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的忧伤
2011年陈道明何冰主演的话剧
《喜剧的忧伤》是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出品的幽默话剧。该剧由徐昂执导,编剧,陈道明、何冰主演,于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
剧情简介
抗日战争爆发期间,由北平迁往重庆的喜剧剧团的一名编剧前往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将自己新创作的剧本呈交戏剧审查科刚调任的审查官审查。然而刚从前线负伤归来的审查官,厌恶戏剧,而且剧本本身更是不可救药。 心怀梦想又肩负整个剧团生存压力的编剧一次又一次拼命地完成审查官苛刻的剧本修改意见,但是七天后。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票房情况
截至2011年7月14日,《喜剧的忧伤》所有场次票务宣告全部售罄。全部18场演出16200张票一张不剩,全部卖光,按首都剧场平均200多元一张票计算,该剧总票房收入在350万元左右。话剧《喜剧的忧伤》创造了纪录,创下了近20年来北京话剧票房的一个奇迹。
幕后制作
高温酷暑排练厅拒绝空调
由于该剧只有两个演员,所以对演员精力、体能方面要求甚严。第一天排练就连续七个小时站在排练场上不休息,除了敬业,陈道明和何冰内心的艺术亢奋也由此可见一斑。在排练过程中,本剧的排练厅成了全剧院最热的空间之一:两位演员为了能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无论怎样酷热,都坚持不开空调,生怕冷热温差大导致生病或是嗓音受影响,终于成功地使排练厅成为全剧院最热的地方。
精美说明书设计思路源自陈道明
来看戏的观众对这次《喜剧的忧伤》说明书肯定不乏惊喜之感,说明书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页采用米色珠光纸,内附半透明的硫酸纸,用金黄色丝带装订。而这独特的设计由陈道明全程亲自参与,几易其稿后才确定为如今呈现的这一版。观众看到的内页主人公剪影图也由他亲手绘制,被剧组戏称为最大牌的编外平面设计。
追求完美道具眼罩香港定制
三十年未登话剧舞台,陈道明的首次回归对细节把握程度近乎完美。看剧本之初他就亲自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设计了“独眼龙”这一身份——一个在二战中英勇负伤的军官。这为剧中人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合理性支撑,让接下来剧情发展的更符合情理,也使得人物内心更为丰富立体。当然有了身份接下来还需要道具配合,一个眼罩成了不二之选。如何让眼罩更为逼真,陈道明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最终专门从香港定制了眼罩,而眼罩也成为了本场演出中的“特邀外援”。
演出信息
演出看点
《喜剧的忧伤》是陈道明暌别舞台三十年来,重归话剧的“回炉”之作。陈道明曾是天津人艺的演员,1978年又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当年他在中戏演出了毕业大戏《无辜的罪人》后,便开始演影视剧。在话剧《无辜的罪人》中,陈道明扮演被遗弃的孤儿聂兹那默夫,他蔑视一切的同情,当他知道一个著名的女演员为自己求情得罪市长一事后拍案大怒:“你越是怜悯我,我越是憎恨你!”,这一刻的表演,被陈道明的中戏老师马惠田评价为“很好,简直是奇妙的瞬间!”。因此,此次加盟人艺的话剧,是他30多年后首次重返舞台。
据介绍,在英国版中扮演审查官的演员,正是电影《哈利·波特》中校长邓布利多的饰演者。值得一提的是,由著名演员凯文-斯派西担任艺术总监的英国老维克剧团也曾演出过该剧并大获成功,导演徐昂也是看过老维克剧团的版本才决定挑战执导该剧。
在中国版中,故事的时代背景则改成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人艺对《笑的大学》进行本土化的改编后,定名为《喜剧的忧伤》,在剧中陈道明将饰演一个文化机构的审查官,与何冰饰演的编剧进行一场延续多日的争论。该剧为“对子戏”,也就是双人话剧,难度系数很高。两人将在舞台上上演一场对手戏。
媒体评论
喜剧并不廉价 意义不止于好笑
陈道明扮演的审查官,不是传统意义上粗鄙的审查官,随身携带的小本上记着莎士比亚,有那么一点儿文化素养。何冰扮演的编剧,也不是一个不识世故的知识分子。二人因为社会职位而势不两立,最终却通过“与审查本身并不相干”的各种碰撞,在剧中发生了奇妙的彼此接近和转化。在审查官披上法海的袈裟做戏的一刹那,与他配戏的编剧甚至坐到了那象征权威的办公桌后面的高背扶手椅上。此刻的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戏剧目标,都进入了痴情忘我的状态,剧中审查官喊出的那句“戏比天大”的台词无疑是最好的注解。
忧伤背后孤独的喜感
有时候,这种表达无需多言,你懂的,因为这世界的荒诞离奇你无法充耳不闻,你只能在一列永不抵达的列车上去等待必须要当下实现的正义。《喜剧的忧伤》实现了正义:“编剧”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审查官”在自我戏剧表演释放之后对编剧有了好感和留恋,但脱节的制度总是那么悲催着分拆本可以喜剧的故事,“审查官”和“编剧”如同两个满怀理想又被各种无奈压迫的小丑,在一抹残阳中在观众的注视和掌声中唏嘘别离。
让谁欢喜让谁忧
剧场内依然座无虚席,谢幕时照例多次返场,一切如常,只是表演的熟练与亢奋难掩淡淡的离别情绪。昨晚,陈道明30年来首回舞台与何冰联袂的《喜剧的忧伤》在首都剧场结束了首轮18场演出,虽然开演前的350万票房已经堪称人艺票房冠军,但昨天定格的437万票房除了数字上的锦上添花外,也足以证明该剧给话剧界带来的震动。
公益活动
捐赠南大
2013年1月18日,北京人艺《喜剧的忧伤》剧组向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捐赠2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大学生戏剧的发展,深化培育话剧艺术市场。同时,北京人艺也将建院六十周年出版的全套理论书籍和音像制品捐赠给南京大学,加强与高校的戏剧理论共建,培养戏剧领域的专业人才。此番受赠的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成立于2007年9月,是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指导下的一个剧场艺术团体,主要成员为戏剧艺术硕士生。
上海补演
上海演出因为主演陈道明患大叶性肺炎而从2014年1月延期到2014年2月8日到11日、13日到16日重登上海大剧院大剧场,连演8场,开演两月之前早已全城无票,高票价又遭观众诟病,北京人艺的这出《喜剧的忧伤》,可谓戏未开演就“悲喜交加”。2014年2月7日,两位主演陈道明、何冰接受沪上媒体专访,为首演热身。
道明犀利 何冰圆场
——“你没看过我也无从介绍,我介绍了,你也不知道。 ”
2014年2月7日的采访一开始就夹杂着些火药味,可能是因为甚少在沪上公开受访,陈道明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显得有点抵触。
被问及为什么从艺30多年第一次演话剧,他表示,“选剧本从来没有为什么,是一个感觉上的判断,直觉这是一个好剧本。演员选择剧本有时候是非理性的,很难说出一二三四为什么。从客观来说,是北京人艺的班底,我也看中合作质量,加上剧本好。的确也是,我30年没演话剧,这一切可以替我保驾护航。”至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表示无法回答,因为感觉本来就无法形容。
于是媒体只能从角色入手,“你演的审查官是一个随身会带着一本莎士比亚的人,大家都知道你爱读书,跟选择这个角色有关系吗?”陈道明立刻回答,“太娱乐了,这里头没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审查官不爱读书,拿莎士比亚是属于临时抱佛脚,为了不露怯不出丑。这个人物其实是经过60场的演出,摸索着过来的,不是一上来就锁定的。”
难求完美 欢迎批评
——“要观众(完全)满意,所有伟大的戏剧,包括《茶馆》,做梦。 ”
无论之前口碑和票房炒得多热,戏剧本身的质量仍是观众最关心的问题。昨天陈道明自己先高调亮出了态度:“就像我们现在记者写文章,不相信每篇都写得非常漂亮。我说这话的意识是,这部戏并非经典,我没有觉得这是一个经典,只是一个某种程度上看着还好看的戏,大家觉得还有点意思,就像我们挑各行各样的极致的产品一样,都会挑出毛病来,所以这个戏还有很多我们自己都很不满意的地方,我们自己也在不断调整,尽量让我们自己先满意。因为要观众(完全)满意,所有伟大的戏剧,包括《茶馆》,做梦。”
他表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很多,比如开场和结尾都不满意,“结尾确实有一些桥段过于快,我们始终想解决,这是时间问题,我们没有做到完美,尤其是让大家觉得峰回路转的情感的转换,怎么特别有机,这个问题我们自己也意识到了,但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包括舞台等等,也是甲满意乙不满意,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尽量。这个戏剧就像每个戏剧一样,都有遗憾,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大家先看吧。肯定有觉得还行不错,也有觉得不行,很正常。欢迎批评。如果大家的笔是温暖的我们能感觉到,笔是酸冷的,我们也能够感觉到。”
票价太高无关演员
——“商演无罪,全世界的团体,商演是无罪的,不要一说这个就是金钱主义。 ”
“喜剧”票贵、难买,是上海观众这两个月感受到的难题,2014年2月7日主创也难以回避,但陈道明回答得十分干脆:“票价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只拿了剧院的补助费,北京人艺所有演员是多少标准,我们就是多少。它卖多贵,为什么这么贵,我们都不知道,想知道这个问题,请问演出商和北京人艺,跟演员一点关系都没有,此演出不是走穴。”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02:48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