管理的体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被以社会经济活动的流程管理所取代;中央机构的改革和精简,使许多部门行政管理机构被撤并。同部门总以行政方式所进行的学科体系调整中,二十多个以部门经济研究为对象的学科就理所当然地被“一揽子”归并了。然而,客观地分析,在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流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按各阶段的功能特征进行划分,原应用经济学的某些学科领域的研究仍然是很重要,如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但其研究的内容则应有所改变。即应由以原部门行政管理方式为基础的管理行为研究,转向以市场运行方式为基础的市场行为研究。否则就难以使商业经济学的地位重新得以确立。
2、制造业与流通业的产生融合使纯粹的商业概念趋于淡化。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使原国有商业系统的封闭运行体制被彻底打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产品制造企业开始直接介入流通,组织产品的自销,直至建立自己的市场销售系统。在制造业自行销售系统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原商业批发企业出现大面积的方损和解体,商业批发系统出现严重萎缩。到90年代中期,原商业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零售领域,而在商业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的批发活动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制造业的自行销售系统所取代。由于传统观念中的“纯商业”是将制造的自行销售系统排除在外的,所以就表现出商业的社会作用和地位下降的现象。然而事实上,制造业的产品销售活动本身就是属于商业活动的范畴,一些生产企业所建立的相对独立的销售公司,本质上也应属于商业企业。但是由于行政归属关系的原因,以及对“纯商业”概念的 有认识,就使得人们感到商业的社会地位在下降,以商业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商业经济学的地位也就随之下降。
3、市场营销理论的引进对商业经济学的地位产生冲击
市场营销学是站在制造商的角度研究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理论。由于其也是以市场交换为核心来展开研究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同商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领域有重合之处。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没有商业经济学,其对市场商品流通活动的一般研究是在客观市场营销理论中进行的,同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市场营销理论共同构成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框架。由于其作为一种新的理论体系被引进,又正好处于中国流通体制改革后,以制造企业为主体的自行销售得到迅猛发展的时期,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被中国的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普通接受,而当时以“纯商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商业经济学就相对受到冷落。许多离校的商业经济学教学研究部门后来纷纷转为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和研究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然而,从研究的内容和角度上认真进行分析,现商业经济学同市场营销学还是有区别的。特别在中国,由于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商业活动的重要性更为凸现,其相对独立性也比较强,商业经济学应当在学术研究方面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
面临问题
多主题研究问题
对多主体参与订商品流通过程的系统研究。
过去对于商业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原商业系统的范围内,以纯商业企业的活动为对象而进行的,对于商品流通全过程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特别是80年代以来,制造企业大量介入流通,又在认识上被排除在商业之外,商品流通的系统性研究更为缺乏。在当前,商品流通过程多主体参与(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消费群体)的情况下,应当对商品从脱离生产流程到进行消费阶段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正确认识商业生产的全过程及各参与者在其中的作用价值和相互关系。
对商业活动的服务性质和服务价值的研究
对商业活动的服务性质和服务价值的研究。
商业生产的直接产品是为商品交换所提供的服务,而服务的价值一方面是商业劳动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得到市场的认同。对商业服务的性质及其市场价值的认定是商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国外对服务产品和服务价值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并提出了“服务利润链”的概念,在中国的商业经济研究中应当充分借鉴其中的研究方法。以从理论上加强对商业劳动价值的认识。
对商业生产力组织和效益问题的研究
商业资本、商业劳动和商业信息等是构成商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商业渠道、商业企业、商业业态和商业管理体制是对商业劳动力的组织形式,当前,中国市场上商业渠道和业态的类型众多,效率和效益各有差异。从商业生产力合理组织和追求最佳效益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商业流通渠道的合理设置和商业业态发展和创新,对于推动中国商业的改革与发展,优化市场的商品流通体系,通过提高流通效率对促进经济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高科技的影响
重视高科技发展对商业组织和流通方式的影响。
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其他一些高科技的发展,其影响面已涉及各个领域。在商业方面,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绿色商业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商业组织形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在商业经济的研究领域中应当充分重视高科技的发展对商业组织和流通方式所带来的影响,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
重视对流通产业竞争与规制问题的研究
如前所述,80年代以来的商业体制改革,已经使中国的商业领域呈现出“百业经商、万贾竞流”的局面,在一方面使流通渠道充分畅道的同时,也造成了竞争过度,管理混乱,信用下降,成本上升等问题,加强对流通产业的规制,优化市场流通秩序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流通产业的规制为放松。保证在公平原则下的有序竞争,不仅关系到流通产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所以也是商业经济学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关学科
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对商业部门经济活动深入研究而发展成为独立科学体系的。但它不限于研究一般经济规律在商业中体现,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业所特有经济规律。商业经济学和商品流通领域的其他经济学,如市场和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价格等领域经济学有着密切联系。比如研究商业经济不能不依据市场供求规律,不能不考虑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及价格体系所特有规律。同时,商业经济学所揭示商业特有的经济规律反过来也是市场和商品流通经济学形成强大支柱。商业经济学为商业部门其他方面(如商品经营与商业管理、商业史等)学科理论基础,这些学科成果也是丰富及发展商业经济学的重要条件。
专门研究商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学科沿革
作为部门经济学的商业经济学,是在20世纪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建起来的。当时的研究范围只局限于苏联,称为“苏维埃贸易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不久,便开始创建以研究中国商业为范围的商业经济学,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
研究对象
商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两个方面。内部的经济关系是: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由谁来投资从事商业的经营,或进行商业活动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②部门内部人们的地位和相互关系;③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人们在从事商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为转移的经营成果的分配形式。外部的经济关系是商业活动本身,即购销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包括:①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工商关系、农商关系等);②经营者和消费者(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关系;③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之间的关系)。由于商业部门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商业部门的各种经济活动既受商业自身的运动规律所制约,又受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所制约。
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商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及其内在规律。这些规律包括:①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规律在商业部门中的作用(如研究价值规律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②市场和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如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③商业部门自身所特有的规律。商业经济学的研究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更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研究这些规律的应用。
研究内容
按照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这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商业的基本理论。包括商业的产生和它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发展,商业的职能和购、销、存机能的相互关系,商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对生产、消费、分配的作用)。②商业部门内部的经济关系。包括商业部门的经济成份、所有制性质、投资方式,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商业的组织系统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领导者、管理者和业务人员的关系,经营成果在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企业所得部分在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以及个人所得部分在领导者、管理者和业务人员之间的分配。③国家对商业的领导和管理。④商业的业务。包括商品收购(工业品收购和农产品收购)、商品销售(生产资料销售和生活资料销售)、商业部门内部经营者之间的购销以及商品储存,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经营。⑤商业经营的保证条件。包括商业网建设和商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商业劳动和劳动报酬,商业所需的服务(商品实体运动所需的运输、保管和加工等服务以及商品经营所需的信息服务)。⑥商业的资金、费用和经济效益,以及商业的利润和利润分配。⑦商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战略。
同其他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是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对商业部门经济活动深入研究而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体系的。但它不限于研究一般经济规律在商业中的体现,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商业经济学与商品流通领域的其他经济学,如市场、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价格等领域的经济学有着密切联系。如研究商业经济不能不依据市场供求规律,不能不考虑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以及价格体系所特有的规律。同时,商业经济学所揭示的商业特有的经济规律反过来也是市场和商品流通的经济学形成的强大支柱。商业经济学是商业部门其他方面(如商品经营、商业管理、商业史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这些学科的成果也是丰富和发展商业经济学的重要条件。
主要论著
在商业经济学基础理论方面,上海出版了约20本书,其中包括3本分别译自日本、英国和美国学者的著作。民国17年(192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周佛海、郭心崧翻译的日本学者户田海市著的《商业经济概论》,该书除总论外,分设两篇,一篇为“内国商业”,另一篇为“外国贸易”,各占一半篇幅;内国商业篇,设五章,分别论述批发商业、零售商业、日用品商业、投机商业和不正当竞争。30年代,上海出版的由国内学者撰写的商业学概论方面的著作中,比较重要的有:周宪文的《新中华商业概论》(1932年),孔士谔的《商业学概论》(1933年),侯厚培、侯厚吉的《商业通论》(1933年),罗宗善的《商业学大纲》(1934年)。这些国内学者的著作,虽篇章结构各有特点,但其论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绪论或总论,分析商业的定义、作用、种类、要素等;(2)“普通商业”或“固有商业”,论述零售业、批发业、百货商店、连锁商店、通讯贩卖等;(3)“辅助商业”,论述经纪业、运输业、堆栈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等;(4)国际贸易;(5)商业组织与管理,论述企业组织类型、内部管理、商业经营、商业理财、商业簿记、广告等;(6)商业机关和商法,论述国家商业机关、商会、同业公会和各种商法等。
专业介绍
1、专业概况
商业经济学是我校传统的优势学科,学科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淀深厚。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全国研究生专业目录调整中,中国人民大学商业经济学专业同工业经济学专业一同并入新设立的产业经济学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我校自主设立流通经济学专业,2012年更名为商业经济学专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校商业经济学科涌现了一批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以曾洪业、林文益教授孙冶方、薛暮桥为代表的优秀学者。当前,商业经济学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优势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将商业经济学建设成为具有稳定的学科优势,使其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推动商业经济学的若干研究方向产生国际影响,是我校未来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
经过多年努力,商业经济学专业在教学科研、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内产业经济学和流通经济学界形成了如下优势和特色:
(1)教学科研。本学科有着长期的教学科研基础与积淀。Over the past decade,本学科点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8项,共获得社科基金13项(其中,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6项,其中涌现了一批有学科特色、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优秀理论科研成果。本学科点构架在中国人民大学基础雄厚的经济学科研平台之上,研究方向跨越多个应用经济学科,涉及产业经济理论、企业发展理论、流通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商品学理论等诸多分支,在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果,尤其是流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师资队伍。学科设立后,中国人民大学商业经济学科涌现了一批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学者。本学科具有一支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技术结构的师资队伍,其中8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国外学习与研究背景。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均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商业政策制定方面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3)人才培养。本学科点为全国多所院校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师资培养、商业经济高层次人才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从上世纪50年代起,国内许多院校为了尽快适应高等学校的正规化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与业务水平,选送多批教师到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进修,中国人民大学为全国多所院校贸易经济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的培养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Over the past decade,本学科点以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为重点,本科生培养为核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内贸流通领域输送了大批多层次的商业经济专门人才。
从2012学年起,本博士点专业接受商业经济学专业和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
2、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1)市场体系与市场运行
以王晓东为带头人。本研究方向秉承原有的“商品流通体制发展”研究传统,融入了新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学术理念,以宏观市场的重构、规范、规划、运行和发展为对象,研究重点涉及决定市场运行规律与因素、新型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秩序规制、市场供求调节、市场运行模式转换与机制矫正以及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健全等。
(2)产业发展与战略产业
以徐佳宾为带头人。本研究方向融合了原有的“企业发展与产业选择”和“产业调整与产业融合”两大研究方向,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引入管理学的思想,以产业并购整合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强调“在产业融合和调整中实现产业发展,在产业选择中确立战略产业”的战略思维。
(3)产业组织与市场竞争政策
以陈甬军、蔡荣生为带头人。本研究方向对市场进行形成全新的交叉研究,运用产业组织研究视角和方法探讨解决市场与产业结构矛盾的新思路。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经济时代产业组织基本矛盾的转化以及各国市场竞争政策的变化进行研究,系统剖析了我国市场垄断的发展历程及反垄断政策的重点。
(4)市场监测与流通创新
以马龙龙、刘向东为带头人。本研究方向将原有的“商业运行机制创新”研究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引向了更为具体也更具战略价值的消费品市场和流通产业层面,通过对消费品市场的监控、分析和预测以及对流通产业运行的深度探讨,发现了流通产业在活跃消费品市场、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优化升级的演进规律。
3、专业培养目标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产业分析人员、政府公务员和政策分析(包括政策制定依据的收集和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人员上,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产业分析的基本方法,通晓产业经济和流通经济的基本理论,并对产业政策和市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人民大学致力培养既精通微观管理技术和技巧,又具备中宏观产业眼光和市场意识的人才,为大型跨国企业集团、证券公司行业分析机构以及政府部门输送融合宏微观分析视角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2)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在硕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化其理论修养和学术眼光,并在导师辅助下找到理论突破点,形成理论特长。产业经济和流通经济博士应当成为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者、行业协会或经济组织的行业分析专家或国家产业和市场政策制定的决策人员。他们就学期间所作的研究和毕业后作从事的工作,都会从产业的层次上对某一行业甚至整个经济体系有所影响。
4、本专业师资力量
两专业现有学术梯队共19名教师,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5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师(1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其中85%具有国外留学背景。
5、对外学术交流
两专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近五年中参加了相关领域8次国际理论研讨会,组织了2次国内大型的理论研讨会,资助了“WTO、中国和亚洲经济体”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与商务部、科技部、统计局、粮食局等其他市场监测单位实现了横向交流和合作。
6、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流通经济学科为研究生开设“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分析方法”等基础理论课程,充分利用我校在国内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的综合优势,为优秀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开设“流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学科基础课,为研究生开展本学科领域的专项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证平台;开设“流通经济学主文献研读”、“市场流通理论前沿专题”、 “商品流通体制研究”、“零售与批发战略管理”等专业课程,完善流通经济研究的知识结构;开设“国际贸易政策前沿专题”、“经济社会政策”等政策课程,强化流通经济研究的政策分析视角,重点打造“流通产业经济学”交叉学科课程,强化流通经济研究的理论综合运用能力。
(1)流通经济学
(2)产业经济学
(3)国际经济学
(4)商品流通体制研究
(5)零售与批发战略管理
(6)流通经济学主文献研读
(7)市场流通理论前沿专题
(8)国际贸易政策前沿专题
(9)经济社会政策
参考资料
商业经济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2021-01-26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18:46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