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的前身是南洋公学,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兼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这一完整教育体系的学校,其创办背景与甲午战败后的民族危难以及盛宣怀的“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信念密切相关。
学校前身
南洋公学(1896-1904):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
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这是我国最早兼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这一完整教育体系的学校。
建设背景
开始准备
为了开办商务学堂,盛宣怀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准备。在1899年一份奏折中就提到要办商务学堂,“应准其自己集资开设商务学堂,专教商家子弟,以信义为本,以核算为用,讲求理财之道,数年后商务人才辈出,则税务司、银行、铁路、矿务皆不患无算之人矣”。他主持实业多年,多次受到官场弹劾和排挤,他联想到如果能懂商学,有商律,商人利益就能得到保护。他的想法比较超前,清政府也给予认可。
1901年,盛宣怀被清廷委以会办商约大臣,他又上奏清廷《请设商务学堂片》。还多方收集有关西方商务学堂信息,包括1902年3月委托驻德国大臣吕海寰购得31本有关各国商部制度章程及商律全书等。还派福开森赴英、美、比、德、奥、瑞等国家考察商务学堂,要福开森将这些国家的商务学堂“折衷比较,不厌其详”,并将各个学堂办理的异同、办法、连同建筑图样等一并报上。
被迫之举
1901年清政府颁“兴学诏书”,鼓励兴办学堂,指出:“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盛宣怀结合南洋公学开办6年多来的实绩,结合新学制关于高等教育阶段的要求,1902年上奏清政府,请求将设在非省城的南洋公学改称为“南洋高等公学堂”。清政府批复:“管学大臣议奏。”
然而1902年底爆发“墨水瓶”事件后,盛宣怀在生源不足、经费拮据的情况下无奈将公学规模缩减,译书院停办、特班停办,师范院也裁撤了,他开始着手将南洋公学改办成商务学堂,培养商务人才。盛宣怀这一被迫之举,却又像当时南洋公学开一代风气之先一样,在重农抑商的传统社会里,又比别人先走一步,在商学领域里独树一帜。
商务学堂
1903年春夏之际,盛宣怀与主管全国学务的张百熙再三晤商。张百熙同意在南洋公学上院开设高等商务学堂。于是盛宣怀又开始厘定章程,延聘外国教习等,商务学堂于1903年9月6日正式开学。
1903年9月29日,盛宣怀又一次呈奏《南洋公学开办高等商务学堂折》:“时局既以商务为亟,而商学尤以储才为先,现在各省设立高等学堂,考求政艺,不患无人,独商学专门未开风气。”故此,盛请将上院作为商务学堂,将本年毕业的中院生递升上院学商务,以尽早收效,并请颁给毕业生出身文凭。皇帝给予“管学大臣议奏”批。1903年10月,南洋公学改名为“高等商务学堂”。
划归商部
1904年夏,供款部门招商、电报两局隶归商部,南洋公学随之归属商部管辖。盛宣怀致函商部尚书
载振,建议南洋高等商务学堂移交商部接管:“自京师大学堂后,各行省学校如林,各种学科逐渐赅备。惟商业为当务之急,上海为通商首埠,顾名思义,因地制宜,况当列强商战之秋,自应预储此项人才,上备朝廷任使。”他认为自己在1903年开办的高等商务学堂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根据学务大臣奏定章程,参照东西洋实业各科办法,由华洋教习拟定课程认真讲授,才得以维持发展至今。现在归属商部后,名副其实,学堂应该有更好发展前途。
1904年12月1日,载振复函盛宣怀,评价公学规模宏大,程度颇高,并催报公学历年办理情况。
1905年1月盛宣怀让公学总理张美翊把公学历年来办理情形整理成文,并把历年基地产、教职员姓名薪水、经费、各届学生姓名(包括留学生)等整理成8本清册呈送商部,办理移交。
正式更名
1905年3月,商部具奏清廷,得到允准,南洋高等商务学堂归并商部,改称“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由
杨士琦任监督,并废除督办、总理、提调职务,设教务、斋务、庶务三长。伍光建为第一任教务长。同月盛宣怀辞去督办职务,经营近10年的南洋公学作为学校初创时期告一段落。由于隶属关系变化和人事关系变动,学校受实业部门管辖,不属于学部管理范围,所以办学方向逐渐向工科转化,也是实业救国思想的一种直接反映。
后续发展
几经变迁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学校改隶邮传部,校名也随之更改为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
南洋大学堂:1911年11月6日,辛亥革命刚刚爆发之际,唐文治校长宣布:“本校自即日起改名中国南洋大学堂” ,之后带头剪辫,以示拥护革命,摆脱封建旧制的束缚。
定名交通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12-1921):1912年,学校改隶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并将铁路科改为土木科,电机科改为电气机械科。1918年3月,学校又增设铁路管理科,这是我国设立此科之开端,开创了工管结合的先河。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1921-1922):1921年,叶恭绰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时,将交通部所属三所高校(上海、北京及唐山)统一更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并在全国率先成立董事会,校长亦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叶恭绰当选为校长,张铸为沪校主任,凌鸿勋和张廷金为副主任。学校在原有电机科外又增设了机械科。
交通部南洋大学(1922-1927):1922年4月,由于政局变动,叶恭绰出走海外,交通大学随后又被分为南洋大学、唐山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三校。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192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决议改组南洋大学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唐山大学为第二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为第三交通大学。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1928-1942):1928年,为加强对交通教育的管理,交通部将分立的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学再次合并统称交通大学,同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全国铁路管理权,增设铁道部,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部)(1942-1946):1942年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后,交通大学总部从上海转移到重庆九龙坡。此时期,交大开展院系建设。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交大组建造船等新专业,创办电讯研究所。学校规模扩大,教学设施、条例逐步完善。
国立交通大学(1946-1949):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各自迁回原址。1946年起,三校各自独立。在上海的仍沿用国立交通大学校名,在唐山的改称国立唐山工学院,在北平的改称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分设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不久,国务院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需要,决定交通大学主体内迁西安;1957年,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1959年,两部分分别独立建校,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史称
交通大学西迁,并由此产生了伟大的
西迁精神。
1958年,经交大旅美校友和在台校友的创议和奔走,在台湾新竹成立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1967年,电子研究所改制为工学院。197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2021年2月1日,台湾新竹交通大学与阳明大学合并成为“
阳明交通大学”。
学校建设
此时期毕业生多赴外国留学,学堂首次正式设立商务专科,并制定《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章程》和《附属高等小学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