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
鸦科鹊属鸟类
喜鹊(学名:Pica pica)是雀形目鸦科鹊属的鸟类,别名包括鹊鸟、山喳喳、客鹊、麻野鹊等。喜鹊体型中等,体长约为38-48厘米。雄鸟的头部、颈部、背部至尾覆羽均呈黑色,并带有紫蓝色和蓝绿色光泽,其肩部羽毛为白色,腰部则杂有灰白色。尾羽为黑色,但末端带有蓝色和紫蓝色的光泽带。翅膀外侧覆羽为黑色,内侧飞羽则黑白相间,端部为黑色,均带有蓝绿色的金属光泽。雌鸟与雄鸟的体色大致相似,但其光泽不如雄鸟显著,下体黑色部分有时呈乌黑或乌褐色,白色部分有时稍带灰色。
动物学史
进化史
喜鹊所在的鹊属(Pica)物种在1.4至3.1百万年前由一个共同祖先产生了六个演化分支,这些分支分别是欧亚大陆北部分支、东亚分支、青藏分支、北美分支、西北非洲分支和阿拉伯分支,其中喜鹊属于东亚分支。主要分支的多样化发生在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中期。更深层次的分裂在更新世早期发生,这将阿拉伯、青藏和东亚分支与北欧亚大陆和北美分支区分开来,这种差异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更新世初期冰川发展的环境变化导致的。化石数据显示,喜鹊在古代北美洲有更为广泛的分布,在约12000年前的末次冰期期间,其分布范围扩展到该大陆的东南部。研究表明,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喜鹊在末次间冰期末次冰盛期之间的相同冷却过渡期间经历了种群增长。
分类史
喜鹊的分类历史经历了若干争议和变迁。早期,由于分类学家对喜鹊及其近似物种之间亲缘关系和物种界限的不同理解,多种喜鹊亚种或近似物种曾被归类于同一个属下。20世纪,随着鸟类分类学的发展,鸟类分类和命名委员会(AERC TAC)在其报告中,将喜鹊(Pica pica)、毛里塔尼亚喜鹊(Pica mauritanica)、亚洲喜鹊(Pica asirensis)和北美喜鹊(Pica hudsonia)统一归入鹊属(Pica)下的同一物种—喜鹊(Pica pica),这一分类方式在当时得到了广泛接受。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对这些喜鹊物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和生态习性进行了更精细的研究。因此,一些分类学家对这些物种的分类地位提出了质疑。2016年,鸟类学家del Hoyo和Collar基于大量的生态学、形态学和遗传学数据,对这些喜鹊物种进行了重新分类和命名。他们提出,毛里塔尼亚喜鹊、亚洲喜鹊和北美喜鹊应分别被提升为独立物种,而原来的喜鹊(Pica pica)则保留其原有分类地位。这一新的分类在学术界得到了部分认可。
发现与命名
1758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Linnaeus)首次将喜鹊命名为Pica pica。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
雄性成鸟的头部、颈部、部、喉部、胸部以及背部直至尾部的上覆羽主要呈现出丰富的黑色,头部和颈部区域特别展现出紫蓝色的金属般光泽。背部的羽毛则带有蓝绿色的金属光泽。肩部羽毛为显著的白色,而腰部羽毛中夹杂着灰白色。尾羽为深黑色,并带有铜绿色的金属光泽,尾端装饰有一道蓝色和紫蓝色的光泽带。翼部的上覆羽同样为黑色,并在外侧展示蓝绿色的光泽。初级飞羽的外侧为黑褐色,内侧为白色,端部为黑色,并在外侧带有蓝绿色的金属光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的内外侧均为黑色,并具有蓝绿色的金属光泽。喉部和胸部的羽毛为黑色,喉部的羽毛有时会出现白色的轴纹。上腹部和胁部的羽毛为白色。下腹部和覆腿羽的羽毛为污黑色。腋羽和翅下覆羽为淡白色。虹膜为暗褐色。跗蹠均为黑色。
雌性成鸟
雌性成鸟的体色与雄性成鸟基本相似,但光泽不如雄性成鸟显著,下体黑色部分有时呈乌黑或乌褐色,白色部分有时沾有灰色。
幼鸟
幼鸟的形态类似于雌鸟,但体黑色部分呈褐色或黑褐色,白色部分为污白色。
栖息环境
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在山区、平原都有栖息,无论是荒野、农田、郊区、城市、公园和花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但是一个普遍规律是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就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该物种的身影。喜鹊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常结成3-5只的小群活动,秋冬季节常结成数十只的大群,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
分布范围
喜鹊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鸟类,栖息地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喜鹊的分布范围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印度蒙古等。在欧洲,喜鹊广泛存在于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以及北欧的一些国家。 此外,喜鹊也在西亚和中亚的一些国家栖息,如伊朗和土耳其。喜鹊被引入日本后,已适应当地环境,成为常驻居民。它们还会作为候鸟或过境鸟出现在一些非繁殖区域,如法罗群岛黎巴嫩
生活习性
食性
喜鹊的食性广泛,食物组成随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在夏季,它们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以满足能量需求。此外,偶尔捕食雏鸟和鸟卵。在其他季节,特别是昆虫资源减少时,喜鹊会转向植物性食物,包括乔木和灌木的果实和种子。它们也会觅食一些农作物如玉米高粱黄豆豌豆小麦等,以补充食物来源。
活动
喜鹊的活动习性多样。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它们常以3至5只的小群体形式活动。到了秋冬季节,为了寻找食物和保持体温,喜鹊会集成数十只的大群体活动。白天,喜鹊经常在昆虫和果实资源丰富的农田等开阔地区觅食,地面活动时以跳跃方式前进。傍晚,它们会飞到附近高大的树上休息,以避免夜晚的寒冷和捕食者的威胁。喜鹊有时会与乌鸦寒鸦等鸟类混群活动,共同觅食或休息。
觅食
喜鹊性格机警,经常采用分工合作的策略进行觅食。一群喜鹊觅食时,总有一只负责望风和警卫,确保其他成员的安全。即使在成对觅食时,它们也会轮流分工,一只觅食,另一只望风。当雄鸟在地上寻找食物时,雌鸟在高处望风;雌鸟取食时,雄鸟负责警戒。一旦发现危险,望风的喜鹊会立即发出警示声,通知觅食同伴迅速飞离危险区域。
飞翔
喜鹊飞翔能力强且持久,飞行时整个身体和尾部成一直线,尾巴稍微张开。两翅在飞行时鼓动相对缓慢,雌雄鸟在飞行和活动时通常保持一定距离。
鸣叫
喜鹊鸣声单调、响亮,似“zha-zha”声,常边飞边呜叫。当成群时,叫声十分嘈杂。
筑巢
喜鹊通常在松树、杨树、柞树、榆树、柳树、胡桃树等高大乔木上筑巢,有时也在村庄附近或公路旁的大树,甚至高压电柱上筑巢。巢通常距离地面约7.15米,外径约48.85厘米,内径在18至35厘米之间,高度在44至60厘米之间。巢的出入口为椭圆形,直径约为9-11厘米×10-15厘米,位于巢的侧面稍下方。巢材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外层夹杂杂草和泥土,内部垫有麻、纤维、草根、苔藓、兽毛和羽毛等柔软物质,以增加巢的舒适性和保温性能。营巢工作由雌雄喜鹊共同承担,每次搭枝完成后,喜鹊会站在巢上鸣叫5-7秒。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喜鹊的平均寿命为7.1年,通常在两年后性成熟,但早熟的个体当年即可性成熟。
繁殖方式
配对
喜鹊通常在2月末开始求偶,通过在林中或农田中鸣叫、追逐和炫耀来吸引配偶,3月末配对基本结束。在东北地区,繁殖活动通常从3月中下旬开始,并持续到5月。
产卵
喜鹊在3月初开始筑巢繁殖,筑巢过程持续20-30天。巢筑好后,喜鹊开始产卵,每窝产卵数量为5-8枚,有时多至11枚。每1天产1枚卵,多在清晨产出。卵的颜色为浅蓝绿色、蓝色、灰色或灰白色,表面覆盖有褐色或黑色斑点。卵的形状为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大小为23-26毫米×32-38毫米,平均24.3毫米×34.5毫米,重量在9-13克。
孵化
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化,由雌鸟负责,孵化期为17±1天。
哺育
雏鸟为晚成鸟,刚孵出时全身裸露,呈粉红色。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哺育期大约为30天,之后雏鸟即可离巢。幼鸟离巢时飞翔能力较差,需由亲鸟带领活动,以家族群方式生活约半个月,之后才能独立活动。
亚种分化
数量与种类
形态与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6年,喜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在欧洲,喜鹊繁殖种群估计为7,500,000-19,000,000个繁殖对,相当于22,500,000-57,000,000只个体(2004年)。全部数量估计包括:中国约有10,000-100,000个繁殖对。 台湾岛约100-100,000个引进的繁殖对; 在韩国约有10,000-100,000个繁殖对; 在日本大约有100-10,000个繁殖对(可能是引进的),在俄罗斯大约有10,000-100,000个繁殖对(2009年)。
喜鹊的分布范围广泛,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例如,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下降,种群规模下降,分布区域碎片化)。其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估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然而,自21世纪以来,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喜鹊种群数量显著减少,许多地区的喜鹊数量已经急剧下降,某些地方甚至难以见到。一些地区已经将其列为地方重点保护鸟类。
生态价值
在喜鹊分布集中的地区,可以观察到隼、鸮等猛禽的分布密度也明显增加。这并非巧合,因为这些猛禽与喜鹊存在共生关系,等猛禽是喜鹊的“伴生种”。此外,喜鹊是农林生态的保护者,它们是鼠类的重要天敌。喜鹊通过捕食害鼠,有效地控制了鼠类的数量,减少它们对农作物的破坏,从而保护了农林业的健康发展。
其他内容
象征意义
喜鹊在民间被视为报喜鸟,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喜上眉梢、喜鹊登枝等成语均与喜鹊有关。传说每到农历七月七日,千万只喜鹊因被牛郎织女忠贞的爱情所感动,飞到银河搭成鹊桥,让二人在鹊桥上相会。因此,喜鹊亦被视为爱情的使者。
诗词文化
喜鹊作为“喜”的象征,经常出现在诗词当中,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侄寿叔祖》中道:“鹊噪梅梢喜报晴,催开几叶砌边蓂。”仅“鹊噪梅梢”四个字,便气韵灵动地构建了一幅生机盎然、喜气盈门的图画。宋代程俱所作《即事戏作四首·其四》中也有“鹊噪两耳聋,主人亦言好”的诗句。
参考资料
Pica pica.The IUCN Red List.2020-03-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55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